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私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寫的是老闆老婆而不是老闆本人?

2021-01-07 網易

2020-12-15 10:08:42 來源: 淺談娛樂

舉報

  其實大部分私營的公司,營業執照的法定代表人還是本人,只有少部分的會指定親屬擔任。誰做法定代表人,對於整個公司的債權債務和風險其實影響不大。有些公司作此安排,僅僅是因為方便做事的原則。

  在我們工商管理、稅務管理及各項針對公司的管理還沒有精簡改革新之前。其實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每天事還挺多的。例如做個年審,稅務審計,可能都需要法定代表人到場,而且還要持有各種證件。那麼公司老闆還要負責具體經營業務,要出差,要辦事兒,有時候不一定有那麼多時間去辦理這種行政事務。讓自己家裡人去擔當法定代表人角色,可以有效將自己的時間精簡出來。這有可能就是最簡單的目的。

  現在我們的工傷已經三證合一了,很多辦事也可以在網上辦了,效率要比以前大大提升了。法定代表人是誰也不那麼重要了。可能這方面的需求也慢慢淡化了。

  公司經營負責任的並不是法定代表人,而是公司的實控人。若公司大,可能是公司的經營管理班子和董事會。法定代表人僅僅是一個指定的身份符號而已,在國外公司經營就沒有法定代表人一說。誰是實控人,從股權關係和授權關係就能直接分清楚。所以國外很注重授權說明書,而我國就注重工商執照。

  再給大家理一下概念。一個公司就稱之為一個法人。公司的股東就是公司法人的所有者。一般公司都採用董事長或者總經理負責制。法定代表人僅僅是公司對外處理事務時指定的特定人。

  舉個例子,今年京東劉強東卸任多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職位,但是這不影響是整個京東的實際控制人。他本人擔不擔任法人代表沒有任何關係。現在大家明白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老闆讓我當法定代表人?@盞燈私人律師
    並不持有公司股權,也不是公司管理人員,被要求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不該當呢?老闆不做法定代表人一則可以低調不露富,二則可以減少麻煩和應酬。同時,老闆也怕公司經營不善虧損帶來不利。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當然的對外代表機關,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的民事法律行為都由公司承擔,公司有事第一個找的就是法定代表人。公司發生債務時,公司外部債權人維權時是不會知道法定代表人並非公司老闆或實權人物的,所以公司外部債權人通過法律程序維權起訴公司後,被限制高消費,徵信影響等的都將是名義上的法定代表人。
  • 老闆讓你當公司法定代表人,你怕不怕,怎麼辦?
    我見過一些文章,對於老闆讓別人當公司法定代表人這件事情渲染描述得很可怕,好像為老闆當法定代表人,馬上就要戴上手銬似的。誇張了,太誇張了。如果你仔細看看那些文章,就會發現那些文章裡面,很少有實際案例來反映他們描述的可怕場景,為什麼呢?因為,在實踐中,這些文章描述的情況極少發生。
  • 不做法定代表人的老闆,憑什麼實際控制公司呢?
    上周,小五寫了一篇文章,老闆不當法定代表人的原因。後臺收到了不少老闆的留言,不當法定代表人怎麼實際控制公司呢?今天,小五就以華為為例,說說不做法定代表人,怎樣擁有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眾所周知,華為的創始人是任正非,現今法定代表人是趙明路。
  • 為什麼大多數老闆不當法定代表人,原來是有3大好處
    大家是否留意到,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創始人紛紛卸任法定代表人。新開辦的公司,老闆也不當法定代表人了。法定代表人,曾是企業的"掌舵人",象徵著財富、權力等等。然而,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闆都不願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老闆不當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曾經是公司老闆(大股東、控股股東)當仁不讓的位置,它是身份的象徵,意味著擁有財富、權力、地位、榮譽等等。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老闆不願出任法定代表人,而將這把「交椅」讓給他人出任,甚至因此而額外付出報酬。
  • 為什麼老闆不願出任法定代表人?風險原來這麼大!
    上一篇文章講了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等區別的事情。這篇文章將講講為什麼現在很多老闆願意當公司法定代表人?過往也曾經發生過員工當公司法定代表人,而因公司倒閉破產或者欠債等,導致員工自己信用受損,或者背負上巨額債務的。
  • 老闆讓你當法定代表人,當還是不當?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三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一、什麼是法人我經常聽到有些老闆說:我是公司的法人,每聽到此,我便想去提醒對方「您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法人」,終又忍住,錯的何止他一人?比如這個話題講到的「讓我做法人」就是一個法律用詞上的錯誤。
  • 老闆:職業經理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否妥當?
    可是,時常有老闆們問律師:我的公司請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後,會不會有被職業經理架空的風險?我們律師的回答一般是持肯定性回答,但是從公司章程設計,暨公司組織架構規劃開始規劃,這種風險是可控的。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你可以隨意當的
    案例:某法院審理一起有關掛名法定代表人的案件,甲銀行起訴乙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張某,要求乙公司對一筆100萬元金融借款承擔還款責任,張某承擔連帶還款責任。開庭時,張某到庭辯解,其只是一名保安,做乙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只是掛名的,沒有參與任何公司的經營,對乙公司借款的事情毫不知情,乙公司的實際經營者是王某,並當庭出示了王某承諾張某隻是掛名的法定代表人,不參與公司經營,以後公司的糾紛及責任由王某負責,與張某無關的書面承諾書。但銀行人員當庭又出示一份連帶還款承諾保證書,張某在保證書中簽字同意,對乙公司的一筆100萬元的借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 老闆債務老婆償?
    許多老闆在自己註冊的公司中都願意把妻子名字加進去,既能表忠心,又可實現共同經營。但殊不知,在這種方式既可&34;,也會讓夫妻&34;。案例一:一人公司欠下債務,夫妻需連帶賠償旭飛公司是朱先生註冊的一人有限公司,自己擔任法定代表人和股東,妻子為監事,後在一筆產品購銷生意中,旭飛公司出具《還款協議書》,朱先生自己作為擔保人,但旭飛公司逾期未還款,債權人將旭飛公司、朱先生及其妻子共同訴至法院。
  • 法定代表人到底該誰當?老闆?實際控制人?總經理?董事長?
    專欄這裡有一個知識點:法定代表人可不可以是非股東?法定代表人可以不是股東,也可以是你們公司的其他人。法定代表人在一個公司當中非常重要。現在C要把他的法定代表人換成D,開完股東會和董事會之後,需要到工商局去做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時候,C就不拿出公章,也不拿出營業執照。
  • 為什麼很多老闆不願意當法定代表人找員工代替?無數人背鍋
    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曾經是公司老闆(大股東、控股股東)當仁不讓的位置,它是身份的象徵,意味著擁有財富、權力、地位、榮譽等等。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老闆不願出任法定代表人,而將這把「交椅」讓給他人出任,甚至因此而額外付出報酬。
  • 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什麼風險
    朋友在一家公司做軟體開發,是信息技術部負責人。最近,公司老闆想成立一家新的科技公司,將原母公司的技術專利注入到新公司,然後在新公司用專利申請貸款。老闆想讓他擔任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承諾未來給他分紅。朋友有點糾結,不知道會不會有風險。
  • 警惕: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
    當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就代表了公司,公司的責任會追到法定代表人頭上。因此,法定代表人的風險非常大。公司的很多資產,往往和法定代表人掛鈎,例如房子、車子、銀行帳號等,甚至公司資金流動,也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審批。在公司對外負有巨額債務時,債權人會傾向於認為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公司財務混同不清,被起訴要求為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2018年稅務稽查,不僅要查公司帳戶,更著重稽查企業法定代表人
    目前有不少企業為了少繳稅,就試圖利用私人帳戶來「避稅」。在這裡,大白可以告訴這些企業,2018年的稅務稽查,不僅要查公司的帳戶,更會重點稽查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的個人帳戶!一旦被稽查,補繳稅款是小事,還要繳納大量的滯納金和稅務行政罰款,構成犯罪的,更是要承擔刑事責任!
  • 掛名法定代表人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辭職有多難
    掛名法定代表人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辭職有多難開公司當老闆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夢想,在我國當老闆的標誌就是成為某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這才是真正的老闆,然而這幾年,隨著我國法律對公司要求的越來越正規,法定代表人的風險越來越大,於是乎被掛名法定代表人的情況越來越多
  • 為什麼有些老闆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答案其實很簡單
    企業才是法人,企業實際控制人才是法人代表,但也有許多例外,比如華為任正非就不當法人代表,馬雲就不當阿里的法人代表。中小企業大多數老闆自己當法人代表。法律沒有要求法人代表必須是控股股東。按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那麼為什麼一些大股東不願當法人代表呢!
  • 公司不是護身符,法定代表人不好當
    因為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但並不是說作為法定代表人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了。我國法律規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1、因經營過錯在企業內部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以企業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股東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承擔企業的賠償責任。
  • 公司借款轉至法定代表人帳戶,法定代表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案件事實2017年1月25日,被告某房地產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賈某與安某籤訂《借款合同》、《借據》及以房抵債《協議》各1份,借款金額為28萬元,上述《借款合同》、《借據》及以房抵債《協議》籤訂的當天,原告按照《借款合同》約定,以原告安某的名義向被告某房地產公司指定的帳戶即公司法定代表人賈某的個人帳戶
  • 你敢「掛名」公司法定代表人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需要經過工商登記。但由於工商登記不做實質性審查,出現了大量的「掛名」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