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正常」的夫妻,其實只是「假性親密關係」

2020-12-23 河南視野

作家廖一梅說:人生在世,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兩個人,好像已經了解彼此的脾氣性格,生活習性。可實際上,我們未必了解伴侶的內心。

姑娘小迪在被隔離的最後一天,跟我說:一想到要和「這種人」過一輩子,我就對人生充滿了絕望。

曾經的海誓山盟,曾經的你儂我儂,到最後都變成了「這種人」。

小迪老公沒有多麼罪大惡極,只能說是非常冷淡。生活過成了程序化,每天回家幾件事就是問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問問今天晚上吃什麼,再接著就是回房玩手機,準備睡覺。

有時候小迪很想和老公吵一架,證明兩個人之間是有聯結的。可是,結婚多年,該吵的架都吵完了,該說的話也說完了,除了「吃什麼」「知道了」「孩子怎麼樣」,已經沒有什麼話題可以探討了。

「估計我少了一隻眼我老公都不會發現」,小迪笑著跟我們說,她老公已經好久沒有正眼看過她一眼了,更不要說身體上的接觸。

表面是夫妻,本質上是陌生人。

睡在一張床上,有一個共同的孩子,供養著一個共同的家。這些事實都是真的,可彼此的關係,卻是「假性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是兩個人的情感聯結,深度溝通,彼此理解,相互信任。

人們常說,半路夫妻,永遠是賊,二婚的人註定不會好過。

那麼真實的二婚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半路夫妻能過得好嗎?

沈女士的第二任丈夫是一名工程師,平時只要他一加班,她就命令他開視頻,打電話找不到就聯繫他同事。

每天晚上沈女士都會偷偷查他手機聊天記錄,並且他手機上裝了位置跟蹤軟體。

她把他襯衫上的備用紐扣收藏起來,只要他出去回來的晚,沈女士就會把備用紐扣拿出來仔細對照,看他有沒有換過衣服。

有一次沈女士發現車的副駕駛被調過,她逼問他是誰,他不肯說,她就拿水果刀割自己的手腕。

沈女士是二婚,所以害怕他有小三,更害怕他突然會不要自己,整個人都變得越來越極端。

和前夫在一起的時候她從不這樣,只是後來發現他去新疆做一個項目。

後來因為項目需要走關係,他走偏門勾引人家老婆,連人帶錢都進了局子。

跟他離婚後,沈女士整個人變得特別敏感,怕跟同事聊天,怕別人給她介紹對象,更怕別人知道她離過婚就瞧不起她。

但沈母一個勁給女兒灌輸「離過婚的女人不要太挑」的思想。

於是,30歲那年,沈女士就把自己隨便嫁給了一個認識2個月不到的相親對象,也就是她的現任。

結婚後他被折磨地受不了了,罵神經病,每天都在猶豫這日子要不要繼續過下去。

只要他提到這個話題,沈女士就鬧著要跳樓,要自殺……

村上春樹有句話說:

「我們被傷害後,還能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可相逢的人終究會再相逢。」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夫妻最大的問題,從來不是婆媳問題,而是假性親密關係
    其實這個男人的出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甚至是很多次,他想用這種方式建立起在妻子面前的好印象,好丈夫的形象。從某種方面來說,這個男人對妻子是有愛的,但是他和妻子的愛卻陷入了一種假性親密關係中。何謂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指當兩人關係看起來很和諧,但其實關係裡有很多的禁區,有很多不可以觸及,一觸即發的部分。
  •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親密關係對於夫妻感情的維持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不過很多的夫妻往往都認為親密關係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許多的理論裡面描述的那些安全形的關係。只要兩個人互相感到安心、安全、信任沒有顧慮或者夫妻之間沒有不信任就可以了。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說起假性親密關係,也許我們很陌生,但生活中,其實很多人的人際關係都在經歷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 | 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作者深入探討導致假性親密關係的三個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愛無能。最後一個部分,作者描述一種理想親密關係的藍圖,並且分享關於如何實現的具體方法。這裡我想講講關於自己對導致假性親密關係的三個原因的理解。第一個,不了解自己。
  • 中年婚姻的痛點:假性親密關係,符合條件的夫妻不在少數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在情感中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彼此雙方對此又沒什麼作為,這是一個心理學的術語,但又是感情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用一句話來概況:你以為你們彼此內心的距離很近,其實很遠。而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假性親密關係是什麼呢?是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擁有一個情侶,夫妻,甚至多年夫妻的「頭銜」,在外人看來每天都過著親密的生活,彼此互不分離,組成了一個家庭。
  • 其實「假性親密關係」比單身還可怕
    比方說有種情侶,每天聊天,一起過周末,假期一同去旅行,彼此陪伴,關係穩定。表面上看起來十分親密,但其實所做的一切都充滿了一種例行公事的感覺。關係只停留在了一起吃喝玩樂這種表面的事兒,而沒有對對方敞開心扉,表達自己或者關注對方的需求,探索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 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 被「假性親密關係」榨乾的夫妻,後來都變成了室友
    但若是夫妻變成了室友,誰還會覺得這種互不打擾的距離恰到好處呢?丟垃圾的時候,看到一對夫妻從車上下來,男人抱著五六歲的孩子,女人拎著一堆手提袋,兩人一前一後地走著,頃刻間,女人沒看清腳下的路,猝不及防就摔在了地上,冬日的水泥地,又硬又冷,她手中的袋子散落,略顯狼狽,誰知丈夫看到了,非但沒有扶她起來,反而怒斥了幾句,「怎麼走路的,這麼平的路還能摔了,還不快起來,沒把東西摔壞吧?」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平時兩人之間沒有什麼交流,除了周末偶爾一起出去玩,更多時候,他們的關係像是合租的室友。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如果以上這些,你中了好幾條,那麼也許你正處於一段「假性親密關係」中。親密關係,是由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它不是你送花買鑽戒,發朋友圈秀恩愛,而是關乎兩個人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表面上的貌合神離、其實最傷人於無形。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7本《假性親密關係》,全書208頁,用時2.5小時。 作者:史秀雄,心理諮詢師,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師從知名社工和心理學教授曾家達。
  • 《假性親密關係》:如何撥開「假性」面紗,走進真實關係
    其實,這不僅是敏敏一個人面臨這種情況,現代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本就很脆弱,哪怕是最應該親近的夫妻之間,也免不了陷入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明明是肌膚相親的愛人,吃著一鍋裡的飯,睡在一個被窩裡,感覺卻越來越陌生,而為了維持家庭和睦,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兩個人卻還得假裝恩愛如初。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明明是情侶,卻好像單身;白天是夫妻,晚上卻過得像室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所謂的「假性愛情」、「假性關係」,便是建立在這種「非情願」的基礎之上。這樣的「假性愛情」,只是徒有愛情的「皮囊」,卻內裡空空。好像彼此之間約定好,披著各自準備好的「面具」,演著一場愉悅對方的戲。但遺憾的是,你想演戲,現實卻總讓你出戲。
  • 質愛情感言成:多少婚姻,死於假性親密關係
    有人說,「離又離不掉、處又處不好」的關係最心累。但要我說,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在這種關係裡,兩個人看起來還算和諧,關係沒有什麼大問題,但相處時總覺得就像隔了一層紗,夫妻之間交流不順暢,也沒什麼信任感和默契。
  •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假性親密關係」正悄悄毀掉你們的感情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假性親密關係。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毀掉真實感情: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只不過大家刻意迴避,處於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百科: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聯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在感情中,若想執意解決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往往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這便是我們要講的另一種病態關係Codependency(依賴共生;拖累症)。在心理學上,很多人會把假性親密關係和拖累症放到一起來說,但又區別兩者。雖然沒錯,但我認為,兩者固然有區別,但其關係卻十分緊密。
  • 你們只是看起來很好——假性親密關係
    我沒有說什麼,但我陷入冥想:這看似和諧的親密關係真的很健康嗎?我找到了很多像小梅一樣的戀人。這對夫婦下班回家,忙著,你看著你的手機,我刷了我的顫音,一個遊戲,一部韓劇。住在一起,但不能說兩個字。這種關係被稱為心理上的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愛情的致命弱點
    實際上,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可能並不親密,只是表面的恩愛。他們也像其他情侶一樣,做情侶間該做的事,牽手,擁抱,親吻,卻無法做到真正情侶間的「正常恩愛」,無法達到精神層面的相通和共鳴。這正是陷入了一種「假性親密關係」當中。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根本不是真正的情侶,只不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假性親密關係。對於這個詞的解釋是:伴侶雙方利用形式在一起,雖然形式上是親密的,但實際上卻是在迴避真正的親密。所以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雙方默認的一種相處狀態和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分手,可能是因為沒有真正在一起過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其實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對於假性親密關係,心理學家們做出了進一步解釋:作為一種形式上的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由兩人或多人,為了逃避在彼此變親密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不確定性,而共同建立起來的一種防禦機制。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但這其實是一種極端的想法。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不是嚴肅的心理學術語,它描述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情況。
  • 怎樣的才是假性親密關係呢?
    其實,兩人都是一樣被束縛著,不存在任何既定程序外的激情與欲望。但是,這種看似一切都在掌控中的關係並非看上去那麼「安全」。假性親密關係事實上是不健康的,在這種關係中的人,可能會習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自我認知被規則所限制、害怕展示真正的自己,因而無法和他人建立真正接納和理解的深度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