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智慧:真正會說話的人,都特別重視「關係」的重要性

2020-12-27 鬼谷道

請聽題:當你發現別人在做傻事時,知道真相的你能說服對方嗎?

答案是,不一定。

縱然是第一流的縱橫家也不一定能說服成功,這個人叫蒯徹,因為避漢武帝劉徹的諱,被改成了蒯通。

據說是《戰國策》實際編撰者的蒯徹從來沒有懷疑自己的口才說服能力,所以他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跟他的謀主韓信綁定在了一起。

在蒯徹看來,韓信極有可能是那個笑到最後的男人。喜歡大美女的項羽粗魯,熱衷大保健的劉邦粗鄙,論人品,論能力,甚至論顏值,韓信更像是那個天選之子。

彼時楚漢相爭正處於膠著狀態,蒯徹意識到時機已經到來了,史料記載:

齊人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欲為奇策而感動之。

他來了,他來了,蒯徹大搖大擺走來了,只要能搞定韓信,日後自己就是張良,就是蕭何。他給韓信的建議概括起來之後八個字:叄分天下,鼎足而居。

你沒看錯,三國鼎立的時代,差點從東漢末年,提前到西漢初年。又或者說只要韓信被說服了,壓根就不存在什麼漢朝,我們自然也不會被稱為漢人,可能叫韓人也說不定。

但是,韓信拒絕了,理由是「漢王遇我甚厚」。

你覺得蒯徹和劉邦,誰更能讓韓信感動?逐鹿天下和提拔之恩,韓信更感謝劉邦。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只差一個感動,你感動你的老闆,你就能升職加薪。你感動你的女朋友,你就能抱得美人歸。即便,堪稱極致理性的韓信面對感動,依然是感性的不能自拔。

說到底,人就是情感且感性的動物。

蒯徹有點懵圈了。我蒯徹,縱橫家的頂流,你韓信,兵家的翹楚,我們縱橫家和兵家聯手,不縱橫天下,簡直就沒天理了。

但是,他沒想到韓信說了句「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就不提了。天下和人情,韓信選擇了後者。蒯徹是不甘心的,過了幾日,他又說「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當機立斷是聰明人的表現,猶豫不決是辦事情的禍害。

他勸韓信早點決策,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

其實韓信說的「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就是側面拒絕了。很顯然,韓信不想當面拒絕蒯徹,所以沒把話說絕,但實際上已經拒絕了。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人生就是無數選擇的合集,又或者說,你的人生命運是你曾經選擇的結果。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公元196年,韓信死了,他的遺言是「吾悔不用蒯通之計」。

我後悔沒聽蒯徹的話。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吃的,早知當今,何必當初呢?

歷史證明,蒯徹是正確的,但是作為第一流的縱橫家他沒有說服韓信。

多說一句,有人說阿信只關心歷史?他以為是貶損,其實是讚美。

道家的老子是史官,儒家的孔子修訂過史書《春秋》,什麼時候聚焦歷史成了缺點了。人們常說的權謀數術,無一不是歷史的經驗。拋棄歷史和經驗,談權謀應用,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明史是罪過?老子不同意,孔子不同意,鬼谷子也不同意,比如他說: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先要汲取歷史的經驗,再反過來觀照當下。

李世民說的「以史為鑑」就成笑話了?這不是數典忘祖是什麼?只可惜人們對歷史聚焦的太少了,導致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為什麼要「知古」?是為了「知今」。不知古,焉能知今?一個人的通透,不是當下,不在於個人,而是跨越時空的覺悟。

言歸正傳,歷史上的蒯徹說服不了韓信,阿信在當下又何嘗不是。

六個月前,有位朋友問我:有個人找他借了幾萬元不還,每次提了還錢,對方都裝沒聽見,該怎麼辦?

阿信的答覆是:既然是借的,就應該還。

朋友又說:是親密的愛人,男朋友。

一聽到「男朋友」,阿信就猶豫了。雖然跟朋友的關係還算不錯,但是跟他的男朋友比起來,就差遠了。

我說:你需要留下證據,同時停止借錢。

朋友聽後留下了一句話:我這個男朋友真是難以理解。

我一個外人怎麼可能跟人家的男朋友相比呢?本來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了,結果,今天下午朋友發來信息,

那個借我錢的人是個騙子,他以戀愛的關係,以急用錢的名義又找我借了不少錢,現在人都找不到了,把我拉黑了。我去查了才發現,他同時以談戀愛的名義騙了五個女孩子的錢。

我問:那證據呢?

朋友說:男朋友有一次拿我手機,把聊天記錄全都刪了。

聰明的你已經發現了,其實我在六個月前已經提醒了,留下證據,拒絕再借。

結果呢?說了等於白說。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你的正確不重要,能夠說服才重要。

為什麼蒯徹說服不了韓信,阿信說服不了朋友呢?這是巧合嗎?其實不是,歸根結底是因為:關係。

人是社會屬性的動物,使得人與人之間形成不同的社會關係,而這層關係是由遠及近的。在人與人相處中,關係越遠,就越難以感動並說服對方。所以在說服時,正確很重要,關係更重要,正所謂:

有關係縱橫天下,沒關係寸步難行。

所以在事例中,劉邦與蒯徹,男朋友與阿信,關係親疏一目了然。人們更容易接納能夠感動自己的親近的人。更直白的說就是,人們習慣相信自己人。這也正是人們要建立人際關係的原因所在,人們信任認識的人多於不認識的人,信任熟悉的人多於陌生的人,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際關係越深,事情就越好辦,說服就更容易。

因為,人們在選擇是否相信一個人時,不僅在於正確與否,更在於關係遠近。即便你是正確的,但正確本身並一定能說服別人,因為人們普遍需要的不是正確,而是看起來正確。

有時候,關係遠近,決定「正確」與否!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有這3個訣竅!趕快來學習一下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有這3個訣竅!趕快來學習一下會說話的人在社會上往往有很多的支持者,他們往往在三言兩語之間就把別人收買,他們往往一直都是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利益,這一切當然緣自於它的會說話。
  • 鬼谷子大智慧:聲音可以決定高度,沒想到成大事的人這樣說話!
    鬼谷子大智慧:聲音可以決定高度,沒想到成大事的人這樣說話!「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之人,這種人一定是大師中的大師,高人中的高人。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可是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我們所了解的人,也只是身邊一些親近的人,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每天都要接觸不同類型的人。而我們跟他們或許只有幾面之緣,沒有深入接觸的機會,可是他們很有可能跟我們有合作的關係,會成為我們生意上的夥伴,那我們要怎麼去判斷這些人?他們是善還是惡?是否是合作的最佳人選?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下關於鬼谷子的大智慧。怎麼聽聲識人?
  • 鬼谷子:會說話的人,這5句話從來不掛嘴邊,現在明白還不晚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創立了縱橫家,還是道教的祖師之一。鬼谷子一生隱居於雲夢山鬼谷,遊說術是鬼谷子的學說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他認為出色的口才,甚至能夠抵擋百萬雄師。拜於鬼谷子門下的弟子蘇秦和張儀都非常精通遊說之術,常常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影響戰國的局勢。
  • 《鬼谷子》:會說話的人,從來不「抬槓」
    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來不「抬槓」。話說七分軟,給自己和他人留三分餘地。壹說話不可任口《鬼谷子》裡講:「故口者,機關也,所以關閉情意;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間見奸邪。」這是很有道理的,對於人來說,口是心的門戶。常言道:「守口不密,洩盡真機。」曾國藩也講:「說話不可任口,行事不可任心。」會說話的人,總是懂得傾聽、善於思考。將目視、耳聽、心思,三者融會貫通。
  • 真正情商高的人,都懂得用鬼谷子說話技巧,與人相交滴水不漏
    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幾年,他開始隱退,在深山當中專心做一個隱士,也培養了許多出色的弟子,這些弟子在學成以後,繼承鬼谷子的遺志,遊說於各個諸侯國,希望把自己一生所學用在實踐上,幫助君主一統天下。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最會揣測人心的謀聖鬼谷子,共同學習他教人說話的技巧。
  •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精明的人,都懂得通過「利他」來成就自己
    實際上,諸子百家的思維核心其一,便是與欲望鬥爭的文化,朱熹、王陽明這樣的人直接表達了「滅人慾,存天理」的斷言,翻譯過來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得道高人,是不會存有貪慾的。人應當操縱慾望,而不應該是欲望操縱人。欲望,是操縱一個人思維和行為的原始動力,如稻盛和夫說「創建現代文明的動機,是人的欲望」。
  • 鬼谷子和水鏡先生,堪稱神人,為何一生都未出山?他們才是大智慧
    鬼谷子和水鏡先生,堪稱神人,為何一生都未出山?他們才是大智慧!古今中外,我們最不缺乏的就是有才華的人,鬼谷子和水鏡先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兩個人。這兩人非常神秘,才華出眾,很是清高,不世俗,知識淵博,對於有才能的人,他們總能發現,所以他們倆很受我們的敬重。像我們知道的孫臏、龐涓、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都是他們的得意弟子,每個人都是才能出眾。但是這麼厲害的兩個"神人",為什麼不去輔佐明君,施展自己的抱負呢?為何他們倆都都不出山?
  • 鬼谷子智慧:真正會說話的人,不會說這5種話,你說過幾種
    那些每每一受到委屈就要與人抱怨的人,可能一開始會因為周身的人不明情況而得到耐心得安慰。但這種情況一次兩次倒還罷了,次數多了,別人也會感到厭煩。長期的自怨自艾,抱怨吐槽,只會掃人雅興,影響他人心情。日子一長,哪還會有人願意與你交流呢?
  • 鬼谷子:真正口才好的人,都懂得用這個說話技巧,越早知道越好!
    由此可見,老子是不贊同那種扯著大嗓門滔滔不絕的人的。因為真正會說話的人反而懂得大音希聲,這是一種說話的境界。這是個什麼道理呢?咱們今天一起來聊聊。一前不久跟鬼谷道的一位朋友聊天。這位朋友從事的是銷售行業。
  • 說話太直,會得罪人,學習鬼谷子的兩招,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春秋戰國是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思想家,而鬼谷子便是一個集百家所長的存在。他研習百家思想,並創立自己的縱橫派,且培育出了孫臏、蘇秦等,能影響戰局的優秀弟子。但很多人對鬼谷子不了解,鬼谷子的才能到底體現在哪個方面呢?能不能將他的才能,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呢?
  • 當今社會,會說話的一定是人才,鬼谷子教會我們從根本上如何說話
    口才,確實是當今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項必備技能,口才好的人確實是更容易成功,這是有目共睹的,口才好的人走到哪裡都很吃香。嘴是表達人思想的一種方式,也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利器,最甜的人也會人緣好,人緣好,升職加薪就比較容易,這是有一定關係的。領導賞識,同事愛戴,工作如魚得水,這樣的人沒有不成功的道理,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口才好的同時品行人格也一定要好。
  • 鬼谷子:老實人不會說話,牢記4句口訣,遠離是非做個會說話的人
    鬼谷子:老實人不會說話,牢記4句口訣,遠離是非做個會說話的人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在皇帝面前可能因你一句話說錯了就會喪命,雖然現在不是在古代,但說話仍然很重要,能與同事老闆和諧相處,也能讓人更加喜歡你。可有些老實人不會說話怎麼辦,只要記住鬼谷子的這4句口訣,就不用擔心了。
  •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讀懂鬼谷子名言,人人會說話
    據說鬼谷子不僅知識淵博而且長相非常奇特,相傳它的額頭前竟然長個有4個大肉瘤,看起來非常恐怖,一副鬼宿之相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在後世中,鬼谷子一直被稱為「謀聖」,他一生功績崇高無比,給後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就比如說俗語知識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作用。怎麼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 鬼谷子:嘴笨不會說話,記住這四個要點,教你玩轉身邊的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在當今社會,說話是門很重要的藝術。嘴的張弛和頓挫,會讓一件事情走向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拿歷史來舉例,春秋戰國時期的秦相張儀,憑藉一張利嘴,以舌取國,六國在他的巧舌如簧下,由抗秦變成親秦,因此後世也常說,張儀的舌頭,可敵百萬雄師。
  • 說話之道,只需牢記3個技巧,鬼谷子幫老實人,玩轉人際關係
    鬼谷子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謀略家,他開創了縱橫門派,門徒眾多而且不乏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像蘇秦、張儀、孫臏等都是他的徒弟。有如此高徒的人,本人一定是博學多識,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大智慧之人。鬼谷子一生神秘,在山中過著半隱的生活,他門下門徒多達500,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至今對於中國文化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
  • 鬼谷子:有的人說話口無遮攔,易得罪人,是這3個地方出了問題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鬼谷子對說話藝術有著深入的研究。他認為,那些說話不好的人通常會在以下三個方面出現問題。如果你說不出話來,解決這三個問題,讓你的演講立刻變得平淡。你有這三個問題嗎?一、思維混亂思維不清晰是你說話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 鬼谷子:老實人嘴巴太笨,牢記4句口訣,做個會說話的人
    生活中我們離不開講話,說話說得好是錦上添花,說不好則是雪上加霜,而一個會說話的人情商往往也高一些,哪怕遇見尷尬的情況,也能用一句話化解;但是不會說話的人,不僅容易得罪人,還常常吃力不討好。老實人嘴巴太笨怎麼辦?鬼谷子早就給出了4句口訣,教我們怎麼做個會說話的人。
  • 說話有藝術,鬼谷子教你兩招,提高口才,敢說話會說話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不可能離開社會交往而獨存,所以練就一個好的口才,學會說話的藝術,就能夠在日常處理事情中遊刃有餘,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對於說話的藝術,鬼谷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有好的方法告訴大家了。大家都知道,鬼谷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他開創了縱橫學派,他的門徒更是成就了許多非凡的功跡。他除了有治國安邦之道,還精通相術與識人術。他通曉縱橫之術,具有通天徹地的智慧,他善於觀察人的心理,更能了解人的性格。對於社交口才,他有他的好辦法,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鬼谷子的說話藝術。
  • 鬼谷子教你3招:改變說話「臭」的毛病,避免傷及他人
    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為複雜的「動物」,我們在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很多人也不由自主地戴上了不同的面具。在面具的掩蓋之下,我們已經很難去看透其真正的內心了。說話很多時候可以想像成,人在路上行走難免會遇到障礙物,有的人採用迂迴戰術巧妙的躲避開了,也依然在前進的道路上。而有的人偏偏不信邪,非要往上撞,結果對自己造成了傷害很多人也就止步於此。鬼谷子告訴大家說話做事情千萬不能過於直白,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覺得小人特別難鬥。
  •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通透的人生,是對自己保持清醒的認知!
    也就是說,你在某條視頻上停留的時間長,並且點讚,評論了,系統就判定你對此有興趣,於是會一直給你發這樣的內容。我只陳述事實,也絲毫不想勸解誰離成功學「大師」遠一點,都是成年人了,連這個都判斷不了,即便繞過這個坑,也會掉進那個坎。對話結束了,本來事情也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