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05日訊 近日,家住市區城東東升苑小區的一居民向本報反映,城東渡東橋下的公園,每天早上6點剛過,就有人製造噪聲擾民,他不堪其苦,曾多次投訴,但未果。
這位自稱吳先生的讀者稱,渡東橋下有一個公園,天一亮,附近很多居民在此健身娛樂,這未嘗不可,但令人遺憾的是,公園裡有人唱越劇,進行樂隊演奏,這些聲音通過擴音器,穿越環城河上空,飄進他的耳膜,噪聲要到上午8點半後結束,雙休日則延時到10點。
「夏天早上6點,我睡得正香,每每被這些噪聲吵醒,人都要抓狂了。我的女兒上高二,暑期想在家裡靜靜地複習,也被噪聲擾得無法安寧,她只好每天趕早到圖書館自修室去搶座位。」吳先生說。
到了8月上旬,吳先生說他在媒體上看到一條新聞——美國的日落公園裡,有華人老太跳排舞,結果遭到當地人投訴,警察出面處理……所以他也拿起電話,向110投訴。
「我投訴後的幾天裡,噪聲推遲到早上7點左右出現,但是此後又依然如故了。」他說。
吳先生稱他屢次投訴噪聲汙染,但是依然如故。
「公共場所噪聲真的難以解決?」他問道。
接到吳先生的投訴後,記者連續3天到渡東橋下公園去踏看,時間分別在早上七八點,每次記者人還未到公園就先聞越劇聲。循著聲音而去,看到渡東橋旁的廣場上,有兩撥人馬拿著話筒在唱越劇,有人在旁伴奏,旁邊放置著擴音設備。在渡東橋橋洞下,有多名婦女在跳排舞,錄音機裡正播放著音樂。
記者就此事撥打環保熱線「12369」,接線員告知,「環保部門負責工業噪聲、建築施工噪聲等,您反映的情況歸警方管。」記者隨後撥打110,因公安部門不是噪聲汙染的監管部門,所以只能勸導,無法採取相關處罰措施。
據了解,東升苑南區靠近環城河的幾幢小區居民深受渡東橋下「娛樂噪聲」之害,有的住戶只好長期緊閉窗戶,為此有居民曾向12345「市長熱線」投訴。
編後
一邊是享受精神愉悅的文娛愛好者,一邊是飽受噪聲折磨的怨聲載道者。兩者似乎水火不相容,其實,這對矛盾並非難以調和,只需噪聲製造者稍稍約束一下自己,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顯然,被強制「享受」娛樂噪聲的居民們怨氣和怒氣撒得有道理。每天早上,被擴音機放大的歌聲和音樂源源不斷地灌入耳朵,無論多麼美妙,對於休息中的人們來說,都是刺耳的。可是,在公園裡大顯身手、自娛自樂的市民,在盡情享受精神文明的同時,似乎不曾想過「被享受」者的感受,不曾想過文明與不文明其實只有咫尺之遙。
公園裡唱歌也罷,演奏也罷,音量高低的控制需要素質來調校。「公共場所不得高聲喧譁!」這個道理很多人明白,但有些人卻不以為然,甚至不解,更難以理解為何將「公共場所的大嗓門」與「不文明行為」、「公德缺失」等不雅評價聯繫在一起。但是如果換位思考:別人的行為,已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你會無動於衷嗎?你會覺得這不夠文明嗎?
紹興的公園、街頭,已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文藝角。因文娛噪聲引發的「鄰裡矛盾」也日漸增多,希望大家循著和諧的節律,用文明公德之弦,撥動美麗的城市音符。
來源:紹興網-紹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