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
各年齡段孩子繪畫的特點:
一歲
塗鴉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握著筆的手揮舞著在紙上留下印跡。
一歲半左右的幼兒,手開始能夠做以肘為軸心的左右往返運動,他們繪畫的印跡也多以往返的塗鴉為主。
一歲半以後,孩子的畫會從大的連續圓圈到小的連續圓圈發展。
這個時期的家長們可以簡短詢問孩子的畫,讓孩子說出他畫得是什麼。但要在孩子畫完之後問,而不是中途打斷孩子的繪畫熱情。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顏色還沒有區分,只需挑一種他喜歡的顏色,和一張大的畫紙就可以了。
兩歲
兩歲以後的孩子隨著眼手諧調功能的發展,開始能夠畫出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同時孩子開始能夠預測和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和長短以及方向,孩子想要畫什麼的意識開始萌芽。
兩歲以後孩子開始對自己畫的東西以自己對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釋說明,並且這些說明會不斷的變化。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像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畫多以連續的圓圈為主,請不要教授孩子畫任何形象,否則孩子的畫將會猶豫不流暢甚至畫不出自己的畫了。
讓孩子多讀一些繪本,不必擔心孩子模仿繪本而被束縛。
家長可以孩子的作品上註明日期和孩子的解釋,作為一份有意義的孩子成長記錄。
三歲
孩子到了三歲,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在畫畫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要畫什麼,孩子們是有目的地動手畫畫的。
三歲半以後,孩子愛將自己置身於情景遊戲中,並用很多圓組成的畫面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個時期的孩子給這些線條和圓圈賦予了意義和故事。
三歲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的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同時還會給事物加以擬人畫處理,而孩子給這些形象所賦予的不同身份的能力正是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四歲
孩子在四歲左右開始在畫頭部的基礎上畫出手和腳,形成了所謂的頭足人像。
孩子到了四歲就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畫畫的主題和內容,並結合腦海中的印象來畫出大人們眼中像樣的形象。孩子想要畫出來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實,即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並且會把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畫得大而誇張。
在四歲半以後孩子的畫中開始有了區域的劃分,比如說家裡家外,船裡船外等,這是孩子的條理性表達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現。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把自己認識到的事實的感受畫出來。寫生與觀察,最好還是放到六至九歲以後。
五歲
孩子到了五歲左右漸漸明白了各種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徵和這些事物之間的關係。
孩子在五歲半以後開始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逐漸有了興趣,並試圖用繪畫來表達這些關係,最為明顯的特徵是孩子在畫中開始使用基底線。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喜歡在幻想世界中做角色扮演的遊戲,這也是孩子發展想像力的重要階段。
而五歲的孩子通常會將實際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印象來繪畫,切勿讓孩子看著事物來畫畫,也不要總是提醒孩子應該怎樣畫,這樣會讓孩子的畫失去自由和成長的樂趣。對於觀察力的培養需要等到六至九歲以後。
六歲
孩子到六歲時會堅決地使用基底線作為建立事物秩序的表達方式。
孩子開始有了將事物抽象化和圖案化的能力,這也是書面語言和文字的基礎發展。孩子甚至能將聽到的故事表達豐富的畫出來。
六歲以後孩子的畫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透視畫法」,即把房間裡或土壤中看不到的東西也一一仔細畫出來。
家長在這個階段可以將生活中有趣的經歷來做為孩子繪畫主題的提示。並且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故事和繪本。
七八歲
孩子到了七歲左右就會開始分別從正面、側面、背面三個角度來畫人物肖像了,接著就在八歲左右孩子會開始畫有動作的人物肖像。
儘量讓孩子少去臨摹電視或動漫裡的人物形象。
孩子到了七八歲這個年齡段就可以有意地在繪畫方面進行一些引導,引導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的觀察力,引導孩子多思考,並結合豐富的手工和娛樂活動以及大量的優秀作品和繪本的欣賞,拓展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同時儘量為孩子提供多種繪畫用具和繪畫方式的體驗。
九歲
孩子到了九歲終於開始採用和成人相同的觀察方式了,畫法也開始向寫實的手法轉變。在繪畫方面,九歲是孩子邁向成人階段的第一步。
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使用任何繪畫工具和多種色彩顏料,以及版畫等各種繪畫方式。
多給孩子講講故事和開展多一些的課外活動,幫助孩子發掘更多的繪畫主題,鼓勵孩子畫自己的畫。
九歲以後的孩子在畫畫時開始向寫實方向轉化,並且開始關心自己作品的好壞,有時會否定過去自己畫過的畫,逐漸注重所描繪物體的逼真性。愛欣賞立體感強,明暗變化豐富,色彩真實感強的作品。
這一時期孩子的想像力及形象記憶能力方面發展逐漸減慢。觀察寫實能力飛速發展。不再適合學習純粹的兒童畫。可以逐漸接觸素描、色彩等專業技能的訓練。可以通過接觸各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來開拓、提高並深入孩子在繪畫方面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