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2日電 去年一部《啥是佩奇》廣告片刷爆了朋友圈,一隻豬瞬間火爆大江南北,人們津津樂道。在哈爾濱這片黑土地上,其實也有隻羨煞旁「豬」的「跑山豬」。當別的豬還在幾平米的小隔間裡吃喝拉撒,「跑山豬」們早已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樂園和「散步遛彎」的「後花園」。而負責這些「跑山豬」們的生活的,是韓士平廠長,一個典型的「90後」。
和大部分90後不一樣,韓士平從小就對畜牧養殖有著濃厚的興趣,從畜牧獸醫專業畢業之後他選擇進入了豬肉養殖行業工作,憑藉敏銳的嗅覺,工作幾年後他發現了黑豬養殖的商機,在黑豬養殖產業還方興未艾時,韓士平就毅然選擇回到家鄉,開啟自己的「黑豬」養殖事業。
沒有多少人了解黑豬養殖也就意味著需要自己從頭摸索,在豬場的養殖中韓士平發現黑豬的肉質雖然好,但生長速度太慢,瘦肉出品率也比較低,不利於激烈的市場競爭。
發現問題後,韓士平找到黑龍江省農科院進行合作,經歷民豬與大白豬、皮特蘭豬、野豬、巴克夏豬等幾十種豬的雜交實驗後,韓士平終於歷經千辛萬苦培育出優質黑豬,雜交的黑豬擁有著兩個豬種的優點,也規避了其缺點,而這種優質黑豬不僅填補了黑龍江省優質豬種的空白,還擁有廣闊的市場潛力。
質量提升了,韓士平開始在呼蘭和大慶等多地擴大養豬廠的規模建立合作廠,這也為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豬場與近100個貧困戶進行了種豬養殖合作,黑豬的產量直線上升,一片欣欣向榮的養豬致富景象在玉泉山展現。
解決了黑豬質量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銷售問題。韓士平認為,在網際網路日益發達的今天,利用網絡進行銷售是一個非常高效的銷售手段,經過調研,韓士平發現京東不僅著眼生鮮,還是真正願意紮根於農業上下遊全產業鏈的電商平臺,在眾多的電商中,他毅然選擇了與京東合作。
在政府、京東和豬場的三方努力之下,京東「跑山豬」樂園在玉泉山建了起來,「跑山豬」們不僅擁有了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娛樂設施」也應有盡有,而樂園裡的「跑山豬」被稱作「京民一號」,專供京東。
事實上,京東與韓士平的合作不止如此,在合作建立樂園的基礎上,京東還通過「京心助農」,與政府、企業共同因地制宜地開發特色養殖扶貧項目。其中,政府負責提供基礎建設,組建由貧困戶組成的合作社對養殖端管理,京東則負責制定養殖標準、流程,對全流程進行監管,以包銷形式向貧困戶下發養殖任務,並負責在養殖周期結束後進行收購銷售,帶動農戶就業或養殖增收。
經過京東的大數據反饋及資源支持,「跑山豬」產品及黑豬肉為原材料的衍生品受到消費者青睞,「跑山豬」在京東生鮮豬肉品類中做到了線上線下銷售增幅第一,五花肉、豬肋排等產品在618期間的銷售額月環比增長翻倍。「肉多多黑豬肉爆汁烤腸」在京東生鮮上線以來,銷售額平均周環比超180%。
對京東而言,它所扮演的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商角色,而是在農業數位化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京東在助農的過程中,形成了由末端銷售趨勢向前端產業帶反饋需求的閉環,近似於「訂單農業」;同時,符合市場需求的農產品通過京東的營銷資源配合,成為生鮮「爆品」;再通過京東的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達成最大效率流通售賣,帶動起新的消費趨勢,進一步反饋前端產業帶,最終形成「造血式興農」的良性循環。
年近50歲的貧困戶張興國自從認養了「跑山豬」,已經收到了近2萬多元的代養金。而今年9月豐收節期間,京東又宣布一年內包銷2億元跑山豬,帶動更多農戶走出貧困。
一隻「豬」可以是爺爺送給孫子的禮物,可以是一座山裡農戶們的希望,也是一個豬場廠長投入心血的事業,更是京東「京心助農」扶貧路上的又一個裡程碑式的合作。未來,京東還將繼續以「京心助農」幫助更多地區農產品上行,帶領更多農戶走上致富之路。(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