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中的兩大忌,批評和威脅
如果孩子總是做錯事而且還不願自我反省,那麼你們會怎麼做?我想不少大人都會去批評或者威脅孩子,這並不是一個明智和有效的方法。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1.換個方式跟孩子說話威脅和嚇唬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傷害自尊心,讓孩子變得害怕父母,從而產生一種叛逆心理。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否則,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開始對他「說不」時,他除了哭鬧、氣噎、打滾,還有威脅父母的選項:離家出走、服毒、跳樓。所以,3歲後,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說「不」的藝術。我們在強調給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避語言暴力傷害了孩子!這裡有16個小技巧,送給老師和家長!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 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
-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因為你不會批評
為什麼您從早到晚總是不停地批評?為什麼常常會對同樣的問題進行批評?難道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毛病太多?您有沒有想過:您的批評為什麼不管用?有人感嘆,做人難!做女人更難!我想您現在一定還想說,做母親更難更累啊!我每天都到傳達室去取訂閱的雜誌和報紙。有個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孫女下學後也常來這裡。
-
為什麼老師越來越不敢批評孩子了?
最近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敢管,家長不捨得管」,顯示著現在教育的狀態。一些老師「不敢管」孩子,是源於「賞識教育」的引導,擔心批評會影響孩子自信,只敢運用「鼓勵」「表揚」作為教育手段。,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和老師理論,越辯越不明,一番苦心無人懂。
-
孩子為什麼越管越叛逆?那是你不知道這6條批評孩子的藝術和智慧
時常聽家長說自己孩子怎麼不聽話, 還不接受家長的批評, 其實哪家孩子都會犯錯誤,我們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批評,接受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更好地成長,所以家長批評孩子也是要講究藝術和智慧的。換句話說,為什麼你的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而且越管越叛逆呢?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
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須在情感上給予支持,而不是打擊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評了幾句?我們在強調給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避語言暴力傷害了孩子!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是別人,該說些什麼」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 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進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
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聽話?讓卡耐基告訴你
常常有父母抱怨,一件事情講了好多遍,孩子就是屢教不改,甚至越批評越不聽話,這是為什麼呢?當孩子受到批評和指責的時候,「防衛本能就會自動浮現。為了維護自尊,他可能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要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甚至故意跟你唱反調。」因而,批評並不能矯正現有的問題。孩子可能因為不斷受到否定而產生逆反心理,將「就」、「就不」掛在嘴邊,甚至聽到父母的批評就自動屏蔽,直接關閉和父母溝通的大門。
-
【教養方式】孩子犯錯誤,批評教育是為了讓他認錯還是?
我問:「孩子經常犯一些什麼樣的錯誤,會讓您總是批評他呢?」媽媽說主要是做作業不自覺,不認真,做題粗心。「那您一般怎麼批評教育呢?」她說是嚴肅地指出他的錯誤,並要他承認。「承認嗎?」我又問。畢竟,孩子知道您掌管著他的生活和玩具零食來源。他可沒有能力跟您對抗到底。哭著認錯,就說明他是被迫無奈。」「可是,我不逼他,他死都不認錯啊,我有得選擇嗎?」「為什麼一定要認錯呢?您自己小學一年級沒有犯這樣的錯誤嗎?沒犯錯誤,孩子怎麼能成長?再說,這些錯在我看來都是這個年齡孩子尤其是男生的常見問題,甚至不算什麼問題。您對孩子太苛刻了,居然連犯錯誤都不讓他犯!」
-
孩子被小朋友威脅「我再也不給你玩了」,孩子不高興,家長該咋辦
孩子成長到4、5歲的時候,這個時候正是孩子對外界敏感的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孩子可能會習以為常,但孩子對於外面小朋友的「我再也給你玩了」卻會給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旦和其他小朋友發生搶玩具的事情,別的小朋友就會說這句話,威脅自己的寶寶,寶寶會特別傷心。
-
「我不打孩子,只批評教育他」批評方法選不對,照樣傷害孩子
每年的4月30日,也就是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國際上設立這一「節日」目的是為了宣傳反體罰兒童。其實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們這一代的父母,相對於上一代的父母,體罰孩子的已經變少,大部分的父母選擇「言語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批評孩子。
-
親子討論 你會批評孩子嗎?爸爸媽媽不可小覷的批評教育……
根據投票結果,我們可以發現,39%的父母表示會就事論事,孩子犯錯會批評;28%的父母表示,如果還是總不該,可能會打罵孩子;14%的父母表示,孩子犯錯時會嚴厲批評,之後也會時刻提醒孩子,避免TA再次犯此類錯誤。瑞瑞媽一直都奉行著放養與自由的育兒理念,對於兒子瑞瑞的成長,總是希望能給他多點自由,輕易不去幹涉他的言行。
-
批評教育的五大雷區:你批評孩子的方式真的對嗎?
書裡關於批評的一些闡述,我覺得非常精闢,聯想到自己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發現自己曾犯過很多錯,希望下面我的經歷對你也有用。他們只是對自己的批評極度變態,自我價值感低到幾乎沒有,認知出現偏差,認為自己活著完全沒有意義。你曾經某一刻有過這種想法嗎?或許吧。那麼該怎麼辦?面對壓力,我們應該學會調整心態,改變對自己的認知,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和自我價值感。3、為什麼會有這樣惡毒的自我批評呢?
-
懲罰和批評是必要的,但只有懲罰的教育,培養不出有歸屬感的孩子
文/霓裳前幾天,有位網友在我的文章《 》下留言說:批評只是教育孩子的一個工具,批評用得好才有效果,用不好會起反作用。沒有人喜歡批評,孩子也一樣。教育好孩子需要更多的智慧,不是更多的方法,智慧多了,方法自然會生出來。最重要的是情感,這才是推動孩子的巨大力量!
-
批評孩子,最不該做的一件事
每當孩子犯錯、表現不好,家長就會想到批評孩子。批評的確是最簡單直接的教育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但怎樣批評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卻沒那麼簡單,需要家長思考和學習。現實中,我發現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總是習慣於通過讓孩子感到羞愧、丟臉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吼叫、責罵、否定:事實證明,這種方式通常收效甚微。孩子不把家長的批評當回事,不能深刻認識到錯誤所在,所以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出現。
-
孩子被批評負氣出走,教育方式不對?如何正確「批評」
最近出現了這樣一個新聞,一個7歲的女童,被父母輔導作業的時候一直遭到批評,於是離家出走,幸好被警察及時發現送回,不然還真令人擔心。 無論什麼時候,家長都是關心孩子的,但是有些家長並不知道如何正確的教導孩子。於是就陷入了一個怪圈,越是教育越是適得其反。
-
父親批評孩子,被孩子金箍棒所傷,竟報警:教育孩子該不該恐嚇?
長沙的張先生正在批評孩子,孩子手裡的金箍棒突然跳出,打傷他的眼睛,父親無法接受這一現實,選擇報警處理。採訪孩子時,孩子說金箍棒上有一個按鈕可以伸縮,他是不小心碰到的。有網友懷疑孩子說謊,可是無論孩子是否說謊,當今父母教育不了孩子的時候,經常會選擇讓警察幫忙。
-
孩子的每一個錯誤都該受到批評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同
孩子做錯事,家長都會批評、指正、甚至責罵以求他們能夠改正,但每一個錯誤都應該被批評麼?首先,我們要知道,小孩子犯錯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誤的,也不會過多地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因此,小孩子對錯與否多是大人來判斷的。
-
為什麼越批評越改變不了孩子?父母沒有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每一個人在沒有孩子之前都肯定有這種心理「如果我有孩子了,我一定要做一個最溫柔的媽媽」「我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溫文爾雅的人」「不能批評孩子,要理想的教育」當有了孩子之後,特別是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很多媽媽發現以前讀的那些「育兒雞湯文」,簡直是白讀了!
-
同樣是教育孩子,批評孩子與否決定了兩種人生,來看看差別在哪
有的家長教育孩子就喜歡採用批評的方式,因為家長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家長的威嚴,而且只有這樣家長說出來的話才會有分量,孩子才會記在心裡。家長的這種批評式教育真的能夠如家長所想,真的能夠起到家長想要的作用嗎?
-
「拖後腿」不該成為批評教育中的慣用語
近日,四川遂寧一老師陳某因在班級QQ群中發表不當言論而被通報批評。記者採訪得知,該老師的不當言論系因在班級群表示「幾名學生成績拉了班級後腿」,並稱這幾個學生應該為全班感覺羞愧,「讓我們班丟臉」。有家長隨後在群中表示,老師不應該「歧視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