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30日與來訪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談代表舉行三方會談,試圖趕在年底前促成巴以和談實現實質性進展。
除巴以問題外,賴斯近來還在伊朗、朝鮮和反恐等國際事務上做出努力,以期在布希政府卸任前留下外交遺產。
為此,她於6月和7月的出訪旅程足足繞地球兩圈。
賴斯忙調解賴斯計劃30日與以色列外長齊皮·利夫尼、巴勒斯坦前總理艾哈邁德·庫賴舉行三方會談。賴斯還趕在三人坐在同一張桌子旁之前,於29日和30日分別與庫賴和利夫尼單獨見面。
美聯社說,三方會談結束後,賴斯有望於30日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三方在閉門會晤中取得的進展。
布希政府去年11月在安納波利斯舉行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上促成巴以重啟和談,並允諾年底前達成和平協議。但由於巴以矛盾積重難返,美聯社說,白宮現在的想法是在年底前促使巴以達成一些妥協,而把和平協議細節談判部分留給下屆政府。
賴斯29日說:「美方目標是,竭盡全力鼓勵各方解決相互間分歧。它們(巴以雙方)也非常非常努力,非常認真。」
賴斯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巴以和談面臨困難,她沒有對這次三方會談的成果作出任何承諾。她說:「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做到這一點(達成協議)的困難。」
以方潑冷水賴斯忙著在巴以之間調解,但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在三方會談前的一席話卻宛如給美方潑了一盆冷水。
奧爾默特28日在一次外交和國防部門閉門會議上說,以巴雙方均需要更多時間在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上溝通分歧點。一名以色列官員轉述奧爾默特這番講話說:「實際上,沒有機會(在2008年內)就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問題達成全面諒解。」
美聯社認為,迄今為止,這番話是以方領導人認為年底前無望籤署和平協議的最明確表態。
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問題始終是巴以和談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庫賴29日與賴斯會談後告訴媒體記者:「沒有耶路撒冷就沒有協議。」
巴勒斯坦領導人在過去幾個月內同樣不時就和談發表悲觀表態。巴一些官員指責說,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地區擴建定居點的舉動有悖於以方先前的承諾。
與時間賽跑美國政府說,這次三方會談結束後,賴斯「很快」將再赴中東地區訪問。
為趕在布希明年1月卸任前在巴以、伊朗、朝鮮、伊拉克、阿富汗和在東歐國家建立反導系統等主要國際事務上取得一些值得人們回味的成就,賴斯近來已習慣飛來飛去的日程。
美聯社描述的賴斯近期「出訪圖」顯示,賴斯在6月和7月繞地球兩圈。她曾於6月份踏上途經舉行巴勒斯坦安全國際會議的德國、朝鮮問題關鍵方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環球之旅。隨後於7月上旬訪問捷克、保加利亞和喬治亞等歐洲國家。
賴斯7月下旬的環球之旅從海灣地區開始,分別在舉行東協地區論壇會議的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屬薩摩亞等地落腳。7月底剛回到華盛頓,賴斯就面對來訪的巴基斯坦總理和巴以和談代表。
賴斯26日訪問紐西蘭時被記者問及,她打算什麼時候休息一下。賴斯笑著答道:「(明年)1月20日中午12時1分」。那一刻,美國下任總統宣誓就職。
對於賴斯和布希政府近來努力,美聯社援引批評聲音報導:「太少了,太遲了。」(耿學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