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惡化,已經造成近1500萬人感染,超過60萬人死亡。
目前,科學界已經達成共識,新冠病毒將不會像SARS病毒那樣自己消失,有效疫苗也就成了人類從新冠病毒疫情中解放出來,重新獲得正常秩序的指望。
因而,新冠疫苗的全球研發競賽進入了超級白熱化狀態。
2020年7月20日,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同期發布了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領銜研發的非複製型人類腺病毒5(Ad5)載體疫苗的2期試驗結果,和英國牛津大學領銜研發的非複製型黑猩猩腺病毒(ChAdOx1 )載體疫苗的1/2期臨床試驗結果。
Ad5載體疫苗2期臨床試驗
我們知道,2期試驗是在1期試驗基礎上在更大人群中進行不同疫苗劑量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
我國的非複製型Ad5載體疫苗2期試驗在武漢進行,對招募到的508名志願者以2:1:1的比例隨機分為高劑量組(253人,接種10e11 病毒顆粒的劑量),低劑量組(129人,接受5e10 病毒顆粒接種),和安慰劑對照組(126人)。
在有效性方面,於接種後14天可以逐步檢測到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結合域(RBD)的高滴度(大量)特異性抗體,在第28天兩組的抗體轉化率分別達到了96%和97%。對活病毒具有結合能力的中和抗體轉化率兩組分別為59%和47%。
而且,兩組同時檢測到了90%和88%的T細胞免疫。
由於,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細胞免疫可以為防止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保護。
因此,這種非複製型Ad5載體新冠疫苗可以說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個方面同時雙管齊下為人們提供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的保護性免疫。
也就是說,試驗結果顯示,兩種劑量的Ad5載體疫苗都誘導了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有效免疫,兩種劑量沒有差別。
在安全性方面,兩組分別發生了72%和74%的不良反應率 ,兩者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37%。
其中,高劑量組發生了9%的嚴重不良反應。
當然,所謂嚴重不良反應也主要就是發燒體溫高一些。
包括所謂嚴重不良反應在內的所有不良反應都是自限性的。
就是,不需要經過任何處理(治療)都會在最多96小時內消失。
因此,總體上講,Ad5載體新冠疫苗雖然不良反應率有些高,但基本都是容易耐受的輕中度反應,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接種刺激了絕大多數受試者產生了有效的免疫。
這種疫苗最主要的問題在於Ad5病毒載體本身。
由於這種腺病毒在人群普遍感染,因而普遍性存在預存的針對這種病毒載體的免疫性,其中受試者中高免疫性比例為52%,低免疫性為48%。
而這種預存的免疫與不良反應和低滴度中和抗體有關。
因此,作者預計在預先存在針對Ad5病毒高免疫性的人,特別是55歲以上的人群,單次接種可能難以保證獲得足夠保護性的體液免疫,需要強化接種。
ChAdOx1載體疫苗1/2期試驗
牛津大學開發的也是一種腺病毒載體疫苗,但不是人類腺病毒,而是一種黑猩猩腺病毒。因而,不存在人群中預存針對這種病毒載體免疫反應,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
因而,從技術線路上講,這種疫苗較Ad5載體疫苗存在一定優勢(原本的技術優勢)。
英國的這項5個中心的單盲隨機對照試驗共招募到1077個志願者,被隨機分為2組,一組接種ChAdOx1載體新冠疫苗,一組接種ChAdOx1載體腦膜炎共價疫苗 。另外10人非隨機接受2劑次的初免-強化接種。
結果,在接種第28天,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結合域的特應性抗體達到高峰,升高一直延續到56天。
重要的是,91%的單次接種者獲得了中和效價,達到了80%的病毒中和。
同時,接種後也獲得了高比例的細胞免疫反應,在接種第14天達到高峰,到第56天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
安全性方面,ChAdOx1載體新冠疫苗接種者中的67%出現了不良反應,而ChAdOx1載體腦膜炎共價疫苗 組為38%。
不良反應主要是疲勞和頭痛,其次是肌肉疼痛,全身不適和發燒;以及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
所有不良反應都是輕中度的,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因此,作者得出結論,試驗顯示,這種新冠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並誘導產生了一定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目前的結果支持早已在巴西、南非和英國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提供了支持。
也就是說,牛津的這種疫苗在2期結果公布之前早已提前領證展開了3期試驗。
這也是牛津反覆宣稱9月份可以提供第一批疫苗的底氣所在。
美德合作mRNA疫苗的1/2期臨床試驗
同日,BioNTech的mRNA疫苗在預發表平臺medRxiv上補充發布了其BNT162b1新冠疫苗誘導的T細胞應的結果。
此前,Moderna和BioNTech的mRNA疫苗誘導產生中和抗體的結果早已發布,明顯優於上述兩種新病毒載體疫苗,中和抗體滴度最高的甚至可以達到自然感染康復者的3.5倍。
而最新發布的結果顯示,BioNTech的mRNA疫苗也同樣可以誘導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
因而,作者認為,BioNTech的mRNA疫苗可以「廣譜性」同時誘導有效的抗體免疫反應和T細胞應答。
同時,由於mRNA疫苗僅包含病毒基因的一部分,誘導產生的免疫反應是特性的,最大限度避免了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因而不良反應率低原本就是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的天然優勢。
總體上,西方在生物技術方面的技術優勢仍然非常突出。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