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發布:方濟力
課代表說
今天上午,2021年上海春考開考。
語文科目考完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了今年作文題。
三、寫作 70分
25.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春考現場
春考現場防疫措施
由於尚處疫情期間,本次春考的防疫工作絲毫不得怠慢。今天上午步入春考考場的考生,必須完成三個規定動作:戴口罩、過體溫檢測點、交《考生考試安全承諾書》。
考場之外
承諾書要求每一位考生如實填寫本人在春考前14 天內的體溫正常且均屬實。各考點的護考老師還會反覆提醒考生,進出考場一定要時時注意保持一定的社交安全距離。
據《新民晚報》記者報導,考場外,有同學7點不到就趕到了,她說:「老師說過,進考場先要過體溫檢測點,人比較多,可能要排隊,所以媽媽就叫我早點來。」
還有一些考生戴兩層口罩,醫用口罩外面再加個紅口罩,預示「開門紅」。
課代表解題
今年的春考作文題:「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與思考。」
這是一個開放度比較大的作文題,所謂開放度比較大,是說這個題目並沒有限定你應該「怎麼說」,而是只要圍繞這這個論題,你既可以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可以說「你怎麼做,不一定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規定的標準答案,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怎麼寫都是對的,在審題上沒有什麼障礙,「跑題」的風險是比較小的。
但是題目又要求你「談談你的認識與思考」,這就要求考生不僅在文章中要表明自己的觀點,而且要有「認識與思考」,對於自己的觀點,要有足夠的依據和支撐,你要說服讀者,你的觀點是正確的,而別人的觀點是錯誤的,這對於考生的生活積累和理論積累以及思辨能力,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也就是說,這個作文題審題不難,但是要拿到高分,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卻也是不那麼容易的。
要寫好這個題目,除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積累,還需要考生平時對於社會現象的關注,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各種社會現象和關於這些現象的討論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比如關於是不是有階層固化的現象,比如說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比如要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是一些關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考,如果考生平時能夠關注這些現象,那麼對於自己在文章中的論證,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今年的春考作文題,是一個「深入淺出」的比較好的作文題,體現了近年來高考作文在命題思路改革方面的進步。
2021年春考現場
名師觀點
「怎麼做」之外的空間
建平中學 張 強
202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試題: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試題中有一組重要的關係「怎麼做」與「成為什麼樣的人」,相當於「作為」與「成為」的關係。
要「成為」必要有所「作為」,但僅僅有「作為」是遠遠不夠的。在「怎麼做」之前,我們要思考「要不要做」「在什麼時候做」「與誰合作做」;在「怎麼做」之時,要辨析「我們的作為是否背離了初衷」「別人有沒有更好的作法可以借鑑」;在「怎麼做」之後,當然要「彌補」「修正」「改善」我們的作法,以期更好地「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
春考考場外
也有人說的「不盡如此」的深意就在這裡。如果「作為」的目的是「成為」,那麼,這個「成為」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作為」的動機、方向、手段、效果、價值……,要與「成為」這個目的相符。
就如「先飛」的行為並不能造就「笨鳥」,而只有思考了「朝哪裡飛」「為什麼要飛」「如何修正飛的方向」等問題,才能讓「笨鳥」脫胎換骨,成為「聰敏鳥」。
202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試題從以往「不以為然」的對立,走向「不盡如此」的融合與互補,不啻為一道貼近學情又醇厚豐富的大餐,為學生打開了新的空間。
眾說春考題
這裡整合了各方看法,重在分享觀點,不分對錯,幫助你進一步思考這道作文題。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獨釣_zyp
今年的春考作文題和之前寫過的很多題都類似。「人我關係」果然是大主題。我們可以在「做什麼」的選擇中,形成更完善的自我。但另一方面,「努力」地做,也未必就成為想要成為的,做什麼只是必要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
@小沁
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我喜歡這麼做,而是我必須這麼做。久而久之,是保持初心繼續活出自我,還是會潛移默化地成為自己曾經嗤之以鼻的人,可能生活會不斷地告訴我們真實答案。
@燦若雲霞
作文材料一如既往很短小,但引人深思,就算不是作文,這也是可以思考一生的問題。
@織田廚
我覺得文科的同學寫起這道作文題會比較有優勢,因為都可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小小落
剛從考場出來,個人感覺比去年的題目好寫。
@愛瑪
願2021屆的考生們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一隻毛
我感覺我在做哲學論述……寫到400字時,寫不下去了,想引用赫拉克利特但是記不起來了,尷尬,後來還是舉了疫情期間冷門的事例。
2021年春考現場
加油包助力考場作文
面對上海強調思辨性的春考、秋考作文題,名家觀點的積累必不可少。
如果您是《中文自修》會員,會發現每周的「語文加油包」中,「名言積累」這一板塊中,有大量可幫助大家寫好這篇作文的名言素材。
2020年10月第四周「語文加油包」中收錄: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英國作家)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2020年9月第四周「語文加油包」中收錄: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20年10月第二周「語文加油包」中收錄: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麼生活。你若情願把這六尺之軀葬送在白晝做夢之上,那就是你這一生的意義。你若發憤振作起來,決心去尋求生命的意義,去創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那麼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了。——(現代作家)胡適《人生有何意義》
2020年12月第二周「語文加油包」中收錄:
要永遠積極地對待人生,當你頹喪的時候就是你弱小的時候,當你勇於向命運宣戰,並掌握自己命運的時候,你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當代畫家)範曾《一個藝術家的斷想》
……
《中文自修》會員的每周語文加油包中除了名言積累,還有應試練習、時事觀點、名篇解析等其他精彩內容。
如果您也想每周獲得語文加油包,可拉至文末,加入《中文自修》會員。
歡迎留言&祝福考生!
如果您沒有參與本次春考,歡迎您轉發本文,也留下您獨到的看法!
如果您是本屆春考的考生,課代表祝福你在之後的考試中發揮出色!等考試結束後,再來一起談談看法吧!
附:上海歷年春考作文題
2020年
有人說,沒有事實的看法是空洞的,沒有看法的事實是無力的。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想法。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2019年
「在陽光裡生活,需要有步入陽光的能力。」這句意蘊豐富的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
請就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2018年
人們往往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樣,它還是怎樣,世界自有其原則。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2017年
有人說:「我走過許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溫暖的,有崎嶇的,有平坦的……但沒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關注。」請寫一篇文章,談談這段話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2016年
請以「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於700字;(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015年
請以「時間使我們豐厚」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於7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021「開年第一考」作文難不難?「跑題」風險大不大?各路觀點大匯總!你怎麼看?歡迎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