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京津冀現代裝備製造新引擎 天津靜海濱港高新鑄造工業園區 ...

2020-12-23 企業觀察網

在天津市靜海區東南部中旺鎮,一座現代化裝備製造業零部件產業基地拔地而起。經過多年的規劃建設,這裡已形成以高新鑄造區為基礎,表面處理區為特色,航空零部件製造區為亮點,生活配套區為保障的四大板塊,正逐步成為承接京津冀、對接國際高端現代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新引擎。這裡,就是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工業園。



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工業園於2009年8月經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東臨天津濱海新區,南靠河北黃驊港,西接河北滄州市,處於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確定的「三軸、兩帶、六板塊」中的兩部產業擴展軸上,是聯動京津冀區域共同發展的門戶,直接受益於濱海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延伸。


園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起步區3.6平方公裡,緊鄰205國道和津汕高速出口,地勢平坦,交通便利。


作為華北地區唯一的專業化集約型工業園區,該園區擁有天津地區唯一的金屬(非金屬)表面處理區,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鑄鍛造、機加工、表面處理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為企業落戶園區提供了良好的產業配套,實現了生產材料的可循環利用,提供了低碳清潔的生產環境,真正實現了綠色循環發展。


創新理念引領轉型升級


電鍍是現代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工藝之一,但也因其所產生的高汙染而使大眾「談之色變」。


在電鍍產業不可或缺、散而小的傳統電鍍企業汙染防治水平不高、重金屬環境風險大以及不易監管的情況下,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園在不斷摸索電鍍廢水「減排、微排、零排」道路的過程中,退去了以往分散排放、整治困難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推行清潔生產、創新管理和服務的集中型園區生產創新模式。


兩年時間,園區把舊有的傳統製造業「轉移出去」,再把「先進生產力」轉移進來,以達到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高標準建設了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實現了「騰籠換鳥」。


基地坐落於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工業園內,佔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投資近30億元,廠房規劃分四期建設,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包括廠房、電鍍廢水處理中心及園區內的公共配套設施約15萬平方米;二期工程已於2016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17年5月建成投用;三期和四期工程將隨後進行,預計2020年園區建設全部完成。園區全部建成後,電鍍廢水日處理能力將達到16000平方米,成為集科技化、信息化、集約化為一體的電鍍基地。


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由天津濱港電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在運營管理上採用只租不售,園區提供服務的模式,配套設施包括電鍍廢水處理、能源供應系統、中心化驗室、風險應急系統,公共地下箱涵等。


作為全國首家採用地下綜合性公共管廊的電鍍產業基地,該基地投資1.16億元,建設了總長為1.3萬米的地下綜合性公共管廊,通過把分散獨立埋設在地下的14類電鍍工業廢水收集管網系統、消防給水系統、市政給水系統、生活汙水系統、供電系統、弱電系統全部匯集到一條共同的地下管廊裡,實施共同維護、集中管理,保證了基地「三廢」處理達到國家最高質量標準。


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自建設以來,已籤訂正式合同15個,租賃面積約五萬平方米,入園企業電鍍產品涉及航天、航空、汽車、電子等行業,建設完成後將容納先進位造業企業200餘家,入園企業總投資規模將達100億元人民幣,工業總產值近100億元人民幣/年,解決就業崗位20000個。


高端項目打造陸地港灣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化,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工業園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優勢逐漸顯現,一大批好項目、大項目相繼入駐,為承接京津冀區域優勢資源、打造現代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奠定了基礎。


本著高起點、高謀劃的原則,依託園區優勢和創新探索,園區招商形勢向好度超過預期。目前,園區入駐企業28個,投產15家,累計投資26.2億元。籤約項目有北航維修中心項目、美國BE航空公司航空零部件注塑項目、江蘇天翔航空服務項目、濟南合輝航空標準件項目等13個,預計投資19億元。


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內項目是依據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承擔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調整和環保企業轉移的總體部署,是天津地區唯一的金屬(非金屬)表面處理集中加工區,基地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的管理模式,打造全國一流的電鍍示範基地。目前,已有江蘇宏聯環保科技、天津市歐澤金屬表面處理、天津億鑫通科技、天津三優金屬表面處理等23個項目與電鍍基地正式籤約,總投資4.1億元;在談項目28個,預計總投資4.8億元。


2015年5月,為全球知名的飛機製造商龐巴迪宇航公司供應航空零部件的天津飛悅航空零部件表面處理項目正式落戶園區,多個龐巴迪航空零部件配套項目相繼落戶投產。


天津飛悅航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佔地116.2畝,投資4億元,產品以航空輔材為主,包括航空倉門、起落架倉口、機翼等12類航空零部件。天津飛悅航空零部件表面處理有限公司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投資1.2億元,表面處理內容可以配套90%以上飛機零件的製造。天津飛悅航空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佔地50畝,總投資2.5億元,於2016年5月正式投產,主要為龐巴迪配套生產鈑金櫃、肋板、壁板等飛機零部件。


藉助園區完整的航空零部件製造加工產業鏈,吸引帶動了一批實力強、水平高的航空零部件製造加工項目落地。江蘇宏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為瑞士皮拉圖斯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全球採購提供配套服務,佔地80畝,總投資3.2億元,主要業務涵蓋航空發動機檢測、表面處理和航空零部件製造。美國BE航空公司航空零部件注塑項目,佔地200畝,總投資8億元,主要為BE航空航天公司提供商用客機、公務噴氣機、機艙內飾品、航空緊固件、耗材等產品。


優質環境支撐產業發展


園區始終堅持綠色集約、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先後累計投資3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完成戰備路、銀川道、濱港路、雙贏道、濱海路道路建設13.4公裡,配套安裝了156盞太陽能路燈。修建橋涵6座。鋪設供水管線5150米、排水管道6000米。鋪設天然氣管線3500米。


汙水處理是鑄造工藝中的高新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濱港鑄造產業園的汙水處理系統已經成為吸引項目落戶的一大亮點。


電鍍基地汙水處理廠總投資5000萬元,主要對電鍍基地廢水進行物化處理,主體於2015年11月竣工,2016年7月完成設備安裝。項目一期設計處理能力4000m3/d,具備處理電鍍廢水的能力,分為前處理廢水、含氰廢水、含銅廢水、含鎳廢水、含鉻廢水、化學鎳廢水、陽極氧化、含鋅廢水共8種廢水,各股廢水分別進行物化處理後均進入中間水池,然後集中進行後續的物化處理。


濱港汙水處理廠投資4000萬元,主要對園區廢水進行生化處理,主體建設、管道、設備、廠區道路、綠化、供電等配套工程已全部完成。為了滿足園區日趨發展的需要,該項目新增投資1200萬元,對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工作。


林在園中,園在林下。多年來,園區道路兩側完成了3萬平米綠化帶建設,種植白蠟、冬青、女貞、木槿等各類樹木12萬餘棵,實現了園區的綠化美化。


攜創新之天時,得開放之地利,並進取之人和。當前,隨著一大批優勢項目的入駐建設和投產運營,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園正秉持「真誠守信、高效規範、惠商扶興、合作共贏」的宗旨,構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鏈,成為京津冀高新鑄造產業的重要支點。



相關焦點

  • 楊洪濤率隊赴天津考察濱港電鍍產業基地
    (記者 王志冕)4月2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赴天津濱港高新鑄造工業園區,對濱港電鍍產業基地進行實地考察。 楊洪濤一行先後參觀了濱港電鍍產業基地地下綜合管廊、廢水處理中心、資源化處理中心以及綜合服務中心、檢測中心等地,詳細了解了基地的規劃情況及建設情況。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楊洪濤詳細介紹了德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天津靜海:現代產業體系為區域發展添活力
    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表示,靜海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形成了循環經濟、新能源、智能製造、裝配式建築、綠色電鍍和航空配套、大健康、商貿物流等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和天津現代建築產業園自掛牌建設以來,正在逐漸融入區域發展中。
  • 天津電鍍產業的「進」與「退」
    正值中午,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總經理朱和平站在總投資1.16億元、總長為1.3萬米的地下綜合性公共管廊內,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介紹天津傳統電鍍行業脫胎換骨的過程。而作為全國首家採用地下綜合性公共管廊的電鍍產業基地,其進與退,關乎著天津乃至京津冀電鍍產業的重生。
  • 天津靜海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
    人民網天津12月11日電 (唐心怡)今天上午,「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靜海區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天津市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作主題發言。金匯江說,當前,靜海區正處在轉型升級、較勁爬坡的關鍵時期。
  • 區領導深入濱港電鍍基地調研
    本報訊(記者於鳳娟)2017年12月28日,副區長羅振勝到天津濱港電鍍基地調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在實地察看了天津濱港電鍍基地生活供水工程現場,聽取基地發展情況匯報後,區領導強調,各相關職能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的思想,傾力支持鄉鎮和園區發展,特別是對重點項目建設要主動上手,主動作為,做好對接,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最大規模電鍍基地落戶天津靜海
    新聞來源:北京日報京津冀乃至全國最大規模的集群化電鍍示範基地——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落戶天津靜海中旺鎮,該基地作為天津地區唯一的金屬表面處理的集中加工區,毋庸置疑地成為京津冀對接國際高端功能核心發展的重要支點。同時,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項目也被市政府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金屬汙染防治規劃項目。
  • 靜海區:舉辦京津冀對口交流活動 提升重點園區發展水平
    2018年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8年,靜海區將著力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抓好服務機制對接。充分發揮商會、協會等民間組織作用,舉辦「品味靜海·京津冀年貨節」、京津冀民營企業家論壇、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論壇等,推動民間交往和對口交流常態化。 抓好公共服務對接。
  • 「兩新」組織 黨旗飄揚|天津濱港電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黨建...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天津濱港電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全面強化黨建基礎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有為、務實、活躍的「兩新」組織隊伍,實現黨的建設和企業發展互促雙贏作為天津地區重要的金屬(非金屬)表面處理的集中加工區,天津濱港電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對接京津冀國際高端功能核心發展軸的重要支點。
  • 歐洲議員前往天津濱港電鍍園區參觀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近日,兩位歐洲議員對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對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園的建設表示非常的滿意,並且對天津濱港電鍍基地的建設理念表示肯定以及贊同,這代表天津濱港電鍍基地已經受到國際上的矚目,同時對於天津濱港電鍍基地進一步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這將使天津濱港電鍍基地邁向一個更高的平臺
  • 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落戶靜海
    6月30日,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揭牌儀式暨項目籤約推介會在天津靜海團泊新城舉行。會議現場舉行了項目集中簽約,中國神農谷、靜海灣智慧小鎮等13個項目集中落戶,協議投資總額近500億元。立足產業、交通、生態優勢,天津靜海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著力打造天津對接服務雄安新區的示範區。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丨靜海中旺:搭乘綠色環保...
    連日來,中旺鎮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區委二屆十次全體會議精神,充分利用天津市濱港電鍍產業基地綠色發展優勢,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做好產城融合,推動思想觀念、發展質量、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坐落在靜海區中旺鎮的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從2015年籤約落地至今,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產業結構在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發展道路上邁出穩健步伐。
  • 南港片區(組圖)
    天津南港工業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俊明向記者這樣描述了開發建設南港工業區的意義:對天津而言,一是可以拓展與整合建港資源,挖掘港口經濟的優勢,對鞏固天津北方地區現代製造業基地地位意義重大。二是緩解北港區與濱海新城的港城矛盾,支撐「雙城」戰略。三是打造北方參與國際化工業競爭的新基地,使之成為天津「十二五」期間最大的經濟增長點之一。
  • 人才「引擎」驅動 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歷經十四屆,累計評出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超1900個;43家境內外上市企業中,有20多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62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成長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  回首26年的開發建設之路,人才已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源泉。
  • 靜海推進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
    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靜海區主題新聞發布會  靜海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確立了循環經濟、健康產業、商貿物流、先進位造、都市農業和文化旅遊六大主導產業,形成了循環經濟、新能源、智能製造、裝配式建築、綠色電鍍和航空配套、大健康、商貿物流等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了「一城兩翼、四區多園」的產業發展布局。
  • 打造京津冀出海口、產業區、後花園,天津濱海新區準備這麼幹
    天津濱海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濱海新區要深度實施重大國家戰略,打造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12月11日從濱海新區獲悉,濱海新區將通過打造「出海口」「產業區」和「後花園」,進一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 天津智能製造發展勢頭正勁
    「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海河之畔,智能科技產業憧憬無限;渤海之濱,天津智港發展前景廣闊。」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歷經十四屆,累計評出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超1900個;20多家科技領軍人才
  •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主題新聞發布會 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
    12月11日上午,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靜海區主題新聞發布會。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作主題發言,並與區住建委、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範區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一同回答記者提問。市政府新聞辦有關負責同志主持。
  • 天津濱海新區兩大園區打造南港宜居新城
    首頁 >> 新聞 >> 濱海新聞 天津濱海新區兩大園區打造南港宜居新城 中國網濱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時間: 2009-11-27 15:11:37
  • 天津主動服務「軌道上的京津冀」
    「軌道上的京津冀」是三地交通一體化的核心,在鐵路方面,大北環鐵路、西南環線建成通車,南港鐵路加快建設,京濱城際鐵路北段、京唐城際鐵路以及京哈鐵路薊州南站改造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天津至雄安城際鐵路和天津至首都機場聯絡線納入《雄安新區及周邊地區鐵路布局規劃》。  同時,天津放大用足海港空港優勢。在港口方面,以資本為紐帶與河北港口集團、唐山港、黃驊港等實現快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