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可馨之死:難道她「抄襲」比「優秀教師」體罰還重要?

2020-12-22 新京報

▲河濱小學校門口照片。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繆可馨墜亡事件餘波未平,漣漪又起。

近日,涉事老師袁某曾教過的數名學生,在微博上發文舉報其師德師風存在問題。其中有學生實名舉報稱,他曾被袁某某「叫到辦公室脫下褲子抽打,還曾被水潑臉上」。還有學生稱,「她心情不好就扇臉」。

「脫褲子抽打」「水潑臉上」「扇臉」……「往屆學生」這些線索若屬實,那這跟聯合調查組曾公布的「袁某曾掌摑繆可馨」結合,可以勾描出「一個喜歡體罰學生的教師」形象。

就算這些仍待查證,僅憑調查組「蓋章」認定的袁某打罵學生、違規補課、收紅包等情節,就足以讓人質疑:這麼個德行有虧者,是怎麼成為「優秀教師」的?

更進一步追問:為什麼調查組通報裡能提及與核心事實無關的繆可馨「作文抄襲網絡」,卻對袁某體罰學生等違規問題寥寥幾句話帶過?當地調查組「因考慮袁某心理狀況暫未啟動對其的當面調查」,確定不是對其過於庇護?

「優秀教師」應該是這樣的嗎?

這次事件,直接將袁某推上了風口浪尖。

耐人尋味的是,袁某是家長、同事眼中的「優秀教師」,以至於繆可馨死後,還有人用點讚來表達對她的支持。

該校校長就對媒體表示,袁老師業務能力很強,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教研活動比賽,還被評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她還獲得過常州市十佳輔導員稱號,總地來說非常優秀。」

▲袁某的個人介紹。資料圖。

可就是這麼個「優秀教師」,現在卻被扒出另一面。

據新京報報導,在繆可馨事件發生後,有些自稱做過袁某學生的網友對記者表示,袁某曾經當眾體罰、羞辱過自己,這些體罰包括被叫上臺扇耳光、用練習冊打臉以及揪眼皮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算是「秋後算帳」式爆料。這些舉報是否屬實,仍需查究。只不過,多名學生站出來,情節還有些交叉佐證之處,其中還有人實名舉報,這很難不讓人產生寧信其有的傾向。

袁某有沒打過這些學生,還需要「翻舊帳」。但她打過現在的學生,包括繆可馨,這已經得到證實。不只是體罰學生,袁某還曾辦作文補習班、收家長紅包。

這些違規現象跟「優秀教師」的形象,顯然判若霄壤。

現在看,繆可馨之死到底跟袁某有多大關係,從當地調查組披露的情況看,確實還沒法直接下定論。調查組方面還原的她墜樓前「最後一課」,展示的也只是她死前那很短的時間內的遭遇與狀態。

但一個孩子赴死,未必就是臨時起意,也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在了「不堪重負的駱駝」身上。

袁某之前對繆可馨的掌摑,對她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陰影?這類心理陰影會不會跟其他因素疊加,比如跟老師兩次要求自己刪改、重寫文章的壓力疊在一起,繼而讓她產生失望情緒?這些只能謹慎存疑,但這種存疑不全是沒理由的。

這些疑問,未必能指證袁某與繆可馨之死的關聯,卻可以指向一個問題:袁某真的當得起「優秀教師」這四個字嗎?

當地調查組太「護著」袁某了

袁某暴露出了這麼多問題,她在繆可馨墜亡事件中又充當了什麼角色,本該一查到底。

可公眾看到的,卻是當地調查組對袁某的「過於保護」。

首先,調查組披露於6月12日官方通報的內容,對涉事教師經常性辱罵、體罰學生等違規行為隻字未提。只是在隨後被記者詢問時,簡單幾句帶過,說已經發現了袁某有體罰學生的事實。這難免讓人懷疑,調查組是否進行了如通報所說的「全面調查取證」。

▲事發後,涉事教師袁某向聯合調查組做出的情況說明。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其次,調查組起初的通報中,在傳達出「未發現辱罵、毆打」「袁老師非常優秀」等意思的同時,還援引袁某的單方說法——「修改符號是學生自己劃的」(這點也遭到繆可馨家屬質疑)。更有甚者,專門提到繆可馨作文是抄的。

繆可馨的文章觀點,的確被某些網友扒出,跟某答問平臺的一段話高度近似。問題是,抄襲與否,不是繆可馨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所在,跟悲劇的發生似乎也沒有直接關聯。

作為復盤悲劇發生經過的通報,特意提及與核心事實無關的「孩子抄襲論」,卻不怎麼提袁某的違規違紀問題,到後來披露時才提及少許這方面的情況,這很難不讓人起疑。

如今,數名學生齊聲舉報袁某曾虐打學生,這顯然需要進一步調查。

除此之外,據調查組有關人員稱,袁某目前暫停教學,因「考慮其心理狀況暫未啟動對其的當面調查」。這也讓人錯愕:袁某本是該事件的重要當事人,還有可能是過失方,為了保護袁某心理不受影響,就不進行「當面調查」了?

迄今為止,當地通報都很難為繆可馨之死找到清晰原因,這點或許確有無奈——繆可馨墜樓,意味著有些東西可能再難還原,但就算調查組在這方面是盡力了,作為教育部門在防止惡師禍害學生方面又盡了多少力呢?

還有,在他們有心情關注孩子的作文抄襲時,又有多少精力投入到了關注老師打罵孩子、違規辦班等嚴重有悖於「優秀教師」品行的行為上?

文 | 狄宣亞(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王雪瑩 校對:李立軍

相關焦點

  • 繆可馨之死:難道她「抄襲」比「優秀教師」體罰還重要?
    耐人尋味的是,袁某是家長、同事眼中的「優秀教師」,以至於繆可馨死後,還有人用點讚來表達對她的支持。該校校長就對媒體表示,袁老師業務能力很強,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教研活動比賽,還被評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她還獲得過常州市十佳輔導員稱號,總地來說非常優秀。」
  • 常州學生繆可馨之死:難道她「抄襲」比「優秀教師」體罰還重要?
    耐人尋味的是,袁某是家長、同事眼中的「優秀教師」,以至於繆可馨死後,還有人用點讚來表達對她的支持。該校校長就對媒體表示,袁老師業務能力很強,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教研活動比賽,還被評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她還獲得過常州市十佳輔導員稱號,總地來說非常優秀。」▲袁某的個人介紹。
  • 小學生作文課後墜亡:對「優秀教師」的體罰「全面調查」了嗎?
    其中有學生實名舉報稱,他曾被袁某「叫到辦公室脫下褲子抽打,還曾被水潑臉上」。還有學生稱,「她心情不好就扇臉」。「往屆學生」這些線索若屬實,那這跟聯合調查組曾公布的「袁某曾掌摑繆可馨」結合,可以勾描出一個「喜歡體罰學生的教師」的形象。
  • 繆可馨跳樓自殺,家長群卻點讚「老師沒錯」?討好的樣子,真噁心
    從繆可馨媽媽曬出的照片看,她會在本子上畫可愛的插畫,和作業手牽手,還拿過一牆的獎狀。我真的沒有辦法把這樣一個純真的孩子跟「負能量」聯繫在一起。市委宣傳部稱墜亡小學生作文涉抄襲,本子上的修改符號是學生所畫,並非老師。
  • 繆可馨之死:正負能量不在於作文
    其二,涉及到了老師對學生的羞辱乃至虐待體罰,這是普天下所有父母,最為擔心之事。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幸運的在成長環境中遇到好的老師、好的同學,也不可能保證自身的家庭始終幸福美滿。在一個始終複雜的社會,讓孩子更好的愛惜自己,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 繆可馨之死:正負能量不在於作文
    繆可馨的作文是否抄襲,老師對《三打白骨精》的理解是否恰當,和一個孩子自絕於人世沒有邏輯鏈條上的聯繫。關鍵在於,在繆可馨自殺之前,袁老師對孩子日常教導的行為模式到底如何。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但矛盾的是,以上這些喜歡辱罵學生的老師,還都是公認的優秀負責的老師。袁老師也是這樣。據學校方面說,她是學科帶頭人,教學能力也受到家長的認可。另一方面,有網友爆料曾被袁老師體罰過。澎湃新聞也證實了這一點。
  • 繆可馨的死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正能量」
    繆可馨的死是讓人痛心的,這種痛心不僅因為她還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也不僅她用這種決絕的方式,重要的是,她的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恥辱。因為,她是被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正能量」逼死的。不幸的是,這種所謂的「正能量」不僅逼死了她,還在繼續為醜陋或罪行掩蓋和推責。
  • 常州某小學涉事老師在學生「繆可馨之死」中應該承擔刑事責任?
    江蘇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葛道凱指出,「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準則,違規行為要堅決查處,從嚴處理,「絕不允許公辦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這在江蘇也是底線,不容突破,不能讓少數害群之馬影響教師隊伍形象」。假如俞洪敏披露的袁老師要求班上學生參加她校外補習班的信息屬實,那當事袁老師在課堂上對一篇文筆清新,邏輯清晰的作文批註為「負能量」的做法就令人作嘔。
  • 十歲女生繆可馨之死,傳遞「正能量」的又一惡果
    她是江蘇常州某小學的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因為一篇作文被該班袁老師打上紅叉,橫加刪改,要求她「傳遞正能量」。一個五年級小學生也是人,非正常死亡也是死,作為自家孩子的同班同學,不惺惺相惜為她惋惜哀悼,卻給涉嫌致她死亡的老師點讚,這是幾個意思?近日,上海交大某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因病去世,幾年前他因生活問題在網上鬧得「風生水起」被撤了院長職,學院的訃告隻字未提,還開了追思會。難道人的死亡也分等級?大學教授「人死為大」,小學生的死亡就如草芥,不值一提?
  • 10歲女孩繆可馨之死:即使再殘酷,我們也要告訴孩子的社會真相
    0120天前, 10歲的女孩繆可馨死了!在作文課後墜樓身亡。6月3日早上,繆可馨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之前不久的語文考試中她得了第一名。下午語文課,袁老師(也是班主任)讓她修改作文《大聖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
  • 小學生繆可馨之死:不能發自內心地愛孩子,為什麼要當老師?
    這份輕生的勇氣,難道僅僅是一篇作文帶來的嗎?此前一點兒前兆都沒有嗎?回顧一下這件事吧。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區河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繆可馨在一堂作文課後,翻下陽臺墜亡。疑似因為被袁燈美老師在作文本上批下「傳遞正能量」而自殺。
  • 網友與學校的評價差異大:常州繆可馨的袁老師是怎麼回事
    1.作文是抄襲應該是關鍵點嗎在澎湃新聞最新的一段採訪錄音中,金壇市委宣傳部稱本子上的修改符號系學生所畫,同時還指出繆可馨的作文涉嫌抄襲。新京報評論道,"什麼調查組通報裡能提及與核心事實無關的繆可馨"作文抄襲網絡",卻對袁某體罰學生等違規問題寥寥幾句話帶過? "這個評論非常深刻,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其實,這個發現,網友們早就提出來了。如果是網絡自媒體為吸引眼球,強調這一點,還可以理解。
  • 還有更多的「繆可馨」和「袁老師」亟待去研究和解決
    2020年6月4日15:14分,常州市金壇區河濱小學的五年級女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語文作文課後,表情痛苦地跑出教室,翻越欄杆從四樓墜樓身亡。因讀書而出人命,這還得了!於是江蘇常州金壇區政府、教育局、公安局三家組成聯合調查組,這是必須的。公安結論「排除他殺」,學校結論「當日老師沒有打罵學生」,從法律上講,繆可馨之死「純屬自殺」。當然,相關領導向學生家長關心和慰問一次也是必須的。
  • 俠客島:繆可馨之痛
    一 慘劇發生後,家長質疑事發當天繆可馨的一篇作文被袁老師批註要「傳遞正能量」可能與孩子的死有關。要繆可馨傳遞正能量,豈非指斥她之前寫的都是負能量?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除了傳道授業,在孩子性格形成、習慣培養上更是有巨大影響力,因此才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錯了,頂多誤人子弟;教壞了,就是把孩子往絕路上逼。
  • 「繆可馨之死」牽動人心 調查還需更進一步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繆可馨之死」牽動人心,調查還需更進一步據媒體報導,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儘管當地官方6月12日通報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但家屬發文質疑稱,可能繆可馨作文不合老師觀點而被批評。連日來,繆可馨之死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 繆可馨事件後續:袁老師降職但仍在教書,曾收紅包但和墜亡無關
    與此同時,河濱小學校長表示,袁老師業務能力強,學生成績優秀,未聽說和繆可馨有不和。6月15日,聯合調查組成員通過媒體再次發聲,否認老師課堂辱罵毆打行為。並且,繆可馨的作文是抄襲的,作文上的紅色修改符號是繆可馨自己劃的。除了繆可馨,還有其他多名學生被要求修改作文。
  • 得知繆可馨被體罰過,我擔心的問女兒:假如你被老師打耳光怎麼辦
    繆可馨墜樓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不同於之前的是,今天下午,網上的評論中出現了眾多批評老師的聲音。這畢竟是一個鮮活的12歲年輕生命,繆可馨的逝去也許會成為他人記憶中的一顆塵埃,但她終究是從父母心中狠狠地挖去了一塊肉,這種傷,至死方休。
  • 繆可馨事件處理結果出爐,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
    常州小學生作文課後墜亡,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區河濱小學一小學生繆可馨作文課後跳樓墜亡。7月8日,人民日報發通報稱給袁某某降低崗位等處分。繆可馨媽媽猜測女兒被老師這樣對待和這件事有關係。此外,除了體罰、有償補課,她還舉報袁老師收過家長的紅包。
  • 繆可馨為何去死
    對於這件事,袁燈美沒有否認,「那一段時間,繆可馨上課一直心不在焉,成績極速下滑而且作業書寫字跡馬虎……老師評講以後錯題還沒訂正,一時心急,就打了她一個耳光。」來自繆繆家人的說法則是,孩子當時被扇耳光乃因為感冒後在上課時擦鼻涕。據袁燈美說,事後她向繆繆爸爸承認了錯誤,並且從此以後沒有再打罵過這個小孩。
  • 繆可馨父母輸了,袁老師贏了
    據澎湃新聞報導,袁老師稱當時自己與繆可馨說話時語氣平和,沒有批評她也沒有打罵她,而且繆可馨作文上的紅叉、波浪線、橫向線等,袁老師稱這些都是繆可馨自己畫上去的。繆可馨是一個10歲的孩子,她寫作文有抄襲的情況,我們應該做的是去引導她,提醒她,而不是藉此去否定她,打擊她,給她一個人品上的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