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水滸傳》中的好漢,人人至少有一個綽號,而這些綽號,基本上都代表了他們身上的某些特徵或者某項技能。
以身上某些特徵為綽號的,比如「花和尚」魯智深,這裡的「花」,不是「花心」的「花」,而是指他身上有好看的刺青。與魯智深關係不錯的「九紋龍」史進,也因身上繡了九條大龍而聞名。
以自己具備的技能為綽號的,比如「神行太保」戴宗,宋元時期,稱「巫師」為太保,而戴宗的神行術,很顯然也是一種巫術。
再比如「沒羽箭」張清,他擅長的就是打石子,而他手中的石子,不就是不帶羽毛的箭麼?
以上,都是一些比較容易理解的綽號,但是,在《水滸傳》中,還有一些綽號,常常令人感到是一頭霧水,根本無法從字面意思理解其本來含義。
1、「呼保義」
在《水滸傳》中,宋江先後有兩個綽號,前期是「及時雨」,後期是「呼保義」。對於「及時雨」,這個很好理解,因為他在鄆城時,為人慷慨仗義、樂善好施,經常扶危濟困,救人於危難之中,因此才有了這個美譽。
而對於「呼保義」,我們就摸不著頭腦了。「呼」是個動詞,「保義」貌似是個名詞,而它是何含義呢?
《宋史·職官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忠訓、忠翊、成忠、保義郎……為正九品。」
原來,「保義郎」乃是宋代一種官職的名稱,這是當時朝廷給予被招安的盜匪的一種官職。宋江在當上梁山「一把手」以後,以「保義」自稱,很顯然是在向朝廷釋放一種和解的信號。
而「保義」從字面上講,也有「保持忠義」之意,「呼」則可以理解為「人們都這樣稱呼」,所以,宋江此時的「投降」心理,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2、「混江龍」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絕大多數結局悲慘,而「混江龍」李俊,不僅是其中極少數得善終者,而且還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成為了暹羅(泰國的古稱)國主。
李俊以水性好而著稱,他本來的職業也是揚子江中的一名艄公,很多人認為,所謂「混江龍」,就是把他形容為江裡面的一條龍,以彰顯其水性極佳。
不過,看到宋代的「混江龍」是什麼東西,讀者們可能就要大跌眼鏡了。原來,「混江龍」根本就不是龍,而是一種大耙子。
這種大耙子,是當時人們用來清理河底泥沙的一種工具。用它來攪動水底的泥沙,就能達到給河流清淤的目的,從而讓河水順暢的流動起來。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大耙子的重量令人嘆為觀止,足足有三四百斤。
所以說,「混江龍」李俊,實際上是「大耙子」李俊。但能當攪動河流的大耙子,本身也說明了他水性極佳。
3、「活閃婆」
在國外,《水滸傳》經常被翻譯為《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該書中的三位女好漢分別是: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而這位綽號有些女性化的「活閃婆」,偏偏卻是個純爺們。
「活閃婆」王定六,原本在揚子江邊開酒店為生,上梁山後排在第104位,幾乎墊底,他的工作也只是掌管梁山經營的酒店,打聽消息、傳送情報而已。
在王定六身上,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他的綽號了。「活閃」實際上是宋代建康一帶的方言「霍閃」,意為「閃電」。所謂的「活閃婆」,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電母」,也即「霍閃娘娘」。
王定六雖然武藝不高,但身手敏捷,走路跳閃,非常靈活,如同閃電一般,因此才有了這個聽起來讓人費解的綽號。
關於水滸人物的綽號,您有什麼新鮮、獨特、有趣的看法嗎,歡迎留言評論。
❁梁山108將中,武功最好的10人和最渣的10人,分別是誰?
❁到了梁山,盧俊義才明白,賈氏究竟為何會選擇管家李固!
❁宋江曾對武松起過殺心,要不是魯智深出頭,武松在劫難逃!
最無聊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還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