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仁第四4.16原文及翻譯
「原文」:子曰:「君子喻①於義,小人喻於利。」
「注」:①喻:知曉,明白。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君子所了解的是義,小人所了解的是利。」
「解讀」:道德高尚的君子重義輕利,行事穩重;小人重利輕義,多追求個人利益。然君子不是不通曉利,只是見利思義,從義而行。
論語裡仁第四4.17原文及翻譯
「原文」:子曰:「見賢①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②也。」
「注」:①賢:賢德。②自省:自我反省。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見到賢德的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缺少賢德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樣的行為。」
「解讀」:見到賢德的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缺少賢德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樣的行為。「見不賢而內自省」,亦忠恕也。
論語裡仁第四4.18原文及翻譯
「原文」:子曰:「事父母幾①諫②,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③而不怨。」
「注」:①幾(jī):輕微、婉轉。②諫:進諫、勸諫。③勞:憂愁、煩惱。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當委婉地勸諫。如果父母沒有聽從,應仍然尊敬、不背逆,雖然憂傷,卻不埋怨。」
「解讀」:這一章孔子講的是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孔子認為,子女侍奉父母要盡心盡力,恭敬有禮,即使父母有不對的地方,子女只能婉轉地勸諫,即便是規勸無果,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以上就是論語裡仁第四4.16、4.17、4.18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
更多內容請搜索95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