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大國崛起背後的底層組件之一,已是當前大國博弈的關鍵戰場。這點隨著中國全球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擴大以及對關鍵技術性領域的持續加碼,大國間的較量更為頻繁、清晰,且涉及利益也更廣。
相信我們對此的感知也愈發強烈。近年來,從中興、華為到大疆創新、科大訊飛,再到騰訊、字節跳動等知識高度密集型領域的領先公司,從硬體到軟體,從出口到對外投資活動等都受到層層打壓與限制。儼然,在當前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對於智慧財產權及科創的重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科技實力的崛起。
回首近三百年來世界發展史,每次技術革命都會伴隨全球格局的重塑和秩序重組。能否在新一輪變革中搶佔制高點,將深刻影響到新周期下的全球話語權分配。
中國正加速走向科技強國,華為堪稱IT前沿創新典範
須要直面的是,我國目前在科技領域的總體實力與歐美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尤其是在一些關鍵性的技術領域,長期面臨「卡脖子」的局面。這註定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
但也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正加快從工業大國走向科技強國。關鍵標誌之一,體現在研發投入的大幅增長,增速遠超美國和歐盟。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在2017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國,佔世界總體研發支出的20%。另一標誌體現在高科技製造業與服務業整體附加值的提升。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而在商業知識密集的服務業(商業、金融與信息)附加值,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歐盟。
從代表企業來看,首先勢必會想到華為,其作為我國走向科技強國的重要標誌,堪稱科創典範。儘管不斷遭遇外部打壓,但憑藉前瞻性的決策與超長期、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在5G領域作出了讓世人都為之震驚的成績,並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而在IT領域,我國由於享受到長期的人口紅利,催生出一大批民營科技巨頭,在技術、數據及運營等各方面已具備突出優勢。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此基礎上,有望實現技術性的重大突破,持續引領全球創新潮流。
繼華為5G後,近日在軟體工程領域,再度傳來重磅捷報。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有望引領軟體工程新紀元
11月17日,「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全球首發,引發業內高度關注與重視。而該項原創平臺也收穫國內多位領軍院士與優秀企業家的一致點讚認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視頻致辭)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現場演講)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現場演講)
據飛算雲智總裁陳定瑋指出,該款原創開發的平臺,率先全球實現「你輸入流程圖,我實現自動開發、自動測試、自動運維」,可助力企業實現「降低項目成本、提升開發效率、保證代碼質量、簡化團隊管理」,讓軟體工程行業的作業方式從「人治」變成「法治」。
不得不承認,現如今,軟體已是人們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軟體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軟體為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也促進了各行業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但行業自身也存在明顯難題。艾瑞諮詢最新發布的《中國軟體開發行業研究報告(2020)》便指出由於軟體行業的作業方式落後(過度依賴人工、缺乏標準化),導致軟體開發業存在四大痛點:項目成本高、開發周期長、代碼質量低、團隊管理難。
可見,軟體企業可觀的容量及目前亟待解決的痛點,凸顯出基礎軟體工程這一藍海市場的潛力。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累計完成軟體業務收入7.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
若以IT外包市場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IT外包服務支出為1.03萬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14萬億美元,呈穩步增長趨勢。以2018年的滲透率來粗略估算,彼時年國內市場將接近3000億美元。再考慮到數位化向全行業加速滲透的客觀趨勢,所以理論上來說,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所面對的市場空間將遠不止前述的IT外包市場規模。
全球IT外包支出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
至於該平臺的創新邏輯,陳定瑋進一步從可視化開發、平臺組件、經驗累積三個方面作了較為詳細的解釋。簡單來講,對於軟體開發需求,只需要輸入一張流程圖,輸出的只是流程應用,並沒有代碼。平臺最主要的主要技術在於用可視化的方式描述整個業務邏輯的實現,運行時通過解析流程圖來做執行。不存在像代碼需要編譯之類的過程,因此時間、人力以及硬體存儲成本都將大幅縮減。
以某科技公司項目為例,開發一套網際網路技術的微服務架構體系,要包括前端系統、業務系統和大數據等方面體系,且需要版本高頻迭代。IT團隊主要負責:需求分析,系統架構設計,微服務開發(包括:前端界面開發、技術服務支撐系統開發、業務系統開發、人工智慧分析系統開發、大數據系統開發),系統測試和運維保障系統等,同時還需要兼顧對外合作項目開發,涉及項目超30個,且要能夠支撐千萬級用戶的業務量。
基於上述配置要求,「傳統開發模式」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兩者人力成本的相關費用對比如下所示: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如果使用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進行該項目開發,該科技公司每年可節省75%以上的研發費用。尤其在人力成本方面,一個平臺ID人員可替代傳統開發模式下六個崗位人員的全部工作,而人力成本僅佔後者的30%。
總體來講,該產品作為軟體開發基礎工具,軟體開發企業藉此可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產品質量及規範管理。同時對程式設計師來說,不用敲代碼,可解放雙手,向更高價值領域進階。
目前該產品主要面向中小軟體開發企業,其通過購買及應用,可以減少人力、硬體投入方面的成本,縮短項目周期,提高提產品質量及開發效率,從而提升利潤率。
在發布會的最後,啟動了「百萬獎金挑戰賽」,如有IT團隊使用傳統軟體工程開發方式,挑戰「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在開發效率及系統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取得成功,即可享受百萬現金獎勵。這一舉動也充分體現出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對自身技術實力的信心與底氣。
談及產品使命與企業願景,陳定瑋提到「讓人人都能開發軟體」成為下一步的可能,並表示希望成為「中國原創的全球領先的軟體工程共創平臺」。此次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被業內解讀為軟體工程行業重大變革的信號,有望引領原本高度依賴人工的行業,進入智能化的全自動時代。
推廣
來源: 北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編:谷晟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