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在普通教室內的學習能力提升

2020-09-03 天津拓慧智元教育

提升自閉症兒童在普通教室內的學習能力,是回歸主流教育中一項重要的課題。但如何提升卻經常考驗著老師與家長的專業與智慧。

自閉症兒童進入普通教室學習後,教學方式若以能適當地配合孩子的興趣與能力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在整體考量下,實際執行的機會並不高,因此在教室內學習時,若有一個專人(助理老師或陪讀)從旁協助,則無論在特殊教室或普通班級中就讀,都比較容易達到成功的學習效果。此協助人員最好能先了解自閉症,使功能上不僅僅充作孩子的影子,幫孩子作事,而是能建立或修正自閉症兒童的學習結構(如操作程序、指令的解說等),以提升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若僅單獨把自閉症兒童放入其他正常孩子中,實際上並不能提供自閉症兒童足夠的環境學習社交技巧。教導自閉症兒童學習社交技巧,須由老師帶領孩子間的互動,例如邀請同學一同玩結構性遊戲,使孩子從遊戲中學習社交技巧,或提供一些有關自閉症的資訊給同學,讓他們了解自閉症兒童的一些較奇怪的行為等,均能協助孩子在人際關係上有比較良好的互動關係。在其他較輕鬆時間(如午餐時間),同學間若有較成熟的小兄弟、姊妹,可以安排坐在一旁,協助其發展閒適技巧等。此外一些社會義工團體,如童子軍、教會、學生社團等常在休閒時間辦活動,帶領自閉症兒童打保齡球、看電影及參觀博物館等,這些大哥哥、姐姐們往往比父母更具模仿的吸引力。

在學習上,自閉症兒童有些較特殊的特性,值得老師家長們參考,同時老師家長們也可以在了解這些特質後,對自閉症兒童的教導更為得心應手:

1. 自閉症兒童的組織能力較差:不論功課多棒、記憶力多強的自閉症兒童,都可能上學忘記帶鉛筆或交作業。欲修正這個行為,最好採取比較沒有壓力的提醒方法,例如貼張鉛筆的照片在書包蓋上,或列一張工作表請他逐項完成。當然別忘了在他表現得比過去好的時候,極力讚美他,但千萬不要在他忘記或失敗時責難他,因為這只會使他更相信自己是絕對不記得帶東西或交作業的人。此外這類孩子的桌面往往不是最乾淨,就是最髒亂或把所有東西都鎖在收藏櫃中 ( 這樣他才找得到東西 ) 。桌子紊亂並不是他們理性的選擇,而是代表他們缺乏組織的技巧,若經由逐步訓練是可以改善的。

2. 自閉症兒童抽象性與概念性的思考較差:有些孩子可以學會抽象性的技巧,有些則永遠學不會。當教學內容需要抽象概念時,可以藉由視覺輔助,例如繪圖、文字等來加強抽象的概念。此外,在與這類孩子互動時,儘量把事情陳述清楚,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簡單問句,例如「為什麼你要做種事?」,而採用清楚明白的問法,如「我很不喜歡當我說到體育館集合時,你把課本重重摔上,下次能不能輕輕蓋上課本,再告訴我生氣的理由,是你不想去體育館,還是你要繼續看書?」。

3. 當不正常的行為增加時,表示他的壓力也增加。壓力常因他已經感覺無能力或方法去控制目前的狀況,此時請他休息一下常可以疏解他的壓力,但重新進入壓力任務,或使他維持在壓力任務中,加入一個所謂「安全支援人員」或改在一個「安全地點」執行壓力任務,都可以逐漸提升他的壓力承受度。

4. 不要對他們的失言或失行,存有私人的成見。自閉症兒童的行為差失,常因他們在困惑、迷失或震驚的人生體驗中尋求生存的結果,他們大多不會解讀別人的反應,因而生存也較一般人辛苦。

5. 當與自閉症兒童互動時,請儘量避免以下的語言:

- 哩語

- 雙關語

- 反諷語 ( 如他把番茄醬擠到桌上時,你說:「好極了!」 )

- 綽號

- 時下流行語

6. 自閉症兒童不易解讀臉部表情或身體語言。

7. 孩子若學不會一項工作,可以先把工作分為許多小步驟,一步步慢慢教;或是改變不同的教法 ( 包括視覺性的、聽覺性的或肢體性的表達 ) 。

8. 言詞的表達要清楚但避免過量,發現孩子聽不懂時,改用簡短的句子表達。

9. 訓練孩子接受各種不同或隨時改變的環境,如代課老師、調課等。並以工作表方式告訴他改變的情形。

10. 老師及家長們持續性的處理方式及期望,對每個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1. 請注意!一般程度的視聽覺刺激,對自閉症兒童而言,往往可能太過或不足,例如日光燈的嗡嗡叫聲,常使一些自閉兒分心。請仔細觀察並去除「騷擾物」,有時孩子在換位子以後,顯得較容易分心或情緒不穩,也可能因附近的環境因素。

12. 當感覺壓力或對某人或事有不確定感時,有的孩子會不斷重複某個話題或問題,通常話題內容與他承受的壓力並無直接的關係。此時你需要打斷它,併合理的回答他或將話題延伸,也可以請他將問題寫下來,如此可以協助他冷靜下來,否則先幫他寫下問題,再請他寫下合理的答覆,也可以達到抽離焦慮的效果。另外一種方法是採取角色對換,由老師扮演不斷爭辯、不斷提問題的角色,讓他來回答。

13. 老師與父母間正確且頻繁的溝通,對於建立孩子正常的學習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14. 分組活動中組員間的互動,對自閉症兒童人際關係的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東莞首家融合教育幼兒園:讓自閉症孩子和普通孩子一起學習
    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提及,要儘可能在普通學校安排特殊學生隨便就讀,加強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的建設等。儘管如此,北京師範大學長期研究自閉症和融合教育的鄧猛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國孤獨症患兒有50%在家中圈養,只有30%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能進機構接受訓練,還有20%在幼兒園、普校及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或隨班混讀(但也時常爆發融學矛盾)。
  • 東莞首家融合教育幼兒園:讓自閉症孩子和普通孩子一起學習_眼光...
    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提及,要儘可能在普通學校安排特殊學生隨便就讀,加強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的建設等。儘管如此,北京師範大學長期研究自閉症和融合教育的鄧猛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國孤獨症患兒有50%在家中圈養,只有30%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能進機構接受訓練,還有20%在幼兒園、普校及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或隨班混讀(但也時常爆發融學矛盾)。
  • 智慧的愛,是讓孩子如天上的飛鳥——自閉症譜系孩子如何提升能力
    有四個步驟:第一步,把生活當作康復訓練,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第二步,擴展以家為中心的3公裡空間,逐步增強孩子的社區自主生活能力;第三步,學習使用智能設備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並不是要把自閉症譜系孩子放進教室才叫康復訓練,在孩子的所有生存環境中,訓練無處不在。如果訓練孩子的控制和平衡能力,可以讓孩子學會端茶倒水,夏天自己倒飲料,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給父母沏茶,衝泡咖啡,餐桌上倒酒。
  • 7個辦法,提升自閉症孩子語言能力
    語言與溝通障礙是自閉症兒童基本症狀,是許多障礙中最難改善與治療的領域,然而,自閉症兒童的未來發展與語言能力的獲得密切相關,語言溝通能力可 作為自閉症兒童是否有良好的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所以,自閉症兒童的教育治 其中的一大重點,便是促進語言發展。
  • 機構能力第一的自閉症孩子,為什麼不能去上學?
    葳仔在今年11月份就要滿8歲了,已經超過小學入學年齡的他,卻沒有一家普通學校肯接收。 葳仔媽媽和我們說:葳仔是在4歲確診的自閉症,將近四年的幹預後,葳仔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機構裡更是能力數一數二的存在。
  • 自閉症孩子又「念經」了?5個策略輕鬆提升孩子語言能力
    當家長發現孩子不同於普通孩子時,往往是從孩子不會說話開始的。例如:「說話會出現顛三倒四」、「常碰出一些對當下環境沒有意義的單詞」,早期會出現「仿說」、「鸚鵡學舌」、人稱代詞分不清楚、「你我他」一頓亂用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不知道該怎麼教才好...對於自閉症孩子這些不同的言語問題,是不能用相同的訓練方法的!
  • 自閉症家長的兩座大山:教孩子,管自己
    我也有一個ASD孩子,他叫雅各布。他學習時和別人不太一樣,放在普通的課堂環境中會有困難。他在情緒控制方面有問題,並不意味著就沒其他優點了,事實上,雅各布的語言能力非常好。成為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不容易,保持開放的態度,做好時刻學習的準備。
  • 從孩子的平衡能力來看自閉症
    今天跟大家分享:從孩子的平衡能力來看自閉症一個人的平衡能力,其實從小的時候,家長就能夠看得出來,自閉症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可能是有很短暫的爬行期,走的會很早,有的孩子走起路來,看著不是走,他最先的是跑,他有一個大家都很在意的一點:會踮著腳跑,或者踮著腳走,這種現象其實是一種平衡能力不好造成的。
  • 每天10分鐘,在家提升自閉症孩子語言、社交能力!上萬家長都說好
    關於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成長,你是否正面臨這樣的焦慮?想在家提升孩子語言社交、認知等能力卻找不到系統有效的方法但是!真沒有合適的方法在家提升孩子以上能力嗎?有這樣一門課每天花10分鐘在家就能改善孩子以上問題看過的家長都說這是用過對孩子幫助最大的課!
  • 自閉症孩子基本能力的培養
    我們都說要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基本能力,都是要培養什麼能力呢?又該怎麼樣培養自閉症孩子的能力呢?其實就是一般孩子學習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的生活經驗、表達方式,別的孩子要學,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所要著重的只是,我們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學習速度。
  • 統籌規劃隨班就讀,以專業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裡,特殊孩子享...
    資源教室設在雲埔小學內,面積和普通教室差不多,但裡面有不少特殊教育設備和教學用具,其中包括益智類的圖形認知板、早期幹預卡片,用於大動作訓練的大龍球、跳袋等器材,還有用於精細動作訓練的小抓握練習器、串珠等。據了解,在蓮花學區,患有自閉症或是輕度智障的小學生有20多人。他們除了和正常孩子一起學習外,都會到資源教室接受特殊訓練。這樣的資源教室,廈門市已建成43間。
  • 【象芽塔學院】自閉症孩子學習模式的基本策略
    象芽塔(濟南)兒童關愛中心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學習中不斷成長的,那麼我們怎樣幫助孩子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學習呢今天我們就帶領大家來討論自閉症孩子學習模式的基本策略,以及這些方法是如何幫助孩子的。逆向連鎖:以疊衣服為例:袖子折好,衣服後三分之一折好,只讓孩子完成最後一步,然後強化,此目標行為精熟後;讓孩子完成倒數第一、倒數第二步並強化;依次往後退,直到能獨立完成疊衣服的目標行為。優點:減少挫敗感,提升完成任務的興趣。
  • 為什麼自閉症兒童學習語言一定要具備模仿能力?(內附訓練方法)
    ,孩子就不會學習,不會學習,就無法社會化。為什麼普通兒童天生就有模仿的能力,自閉症譜系兒童天生就缺乏主動及時的模仿能力呢?它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細胞,作用是使我們在看到別人做出某種動作時,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動作,就是所謂的模仿能力,並且可以讓我們從簡單地模仿到複雜的模仿。鏡像神經元長的好,模仿能力就好,反之,模仿能力就弱;所以有的孩子模仿能力好,有的模仿能力弱。大部分自閉症譜系兒童的鏡像神經元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障礙,其表現就是模仿能力的缺失。
  • 融入普通學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世界上千千萬萬的自閉症孩子,TA們的家長無一不希望能夠通過前期的正確幹預進入普校學習,然而並不是每個自閉症孩子都能夠融入校園。據不完全統計,只有不到10%的自閉症孩子能上小學,儘管融合之路異常艱難,自閉症家長依舊希望通過與普通孩子的朝夕相處,促進自閉症孩子模仿、學習,學會與人交流的方式。
  • 自閉症孩子語言學習方法
    語言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一般的表現為不會說話或說話遲,有時會自言自語的說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語,並沒有實際的交流意義。在幹預的過程中,語言成為了重點,因為機構的幹預雖然專業,但缺陷是沒能持續,而家庭幹預去成為了主要的方式,但同樣的,家庭幹預對很多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因為專業性不夠,而且沒有耐心,更是缺少方法,下面,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的一些方法,供給家長參考。
  • 自閉症孩子能不能上普通幼兒園?該怎樣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
    最近,有家長問我,孩子有輕度自閉症,能不能上普通的幼兒園。想讓孩子接受融合教育,但是又怕學校不接收!任何一個義務教育內的學生都是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權利的,老師和學校都無權去幹涉孩子的受教育權,所以,如果孩子能夠達到融合的標準,那麼可以讓孩子上幼兒園的。但是現在的幼兒園老師都是不具備有特殊教育的經驗的,對於孩子發生的很多突發狀況也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去面對。
  • 自閉症孩子和普通孩子,大腦的不一樣在哪裡?
    這種感覺超載導致自閉症兒童對外界事物異常敏感,從而會產生恐懼、驚慌等情緒。比如,有的孩子能看見日常螢光燈的頻閃。在常人眼裡柔和的燈光,在他們眼裡就像舞臺激烈閃爍的霓虹燈。有的孩子能聽見非常細小的聲音,普通的環境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巨大的噪音。
  • 父母課堂 | 自閉症孩子基礎認知能力提升小技巧
    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有些自閉症孩子從嬰幼兒時期起,認知能力就嚴重發展不足。所謂的認知能力,一般泛指認識基礎事物的能力、感知的能力、思維的能力等,經過大腦的信息加工、轉換合成最後表達出來,而自閉症兒童的大腦對信息的整合有一定的障礙,他們對外部的認知比較有限、被動,也就是認知能力較差。
  • 和正常孩子相比,自閉症孩子為啥差距越拉越大
    4、他在上課期間會突然跑出教室或離開座椅。5、他會在音樂課上受不了聲音的刺激,情緒暴躁。總之任何學校內的規則和秩序,他都無法遵守或適應,嚴重影響教師上課,以及全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對於高功能或相對自理能力強一點的譜系障礙來說,其實是可以進入普通學習環境的,但這樣的孩子又需要一定的集體寬容度和溶解度,甚至需要作出集體讓步才行,能做到這一步也是不小的挑戰。看護屬性大於學習屬性,是大部分自閉症孩子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因此在看護為主體的環境下,自閉症孩子想要拉近差距非常困難。
  • 自閉症孩子的大腦和普通孩子有哪些不一樣?
    普通人自上而下,關注整體和抽象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很容易學習新概念,只要學習一次「狗」這個概念,自己就可以泛化到各種類型的狗。而自閉症兒童需要觀察無數個狗的實例,才能最終歸納出「狗」的概念,所以他們學習相對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