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大學迎來了考試周,不過部分地區出現了疫情反彈的情況,有的高校採取了延遲放假,線上考試的模式,不過對於大一新生來說,期末想考取一個好成績並不會太難,大一的課程主要是通識類課程比如,高數,英語,近代史,涉及的專業課程很少,即使有也是專業基礎課。
並且還有高中的一些基礎在,學起來並不會很吃力,稍微複習一下,很容易考取一個高分,可以為後面的評獎評優,入黨,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大學和高中相比,除了本身的學習之外,人際之間交往的機會變得更多,師生關係,室友關係,朋友關係,而其中較為複雜則是室友之間的關係。
大學裡面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各個省份的人都有,通常寢室裡面也有其他省份的同學,由於生活習慣不同,有些時候很容易產生摩擦,甚至不愉快,更別說到了期末複習這種關鍵節點,那麼大學期末考試想不掛科,最好「遠離」這3種室友,不然沒有好成績。
一,寢室打遊戲的
這類同學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在寢室打遊戲,也不會參加其他校園活動,時不時還會教你陪他一起玩,當你在複習的時候,如果自己意志不夠堅定很容易受到打遊戲同學的影響,從而慢慢放下書本,加入到打遊戲的隊伍當中,一旦去了之後很容易產生惰性,次數多了之後早就將學習拋之腦後,本來用來學習的時光,卻因為打遊戲而荒廢。
二,諷刺你努力的和無腦吹捧的
前面說到了寢室裡面的同學並不是像高中時期的那麼和諧,志同道合,大學裡面可以說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當你在學習的時候總有一些自我感覺「優越」的同學,當他們看見你在認真學習的時候,就會時不時嘲諷你,幹擾你的學習進度,而他們的快樂常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除了嘲諷你努力學習之外,還有一些無腦吹捧的同學,對於這類同學少聽信他們的話,大學裡面其實避免「捧殺」,通過他們的吹捧你會認為自己很厲害,逐漸開始膨脹,開始驕傲,實際上到了社會上什麼也不是,要學習沒成績,要能力沒能力。
三,我行我素的
寢室環境需要幾個人共同維持,但總有一些人不喜歡遵守這些規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大半夜開始敲擊鍵盤,或者看到你學習的時候,開始打遊戲,提醒之後依然我行我素,總之想盡辦法幹擾你學習,擾亂了寢室氛圍。
大學期末自制力不足又該怎麼辦?
自制力不足常常變現為幾個方面,學習動機不明或者欲望不夠,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或者在一個較差的環境中,那麼針對以上幾個方面我們對症下藥即可。
第一,可以經常去圖書館,感受裡面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下,玩手機,玩遊戲都會顯得格格不入,當你在休閒之時,別人卻在努力地學習,自己會情不自禁地繼續學習,往前走。
第二,找學習標杆,優秀的同學,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可以找一些學習成績或者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作為標杆,觀察他們平時是怎麼努力的,怎麼進行學習的,其次可以看看校友事跡,聽聽校友講座,自己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大學這四年想要達到什麼樣的一個高度,以後工作想要做什麼等等。有了目標之後,有了差距之後,才有動力向前進。
寫在最後:期末考取一個好成績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鼓勵的形式,當然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平時認認真真準備的同學考試成績或許還沒有臨時抱佛腳同學的高,但也不要灰心,期末考試僅僅是一個考試,檢測知識掌握水平,而我們面對的僅僅是考試,而是以後的就業,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