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胖的人多種多樣
胖的原因卻是各不相同
一大部分是因為管不住嘴
還有一部分則是身體內部原因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每天都努力減肥,卻越減越肥,尤其是小肚子,一圈又一圈,能用的方法都用過了,卻還是一樣的胖乎乎。
別放棄,其實你只是沒有找對原因而已,可能你是被溼邪盯上了。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溼氣呢?教你簡單一招。
溼邪纏身,舌頭表現很明顯
舌頭不僅重要而且能反映身體是否健康,溼氣重不重,舌頭最先知道,以下幾個表現你佔了幾個?
舌頭變大
正常的情況下,健康的舌頭是沒有任何異常的,如果發現舌頭頂開始變大,給人一種比較肥厚的感覺,並且出現明顯的凹陷,這時就要注意身體中是否有溼氣了。
舌苔白膩
正常人的舌象應該是淡紅舌、薄白苔,當舌頭上的舌苔很白膩時,表明這個人體內的溼氣很重;如果白膩還偏黃,那麼溼中還夾有熱;如果白膩中偏黑或亮,那麼溼中還夾有寒。
總之,如果一個人的舌頭上舌苔白膩,那麼這個人體內八成有溼氣,是時候除溼了。
舌頭周邊有齒痕
舌頭上一般來說都是光滑的,若發現舌頭周圍有一個個紅色的小凸點,但日常感覺不到。當溼氣加重時,舌頭周圍的這些小齒痕就會變大,有明顯的凸出感,這也是說明舌頭富含水分,體積變大, 說明體內或者臟腑中的溼氣比較重,需要除溼氣了。
舌頭表面如水欲滴
溼氣就是一種水飲、一種溼邪。所以一個人的舌面上,表現出來的是類似水欲滴的溼漉漉的感覺。
如果你的舌頭符合以上1種或者多種表現,則說明溼氣較重。
為什麼溼氣會引起肥胖?
常言道「胖人多溼,瘦人多氣」。
一般來說,溼氣重的人大多會有氣血不足、血液循環不暢等問題,會導致我們身體的代謝速度減緩,體內毒素廢物無法及時排出,脂肪也更容易在體內堆積,所以就會很容易變胖,而代謝低又會造成難瘦!
一旦沾上溼氣通常脾胃都會有些小問題,脾胃功能的下降會讓溼氣長久的在腹部堆積,導致小肚子上累積一圈又一圈的脂肪,看起來肉呼呼的,怎麼減肥效果都不明顯,愁人的很。
那麼該怎麼排出溼氣呢?2種豆可以幫到您
中醫認為「諸溼腫滿,皆屬脾」, 脾主運化,脾胃功能好,才能把體內多餘的溼氣運化出去,日常可以多吃藥食同源的食材。
薏米和赤小豆,這對祛溼「黃金搭檔」最常見,中醫也最常用。
赤小豆:含有石鹼酸、纖維素和皂鹼,可增加胃腸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因此可消除心臟性和腎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等症狀。
薏苡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除此處,虛寒體質的人溼氣重吃薏米紅豆茶或食物就沒事了如生薑,紅棗等。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食材,也是祛溼法寶。
芡實:味甘澀、性平,可調整消耗的脾胃功能,補益脾胃,讓它獲得動力,也能去除體內溼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對於人體來說,芡實是任何季節食用都非常適合的。
陳皮:補脾益氣,還能讓茶味更清甜
苦蕎:可以強健脾胃,化開內溼
大麥:有助於補氣血,健脾胃
這些食材可以日常搭配飲食,也可以平時泡茶喝。
想要效果翻倍的話,最好再加一些互補的食材,大麥、苦蕎、梔子、芡實、陳皮等,使其性質更為溫和、平性。
此外,還要堅持3個排溼小習慣
1、常按一處
位置:足陽明胃經合穴,乃保健要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功效:足三裡除具有調理脾胃、疏風化溼功能,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2、適當做汗蒸
體內有溼氣的人,平時可以適當做些汗蒸,尤其是在陰冷潮溼的南方,雨水比較多,而且不適合戶外運動,長期不出汗,溼氣會在體內堆積,經常做做汗蒸,在出汗的過程中,能把體內的溼氣也一起排出來,有助身體健康和養生。
3、常運動
利用運動出汗的方式來排出體內溼氣,是一種比較健康的排溼方式。溼氣是一種比較黏膩的氣體,這種氣體容易和水分結合,使身體出現黏膩感,不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堅持做運動,具有舒經活絡的作用,促進體內溼氣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