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還會選擇讓孩子去留學嗎?

2020-08-26 環球kids

2020年,席捲全球的疫情給在海外求學的中國學子和他們的家庭出了一道難題。

所在的國家疫情爆發,好不容易買到了回國的高價機票,經歷了轉機,冒著旅途中感染的風險,回到國內。然後有的跨越幾個時區,上著日夜顛倒的網課,盼望著開學,可是又面臨著無法入境學校所在國家的困境。真是太難了!

當然我們相信在全球各國的努力下,在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中,疫情終將過去。人們的正常生活會得到恢復。但是,疫情給這些海外求學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帶來的心理影響肯定會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有些家長也許會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特別是除了疫情還有國際關係方面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家庭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大學留洋已經不稀奇,留學生幼齡化也成了趨勢。目前歐美國家疫情依舊嚴重,哪怕已經獲得入學通知書的孩子們都不能如願入校,別說那些還在觀望的家庭。如果疫情結束,你還會讓孩子去留學嗎?如果歐美的大門關上了,你是否會有別的選擇?

其實近些年,泰國的教育備受矚目,成本相對較低、國際學校的水準較高,離國內近,使得很多中國家庭選擇讓小孩去泰國讀留學。泰國留學到底有什麼優點呢?

1、泰國國際學校歷史悠久,最早的國際學校ISB成立於1950年。門類齊全,國際學校中的三大體系:英式、美式、IB在泰國都可以找到教育水平一流的學校。英國九大公學中的三家在泰國都有分校。

2、相比中國孩子去北美、澳洲做小留學生,以及家長去北美、澳洲陪讀來說。泰國的生活成本和學費成本相對較低一些。

3、泰國的首都曼谷距離中國主要大城市的飛機航程在兩個多小時到四個多小時之間,清邁的話回中國會更快一些。相比北美、澳洲以及歐洲至少十幾個小時的航程,以及跨越多個時區的時差來說,旅途勞頓的影響小,回國成本也要低很多。

4、對於陪讀家長來說,泰國有比較完備的對應籤證。比如孩子拿到學生籤之後,一位陪讀家長(通常是媽媽)可以申請陪讀籤,隨著孩子學生籤的續籤,陪讀籤也是一年一續籤。泰國還有針對50歲以上的人士的養老籤,如果需要老人過來幫忙,老人可以申請一年一籤的養老籤。另一位家長(通常是爸爸),如果留在國內繼續工作的話,因為泰國對中國人是有落地籤的,可以隨時過來。如果想呆的長一些,可以申請旅遊籤,最長一次停留兩個月時間(其實還可以申請延長一次一個月,加起來三個月)。如果是爸爸媽媽一起過來長期陪讀的,爸爸可以申請義工籤證(也是一年一籤的長期籤證),如果資金充足的話,也可以辦泰國Elite Card(又稱精英籤或富貴籤),這是一種五年、十年、二十年內有效,多次出入泰國,最長可停留一年的籤證。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疫情之後,一些錯綜複雜的比較宏觀的問題。只是分析一下疫情之後,中國家庭還會選擇泰國國際學校嗎?撇開剛才說的那四點,其實這些優點疫情以後還繼續存在。我認為,這次的疫情也會讓那些考慮讓孩子走國際化教育道路的家長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就是如何選擇孩子中小學階段的留學國家?個人認為,除了以前要考慮的這個國家的國際學校的教學質量水平、學費水平,以及該國的生活成本、籤證方便程度等因素以外。似乎還應該增加幾個維度:

1、該國對中國政策的穩定度或者說友好度,理由不用我說了。泰國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做的相當不錯的。泰國其實是除了中國以外第一個發現新冠病例的國家,今年1月12號就發現了一名來自武漢的中國遊客感染了新冠。在中國疫情爆發,幾乎全世界都對中國遊客關上大門的時候,泰國一直繼續延續對中國人的落地籤政策(還是免費落地籤)直到3月11號泰國疫情也爆發的時候。作為一個旅遊大國,泰國的最大客源國是中國,兩國的經貿往來也很密切,泰國與中國之間,也沒有領土領海的糾紛,這一切都是兩國關係的穩定因素。

2、該國對於公共衛生安全的管理水平,誰也不會讓孩子去一個每天新增病例幾千上萬例的國家複課。這一次的全球疫情爆發是對各國政府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成績怎麼樣?看每天的疫情數據就知道了。簡單來說,泰國在這一次的全球疫情危機中是一位優等生,據泰國媒體報導,國際衛生組織(WHO)選出了兩個國家作為新冠疫情危機處理的最佳範例拍攝紀錄片,一個是泰國,另一個是紐西蘭。另外據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報告,在全球195個國家裡面,泰國在衛生健康和最佳抗疫方面,以73.2(世界平均分為40.2)的成績排名全球第六、亞洲第一。

3、與中國距離的遠近真的要考慮,不止是飛機票的票價和時差的問題了。想想那些好不容易買上高價票但還是要經過轉機,好不容易才回到家的中國小留學生。

綜合以上因素,個人認為,疫情過後,泰國會是一部分依然選擇走國際教育的中國家庭的選項。而且有可能選擇泰國的中國家庭還會有一定的增長。除了那些原本就喜歡泰國的中國家庭以外,還可能有一部分原本已經選擇或者準備選擇北美、澳洲、歐洲的中國家庭會轉向泰國。也許2021年的下半年。泰國國際學校會迎來新一波的中國小留學生申請熱潮。

#留學生##國際教育#

相關焦點

  • 現在歸來的小留學生,等疫情過後再回去,英國還會接收嗎?
    英國疫情嚴重,1.5萬小留學生中的166名家長,聯名申請政府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家考慮到孩子們的安全,於是接回這些孩子。那麼現在英國歸來的小留學生,等疫情過後再回去英國,英國會接收嗎?等疫情過後這些留學生肯定會回英國繼續完成留學生涯,而且應該肯定願意接收這些留學生的。一場疫情改變不了小留學生的留學夢,改變不了家長的國外夢,畢竟這些家長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能去英國留學,他們怎麼可能這麼輕易放棄呢!從英國方面分析會接收小留學生嗎?
  • 「疫情之下」你還會選擇出國留學嗎?
    出國留學是為了什麼?想要做的事/想要實現的夢想在國內可以實現嗎?計劃何時出國?是不是打算馬上就走?疫情會影響各國學校的世界排名嗎?疫情嚴重的國家,學校質量就會下降嗎?疫情會影響未來就業單位的錄取條件嗎?會降低標準嗎?
  • 中國家長和同學還會選擇去澳洲留學嗎
    中國教育部發布今年第一號留學預警,提醒留學人員「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中國教育部發布的留學預警信息稱:近期,澳大利亞主要高校計劃於7月前後陸續開學。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旅行和開放校園存在風險。疫情期間,澳大利亞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
  • 疫情過後,你會去健身嗎?
    疫情過後,你會去健身嗎? 疫情過後終南山院士號召全民健身 大家都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你還有什麼理由?
  • 後疫情時代,你還會讓孩子上雙語幼兒園,將來送他去國外讀書嗎?
    早教機構的老師說,他們學校提供雙語教學,讓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將來孩子們學習英語就不會太吃力了。隨後有一個家長說,等這些孩子長大了,世界還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就學英語真有必要嗎?老師說,多學一門外語總不是壞事。但問題就在於,從幼兒園就開始學外語,對3~4歲的孩子而言,到底能給他們帶來什麼?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 疫情當下,即使你是有錢人,你還會考慮讓孩子出國留學嗎?
    這個問題,是當下好多好多家長和孩子都在關心和考慮的問題。考取獎學金的出國留學,自不必說了,好不容易拿到的機會,那個必須得去。那麼更大比例的,自費出國留學呢?海外疫情,持續肆虐,今天2020.5.26日累計確診人數已達2,87,1362,美國累計達到1,705,668。
  • 等疫情結束,你還會把孩子送出國嗎?
    2020年,一場疫情,把整個世界都攪的翻天覆地。在疫情面前,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然而,當有一天,疫情已被控制,世界重新洗牌,為了你孩子的未來,你還會把孩子送出國嗎?我們每個人在成為家長之後,總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實,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有一部分原因是的,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我們哪怕砸鍋賣鐵,也得給他上好的學校!從幼託就是雙語,幼兒園私立,再到小學,初中……那麼,我們這麼拼命,真的是在為孩子好嗎?當別人問起你,你孩子上了什麼學校?
  • 如果有機會,你還會讓孩子出國留學嗎?
    6月9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當前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主要原因是:2020年,澳大利亞主要高校計劃於7月前後陸續開學。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旅行和開放校園存在風險。同時,疫情期間,澳大利亞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
  • 疫情之下,你還會選擇出國留學嗎?這些留學消息請收好
    一年以來,疫情下的2020年,全球受到嚴重影響,不少原本已做好留學規劃的同學,尤其是計劃今年出國留學的同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內心有過動搖,但仍堅定選擇留學之路的同學還是不少。根據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顯示,中國僅有4%的受訪者表示將取消留學計劃,48%希望推遲留學。為應對疫情,各國高校推出了眾多利好政策。海外多所高校也都改變了授課方式,以線上授課的形式保證學生學業完成,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線上教育。是挑戰也是機遇。
  • 選擇國際教育家長的焦慮:疫情之下還要讓孩子出去留學嗎
    當下很多家長為孩子規劃了以出國留學為目標、長時間跨度的教育路徑,但突如其來的疫情等將這些家庭的教育計劃被打亂,被擱置,家長們的心裡開始產生各種各樣的焦慮:既定留學路線是否需要調整?充滿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孩子的教育方向應該是什麼樣?
  • 諾亞舟華盛幼兒園疫情過後,送孩子去幼兒園嗎,在幼兒園安全嗎?
    諾亞舟華盛幼兒園【家園共育】疫情過後,還能送孩子去幼兒園嗎,在幼兒園安全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好轉,很多地區的學校陸續開學了!幼兒園也將會作為最後一批覆課隊伍,迎來開學季!那麼,疫情結束了,幼兒園安全嗎?
  • 你的留學選擇真的適合你嗎?丨疫情之下的留學規劃
    ❷ 已經開始或者即將開始上學校安排的在線課程,預計先上半學期、一學期的居多,後期再根據疫情、航班、政策等因素決定什麼時候去上實地的課程,目前先準備上課以及籤證等材料。❸ 目前放棄入讀,打算先工作幾年看情況再說。對於前兩種選擇的同學,把目前能做的事情結合學校的安排、當下的情況往前推進即可。
  • 疫情之下 還去留學嗎?
    疫情對留學的影響還在持續。《啟德教育新常態下的留學現狀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疫情與國際環境疊加的複雜環境中,意向留學生的留學計劃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31.2%的留學生表示不確定是否推遲留學計劃,16.3%的留學生表示不確定是否繼續留學(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較多)。另外,「安全因素」成為2020年中國學生在選擇留學目的地時最為關心的因素之一。
  • 北大教授:疫情過後,留學的黃金時代要結束了
    他對留學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認為,留學的黃金時代要結束了,美國對我國的反感也達到了歷史頂點,這種情況還有緩和的可能嗎?要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裡,在如今,全球化、經濟化成為了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全球基本處於和平狀態,各國之間關係良好,來往頻繁,這也成就了留學的黃金時代,但凡有條件有可能,都會送孩子出國留學,然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一切。這次疫情最早是從哪兒開始爆發的呢?是中國,是武漢。
  • 海外留學,除了澳洲,就別無選擇了嗎?
    最近筆者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問,現在留學到底去哪裡最好?澳洲留學到底好不好?如果僅從一所普通二本民辦院校或者專科學校畢業,之後的工作選擇也是非常少。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正在逐年增加。本科大學應屆畢業生越來越多,競爭自然就會加大。因為除了本科大學應屆畢業生,還會有很多中專/高職應屆畢業生,甚至是社會人士跳槽的競爭。這大概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學重要原因。
  • 疫情過後,多鄰國考試成績還會在申請時被認可嗎?
    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例如多鄰國考試或在家考託福等等這種在疫情期間忽然火起來的考試,它們未來的去留和發展。因為新冠疫情,所有託福、雅思考試都不能正常進行,直到最近託福和雅思考試才考了一期。據立思辰留學了解,現在新冠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大家的生活也基本上恢復了正常,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地區,目前除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屬於比較低的應對水平,大家都正常生活了。我去過幾個省份,發現北京這邊還嚴格一些,大家坐地鐵、坐公交都戴著口罩,但是去餐廳等等的基本上沒什麼障礙了。
  • 你拿什麼說服孩子去留學?你理解留學的意義嗎?
    為什麼選擇留學告訴孩子它的意義讓自己明白更好的未來鍍金?留在國外?父母命令?你們配嗎?我上山下鄉,知青當過,饑荒捱過,這你們沒辦法經歷。你以為憑空得來的心靜自然涼?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
  • 疫情之下,我還要去西班牙留學嗎?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我們從電視新聞中、各種網絡媒體上看到不少留學生全副武裝回國的畫面,不少家長與同學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大——疫情之下,我還要選擇出國留學嗎?現今,我國每年依然會在各高校遴選優秀人才,提供公費留學機會。除了公費留學外,自費留學的留學人數增長尤為明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深造,接受更國際的教育。十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數量增加了近三倍,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教育趨勢。
  • 美國一大學突然驅逐所有中國公派留學生,你讓孩子去美國留學嗎?
    近日,美國一所大學突然宣布驅逐所有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公派訪問學者和留學生,並限他們在一個月內離境。這個大學是美國北德克薩斯州大學,該校於8月26日突然決定中止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公派訪問學生學者在該校學習的資格,並剝奪了這些人繼續使用學校伺服器、電子郵箱等學習資料的權利,僅允許受影響的人返校領取個人物品。
  • 疫情過後,日本的留學就職趨勢會有何種變化?
    我相信這次疫情給每個人都帶來了新的改變、感悟和計劃。 日媒報導說下個月就可以入境了,一切看似慢慢的在復原,但真的能回到過去嗎? 在看到恢復入境的新聞之後,吳醬對之前有留學意向的學生們做了回訪: 少部分人開始準備預定語言學校; 更多人選擇國內考研或是持續觀望; 原本想通過語言學校去就職的人覺得日本經濟蕭條,現在並非就業的好時機所以放棄; 還有很多人回復我保命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