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思維導圖】
【考情分析】
關於自我意識的內容,客觀題考察居多,例如單選或判斷題;其次會以案例分析題來進行考察設計。
【認識一下】
◆知識點一:大家好,我是自我意識!
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係的意識。
你學會了嗎?
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A.認知 B.情緒情感 C.個性 D.自我意識
課代表有話要說:自我意識的萌芽在2~3歲,而2.5歲的紅紅正是處於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同時她認為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對自己的所作作為產生了看法和觀點,因此屬於自我意識的發展。
◆知識點二:如果你有這樣的特點,說明我已經看上你嘍!
1.分離感
自我意識的分離感是指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身體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哈哈哈)
2.穩定的同一感
指一個人知道自己是長期的持續存在的,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不管自己有了什麼新的特點,都能認識到自己是同一個人。(你把馬甲脫了我照樣認識你!)
◆知識點三: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關係有點不簡單啊!
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監控等三種心理成分構成的。這三種心理成分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統一於個體的自我意識之中。
1.自我認識(首要成分或基礎)
自我認識包括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
(1)自我觀察:將自己的心理活動作為被觀察的對象。(反思自己)
(2)自我分析:人把從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所觀察到的情況加以分析、綜合,在此基礎上概括出自己個性品質中的本質特點,找出有別於他人的重要特點。(我有什麼別人沒有的呢?)
(3)自我評價:建立在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基礎之上,是對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會價值的判斷。(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2.自我體驗
是指自己對自己懷有一種情緒體驗。(比如自尊、羞恥、自信等)
自我體驗的內容很豐富,主要包括自尊感、自信感、成功感與失敗感。
3.自我監控
自我意識在意志和活動方面表現為自我檢查、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