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小學生作文課後墜亡,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
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區河濱小學一小學生繆可馨作文課後跳樓墜亡。
7月8日,人民日報發通報稱給袁某某降低崗位等處分。
這個通報,繆可馨的父母和網友們等了將近一個月。
01
2020年6月4日,繆可馨上完語文課後翻越四層欄杆墜樓身亡。
繆可馨的家長在微博上公開了女兒墜樓前作文被批評一事,並懷疑女兒墜樓與語文老師袁某教學方式不當有關。
2019年10月,繆可馨告訴家人在課上被袁老師扇過巴掌,「感到很傷心」。說她只是有些感冒於是拿紙巾擦鼻子,袁老師以為她上課在做小動作,就過去扇了她一巴掌。
袁老師在課外辦了作文輔導班,她和繆爸爸覺得女兒很有想法,作文水平還不錯,就沒有參加。繆可馨媽媽猜測女兒被老師這樣對待和這件事有關係。
此外,除了體罰、有償補課,她還舉報袁老師收過家長的紅包。
2020年6月12日,由金壇區政府辦、區教育局、區公安局及河濱小學共同組成的「河濱小學學生墜樓事件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告,稱通過現場勘查、查看監控、走訪調查等工作,已排除他殺可能。
此外,聯合調查組還表示,事發現場,教師袁某不存在對繆可馨的打罵行為;繆可馨作文中的批改痕跡是孩子自己做的。
涉事教師承認去年曾掌摑女孩,官方證實教師存在辦輔導班、體罰及收紅包等行為。針對此事,紀檢部門及教育主管部門將另立調查組,對袁某的師德師風問題進行專項調查。
02
最終結果是一個小女孩的自殺換了袁某某的降職。
然而一個因五年級小女孩自殺事件引起的一地雞毛,卻沒有結束。
通報結果公布後,有網友支持,但是大部分網友都不買帳,甚至有網友說這和自罰三杯有什麼區別。
在我們因為這樣的處理結果憤怒時,不妨先來看看得出這樣處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此案件是由當地的「教育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調查的。
「教育部門」主要調查袁某的師德師風問題,而「公安部門」則主要調查學生墜樓案的詳情。
「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畢竟有所區分。
教育部門經過調查,認定:袁某去年「收禮、辦班、體罰」等事實清晰,所以按規定給予袁某行政處罰。
而公安部門這邊卻始終一籌莫展,因為沒有任何有效證據顯示袁某逼死小朋友。
警察辦案是講究證據的,即使再憤怒,也要有證據證明,警察才能按照法律將兇手繩之以法,但是現在經過各種走訪調查,沒有有效證據證明。
但是雖然在法律上懲戒不了她,在道德層面上袁某某卻無法得到諒解,這也是通報結果無法讓人滿意的原因。
03
袁某某作為一位小學教師,在她任職期間多次對小孩子進行進行體罰。
繆可馨媽媽在文章裡寫到,「袁老師之前就長期體罰學生」。晚託班的老師作證繆繆的同班同學和她說曾經被袁老師罰跪在講臺上訂正作業,也去警局對這份證詞作了記錄。
在此事件曝光後,有不少自稱是袁老師曾經學生的網友站出來,舉報她的暴力行為。
俗話常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教育對一個孩子的人格塑造的作用可想而知。
袁某某這樣的教育方式會不會培養出一些有人格障礙的孩子?會不會導致這些孩子最後有著反社會人格甚至導致一些更可怕的問題?
當我們看《隱秘的角落》時會反思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的是學校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畢竟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不出來繆可馨的家庭有什麼問題,反倒是充滿了溫馨,在孩子去世後也只是想討要一個說法,這是人之常情。
袁某某這個老師只是受到降級的處分,或許對學校來說也是按章程辦事,我們不能否認她的錯誤,她的體罰、辱罵、收禮、辦班都是事實,足以將她釘在恥辱柱上。
但是在流程上,設想如果有一天其他的孩子因為老師的一句批評想不開,就全部怪到老師身上,或許也會寒了其他老師的心。
教育方式始終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批評的「度」又該怎樣去界定。
但是暴力並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無論是語言暴力還是身體暴力。
當孩子看到大人通過打人來宣洩憤怒及控制他人,他們也許會用同樣的暴力對抗,或者用在別人身上。而不想和暴力妥協的,會自殘,會選擇解脫。
但是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加害,語言暴力也是非常需要重視的。我們常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暴力對孩子的精神世界造成的傷害不亞於身體上的。
一些童年時候的心理創傷如果不及時治癒,會伴隨一個人很多年。
而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讓他們明確地了解大人對他們的期望, 尊重愛護他們,並在他們做對的時候誇獎他們,在他們做錯的時候,以身示範什麼是對的。
04
但是這個事情讓人氣憤的點除了老師之外,還有群裡的某些家長。
他們在繆可馨去世之後,以一種看客的畸形形態在群裡點讚支持老師。
這一做法甚是令人驚嘆。
家長們是出於本能的反應還是迫於討好老師的反應,我們無法得知,但是無論由於何種原因,希望家長們能夠反思,今日墜樓的是繆可馨,你們可以高高掛起事不關己,但明日,這一悲劇就有可能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
這也從側面看出在學校裡老師對於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構成威脅程度。如果不積極配合老師的話,會不會老師在學校就會不好好教自家孩子,甚至帶頭孤立欺負自己的小孩。
但是希望那些「施暴」的老師也要想一想,一旦孩子畢業或者轉校脫離了這樣的威脅,會不會爆料那些惡劣行徑。
看到自己的學生因為自己的「施暴」死亡,真的就能高枕無憂麼。
或許法律無法懲罰你,但是良知會日日夜夜折磨你,夜不能寐,如果還有良知的話!
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繆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