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爸爸媽媽們發現沒有,孩子到了6歲開始,畫畫時總愛先畫一條線來進行分割,或者畫出一個框。
比如我們看這幾位小朋友的作品:
(繪本故事分享《他們都看見了一隻貓》)主題繪畫。
咱們的圖畫中小朋友都畫 了一條線,把我們的小貓和其他物品都畫在線上。每個小朋友認識的小貓不同,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小貓的樣子,但是在表達上卻都用了同樣的方式。這也表現出我們小朋友在一定年齡階段表達出的繪畫特點。
空間表達
今天,我們來認識孩子繪畫的空間表達。
什麼是兒童繪畫的空間表達?
兒童繪畫空間表達是指兒童在繪畫中的構圖的基本功能是以一種方式來安排線條、圖形、位置和顏色,展現的圖形就是兒童的空間表達。
兒童繪畫的空間表達告訴我們什麼信息?
兒童繪畫中,空間的表達可以表現兒童年齡的特徵,空間構圖的關係也反映出兒童在生活中與圖形形象表達的關係。
兒童繪畫的構圖,色彩,畫面表達都無一不展現孩子的成長。兒童繪畫在構圖,空間的表達上,有著他們獨有的思維方式。在圖畫構圖的研究中,兒童在整個畫紙上分配各個形象的方法,創造各個形象之間的位置關係,都有年齡特點的表達,會展現出兒童內心的心理狀態。
6歲以前,兒童繪畫在空間表達上有著明顯的年齡特點原則:
1)像柵欄一樣沿著水平線和垂直軸來安排圖形。
2)居中策略,圍繞圖畫的中心安排形象。
年齡越大,繪畫特點越趨向於原則1。這也表現出,兒童在成長中,對認知的成長與表達。6歲以前,兒童會繪畫一排形象重複,相似圖形的構圖,不會去注意形象的實際大小,位置或間隔。他們不會關注圖形的大小遠近,但是描繪的的圖形也是他們在進行表達,使圖形在畫面中具有歸屬感。
在6-9歲這個階段,孩子能夠精準地畫出圖像,其繪畫特點凸顯透明畫法和地平線式畫法。
透明法:直面表現隱藏部分的物體;
地平線式畫法:所有物體都在一條線上畫完,會畫一條基線表示。
構圖與心理世界
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圖形意義是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而畫面中,構圖的位置,空間的表達,也表達出兒童心理狀態的感受。
年齡越小,會把圖形畫在畫紙中央,正常圖形是兒童年齡特點的表達。然而將圖形畫的過於小,只是佔於中央最中心的位置,那時候就是我們需要去關注關心兒童的自我內心成長是否健康,有哪些需要關心的地方。同樣,繪畫構圖在畫紙的底邊,邊緣處,只用了畫紙的4分之一不到,這樣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還有,畫紙被畫的滿滿的。年齡小的兒童都是這樣沒有邏輯的的構圖的。8歲以後,兒童在構圖上,過於把圖形畫的特別大,要佔滿整個畫紙,這樣的構圖就表達出兒童有比較強勢的性格。
所以,在每個不同的階段,我們的孩子繪畫都有不同的心理特點。繪畫對我們孩子的促進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圖像階段,繪畫可促進兒童培養豐富的情感,發揮兒童創造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並且在學習上,增加求知慾望,有利於開闊視野,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
所以,我們在看兒童繪畫時,我們在讓孩子學習繪畫時,我們要明白,學美術的最大好處在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對美的表現能力,讓孩子喜歡美術,「願意」用自己的畫筆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想,真正的美術教育是讓孩子要學會用手中的筆表達他們的內心。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長大之後都能成為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