教學研討|3.1.2 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

2020-12-13 陽光備課

研討素材一

1教學目標

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的定義和運算率,了解共線向量,共面向量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表示法,並能理解共線向量和共面向量的定理及推論,並能應用它們來證明空間向量的共線和共面問題

2學情分析

第一節課已經學習了空間向量的加減法運算,儘管已經初步理解了運算及幾何意義,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還欠缺熟練。另外,由於平面向量的知識是學生在高一階段學習的,所以在學習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時,學生對平面向量的知識也有一定的遺忘,所以在學習空間向量知識前還是有一定的恐懼心理。

3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空間向量數乘運算的定義和運算率。

難點是對於數乘運算在空間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4教學過程:

研討素材二

廖澤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理解空間向量線性運算的運算律.

(2)過程與方法:

進行類比學習,會用空間向量的運算意義和運算律解決立幾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空間向量數乘運算的學習,體驗並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

二、教學重點:

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及運算律

教學難點:

用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解決實際立體幾何問題

三、教學過程

(以上研討素材由網上搜索而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所選素材大多來自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部級優課,或全國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的獲獎作品,由陽光備課整合,僅供各位老師參考。若喜歡該資源請向作者或出版者購買,摘錄、轉載,是想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做點事,僅此而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免責聲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僅為方便教師學習研究,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2.2.3向量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例,掌握向量數乘運算,理解其幾何意義。四、教學過程研討素材二一、 設計思路 向量的數乘運算,其實是加法運算的推廣及簡化,與加法、減法統稱為向量 的三大線性運算。
  • 教學研討|3.1.1 空間向量及其加減運算
    研討素材一一、新設計本節課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2-1)中第三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第一節「空間向量及其加減運算」。五、教學過程:研討素材二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經歷向量及其運算由平面向空間推廣的過程;(2)理解並掌握空間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間向量的集合表示法和字母表示法
  • 教學研討|3.1.5 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空間向量的加減、數乘、數量積運算的坐標表示以及平行向量、垂直向量坐標之間的關係;2、掌握向量長度公式、兩向量夾角公式(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類比平面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得到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掌握其運算規律,並滲透類比的思想;2、通過例題和練習讓學生掌握用坐標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一般步驟,體會向量法在研究空間圖形中的作用,培養其空間想像能力和幾何直觀能力.
  • 教學研討|2.2.3 向量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例,掌握向量數乘運算,理解其幾何意義。(2)理解向量共線定理,熟練運用定義、運算律進行有關計算,能夠運用定理解決向量共線、三點共線、直線平行等問題。2.過程與方法:             理解並掌握向量共線定理,會根據向量共線定理判斷兩個向量是否共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向量數乘運算的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運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 教學研討| 6.2.1 向量的加法運算 (2019版新教材)
    建議用4課時.第1課時:向量的加法;第2課時:向量的減法;第3課時:向量的數乘運算;第4課時:共線向量與向量數乘運算的關係.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向量的加、減運算,運算規則及其幾何意義;向量數乘運算,運算規則及其幾何意義. 二、教學目標及目標解析 1.目標 (1)藉助實例和平面向量的幾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加、減運算及運算規則,並理解其幾何意義.
  • 教學研討|2.2.1 向量加法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數乘以及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等內容的知識基礎,為進一步理解其他的數學運算(如函數、映射、變換、矩陣的運算等等)創造了條件,向量的加法在這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不斷與數進行類比,學習向量加法及其幾何性質,充分體現了類比思想在研究問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教學研討|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來源:網絡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與坐標運算」是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4中第二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共需2個課時。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並未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學習置於教學的中心,在對定理進行「平鋪直敘」後,即將教學「重心」快速轉向坐標的表示與運算。究其原因,是教師認為坐標運算更為重要,對基本定理的理解不到位,對定理所蘊涵的思想內涵領悟不足,教學立意不高。尤其是在解決平面向量的有關問題時,許多學生就會偏向於代數解決(坐標化),有時會由於代數推理能力的不足,半途而廢。
  • 教學研討|2.2.2 向量減法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一、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體現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也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新課標要求:藉助向量加法運算及相反向量的概念,理解向量減法的運算其幾何意義。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及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掌握相反向量的概念,通過類比數的運算理解向量減法的定義,並掌握作兩個向量的差向量的方法。
  • 教學研討| 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019版新教材)
    以向量的線性運算為基礎,學習平面向量基本定理,進而學習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讓學生感悟平面向量是體現「形」與「數」融合的重要載體,感受向量方法的力量.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 向量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一、向量的數乘運算的定義:1.定義:一般地,我們規定實數λ與向量a的積是一個向量,這種運算叫做向量的數乘,記作λa.2.規定:(1)|λa|=|λ||a|.(2)當λ>0時,λa的方向與a的方向相同;當λ<0時,λa的方向與a的方向相反;當λ=0時,λa=0.3.運算律:設λ,μ為實數,則(1)λ(μa)=λμa;(2)(λ+μ)a=λa+μa;(3)λ(a+b)=λa+λb.
  • 教學研討|2.3.4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研討素材一方案一三維目標1.通過經歷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和、差、實數與向量的積的坐標表示方法.理解並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以及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2.引入平面向量的坐標可使向量運算完全代數化,平面向量的坐標成了數與形結合的載體.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要形成見數思形、以形助數的思維習慣,以加深理解知識要點,增強應用意識.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 教學研討| 7.2 複數的四則運算(第1課時)(2019版新教材)
    通過這種比較,加深理解,淡化記憶,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 複數加法和減法的幾何意義是藉助複數的幾何意義以及向量加法和減法的幾何意義得到的,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複數與複平面內以原點為起點的平面向量一一對應;二是向量加法和減法的坐標形式及其幾何意義;三是複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法則.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形結合以及類比的數學思想,感受普遍聯繫的唯物主義觀點,提升學生的直觀想像素養.
  • 教學研討|2.1.3 相等向量與共線向量
    ▍來源:網絡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相等向量、共線向量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發現、歸納、類比得出相等向量的概念,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學生通過親自動手作圖得到共線向量的概念,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嚴謹、認真、細緻的思維品質。
  • 空間?向量?——向量及其線性運算
    今天先來一點開胃菜,複習一下向量代數及其線性運算的內容。主要是三部分知識: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概念、向量的有關定義和性質、向量的線性運算。這樣的三條坐標軸就組成了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2.坐標面:定義:三條坐標軸中的任意兩條可以確定一個平面,這樣定出的三個平面統稱為坐標面3.卦限:
  • 教學研討|2.1 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二、教學目標設置1.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幾何表示;2.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單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線向量等概念;並能弄清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線向量的關係3.經歷平面向量及其相關概念的形成過程
  • 教學研討|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舉例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力的合成與分解的物理模型,速度的合成與分解的物理模型,掌握利用向量方法研究物理中相關問題的步驟2.過程與方法:經歷以向量和向量的運算為工具解答物理問題的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究解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養成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善於發現物理及其他科目中的數學及思考領悟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良好習慣.
  • 教學研討|2.4.2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模、夾角 ·教案·課件
    研討素材教學分析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教材將其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向量的數量積中,首先研究平面向量所成的角,其次,介紹了向量數量積的定義,最後研究了向量數量積的基本運算法則和基本結論;在第二部分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中,在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的基礎上,利用數量積的坐標表示研討了平面向量所成角的計算方式
  • 教學研討|2.3 數學歸納法
    《點到直線的距離》 | 教學建議及課件A8.章建躍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認知分析和教學設計1.絕不簡單 |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教學研討2.課件 | 立體幾何中的向量方法(4課時)3.課例分析 |《空間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4.《直線的點斜式方程》教學設計5.
  • 高中數學,向量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重難點題型「舉一反三系列」
    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向量數乘運算的幾何意義是:把向量沿著原方向(用正數數乘向量)或反方向(用負數數乘向量)伸長或縮短,特別注意的是0數乘向量得到零向量.#高中數學天天練#向量的數乘運算,其實是加法運算的推廣及簡化,與加法、減法統稱為向量的三大線性運算.首先從加法入手,引入數乘運算,充分展現了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實數與向量的乘積,仍然是一個向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特別是方向與已知向量是共線向量,進而引出共線向量定理.共線向量定理是本章節中重要的內容,應用相當廣泛,且容易出錯.尤其是定理的前提條件:向量a是非零向量.共線向量定理的應用主要用於證明點共線或平行等幾何性質
  • 教學研討|2.2.1對數與對數運算
    二、教學目標設置1.經歷對數概念的形成過程,掌握對數的概念;2.從研究一個數的「基本套路」出發,能夠將指數中相關的性質和運算性質轉化為對數的性質和運算性質;3.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為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