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很多種美,其中有一種美叫「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已經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南校區位於海珠區珠江畔,校內至今還有很多老舊的建築,也被評為中國最美大學校園之一,這裡不僅僅是學子深造的學府,也成為了景點之一,不少人來到廣州,都會去中大校園裡走走看看。
前段時間,毛線和朋友來到了中山大學南校區裡參觀,在老友小丸子的帶領下,我們很快就進入了中山大學南校區的校園裡。(遊客憑身份證可以刷卡進入校園,沒有帶身份證的話,那就得有人帶才能進去了。)
一走進校門,看見的是一條長長的樹蔭大道小丸子說這是學校的中軸線。
走著走著,就來到一塊小草坪,走近一看,原來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題寫的中大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繼續沿著中軸線走,忽然幾條小道匯集在一起,而匯集的終點就是下圖這棟古香古色的樓,在兩旁大樹的襯託下,顯得有點神秘而又不失尊貴。
據小丸子介紹說,這是他們的小禮堂,是由美國克裡夫蘭州的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的總裁安布雷·史懷士出資為嶺南學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會館。1915年動工,1916年建成,為紀念捐贈者,命名為「懷士堂」。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先生與夫人宋慶齡到嶺南大學視察,並在校園合影留念。
在小禮堂的前面,我們眼前所及之處都是一片綠海,小丸子說,這是她們學校的中區草坪。我的天!學校裡居然還有一片比足球場還大且僅供欣賞得草坪!正興奮得跑過去草坪上準備要拍照,小丸子趕緊上前制止,原來中大的草坪是不能踐踏的,每年也就只有拍畢業照的時候才允許走在限定區域的草坪上拍照。
這上下兩圖中的國旗是中線,一邊是中區草坪,另一邊是孫中山銅像廣場。在孫中山銅像廣場的另一邊是馬丁堂,是一座由硬質紅磚砌就。為紀念向嶺南大學前身嶺南學堂捐款的美國辛辛那提州的亨利·馬丁,命名為"馬丁堂"。
馬丁堂前面的石獅子,這一路走來,忽然發覺中大裡的石獅子挺多的,而且感覺每棟樓的石獅形態都不一樣。聽說,中大的飯堂每年中秋節還會做印有5隻形態不一的獅子形狀的月餅讓全校師生品嘗呢。好吧,這特別的月餅已經成功引起了毛線的注意了,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想要今年中秋組隊去中大飯堂搶獅子月餅呢?
沿著馬丁堂門前的小道往前走,就來到了格蘭堂。格蘭堂曾長期用作行政辦公大樓,又稱大鐘樓。聽說這大鐘為美國高利士所贈,打點聲洪亮,能傳數裡之遙。但小丸子說自己在學校這麼久了,這大鐘就從沒準時過。
中大北門廣場前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牌坊,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雙層牌樓,聽說是根據中大古牌坊的風格重建的。
一棟棟民國風的紅磚房,樹木成蔭,難怪中山大學被譽為是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
南門附近有廣州最火爆的喝早茶地兒「點都德」,北門緊鄰珠江南岸,既欣賞到了很多別具特色的建築,還可以看夜景,閒時還能去茶樓點上一盅幾件打發時間,這麼愜意的環境,毛線不禁大呼:我也想去中山大學做一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