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職業經理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否妥當?

2021-01-07 騰訊網

隨著社會精細化分工的加劇,以及整個法治營商環境的提升,企業職業經理人現象越來越普遍。可是,時常有老闆們問律師:我的公司請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後,會不會有被職業經理架空的風險?我們律師的回答一般是持肯定性回答,但是從公司章程設計,暨公司組織架構規劃開始規劃,這種風險是可控的。

諮詢事例

諮詢者:「律師,我的公司要大不大,但也不算太小,我們是夫妻公司,這幾年完成了原始積累,我們夫妻倆商量,想請一名職業經理人經營公司。但是,又有些擔心請職業經理人經營,公司會被架空。現想請教您的是:有什麼好辦法防止職業經理人架空公司?但又不能影響到職業經理人經營公司的主觀能動性。」

律師:「基礎工作是需要從公司章程設計開始,以及在公司章程裡的治理架構規劃為基礎。至於您所說的又不能影響到職業經理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這除了董事長推行的企業文化相關外,還可能涉及到股權激勵問題,這也會與公司章程相關。」

諮詢者:「能否指明一二?」

律師:「原則建議,公司總經理或總裁是聘請的職業經理人時,如果總經理擔任法定代表人,可能會架空董事會、董事長,尤其是職業經理人的品性存疑時,一般不建議由職業經理人擔任法定代表人。若由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權力會增加,對職業經理人的法定權力會有所制衡。因此,一般可以考慮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擔任法定代表人。這是十分基礎性的計劃。

在公司章程裡,對公司經理的職權作出十分明確的規定。

因為公司經理一般是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進行備案的,防止品性欠良的職業經理作出有損公司利益的行為時,公司印章,包括合同章及法人人名章等,不宜由職業經理人直接掌握。另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建立完備的公司印章管理制度。」

律師評析

公司老闆要外聘職業經理人經營公司時,如果不是對職業經理人的絕對信任,不宜由職業經理人擔任法定代表人。現實中,也有些職業經理人擔心經營中有行政風險,也不願意擔任法定代表人。

因公司法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要麼是公司經理,要麼是公司董事長或執行董事,當公司股東因多種原因不擔任執行董事或董事長時,就只能由經理擔任法定代表人了。此時,如果將職業經理人備案為公司經理時,只能將職業經理人聘任為公司法定代表人時,會有架空公司董事會的風險;如果,不將職業經理人備案為公司經理,由其他人擔任公司經理兼法定代表人時,職業經理人在經營管理公司過程中,又會因無需承擔行政風險,管理中的責任心又會是一個問題。——這是需要公司老闆在在聘請職業經理人打點公司時,需要高度注意的公司章程規划過程可能矛盾的事項。

湖南朝暉律師事務所 吳躍飛律師 吳宏飛律師 肖標暉律師 2020.06.29

相關焦點

  • 老闆讓你當公司法定代表人,你怕不怕,怎麼辦?
    老闆讓你當公司法定代表人,可是你發現這家公司經營管理相當不規範,公司財產和老闆個人財產混在一起,公司對外做生意又不注意合法合規方面的控制,而且老闆本人就是那種不太注重合規及風控的人。面對這樣的老闆和公司,你最好想辦法拒絕老闆要你當法定代表人的要求。
  • 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什麼風險
    朋友在一家公司做軟體開發,是信息技術部負責人。最近,公司老闆想成立一家新的科技公司,將原母公司的技術專利注入到新公司,然後在新公司用專利申請貸款。老闆想讓他擔任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承諾未來給他分紅。朋友有點糾結,不知道會不會有風險。
  • 不做法定代表人的老闆,憑什麼實際控制公司呢?
    上周,小五寫了一篇文章,老闆不當法定代表人的原因。後臺收到了不少老闆的留言,不當法定代表人怎麼實際控制公司呢?今天,小五就以華為為例,說說不做法定代表人,怎樣擁有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眾所周知,華為的創始人是任正非,現今法定代表人是趙明路。
  •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七大法律問題
    普通員工不行,如果員工同時也被任職為公司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可以擔任法定代表人。 5、法定代表人一定是股東嗎? 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由誰擔任法定代表人一般由股東或董事會決定。 6、哪些人不能當法定代表人?
  • 老闆讓你當法定代表人,當還是不當?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三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一、什麼是法人我經常聽到有些老闆說:我是公司的法人,每聽到此,我便想去提醒對方「您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法人」,終又忍住,錯的何止他一人?比如這個話題講到的「讓我做法人」就是一個法律用詞上的錯誤。
  • 王川退出小米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經理 盧偉冰任法定代表人
    企查查 APP 顯示,12 月 3 日,小米之家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王川退出小米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經理,由盧偉冰接任。  此前王川已經退出北京小米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小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經理職務。  企查查顯示,該公司成立於 2017 年,註冊資本 8000 萬元,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 法定代表人到底該誰當?老闆?實際控制人?總經理?董事長?
    很多人會想,既然公章和營業執照丟了,可以去申請補辦掛失。可是到工商局去申請補辦掛失公章和營業執照的時候需要法定代表人本人親自到場籤字。你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給別人的時候等於把公司的很多的命脈交給了他。這個時候你跟C的關係鬧掰之後,C不配合你你連營業執照都換不了。我們有什麼方法能解決呢?
  • 為什麼許多私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寫的是老闆老婆而不是老闆本人?
    ,營業執照的法定代表人還是本人,只有少部分的會指定親屬擔任。誰做法定代表人,對於整個公司的債權債務和風險其實影響不大。有些公司作此安排,僅僅是因為方便做事的原則。  在我們工商管理、稅務管理及各項針對公司的管理還沒有精簡改革新之前。其實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每天事還挺多的。例如做個年審,稅務審計,可能都需要法定代表人到場,而且還要持有各種證件。那麼公司老闆還要負責具體經營業務,要出差,要辦事兒,有時候不一定有那麼多時間去辦理這種行政事務。
  • 警惕: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
    當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就代表了公司,公司的責任會追到法定代表人頭上。因此,法定代表人的風險非常大。公司的很多資產,往往和法定代表人掛鈎,例如房子、車子、銀行帳號等,甚至公司資金流動,也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審批。在公司對外負有巨額債務時,債權人會傾向於認為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公司財務混同不清,被起訴要求為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為什麼大多數老闆不當法定代表人,原來是有3大好處
    大家是否留意到,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創始人紛紛卸任法定代表人。新開辦的公司,老闆也不當法定代表人了。法定代表人,曾是企業的"掌舵人",象徵著財富、權力等等。然而,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闆都不願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呢?
  • 為什麼老闆讓我當法定代表人?@盞燈私人律師
    並不持有公司股權,也不是公司管理人員,被要求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不該當呢?老闆不做法定代表人一則可以低調不露富,二則可以減少麻煩和應酬。同時,老闆也怕公司經營不善虧損帶來不利。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當然的對外代表機關,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的民事法律行為都由公司承擔,公司有事第一個找的就是法定代表人。公司發生債務時,公司外部債權人維權時是不會知道法定代表人並非公司老闆或實權人物的,所以公司外部債權人通過法律程序維權起訴公司後,被限制高消費,徵信影響等的都將是名義上的法定代表人。
  • 合同未蓋公司印章,僅有法定代表人籤字,合同是否有效?
    在實踐中,公司的對外行為通常由法定代表人行使。但是,若合同中僅有法定代表人籤字而沒有單位加蓋的公章,合同是否有效?在法定代表人和公司的持章人發生衝突之時,兩者究竟誰能代表公司?   一、日新說法   對於僅有法定代表人籤字的合同, 不能僅以未加蓋公司公章為由否定合同的效力,而是要結合合同履行過程確認是否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   (1)當法定代表人在履行其職務行為時,
  • 為什麼越來越多老闆不當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曾經是公司老闆(大股東、控股股東)當仁不讓的位置,它是身份的象徵,意味著擁有財富、權力、地位、榮譽等等。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老闆不願出任法定代表人,而將這把「交椅」讓給他人出任,甚至因此而額外付出報酬。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你可以隨意當的
    案例:某法院審理一起有關掛名法定代表人的案件,甲銀行起訴乙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張某,要求乙公司對一筆100萬元金融借款承擔還款責任,張某承擔連帶還款責任。開庭時,張某到庭辯解,其只是一名保安,做乙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只是掛名的,沒有參與任何公司的經營,對乙公司借款的事情毫不知情,乙公司的實際經營者是王某,並當庭出示了王某承諾張某隻是掛名的法定代表人,不參與公司經營,以後公司的糾紛及責任由王某負責,與張某無關的書面承諾書。但銀行人員當庭又出示一份連帶還款承諾保證書,張某在保證書中簽字同意,對乙公司的一筆100萬元的借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 中國中鐵關於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以及總裁變更的公告
    12月23日,中國中鐵發布《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告》(編號:臨2020-075)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總裁變更的公告》(編號:臨2020-076),具體內容如下:陳雲當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並為公司法定代表人
  • 公司借款轉至法定代表人帳戶,法定代表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案件事實2017年1月25日,被告某房地產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賈某與安某籤訂《借款合同》、《借據》及以房抵債《協議》各1份,借款金額為28萬元,上述《借款合同》、《借據》及以房抵債《協議》籤訂的當天,原告按照《借款合同》約定,以原告安某的名義向被告某房地產公司指定的帳戶即公司法定代表人賈某的個人帳戶
  • 擔任公司,掛名的法定代表人,有法律風險嗎?
    根據上述的法律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兩種人擔任,實際上是二選一的問題, 一是董事長或執行董事(因為法律規定,有限公司,不設董事會時,設一名執行董事),二是經理。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如何任免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公司經理如何任免的問題。
  • 律師解讀:如何才能辭去掛名的法定代表人職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公司作為民事主體參與經濟活動的比重日益增大,伴之而生的是公司運營的各種不規範,其中實際控制人不擔任法定代表人職務但卻實際行使法定代表人職權的情況較為常見。筆者前段時間就遇到了一個案例:馬某曾是筆者的同學,2016年馬某進入某化工公司工作,該公司由李某及其妻子王某總計持有100%股權(其夫妻二人名下有多家公司,涉及化工、建築、廣告、運輸等多個行業)。馬某由於工作能力突出,為人老實可靠,2017年3月李某同馬某商議將公司法定代人更換為馬某,馬某並不情願,但礙於面子同意任公司執行董事並擔任法定代表人。
  • 最高院:法定代表人在判決後發生變更的人民法院是否還可對其採取...
    被執行人為單位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不得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雖然徐德安在本案北京一中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時不是國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其作為發生爭議時國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為董事成員及經理,根據上述事實,可以認定其對本案債務的履行負有直接責任,故北京一中院對其採取限制消費措施並無不當。
  • 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控制公章及營業執照情形下的變更登記
    案情簡介A 公司有甲、乙、丙三個股東,股權佔比分別為甲佔40%、乙佔20%、丙佔40%,甲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公章和營業執照均由法定代表人甲控制。股東之間產生矛盾,公司經營陷入僵局。乙和丙兩名股東達成一致意見,擬將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甲更換為丙,形成相應的股東會決議,並向登記機關提交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申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