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聽話?讓卡耐基告訴你

2020-08-28 飛飛蜂鳥

常常有父母抱怨,一件事情講了好多遍,孩子就是屢教不改,甚至越批評越不聽話,這是為什麼呢?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提出:「批評斥責一個人往往會損害他寶貴的尊嚴,傷害他的自重感,並激起他的強烈反抗,同時你所批評的事情也不會得到任何改善,所以批評絲毫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多數情況下,批評只是讓你自己得以宣洩不滿的情緒。

當孩子受到批評和指責的時候,「防衛本能就會自動浮現。為了維護自尊,他可能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要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甚至故意跟你唱反調。

因而,批評並不能矯正現有的問題。

孩子可能因為不斷受到否定而產生逆反心理,將「就」、「就不」掛在嘴邊,甚至聽到父母的批評就自動屏蔽,直接關閉和父母溝通的大門。

那麼孩子犯了錯應該怎麼來教育呢?

教育家陶行知的做法值得深思和借鑑。陶行知先生作為小學校長,看到一名男生想用磚頭砸另一個同學,趕緊制止了該同學,並讓這名學生到自己的辦公室去。

陶行知問清事情由來之後,回到辦公室,發現男生正在門口等他,於是掏出一塊糖遞給那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比我先到了。」男生接過了糖,覺得很驚訝。

接著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塊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就住了手,說明你很尊重我。」該男生猶猶豫豫地接過糖。

然後,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塊糖:「我已經知道,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

這時,那名男生深受感動,流著淚認錯:「陶校長,我錯了,不管怎樣,我用磚頭砸人都是不對的……」

最後,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塊糖:「你已經認錯,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犯錯的處理方式非常睿智。他給學生留出了充足的冷靜空間,沒有加以任何批評和指責,反而採用了讚美的方式,潤物細無聲的解除了學生的心防,從而讓他自己認識到錯誤,並發自內心的願意改正。

心理學家B·F·史金勒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因好行為受到獎賞的動物,其學習速度快,耐力也久;而因壞行為受到處罰的動物,則不論速度還是耐力都比較差。研究顯示,這個原則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樣的結果。

父母很多時候習慣站在高處,對孩子期望過高,不自覺的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提出各種居高臨下的建議,有時心急氣憤中忍不住對孩子採取訓斥、指責,甚至打罵等處罰方式,將孩子置於弱勢地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俄國文學批評家維·格·別林斯基說:「自尊心是一個靈魂中的偉大槓桿。」孩子的自尊心應該得到充足的滋養,擁有高自尊的孩子責任感強,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容易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兒童時期,外界的評價對孩子自尊心的形成會有很大影響,父母對他們的愛和尊重能滋養他們的自尊心。而不斷被批評則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結果就是越來越不在乎家長的批評和意見。

想讓孩子真正接受你的批評,需要平心靜氣,將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進行交流和溝通。很多時候,陽光比北風更有力量。

在決定提出批評建議之前,讓自己和孩子都冷靜幾分鐘,鼓勵孩子自我探索,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做出真正的改變。

美國早期教育家斯特娜是這樣教育女兒的:

有一次,女兒去同學家玩,答應母親12點半以前回家,可是卻比約定的時間晚了20分鐘才到家。斯特娜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指了一下牆上的鐘。

女兒知道回來遲了,馬上道歉。吃完飯,女兒趕緊換好衣服,準備像平時一樣去看電影。這時,斯特娜又讓女兒看看時鐘,提醒她:「今天時間來不及了,電影已經開始了。」孩子難過地流下了眼淚。斯特娜並未趁機大講道理,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同情的說:「這真遺憾!」

不需要批評指責,母親平靜客觀的態度,尊重孩子的同理心,就能夠讓孩子看到不遵守時間帶來的後果,自己認識到錯誤並深深悔悟。

蘇格拉底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

你眼裡不乖的孩子未必就是不聽話,不要輕易批評,尊重他們,學會欣賞他們,引導他們散發出自己內心的光芒。


相關焦點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總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給自己長臉。孩子因為能力限制,不想去學,或者也學了但是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父母就認為孩子故意和自己對著幹,不聽話。,我們就很生氣,忍不住數落孩子,認為數落之後孩子就會聽話,但是無數次的實踐證明,孩子哪有那麼容易聽話,不是背道而馳,就是進度太慢,不符合自己的預期。
  • 孩子為什麼越管越叛逆?那是你不知道這6條批評孩子的藝術和智慧
    時常聽家長說自己孩子怎麼不聽話, 還不接受家長的批評, 其實哪家孩子都會犯錯誤,我們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批評,接受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更好地成長,所以家長批評孩子也是要講究藝術和智慧的。換句話說,為什麼你的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而且越管越叛逆呢?
  • 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
    導讀: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一位家長朋友說,當她在沒有孩子之前特別不理解那些打罵孩子的行為,成年人用武力徵服孩子是無能的表現。如今當她有了兒子之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靠講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忍不住動手打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她發現自己的方法越來越不可行,耐心也越來越少,正在逐漸變成自己討厭的那類人。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①家長給孩子做榜樣,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別做很簡單的道理,能做到的家長卻很少。
  • 為什麼你的孩子越打越不聽話?
    你的孩子,為什麼越打越不聽話?當你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到底獲得了什麼感受?她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父母認為,打孩子是為了約束孩子錯誤的行為,都是為了孩子好。偏偏孩子並沒有因此變乖,反而在學校學會了打架,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孩子總是問爸爸:「你能換個老婆嗎?」雖說童言無忌,洋洋還是挺傷心的,「就差把心掏出來給他了,他怎麼就不領情呢?」
  • 你越管孩子越不聽話!育兒專家:家長學會4招,孩子乖乖聽話
    然而,父母越管教,孩子就越不聽話!這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那麼,今天小編就給父母點建議,學會這4招,孩子乖乖學好。第二步:承認孩子的情緒當你注意到你的孩子在發脾氣時,試著替他說句話:「你現在是不是有點生氣了?」「你現在有點不滿意了嗎?」小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所以當他們感到不開心的時候就會心煩意亂。
  •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越讓人操心?
    教育的目標有千萬種,也許最差的一種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乖」孩子了……一、「乖」會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二、「乖」孩子不懂的表達真實情緒 與其說你的孩子聽話乖巧,不如說你的孩子沒有安排感,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他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鬧,他知道不哭鬧你們才會更喜歡他。換句話說,他在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 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批評孩子,你越批評,孩子越聽話
    在家長眼裡,聽話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自己的孩子總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在家庭教育中,面對經常犯錯的孩子,我們有時候也很為難,批評重了又怕傷了孩子的自尊,說輕了又怕沒有效果。其實你知道嗎?還有一種批評方式既有效又不會傷害到孩子,那就是幽默式批評。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過於死板的東西,我相信,連那些過於死板的人也是如此。
  •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怎麼辦?悄悄告訴你,有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
    爸爸媽媽對小孩子最常見的抱怨之一,就是我的孩子不聽我說的話。然後對我的一些要求,也假裝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好像沒聽見一樣。越管孩子越不聽話,怎麼辦?悄悄告訴你,有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其實啊,這個背後是有很多的緣由的。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學會這幾招,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很多時候,管教孩子就是幾句話的事兒。話說得恰當,不但能輕鬆幫孩子改掉壞習慣,還不必撕破臉皮;如果說得不恰當,就會越說越多,越多越沒用,最後家長生一肚子氣,孩子還是油鹽不進。你讓他不要看電視了,趕緊洗手吃飯,可他就是賴著不動;你讓他不要挑食,可他還是這不愛吃那不愛吃。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你為什麼不聽話?」家長越這樣吼,孩子越不聽,答案在這裡
    :「你為什麼不聽話?」。當孩子不聽話,惹家長生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這句話。這樣的問話,往往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不是孩子被嚇到沉默不語,就是孩子告訴你不聽話的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當別人問你:「你今天為什麼沒上班呢?」那麼,你可能回答「今天我休息。」或者「今天我請假了。」
  •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看看專家怎麼說
    01.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很多學齡前兒童,大多,聰明伶俐,十分招人喜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們紛紛表示沒有小時候那麼聽話了,特別是一提到看電視和手機遊戲,就會跟著父母對著幹。 父母們常抱怨,孩子也越長大,越調皮霸道,就是喜歡跟著家長對著幹,越不讓他幹什麼,他偏要去幹,許多家長,面對著這樣的孩子也都是束手無策。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反而越不幸福?背後三大現實原因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乖」作為衡量孩子素質的標準。在學校裡,「孩子平時聽話」也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孩子嘮叨:「你必須聽話,如果你不聽話會怎樣……」當父母見面並談論起孩子時,他們經常互相稱讚「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孩子們內心知道,如果他們表現得「乖」,大人就會很高興。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 白茶清歡: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怎麼樣,家長們互相碰面了解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和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 批評孩子時,千萬別做這件事!孩子越批評越差勁(附批評孩子的技巧)
    每當孩子犯錯、表現不好,家長就會想到批評孩子。批評的確是最簡單直接的教育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但怎樣批評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卻沒那麼簡單,需要家長思考和學習。現實中,我發現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總是習慣於通過讓孩子感到羞愧、丟臉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吼叫、責罵、否定:事實證明,這種方式通常收效甚微。
  • 父母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超限效應:你觸碰到了孩子的忍耐極限
    有一次閨蜜送孩子去上學,結果馬上就要遲到了,兒子還在那裡磨磨唧唧慢慢悠悠,這時閨蜜徹底火了,不停地給孩子說:"就要上課了,你怎麼就不能快點,剛才我就提醒你很多遍了,可你就是不聽,還是在這裡磨嘰。"閨蜜還沒有說完,孩子就開始捂著耳朵並朝閨蜜吼叫道:"你有完沒完,你能不能夠不嘮叨了?"接著甩門就走。
  • 越批評孩子,作業越不會做,家長掉進這個怪圈出不來
    為什麼孩子越批評越容易出錯?>而且在批評的過程當中,我們大腦是亂糟糟的,我們能記住的是最壞的答案,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使用的往往也是最壞的答案,所以那個時候你批評孩子能讓孩子記住的就是最壞的答案,而不是最好的答案,這個時候越批評孩子,孩子記住的錯的東西反而越多,那麼我們就得不到自己本來想要的結果,反而讓孩子走向了另外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