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文科第一,卻無緣清華北大?江蘇的高考新制度是對是錯?

2020-12-11 威熠學長

2020年的高考落下帷幕,而高考成績也在前些日子完全公布了。

而關注成績,那麼就必然會關注到一個點:高考狀元

狀元,代表著第一。雖然人們常常會說:只要是高考排名前五十的人,都有機會衝擊狀元寶座,只要換一套題,那麼狀元是誰還未可知。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件事:中國人對於狀元,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01狀元考不上清北?

狀元,在我們的眼中,就是清北的學生,或者也會有一些選擇出國。但是我們都會承認:狀元的高考志願填報,一定不會很難。

但是,在江蘇省,狀元的存在卻受到了質疑。這一個狀元,甚至沒有資格填報清華北大!

事情來龍去脈:

原來,江蘇省在之前,實行了高考制度的改革。

改革之後,高考分為三部分,三部分由3+1+2的方式組成。

其中的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

中間的1,是指物理、歷史兩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1個科目

而2,是指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選擇的2個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均為100分。物理、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以等級分計入總分。

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在高考成績中顯示分數的,只有550分,其他的分數是以等級(ABCD)的形式顯示。

今年的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她考的分數,是430分,是江蘇省的文科最高分。但是當成績公布後,她卻因為在兩門選修中,有一門B,無緣清北,甚至好一點的大學,都不能上。

02全能和專精,哪一個更重要?

當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中,全能和專精,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全能:全能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全面,代表著沒有短板,代表著你的「水桶」更加牢固,能盛更多的水。

「全能」的利:對於高等教育之前的學生,全部都學,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機會,一個以後由選擇權力的機會。因為孩子們很多都很小,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很多孩子在聽到要自己決定做什麼工作時,他們都很茫然。全部都學,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在未來發現自己的愛好時,不會因為沒有學過相應的基礎知識,而沒法選擇自己的興趣。

「全能」的弊:弊端我認為就是平凡。全能是什麼?是沒有優點,是沒有特長,是一切的均衡,是平凡、平庸。我們都很清楚,專精是一個社會的必然趨勢,因為社會進步有一點,就是社會分工的出現,以及細化。

「全能」與「專精」,我們選擇哪一方,其實都有我們自己的理由,選擇另一方,我們也都能舉出那種方法的弊端。所以我認為,兩者沒有對錯,只要看我們怎麼去處理相應的情況。

03我對「狀元」處理的看法與建議

我的建議其實並不僅僅是針對白湘菱這一個人,更多是針對那種有「一技之長」的考生。

我覺得設立一個更加特殊的學校,或者在比較好的學校內,設立一種特殊的班級。這一種班級與學校,只招收一種特定的人才。

這是學習上的「殘疾」,我們應該尊重

我的構想:這種學校(專業)收人不看總分,還看單科成績,或者某幾科的成績,當你的某幾科成績特別高時,你才能被這些專業錄取。當錄取之後,你可以學習相關的、你喜歡的專業內容,在大二再對你進行專業測試,只有你的專業成績相對較高,你在能轉入相關的專業。如果你的成績不好,就只能被一些前景不好的專業錄取,最後懵懵懂懂地畢業。這其實是有一些先例的:錢偉長,他的高考成績中,物理只有五分,但是他在最後,卻被清華校長破格錄取。我認為他就是一個「專精」的人才。

雖然他在某一科的成績不好,但是他卻有著很好的天分以及很多的努力,這樣的人才,如果僅僅是因為一科的失誤,而被埋藏,那麼這必然是我們國家的損失啊。

像白湘菱這樣的人,在我們國家其實並不少,這些人中,我認為「人才」的比例並不會小,而白白損失這樣的人才,我認為是國家的一種不幸。

希望國家可以採取一些相關的措施,出臺一些相關政策,為這些特殊的「人才」,開闢一條別樣的路。

相關焦點

  • ​430分,江蘇省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
    430分,江蘇省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事件回顧今年江蘇高考中,淮安淮陰中學的白湘菱以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卻無緣清華北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中,額外兩門選修不算分值 ,而是算等級,因白湘菱的歷史選修是B+,所以目前國內很多985、211名校 ,她幾乎都上不了。白湘菱的班主任表示 ,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不了解江蘇高考模式的人,腦袋裡會有很多問號,發生這種情況,這到底是為什麼?
  • 裸分430江蘇文科狀元,卻無緣清華北大,只因江蘇的高考模式
    在人們一貫的印象中,各省的高考第一名,那一定是清華北大等名校隨便挑的頂尖人才。但是,今年江蘇省的高考文科第一名裸分430分的白湘菱同學,竟然上不了清華和北大,甚至連南京大學都上不了。據報導: 今年高考,江蘇淮安淮陰中學的考生白湘菱以430分的成績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因其選修科目歷史成績為B+,按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甚至復旦浙大都可能有問題。
  •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 誰之過?
    大家好,我是小懂,最近一則新聞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眼球,新聞的標題是:「江蘇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甚至無法上一些985、211」!▲730萬條搜索結果足見其熱度說實話,看到這條新聞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太扯淡了,一定是標題黨,不要說江蘇,就是我的老家內蒙古第一名也是鐵定清華北大的
  • 江蘇文科第一無緣清華北大背後的思考
    原標題:江蘇文科第一無緣清華北大背後的思考近日,香港大學向江蘇高考生白湘菱發放了錄取通知,專業意向為金融類專業。此前,「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無緣清北」的話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獲得高分不容易,出於對人才的尊重,清華北大等名校應該破格錄取。也有網友認為破格錄取不僅有失公平,還會引發更嚴重的偏科傾向,背離了高考的初衷。
  • 江蘇省的文科狀元為何無緣清華北大?
    今年江蘇高考淮安淮陰中學的白湘菱以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卻無緣清華北大。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我真的很詫異?現在的清華北大門檻高到連狀元都進不去了麼?江蘇高考滿分480分,語文160分,數學160分,英語120分,學文科的同學,語文有40分附加題;學理科的同學,數學有40分附加題。淮陰中學的白湘菱總分高達430分,位列江蘇省文科狀元,但是作為文科生必選的歷史科目等級只有B+。選修科目等級中北大清華要求A+,一般985重點大學比如南大、浙大、復旦、交大等要求雙A。
  • 她是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無緣清華,新高考制度之下更應思慮長遠
    他們中的佼佼者能夠去往國內外最一等一的學府,而中下遊的學子們也有屬於他們的歸宿,這個夏天註定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但是如果你考了全省的文科狀元,然而清華、北大等最高學府卻與你無緣,這件事發生在今年的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的身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文科狀元無緣清北,究竟為何?
  •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無緣清華北大 多名高分考生曾有同樣遭遇 教育廳...
    今年,江蘇考生白湘菱以語數外三門總分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由於其歷史選測成績為B+,而無緣國內多所重點名校。一時間,有關江蘇高考「按語數外總分投檔,各校提出選測等級要求」的錄取模式引發關注。往年多有考生因「偏科」無緣一本7月26日,江蘇高考分數出爐,淮安市淮陰中學考生白湘菱430分成為今年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其選修測試科目歷史成績為B+。按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將無法報考清華、北大等重點高校。
  • 只因太「偏科」,歷史不達標,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無緣清華、北大
    最近幾天,各個省份的考生都查詢到高考成績,並且已經開始準備志願填報。但是網絡上卻因為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華北大而炸開了鍋,只因為她歷史成績取得了B+,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按照常人的思路,作為高考狀元肯定能夠輕鬆考上清華、北大,就算是全國各大高校,除了特殊類型高校外,可以說是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可以隨便選擇。但是今年的江蘇省高考狀元白湘菱,卻無緣清華、北大,甚至一些985院校,她也不能報考!
  • 高考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竟然是因為新高考模式
    今年江蘇高考中,淮安淮陰中學的白湘菱以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卻無緣清華北大。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中,額外兩門選修不算分值,而是算等級白湘菱的班主任表示,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不了解江蘇高考模式的人,腦袋裡會有很多問號,發生這種情況,這到底是為什麼?那麼小編在這裡解釋一下:江蘇高考滿分480分,語文160分,數學160分,英語120分。學文科的同學,語文有40分附加題;學理科的同學,數學有40分附加題。
  •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確實遺憾,但並不冤枉
    2020年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來自淮陰中學的白湘菱同學考了430分,其中語文180分,數學141分,英語109分,這個成績堪稱逆天。然而,白湘菱卻因為一門選修課程等級為B+而無緣名校,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已經明確拒絕錄取該考生。
  •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
    今年江蘇高考中,淮安淮陰中學的白湘菱以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卻無緣清華北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中,額外兩門選修不算分值 ,而是算等級,因白湘菱的歷史選修是B+,所以目前國內很多985、211名校 ,她幾乎都上不了。白湘菱的班主任表示 ,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
  • 無緣清華北大的江蘇文科第一名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
    大家還記得7月31號我發布的《2020年江蘇省高考狀元無緣清華北大,甚至連重點985大學都比較懸》 主人公白湘菱同學嗎?430分全省第一名 ,因選修歷史課B+無緣基本上已經無緣清華北大,甚至連重點985大學都比較懸(註:選修科目等級除了北大清華有A+要求外,一般985重點大學比如南大、浙大、復旦、交大等都是要求雙A)。
  • 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華北大,是制度的進步還是後退?
    今年,「江蘇高考狀元無緣名校」的消息衝上熱搜,吃瓜群眾對此眾說紛紜。究竟是怎麼回事?學業水平測試不達標今年高考,江蘇省總分為480分,拿下文科狀元的是來自淮安的考生白湘菱,分數高達430分。然而,這樣的分數,卻不符合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名校的錄取要求。各種原因,就必須從江蘇省的考試制度說起。江蘇作為國內教育大省,其教育改革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根據江蘇省2020年的高考政策,考生語數英三科的總分為480分,同時在高考前必須參加兩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不算分值,而以等級來計算。根據清華北大等名校的要求,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兩個科目必須為A級以上。
  • 文科狀元無緣清華北大,江蘇省26年歷次高考改革為何爭議不斷?
    近日,全國各地高校陸續公布錄取分數線,高考狀元成為社會媒介的焦點。尤其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的消息備受關注,也再度引發人們對江蘇「3+2」高考模式的熱議,細數江蘇省近26年的歷次高考改革為何又爭議不斷?
  • 430分,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背後:江蘇高考改革12年利弊
    ,一直實行的高考考試制度是分文理科進行考試,高校也是根據文理分科的成績進行招錄。第三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有重慶、江蘇、安徽、福建、湖南、河北、湖北、廣東,遼寧、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若按計劃順利啟動,加上第一批2個改革省市(上海、浙江)及第二批4個改革省市(北京、天津、海南、山東),至2019年高考我國將共有24個省市啟動新高考,不再實行文理分科,考試科目變為3(語數外)+3(6選3)。
  • 江蘇總分430的文科第一無緣名校?清華北大回應了
    近日,「江蘇文科第一名430分,因選修歷史課B+無緣清北」的消息在網上刷屏,網友們紛紛表示遺憾,甚至呼籲名校破格錄取。今天,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江蘇招生老師均回應,須按照招生規則來進行。兩校規定,對江蘇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兩科目最低要求為A+、A。
  •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高校成績放榜也漸接近尾聲,各省市高考狀元也是紛紛出爐。相信,一般人理解,不用說一個省的高考狀元,一縣的高考狀元一腳都是跨入清華北大的門檻了,可是江蘇省高考文科全省第一名,卻無緣報考清華北大,這件是也是引來了眾多的爭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無緣清華北大 多名高分考生曾有同樣遭遇 教育廳:明年恢復總分750
    今年,江蘇考生白湘菱以語數外三門總分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由於其歷史選測成績為B+,而無緣國內多所重點名校。一時間,有關江蘇高考「按語數外總分投檔,各校提出選測等級要求」的錄取模式引發關注。據了解,江蘇高考自2008年起,開始實行「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模式,即高考只計算語數外3門主科成績分數,其他科目以選修的2門成績等級計分。
  •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很尷尬,清華北大沒戲,父母感到遺憾
    今年的江蘇高考出現了比較具有戲劇性的一幕,高考文科總分第一名白湘菱取得了430分的優異成績,然而她卻註定與清華北大無緣。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很尷尬,清華北大沒戲或許很多網友會對此表示驚訝,其實如果大家對江蘇目前執行的高考制度有所了解就不會有這麼多疑問
  • 全省文科第一名「按規定」無緣清華北大,是什麼操作?
    江蘇高分考生白湘菱的考分和去向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重點關注。江蘇高考滿分480分,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白湘菱在高考中考出了430分的成績,但卻因為選測等級中,歷史科目為B+,遺憾與北大清華等高校無緣。網友們感到遺憾,不知道北大清華等高校能否破格錄取白湘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