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的長短、粗細、鉤距都會直接影響漁獲,你是否正確操作?

2020-12-18 早上起來釣魚

愛好臺釣的釣友們都知道,子線是臺釣中比較重要的配件,選擇是否恰當就決定了您的中魚率。子線的主要的關鍵也就是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長短,第二個就是粗細,第三個就是鉤之間的間距。俗話說「釣無定法」所以根據不同的魚情釣不同的魚,我們選擇一個恰當的子線還是有一定的講究的,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個人想法給大家。

一、子線(粗細)有什麼影響?

其實子線的粗細對於釣魚來說非常關鍵,如果是釣巨物,當然選擇粗子線在要求要比較少,往往就是垂釣小個體的魚的時候,尤其是現在冬季,因為子線的粗細就決定的子線的軟硬程度,也直接給魚吃餌的時候感受到是否有異物擋口的感覺,大部分釣手在冬季幾乎使用越細的子線魚口越好,因為越細的子線越軟,大大的降低了魚池餌的障礙。從而獲得非常好的收穫。

現在由於野釣資源匱乏,所以部分釣友開始玩黑坑,而黑坑與野釣的魚的區別就在於魚的個體能把握,在選擇子線上,垂釣黑坑的時候子線就能根據魚的個體來選擇恰當的子線,但是野釣不同,因為自然水域的魚個體不均勻所以導致選擇子線的粗細就成了一個難題。細了怕跑魚,粗了跑一天無口。不過小編說句實話,如今野釣能遇到超過4~5斤的魚已經是非常稀有了,再說野釣的魚的密度也不大,所以不要為了那麼點機率而怕跑魚選擇粗的子線,而放棄了垂釣小個體的魚。

二、子線又分長短,如何根據魚情選擇?

其實臺釣中子線的長短使用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因為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釣法哪怕是不同的目標魚,都會在子線長短上有明顯的體現。如果按照最簡單的理解方式就是釣大魚用長子線,釣小魚就用短子線的說法。但是我們要了解長短子線在垂釣起的主要作用?

子線的長短決定了漁汛的傳播速度,從子線長短來說,子線越短,信號傳遞越快,浮漂產生信號是因為魚在吃餌拉動鉛墜,鉛墜拉動浮標,從而快速的傳遞魚口信號。長子線反之就相對比較慢。但是快有快的號,慢也有慢的好,因為魚又分生口魚跟滑口魚,所以 短子線釣生口魚信號快,上魚快,而滑口魚膽小,長子線更加能降低魚的警惕性,來達到實口中魚的效果。子線的長短決定了餌料落底的速度,大家都知道拋竿以後是由鉛墜重量帶動子線下降,在下降過程中子線產生擺動,子線的長不同,鉛墜帶動餌下降的速度也不同。子線長下降的時候就換加大擺動幅度,餌在下降速度比較慢,子線短下降的時候擺動下,速度相對就比較快,從而也能達到避免一些小雜魚搶食的情況。

三、雙鉤之間的鉤距如何控制?來達到雙飛的效果?

其實我們說講的鉤距,也就是雙鉤之間的距離,如果雙鉤無距離當然會出現纏繞的情況,尤其是我們拋竿入水,雙鉤在一起,也很大影響到魚的吃餌情況,所以一般我們在綁子線的過程中,我們要將雙鉤的距離控制在2~3個鉤距,這樣一來我們入水以後的雙鉤成分開狀態,也能達到雙飛的效果,如果是垂釣鯽魚、鯉魚、草魚大多數魚類都可以按照以上鉤距來綁制。如果是垂釣鰱鱅這類魚,我們方可增大鉤距,因為垂釣鰱鱅這類魚是靠吸水中的懸浮微生物覓食的,一般是上鉤帶餌,下鉤不上餌,所以魚覓食吸入下鉤出現頓口的信號。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子線的長短、粗細、鉤距的三大塊的內容,注意好這些細節,相信也能大大增加您的漁獲量,若您對此有其他建議,不妨留言大家一起學習交流。最後祝願大家大鯽大鯉。

相關焦點

  • 臺釣中雙鉤子線的長短以及鉤距是根據什麼情況來做調整的
    臺釣的主要特點就是子線雙鉤,而雙鉤不是對摺等距,而是錯開鉤距,子線的長度一般約成定俗有20cm、25釐米、30釐米、35釐米,也有釣水庫等大水域也有用50釐米的(以上都是指對摺後地距離),子線的長短沒有規定的明確長度,一般我們常用的一個概念是長子線釣大魚,短子線釣小魚,當然不絕對,
  • 子線顏色、粗細、長短,對上魚的影響
    野釣如果守大魚的話,最好不用子線;也就是說直接用通線,釣過大物的老釣魚人應該都懂。如果主線子線分離會多增加幾個結,我們都知道線的結節拉力不好,少一個結少一半跑魚概率。通線單鉤是釣大魚最好的選擇。子線長短對釣魚的影響 子線太長就會導致浮漂的反應變慢,相對來說比較頓,又粗又長的子線用來釣大魚,短的子線釣小魚,子線只要合適,鉤餌的下頓口全是上魚的表現。結合魚兒的大小來定,相同品種的魚個體相差挺大!就拿鯉魚來說,一兩斤的很多,幾十斤的也有不少,如果一概而論肯定是不行。
  • 子線老打結?留意這幾點完美解決,哪怕PE子線都不打結
    子線容易打結這個問題困擾不少釣魚人,甚至有十數年釣魚經驗的老釣魚人也頭痛不已。子線打結之後絕大部分都會捲曲影響我們抓口準確度,嚴重的話甚至會延遲反應魚兒的吃口。最重要的是:打結之後的子線拉力值會銳減,讓我們切線跑魚,大部分時候在楊竿刺魚的瞬間切掉。
  • 釣魚的你會綁子線嗎?學完你才能明白為什麼有時子線會松
    小漁諮詢了很多釣家,發現有一半人不會綁主線,剩下一半會綁主線的,又有一半不會綁子線,甚至很多高手也不會,的確,子線一買一大把,都在漁具店買現成的,誰還綁啊?但小漁要說,有些漁具店綁好的子線,可不一定綁的就對呀!本期《漁課堂》我們看看一種標準綁法與你的是否有出入。
  • 子線的長短對釣魚影響大嗎?十年老釣友告訴你答案
    當我們看釣魚大師或釣魚高手釣魚時,他們的子線盒裡,掛著各種長度的子線組,短的有十公分,長的甚至可以達到半米。很多新手釣友就會感到困惑。子線的長短對釣魚的影響很大嗎?為什麼一些釣魚大師釣某種魚的時候用短子線,釣另外一種魚類的時候,又會改用長子線呢?
  • 詳述自己的心得,希望幫到你
    子線雙鉤的距離是我們常說的鉤距,鉤距是釣魚時為了方便魚吃餌和防止搭橋的魚鉤與魚鉤之間的距離。鉤距也是每次釣魚時綁鉤掛鈎都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於釣魚人來說,在野釣時一般的做法,就是鉤距以一個魚鉤的長度,或者一個半魚鉤的長度為鉤距。這種調鉤距的做法是否正確?又該怎樣去調整、使用鉤距?
  • 細說野釣用線:別只關心魚線粗細,搭配、操作和保養也重要
    線的粗細只是釣魚的其中一環,雖重要但不是起絕對作用的,我認為線與線直接的合理搭配、正確的操作手法、以及日常的保養,也十分重要。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同樣使用1號線,有人能夠釣起四五斤甚至更大的魚,有些人則釣個兩三斤重的就把線切了。理論上1號線對兩三斤重的魚是綽綽有餘吧,為什麼還會斷呢?這就涉及到我講的這些因素了。
  • 釣魚時如何正確使用子線?不少釣魚人存在很大誤區!
    今天蓑笠哥就如何正確使用子線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之前也有在悟空回答裡面專門對這個回答過,不過可能文章寫得會更詳細一些。我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我們為什麼要用子線以及使用子線的意義。一般在我們垂釣實踐當中,就算我們用主線和子線一樣粗細,在遇到非目標大魚的時候往往先切斷的還是子線。因為子線常常因換餌、被硬嘴魚咬、碰到硬物等情況磨損、張力比不了主線、子線的多處結節也會讓子線的拉力銳減。
  • 子線纏斷的解決方法
    子線打結、纏繞和斷線是令釣魚也很頭痛的事。特別是在搶時間釣快魚的比賽中。頻繁的更換子線將直接影響到比賽成績。所以找出解決子線纏、斷線的對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魚速度。一、子線的長短要適宜能不能把魚釣好,除了技術水平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子線配備就是很重要的一環。隨著天氣、釣法、水情、魚情等不同,子線的長短要隨之做出相應的變化,釣浮、釣小魚、釣快魚子線要短,一般在10至15釐米為宜。釣底魚體較大,上魚較慢,子線要適當加長。
  • 子線長短有講究,魚情在變,正確調整是關鍵
    對於臺釣法來說,區別於傳統釣的一大特點就是,它又兩個子線,是一截子線拴兩枚魚鉤,然後對摺而來的,當然雙鉤是有一定鉤距的,通常情況下在兩三枚魚鉤的距離。而子線的長短也不是一概而論的,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長度適合的子線,在作釣的時候,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適應魚情,還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煩勞,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子線與八字環的2種連接方式,簡單易學,野釣使用多年
    文章裡會提到兩種打結方式,也是本人這幾年一直在使用的,相信各位釣友肯定在其他文章、視頻中看到過,所以除了方法之外,我還會說一說優缺點,以便釣友更好的選擇第一種方法1、子線先對摺確定好合適的鉤距,然後在頂端打一個結。
  • 怪不得漁獲總是很少,原來是子線用的不正確,不要小看子線的作用
    子線是釣友們很熟悉的線組組成部分,不可否認子線在垂釣活動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子線的使用有很多技巧和規則,不同的魚情,不同的水情要使用不同的子線。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各種子線的優缺點,了解一下子線的根本不同,方便我們在選擇子線時作為依據。
  • 釣魚時咋調鉤距?想過這問題的都是「準高手」,我告訴你標準答案
    調多大鉤距,才能更快地釣「雙飛」?數據在此,記住的可以去試試。本期咱繼續解答釣友們的高頻問題。「野釣時,子線的鉤距調到多少算合適呢?」首先這個問題有多少釣友想過?哈哈,能想到這個問題的,想必是往高手之路晉級的呀。
  • 你釣魚時用多長的子線?很多釣魚人想不通子線的長短與中魚的關係
    有不少新手釣友呀,壓根就沒關注過子線的長短問題,直接從漁具店老闆那買來了綁好的子線,掛上就用了,認為這就是挺合適的。其實呀,子線的長短與咱能否順利釣魚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我們釣魚時何時用短何時用長呢?咱本期《漁課堂》就來給大家說說。
  • 主線的粗細對釣魚有什麼影響?為什麼不用粗主線細子線?
    很多釣魚新手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子線過粗過硬會有擋口的解釋,那主線過粗對中魚有什麼影響?子線太細又會有什麼好處?兩者搭配就非要按照網上的線號來配合嗎?除過通線釣法,主線的粗細對中魚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 「長子線鈍、短子線靈」,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可別搞錯了
    如果你調釣的比較靈敏,主線子線在水裡是筆直的,鉤餌的狀態是一鉤觸底一鉤懸浮,那這個時候用長子線和用短子線的區別倒不是很大,即使是和通線相比,也不會有明顯差別。但野釣我們通常不會釣得那麼靈敏,常見的調釣是一鉤餌躺底,一鉤餌到底,或者雙鉤餌都躺底、子線彎曲。
  • 切勿根據字面意思理解浮漂的靈與鈍,這樣會影響一天的漁獲!
    在釣魚的過程中,對於浮漂的調、釣目,釣友們都不會陌生,因為浮漂的靈與鈍直接會影響到釣友們一天的漁獲,所以想要有一個好的收穫,釣友們就要懂得如何調釣以及調釣的技巧都有哪些,當然除此之外,釣友們也要對浮漂靈與鈍的表現有一定的了解。
  • 釣友知道這「5個子線用法」的人,絕非等閒之輩!
    有些釣友喜歡臺釣,而子線是臺釣中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可能大家一提到子線,都會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子線的長短,粗細都是有講究的,下面就和小野一起來看看這5種子線的用法,保證讓你有一個好漁獲上來。子線長短如何選擇子線的長短都各有優勢,使用的範圍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在使用長子線,這種子線就比較適合用來垂釣水中的大魚,這是因為長子線的隱蔽性比較好,尤其是在雜魚比較多的情況下,甚至我們會遇到走水的情況下,這時就要選擇短子線來進行垂釣了。
  • 子線彎曲後,需要立刻換掉子線嗎?
    子線彎曲了,你會換魚鉤嗎?再有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己綁子線,自己綁子線的成本價格算貴的一般在2元多,那麼一條魚與一套子線的價格懸殊很大。一套子線一般不會剛換上就會彎曲,都是在釣魚的過程中,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了,魚獲也都不少了,這一套子線的價值已經出來了,沒必要在心疼著一套子線而耽誤釣更多的魚。
  • 詳細的綁鉤教程,如何將子線綁的一樣長
    一、準備所需材料、工具: 1、子線,2、魚鉤,3、剪刀,4、子線尺,5、子線打結器,6、綁鉤鉗 四、把鉤子塞進左手拇指食指之間,儘量讓兩根子線頭、鉤柄保持在一條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