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的發展

2020-12-12 中公教師網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思維導圖】

【考情分析】

關於自我意識的內容,客觀題考察居多,例如單選或判斷題;其次會以案例分析題來進行考察設計。

【認識一下】

◆知識點一:大家好,我是自我意識!

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係的意識。

你學會了嗎?

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A.認知 B.情緒情感 C.個性 D.自我意識

課代表有話要說:自我意識的萌芽在2~3歲,而2.5歲的紅紅正是處於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同時她認為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對自己的所作作為產生了看法和觀點,因此屬於自我意識的發展。

◆知識點二:如果你有這樣的特點,說明我已經看上你嘍!

1.分離感

自我意識的分離感是指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身體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哈哈哈)

2.穩定的同一感

指一個人知道自己是長期的持續存在的,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不管自己有了什麼新的特點,都能認識到自己是同一個人。(你把馬甲脫了我照樣認識你!)

◆知識點三: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關係有點不簡單啊!

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監控等三種心理成分構成的。這三種心理成分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統一於個體的自我意識之中。

1.自我認識(首要成分或基礎)

自我認識包括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

(1)自我觀察:將自己的心理活動作為被觀察的對象。(反思自己)

(2)自我分析:人把從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所觀察到的情況加以分析、綜合,在此基礎上概括出自己個性品質中的本質特點,找出有別於他人的重要特點。(我有什麼別人沒有的呢?)

(3)自我評價:建立在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基礎之上,是對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會價值的判斷。(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2.自我體驗

是指自己對自己懷有一種情緒體驗。(比如自尊、羞恥、自信等)

自我體驗的內容很豐富,主要包括自尊感、自信感、成功感與失敗感。

3.自我監控

自我意識在意志和活動方面表現為自我檢查、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

相關焦點

  • 心理學_自我意識的發展
    它是個體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自我調節的實現是自我意識的能動性的表現。三、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識最原始的形態。
  •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思維及行為活動的內容、過程及結果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意識是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意識的水平制約著個人對自己的人格形成和發展進行調節的能力。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 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近教師招聘正處於積極備考的階段,而且很多考試都出現了主觀題的考點,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下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一、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是隨年齡增長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在整個小學時期,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發展,但不是直線的、等速的,既有上升時期,也有平穩發展時期。
  • 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學齡初期兒童的自我意識進入學校後,兒童不僅要努力掌握學校提出的學習大量知識的要求,還要找到在學校群體中自己所處的位置。如若成功度過這一階段,兒童就在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會獲得成就感,自尊和自我效能感開始發展;如果度過這一階段有困難,兒童就會有一種失敗感兒和自卑感,繼後可能在學業追求和同伴交往上出現退縮,表現出較低的興趣和取勝的信心。
  • 認識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幾個階段,幫助孩子擁有正確「自我意識」
    這其實是自我意識的發展問題。當孩子的自我發展比較完善時,他們就會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獅子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我們看到復仇故事的同時,也看到了辛巴是如何從一個幼小的膽怯的獅子成長為後面的獅子王,這其實是它自我意識的發展的過程,從非明晰到清晰良好。說到這很多家長會問"什麼是自我意識"?
  •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如何發展的呢?
    兒童如何意識自己兒童「自我意識」說白了,就是明白自己「我是誰?」,它是一種對自我的關注。這看似簡單,實則是個有趣的科學問題。它利於了解孤獨症孩子的內心世界,如孤獨症孩子能夠明白自己是誰嗎,他們為何缺乏自我意識,他們的社會認知損害,是否與缺乏自我意識有關?這得從正常兒童說起,嬰兒是什麼時候開始知道自己的存在的。
  • 幼兒教師招聘考點:自我意識的發展
    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係的意識。你學會了嗎?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 從一個特殊案例看自我意識發展
    自我意識是什麼,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很多家長都不太明白,有些人可能還存在誤解。先作一下科普。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意識和精神狀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與超我之間是矛盾的,自我是二者衝突的調節。這個理論比較玄,不好理解。筆者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一下。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簡述自我意識的發展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簡述自我意識的發展。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部分考頻都比較高,且自我意識部分知識比較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對自我意識的知識點進行了如下梳理。
  • 《獅子王》: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究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這部電影能夠經久不衰,深得孩子和大人們的喜愛,就是因為辛巴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引起了大人們的共鳴,激起了孩子們對自我成長的渴望。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各種身心狀態的認識、體驗和願望,具體包括體重、身高、體態等生理狀態,興趣、能力、氣質等心理特徵和自己與周圍人相處關係、自己在集體中位置與作用等人際關係特點。
  • 自我調控系統VS自我意識
    (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後環節。如一個學生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發展的重要意義,會激發起努力學習的動機,在行為上表現出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激勵、自我教育等成分。
  • 教師自我意識
    考查方式:地位單選、例子單選題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是主體覺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歷程。自我意識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誌,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單選)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監控三種成分。教師自我意識的內容除了包括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外,主要指向其對自身教育教學的意識,特別是對課堂教學的意識。教師自我意識的特點集中表現在自我概念與自我評價方面。
  • 教師自我意識
    考查方式:地位單選、例子單選題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是主體覺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歷程。自我意識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誌,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單選)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監控三種成分。
  • 幼兒自我意識活動的基本結構及發展策略
    一、幼兒自我意識活動的基本結構
  • 解析《獅子王》:從辛巴的成長史,看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曾經看《獅子王》,以為這只是一個小獅子的勵志成長故事,卻沒有意識到這看似是辛巴身份的變換,實際上卻伴隨著辛巴"自我意識"的發展和成熟。這部電影之所以經典,也是因為大人都從小辛巴的成長過程中,看到了自己自我意識的發展,同樣的,也激起了孩子對於自我成長的渴望。
  • 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
    但是你聽說過自我意識嗎?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個性心理特徵和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正是由於人具有自我意識,才能使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使自己形成完整的個性。由此可見,自我意識在個體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什麼是自我意識的概述
    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人在社會交往中隨著語言和思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大學階段是我們意識發展並趨向成熟的關鍵時期。縱觀自我概念的心理學研究,我們認為個體既可以主體,我既英語中的l的身份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
  • 自我意識:概念及分類
    在眾多的心理學考點中,有關自我意識的考點雖然不多,也不算繁雜,卻也是考試的。接下來,我們以考點「自我意識的分類」為主線,對有關自我意識的考情進行簡單梳理,以饗考生。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考情】本考點主要考查單選(識記:定義反選、地位)、多選(識記:內涵的三個方面)。
  • 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必經階段,家長不必擔心
    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必經階段,家長不必擔心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多多少少會產生一種「失控感」,覺得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過去樂於聽從父母建議的孩子有時候會對父母的看法嗤之以鼻。 孩子的「不聽話」表現其實是自我意識發展過程的必經階段。
  • 有了寬鬆的環境,孩子的自我意識,才能更好地發展
    孩子2歲以後,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在孩子自我意識出現的時候,家長要做什麼?需要注意的點有哪些?繪本《西奧和不先生》講述了一位名叫西奧的男孩,自我意識如何表現的一天。《西奧和不先生》是由德國作家弗蘭齊斯卡·塞伯特所寫,2015年曾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提名的安特耶·德雷舍爾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