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2期試驗同步發表,都誘導了有效免疫反應

2020-12-23 掙脫枷鎖的囚徒

新冠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惡化,已經造成近1500萬人感染,超過60萬人死亡。

目前,科學界已經達成共識,新冠病毒將不會像SARS病毒那樣自己消失,有效疫苗也就成了人類從新冠病毒疫情中解放出來,重新獲得正常秩序的指望。

因而,新冠疫苗的全球研發競賽進入了超級白熱化狀態。

2020年7月20日,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同期發布了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領銜研發的非複製型人類腺病毒5(Ad5)載體疫苗的2期試驗結果,和英國牛津大學領銜研發的非複製型黑猩猩腺病毒(ChAdOx1 )載體疫苗的1/2期臨床試驗結果。

Ad5載體疫苗2期臨床試驗

我們知道,2期試驗是在1期試驗基礎上在更大人群中進行不同疫苗劑量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

我國的非複製型Ad5載體疫苗2期試驗在武漢進行,對招募到的508名志願者以2:1:1的比例隨機分為高劑量組(253人,接種10e11 病毒顆粒的劑量),低劑量組(129人,接受5e10 病毒顆粒接種),和安慰劑對照組(126人)。

在有效性方面,於接種後14天可以逐步檢測到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結合域(RBD)的高滴度(大量)特異性抗體,在第28天兩組的抗體轉化率分別達到了96%和97%。對活病毒具有結合能力的中和抗體轉化率兩組分別為59%和47%。

而且,兩組同時檢測到了90%和88%的T細胞免疫。

由於,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細胞免疫可以為防止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保護。

因此,這種非複製型Ad5載體新冠疫苗可以說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個方面同時雙管齊下為人們提供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的保護性免疫。

也就是說,試驗結果顯示,兩種劑量的Ad5載體疫苗都誘導了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有效免疫,兩種劑量沒有差別。

在安全性方面,兩組分別發生了72%和74%的不良反應率 ,兩者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37%。

其中,高劑量組發生了9%的嚴重不良反應。

當然,所謂嚴重不良反應也主要就是發燒體溫高一些。

包括所謂嚴重不良反應在內的所有不良反應都是自限性的。

就是,不需要經過任何處理(治療)都會在最多96小時內消失。

因此,總體上講,Ad5載體新冠疫苗雖然不良反應率有些高,但基本都是容易耐受的輕中度反應,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接種刺激了絕大多數受試者產生了有效的免疫。

這種疫苗最主要的問題在於Ad5病毒載體本身。

由於這種腺病毒在人群普遍感染,因而普遍性存在預存的針對這種病毒載體的免疫性,其中受試者中高免疫性比例為52%,低免疫性為48%。

而這種預存的免疫與不良反應和低滴度中和抗體有關。

因此,作者預計在預先存在針對Ad5病毒高免疫性的人,特別是55歲以上的人群,單次接種可能難以保證獲得足夠保護性的體液免疫,需要強化接種。

ChAdOx1載體疫苗1/2期試驗

牛津大學開發的也是一種腺病毒載體疫苗,但不是人類腺病毒,而是一種黑猩猩腺病毒。因而,不存在人群中預存針對這種病毒載體免疫反應,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

因而,從技術線路上講,這種疫苗較Ad5載體疫苗存在一定優勢(原本的技術優勢)。

英國的這項5個中心的單盲隨機對照試驗共招募到1077個志願者,被隨機分為2組,一組接種ChAdOx1載體新冠疫苗,一組接種ChAdOx1載體腦膜炎共價疫苗 。另外10人非隨機接受2劑次的初免-強化接種。

結果,在接種第28天,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結合域的特應性抗體達到高峰,升高一直延續到56天。

重要的是,91%的單次接種者獲得了中和效價,達到了80%的病毒中和。

同時,接種後也獲得了高比例的細胞免疫反應,在接種第14天達到高峰,到第56天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

安全性方面,ChAdOx1載體新冠疫苗接種者中的67%出現了不良反應,而ChAdOx1載體腦膜炎共價疫苗 組為38%。

不良反應主要是疲勞和頭痛,其次是肌肉疼痛,全身不適和發燒;以及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

所有不良反應都是輕中度的,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因此,作者得出結論,試驗顯示,這種新冠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並誘導產生了一定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目前的結果支持早已在巴西、南非和英國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提供了支持。

也就是說,牛津的這種疫苗在2期結果公布之前早已提前領證展開了3期試驗。

這也是牛津反覆宣稱9月份可以提供第一批疫苗的底氣所在。

美德合作mRNA疫苗的1/2期臨床試驗

同日,BioNTech的mRNA疫苗在預發表平臺medRxiv上補充發布了其BNT162b1新冠疫苗誘導的T細胞應的結果。

此前,Moderna和BioNTech的mRNA疫苗誘導產生中和抗體的結果早已發布,明顯優於上述兩種新病毒載體疫苗,中和抗體滴度最高的甚至可以達到自然感染康復者的3.5倍。

而最新發布的結果顯示,BioNTech的mRNA疫苗也同樣可以誘導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

因而,作者認為,BioNTech的mRNA疫苗可以「廣譜性」同時誘導有效的抗體免疫反應和T細胞應答。

同時,由於mRNA疫苗僅包含病毒基因的一部分,誘導產生的免疫反應是特性的,最大限度避免了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因而不良反應率低原本就是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的天然優勢。

總體上,西方在生物技術方面的技術優勢仍然非常突出。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全球新冠疫苗競賽最新進展:多款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健康時報 8月6日消息,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爭分奪秒」地研製新冠肺炎疫苗。數月來一直備受世界矚目的新冠病毒「疫苗競賽」都有了階段性進展。那麼,各個國家新冠疫苗研製的最新進展如何?
  • 中英2款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出爐!深度解析5大新冠疫苗研究的現狀...
    7月20日,The Lancet雜誌分別介紹了中國和英國兩款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成果,腺病毒載體疫苗路線上的兩個「明星」呈現出「雙雄爭霸」的態勢。從實驗結果來看,兩款疫苗均能實現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免疫反應,並且誘導了高效的T細胞免疫應答。
  • 直播精華丨王萌冉: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COVID-19疫苗的I期試驗
    、二期的臨床研究階段,許多結果尚未發表,王萌冉博士選取了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COVID-19疫苗的I期試驗結果與大家分享。三篇主要參考文獻第一篇是陳薇院士於5月22日在線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關於腺病毒5型載體疫苗的一起臨床實驗結果。第二篇及第三篇文獻是近期發表於《新英格蘭》雜誌以及《免疫學》雜誌中關於新冠疫苗近期研究現狀的觀點以及報告。
  • ...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
    【世界首個新冠疫苗人體臨床數據公布:全部產生免疫應答】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論文稱,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
  • 康希諾新冠腺病毒載體疫苗信息匯總|墨西哥|疫苗|劑量|試驗|臨床|...
    2020年7月20日,《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2期研究中進行一次免疫後,Ad5載體的5×1010病毒顆粒的COVID-19疫苗是安全的,並且在大多數接受者中引起了明顯的免疫反應。免疫原性的主要終點是在第28天時特異性ELISA抗體對受體結合域的反應和中和抗體反應的幾何平均滴度。
  • 40天內兩個新冠疫苗試驗暫停,腺病毒載體疫苗安全嗎?
    不久前的9月8日,英國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的新冠疫苗遭遇了類似的情況:一名志願者被發現患有無法解釋的疾病,根據外媒報導,其神經症狀與一種罕見而嚴重的脊髓炎——橫向脊髓炎一致,但該消息並未得到官方證實。值得注意的是,兩種被叫停的疫苗均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且都出現在至關重要的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 【新冠疫苗消息】新的方向?英國和俄羅斯研究疫苗組合 會更有效嗎?
    據媒體周五(12月11日)報導,英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正在合作試驗牛津-阿斯利康和Sputnik V疫苗的組合,以觀察是否可以改善針對防治新冠肺炎的保護。  報導稱,混合兩種相似的疫苗可能會導致人們更好的免疫反應。試驗將在俄羅斯進行,參與者將為18歲以上成年人,但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參與。
  • 午夜重磅消息:中國新冠病毒疫苗1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成果!浙大校友...
    中國研究團隊22日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對一種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了1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夠誘導人體快速產生免疫應答。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等人領銜的團隊開展了這項臨床試驗。
  • 新冠疫苗要上市了?最有希望的三大疫苗同日公布新進展!
    疫苗是戰勝新冠病毒最後的希望!7月21日,康希諾生物發布公告稱,其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臨床試驗II期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在每劑5×1010病毒顆粒數的劑量下是安全的,單針免疫後,絕大多數受試者體內激發了顯著的免疫反應。
  •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哪家強?
    中國研究團隊7月20日在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論文說,他們對一種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了2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並能誘導人體產生免疫應答。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江蘇省疾控中心朱鳳才教授等研究人員開展了這項臨床試驗。這個團隊此前已完成了對該疫苗的1期臨床試驗,相關成果也已發表。
  • 全球三大新冠病毒疫苗項目同日公布新進展
    7月20日,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I / II期臨床試驗結果和康希諾II期臨床試驗結果同時發表在《柳葉刀》上,BioNTech/輝瑞/復星醫藥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預發布在medRxiv上。
  • 宇學峰:康希諾在研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可在2-8℃保持長期穩定|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1月20日,康希諾生物董事長宇學峰在某論壇上表示,康希諾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可在2-8℃長期穩定,目前正在III期臨床階段,進展順利。對於此前輝瑞宣布的其mRNA疫苗需要在-70℃下儲存,康希諾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在儲存和運輸上佔據顯著優勢,可及性更高。 一般來說,疫苗的儲存溫度標準是2-8℃,比如常用的B肝疫苗、狂犬病疫苗、水痘疫苗存儲條件在2℃~8℃或2℃~10℃,部分特殊溫區的凍乾粉類疫苗如凍幹麻疹疫苗,儲存溫度在- 20℃。
  • 英國發表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
    為了解決新冠病毒的問題,很多國家都選擇研究新冠疫苗來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對此在很多國家還沒有研究出頭緒的時候,我國成功研究出第一批新冠疫苗。現在我國的很多新冠疫苗首先運送別的國家,在別國的檢測下成功通過,準備進行大面積接種。
  • 新冠疫苗迎三大利好!兩公司暴漲150億,陳薇團隊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出爐
    每經編輯:何小桃 王曉波新冠疫苗又有重大突破,一夜之間,各方傳來三大利好消息。英國牛津大學周一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最新數據顯示,該校開發的一種潛在的新冠病毒疫苗,在一項大型的早期人體試驗中產生了「劇烈的免疫反應」。
  • 《柳葉刀》發表英國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
    新華社倫敦12月8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8日刊登了一款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這款由牛津大學科研人員領銜研發的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能使接種者體內產生對新冠病毒強有力的免疫反應。
  • 中國首個新冠疫苗:陳薇少將帶隊,腺病毒做載體,比預期提前1個月
    就在昨天(3月17日),官方重磅宣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並於3月16日獲批展開臨床試驗。已知的是,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受試者招募已經同步展開。而且項目領銜者,還是聲名卓著的陳薇院士。
  • 中國和英國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哪個更有希望?
    柳葉刀雜誌在7月20日在線連續發布了兩篇新冠病毒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臨床信息,其中包括中國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的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病毒疫苗和牛津大學研發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 這兩種疫苗是現在公開的進行到臨床三期的唯二的腺病毒載體疫苗。
  • 科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苗的種類及優缺點詳解
    病毒載體疫苗病毒載體疫苗利用另一種非複製型病毒將新冠病毒基因以DNA的形式傳遞到人類細胞中,在此過程中會產生病毒蛋白誘導保護性免疫反應。腺病毒是一組包含約50種的常見病毒,可引起感冒樣症狀、發熱、喉嚨痛、腹瀉和結膜炎。用於新冠病毒的人腺病毒載體是腺病毒5和腺病毒26的弱化形式。由於重要基因被刪除,弱化的載體不能複製。這些疫苗可能需要至少兩劑,儘管存在單劑量也可以誘導保護性免疫應答的可能。病毒載體在基因治療、癌症治療、分子生物學研究以及疫苗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
  • 抗新冠病毒的熱穩定mRNA疫苗 | CellPress論文速遞
    您可以在該資源中心頁面上查找到COVID-19相關論文的投稿政策,以及Cell Press旗下期刊已發表的有關疫情和病毒的論文。網站正在不斷更新中,所有內容都可以免費閱讀,。最新在中心上線的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名為"A thermostable mRNA vaccine against COVID-19"的研究論文,由秦成峰研究員、英博博士以及王佑春研究員共同領導的一支團隊,開發出了一款新型的mRNA新冠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這種疫苗能夠激發免疫反應,誘導產生中和抗體。
  • 新冠疫苗11月進展速覽
    1期針對小規模人群( 當然,大敵當前,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世界各國對於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也秉承特殊對待的原則。比如:美國的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新冠疫苗快速研發計劃)是美政府擬快速開發、生產並企圖在2020年底為美國人提供大量安全有效的疫苗,並於明年1月達到3億劑疫苗發放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