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12-20 中國網新聞中心

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律師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今年8月,北京就嚴管「城市民宿」等短租房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經營短租房要取得房屋業主的書面同意,並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要取得同樓其他業主書面同意。

近日,朝陽區蘋果社區北區居民小娟向新京報反映,自己家隔壁住宅兩次被改成民宿出租,長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現民宿方表示擁有合法的酒店管理營業執照,且並未允許租客在室內聚會喧鬧。

住宅變民宿 半夜有噪聲

小娟告記者,近一年來,隔壁住宅被改造成民宿對外經營,她曾多次在深夜和凌晨聽到大聲唱歌、鬨笑、吵鬧的聲音。

「去年12月第一次聽到噪聲,後來吵鬧次數多了,有一天去敲門交涉,發現裡面在開派對,對方說是在攜程網上租的民宿。」小娟向記者展示的多段視頻顯示,從今年1月到9月,其多次與民宿租客交涉,希望對方減小音量,時間多為12點以後。

小娟告訴記者,今年8、9月,該民宿出租的頻率明顯提升。「每天晚上都會被吵到,實在忍受不了了,就報警了。」小娟稱10月接到警方通知,該民宿被取締,網站房源也被下架。

12月6日,小娟再次在家中聽到了隔壁傳來的吵鬧聲。對方告訴她是在短租平臺「愛彼迎」租的民宿。根據屋內裝修情況及房源地址,小娟查詢發現,該民宿更換房東並重新裝修後,在「愛彼迎」再次上架經營。

小娟認為,由於戶型的緣故,該棟樓隔音效果本身就不太好,如果房子被作為民宿對外經營,且允許多人聚會,免不了會製造噪聲。「這個聲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特別清晰,而且它是不規律的,很難適應。」

民宿暫停業 稱不許辦派對

12月14日,記者通過平臺查詢該民宿房源,其介紹中提到「小轟趴也可輕鬆駕馭」「允許舉辦派對和活動」。

民宿老闆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間民宿12月6日正式開始營業,目前處於暫停營業狀態。12月12日接到派出所通知,說有市民舉報民宿存在擾民行為。「之後我們就把房子裡的床撤掉了,只保留了拍照和攝影等功能。」

12月14日,記者在該民宿看到,一樓配有遊戲機、電視、投影及小音響等設備。門口設有兩扇門,門後張貼著禁止聚會的告示,稱「23點後請保持安靜,如有投訴,將會斷電」「非可聚會房源,請尊重鄰裡關係」。

「開業以來只作為攝影場地對外出租一次,還有一次舉辦朋友的生日聚會,不存在特別擾民的現象。」民宿老闆稱,房屋加設了一扇門,屋內沒有特別擾民的設備,也跟租房的人核實過沒有過分舉動。「造成目前這個局面,我們有部分責任,但更多原因可能是周邊鄰居太敏感,房屋結構也有問題。」至於後續,民宿老闆表示願意在管理方的協調下,和鄰居一起協商解決。

針對在住宅樓內經營民宿是否合法合規,民宿老闆表示,其擁有酒店管理公司營業執照,經營範圍包括住宿,該民宿可以視為公司旗下的一個產品。

12月17日,記者再次搜索該民宿在短租平臺的展示發現,其介紹已進行修改,刪除了「小轟趴也可輕鬆駕馭」,並稱「不允許舉辦派對和活動」。

■ 追問

面對噪聲擾民,居民如何維權?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受影響居民可以選擇採用交涉、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公安機關投訴等方式正當維權,請求生態管理部門或公安機關依法對其責令整改或進行行政處罰。

據介紹,根據我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汙染。第四十七條規定,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制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汙染。

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也明確規定,對於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反覆教育不改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處罰。

韓驍指出,如短租民宿確實出現噪聲擾民情況,受影響居民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製造噪聲旅客或民宿管理經營者進行排除噪聲危害,造成損失的,要求其賠償損失。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

韓驍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目前,我國主要根據原國家旅遊局2017年發布實施的《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確定民宿經營標準。同時,隨著民宿行業的發展,廣西、福建、深圳等地方也出臺了針對民宿管理及發展的政策性規定,以規範民宿行業的發展與管理。

「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亟須進行規範化與合法化建設。」韓驍說。

今年8月,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網信辦聯合起草的《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通知擬規定,經營短租房應當取得房屋業主的書面同意,並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對於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小區,經營者應當取得本棟樓內其他業主的書面同意。未來,街道、鄉鎮政府以及小區物業單位也將對「城市民宿」、短租房負有監管責任。

■ 回應

業主可聯繫居委會調解或報警

針對居民反映的住宅樓內民宿有噪聲擾民現象,雙井街道辦信訪科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業主可以就噪聲擾民問題向所在社區居委會反映,居委會可以對雙方矛盾進行調解。同時,如果業主懷疑住宅區內經營民宿的合法性,也可以向工商部門舉報,請相關部門調查該民宿是否涉及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

蘋果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如果有業主向居委會反映住宅樓內存在噪聲擾民等行為,居委會將聯合物業聯繫房東,進行實地調查,調解發生在鄰裡間的糾紛。「如果涉及違法,我們也會上報派出所,業主也可以直接報警。」

對於小娟反映的問題,雙井派出所則表示,如果存在擾民情況,業主可以隨時報警,警方會依法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
    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  律師表示民宿行業監管存在相關法律法規空白,北京擬規定小區內經營短租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
  • 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
    現民宿方表示擁有合法的酒店管理營業執照,且並未允許租客在室內聚會喧鬧。  住宅變民宿 半夜有噪聲  小娟告記者,近一年來,隔壁住宅被改造成民宿對外經營,她曾多次在深夜和凌晨聽到大聲唱歌、鬨笑、吵鬧的聲音。  「去年12月第一次聽到噪聲,後來吵鬧次數多了,有一天去敲門交涉,發現裡面在開派對,對方說是在攜程網上租的民宿。」
  • 蘋果社區住宅被改民宿深夜噪聲不止 律師:可向公安機關投訴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律師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 隔壁鄰居家變民宿噪音不斷,有啥解決辦法?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近日,朝陽區蘋果社區北區居民小娟(化名)向新京報反映,自己家隔壁住宅兩次被改成民宿出租,長期存在噪音擾民現象。但現民宿方表示,其擁有合法的酒店管理營業執照,且並未允許租客在室內聚會喧鬧。民宿是否可以開在住宅樓內?有哪些經營標準?
  • 居民樓裡開民宿,深夜鬨笑擾民咋解決?│有事@新京報
    近日,朝陽區蘋果社區北區居民小娟(化名)向新京報反映,自己家隔壁住宅兩次被改成民宿出租,長期存在噪音擾民。但現民宿方表示,其擁有合法的酒店管理營業執照,且並未允許租客在室內聚會喧鬧。民宿是否可以開在住宅樓內?有哪些經營標準?法律專家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 隔壁鄰居家變民宿噪音不斷,有啥解決辦法?│有事@新京報
    民宿是否可以開在住宅樓內?有哪些經營標準?但現民宿方表示,其擁有合法的酒店管理營業執照,且並未允許租客在室內聚會喧鬧。民宿是否可以開在住宅樓內?有哪些經營標準?法律專家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 民宿開在小區 要份清靜真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備受民宿困擾的並不止78號觀邸一個小區,那些臨近景區、區位好、環境好、交通方便的小區成為民宿經營者的首選。然而,民宿在給經營者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給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 昆明多個小區民宿遍地「開」 「肆意生長」惹人惱
    老闆介紹:「這個民宿一套是250元一天,在網上是300多元一天。」記者了解到,遊客可以通過各大網上訂房客戶端訂購到小區內的客棧,價格從200元到500元不等,客棧可以提供機打發票。聽濤雅苑小區共有三期,記者調查的其中一期,民宿的數量就有數十家。
  • 居民樓內開民宿鄰居不堪其擾 民宿行業標準有望年內出臺
    來源:北京日報為了能融入當地人的生活,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入住城市民宿。對遊客來說,民宿帶來不同於酒店的新鮮體驗,但一些開進小區居民樓內的民宿卻因擾民讓鄰居反感。今年以來,頂著共享光環遍地開花的城市民宿在多地受到質疑甚至抵制。開在居民樓、寫字樓和城區公寓的民宿是否合規?
  • 成都對民宿「動真格」 一小區7家民宿被派出所取締
    民宿之爭,此次終於「動真格」。7月31日,落款為成都萬年派出所的一紙通知,貼到了萬年場附近觀城小區12棟住宅的多家房門前。通知對該棟住宅不同樓層的7家民宿進行了通報,並給予取締處理。同時提出要求,責成物業限制外來人員通過單元門進入相應房屋,責令房主、承租人到派出所接受調查。
  • 民宿兇猛 成都太古裡附近600住戶高端小區"潛伏"百家民宿
    通過長達一年的調查,他發現,小區裡不少人悄悄做起了民宿生意,有的是業主自己經營,還有的是委託給民宿租賃公司統一運營。漸漸地,他發現小區裡的民宿越來越多,自己的家對門就是民宿。「裡面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今天又住進了新人。」出入小區的陌生人變多了,他感覺安全沒有了保障,環境衛生也比之前差了很多。張威介紹,這些人都沒有在物業備案。對此,小區物業也表示比較棘手,儘管也採取了一些行動。
  • 部分小區「民宿」滋生擾民,管理真空,住戶有苦難言!
    現狀:小區住宅改造成「民宿」擾民 該住戶認為,小區內經營民宿,增加人員流動量,外來不明人員的出入給小區業主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此外,最讓業主們頭疼的則是民宿客戶入住後舉辦派對等擾民情況
  • 小區房屋變短租「民宿」 租客天天換居民很無奈
    本來四戶人家一共也沒多少人,但今年,尤其是今年暑假,李阿婆發現進出的人變多了,樓道裡的安靜被打破了。「隔壁每天都有人進進出出,差不多三天兩頭就會換一波住客,我們幾個老住戶都不認識。」李阿婆告訴記者,這些陌生人住進隔壁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有些住客隨手亂扔垃圾,把東西堆放在樓道,阻礙了通行。更有甚者還開派對徹夜狂歡,噪聲大得讓她根本無法睡著。
  • 旅遊旺季,昆明小區開民宿成風 誰來監管未明確
    許多來昆遊客會選擇住民宿,便宜、實惠,又具有生活氣息。但是,一些開設在住宅小區中的民宿卻處於灰色地帶——缺乏規範的監管,其消防、治安等都存在隱患。這些民宿的住宿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一般是整套出租,可以根據位置、戶型、人數等需求自行選擇,最大的可以住20餘人。根據平臺推薦,滇池周邊的民宿房源尤為搶手,不少房子都預訂到了半個月以後。多家房主表示「近期已經沒有房源」,只能預訂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之後的房子。
  • 雲南昆明:民宿扎堆小區公寓 三方矛盾難調和
    昆明小區內的民宿大多由私人住宅改造而成,涉及到「住改非」問題,留下來許多隱患。位於龍泉路340號的裕灃園小區內隱藏著四五家民宿,小區物管負責人表示,在住宅樓裡開民宿的業主並沒有和物管進行報備。「原則上是不允許開的,但沒有強制性的法律依據,只要業主不涉及,也就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
  • 《逆風飛揚》丨異軍突起的民宿經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疫情來襲,「滿房」變「空房」49歲的沈蔣榮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鎮仙潭村民宿老闆。  △民宿內古樸的裝飾(總臺央廣記者李昊攝)谷田:所有的枕芯被套全部要消毒清洗,那麼像我們的那個地板,基本上每個房間都會有那麼十幾塊地板是可以撬起來的,撬起來下面是都可以消毒。
  • 高端小區潛伏近百家民宿 成都市民歷時一年調查寫出一份建議
    在封面新聞近日的連續追蹤報導中,陌生人頻繁進出活動帶來的噪音,成為了鄰居們難以忍受的煩惱。(此前報導:《9戶與300戶的對抗 成都一小區業主打起民宿「驅逐戰」》 《成都美女小區內開10家民宿遭業主投訴太多 兩年關停一半》)   成都市民張威(化名)住在成都市繁華商業區太古裡附近。
  • 解決「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問題 還須立法支撐
    住宅房屋變成民宿,隔壁的鄰居註定會大受影響。根據《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住戶有「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汙染」的義務,對於「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給予罰款等治安處罰。除此外,住戶還可以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公安機關投訴,這是依法正當維權。 當然,也應當看到,這並不是個人的煩惱。
  • 廈門思明民宿管理暫行辦法出爐 住宅小區不得開辦
    原標題:思明區公布民宿管理暫行辦法 住宅小區不得開辦廈門網訊 近日,廈門市思明區政府印發了《廈門市思明區關於廈門市民宿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意見(試行)》,《辦法》中對民宿的經營範圍和規模做了明確的界定。
  • 昆明一男子將房子改成民宿被處罰 警方:開民宿需要相關證照
    昨天晚上,昆明西山110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這樣一條新聞:而且那麼多開在小區裡的民宿怎麼回事?小編搜索發現在昆明,民宿也有「遍地開花」的趨勢。僅booking上就有35家昆明民宿的信息;途家上符合「昆明民宿」關鍵詞搜索條件的房屋多達數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