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批評孩子,你越批評,孩子越聽話

2020-10-19 小樂老師教育課堂

在家長眼裡,聽話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自己的孩子總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在家庭教育中,面對經常犯錯的孩子,我們有時候也很為難,批評重了又怕傷了孩子的自尊,說輕了又怕沒有效果。

其實你知道嗎?還有一種批評方式既有效又不會傷害到孩子,那就是幽默式批評。

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過於死板的東西,我相信,連那些過於死板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適當運用「幽默效應」,往往要比單純嚴肅的說教有用得多。

一位父親對我說,教育孩子嘛,就應該嚴厲一些!沒錯,和母親的溫情教育截然相反的是,不少父親在教育孩子時,大都過於嚴肅,你知道為什麼大多數孩子都對父親有敬畏心理嗎?這就是原因。

有些父親可能因此會說,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啊。我想,這些父親應該走入了一種誤區,他把嚴厲當成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而事實是什麼呢?過於嚴肅只會讓孩子和父親的關係越來越遠,甚至產生父子對立。

相反呢,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將氣氛弄得輕鬆一點,話語裡多一點風趣幽默,可能更能觸動孩子活潑的天性。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不僅能讓孩子煥發出他們的天性,還能讓孩子在輕鬆的笑聲中受到印象深刻的啟迪。

路路的父親是我的朋友,那天他來我們家玩的時候,跟我說起了他兒子的事情。他說,我兒子非常倔。這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了戰爭片,每天都拿著刀槍棍棒打打殺殺的,甚至把家裡弄得雞犬不寧。批評他吧,又怕傷害他單純的心靈,不批評吧,簡直無法無天。

那天他帶兒子去他奶奶家,結果在半路上的一個商店外面,他看到商店的櫥窗裡陳列著一支新式玩具步槍,便纏著他要買。

可是,家裡的武器玩具快要堆成山了。

那時候我朋友就想,如果批評他不給他買的話,依他倔的性格,勢必會弄個天翻地覆。

於是他嘗試著對兒子說:「兒子呀,你的軍費開支是不是也太大了?現在是和平時期,美國都裁軍了,我們裁減點軍費如何?」

聽他這樣說,兒子笑了笑,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的要求,還對他說,要做個光杆司令。

你看,一句風趣幽默的語言就化解了父子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

在這裡我要對我的這位朋友大加讚賞一下,應該說他的這種教育方式無疑是最恰當和諧的,甚至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呢。

對於父親們來說,和孩子之間弄出一些難堪的局面是很正常的,比如孩子講錯話、做錯事或其他一些難堪的事情等等。如果在處理這些事情上,父親幽默一些、輕鬆一些,不要將事情看得那麼嚴重的話,可能事情就很容易解決了。

可能有些父親還沒意識到,幽默的談話方式,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父子之間情感交流的潤滑劑。

畢竟,現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強,你批評他幾句,他可能就受不了了,甚至和你對著幹,無疑,常常會使父子之間的關係弄成僵局,更為嚴重的是,逆反心理會讓孩子破罐子破摔。

按照我們的要求,兒子放學後,可以先玩一會兒再寫作業。那天下班比較晚,當我回到家的時候,發現兒子正在看動畫片,我以為他的作業都做完了,於是沒說什麼。當我準備檢查他的家庭作業時候,才發現他的作業根本就沒有動。

我剛想發作準備訓斥他一頓,但轉念一想,難免要「得罪」兒子呢!消消氣吧,於是抑制住了怒氣。等後面兒子做完作業的時候,我說:「唉呀,兒子你是不是覺得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爸爸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只是當時躲懶的時候被抓住了!「我的話讓孩子吃了一驚,因為我以前很容易就會批評他的。

我發現,和平常相比,兒子今天的作業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認真和有質量。他甚至在沒有我提醒的情況下,就將第二天的功課預習了一遍。

可能有了這次特殊的經歷,從此,每天他都堅持將作業做完再看電視,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身處此境的我,深深地感悟到這一句詼諧幽默的話語,不知要勝過多少次的呵斥。

對於父親們來說,過於嚴厲只會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也很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如果能巧用幽默,化莊為諧,讓教育變得平易近人,既能保護孩子自尊心,又達到教育效果,自然也容易被孩子接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聽話?讓卡耐基告訴你
    常常有父母抱怨,一件事情講了好多遍,孩子就是屢教不改,甚至越批評越不聽話,這是為什麼呢?當孩子受到批評和指責的時候,「防衛本能就會自動浮現。為了維護自尊,他可能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要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甚至故意跟你唱反調。」因而,批評並不能矯正現有的問題。孩子可能因為不斷受到否定而產生逆反心理,將「就」、「就不」掛在嘴邊,甚至聽到父母的批評就自動屏蔽,直接關閉和父母溝通的大門。
  • 批評孩子時,千萬別做這件事!孩子越批評越差勁(附批評孩子的技巧)
    每當孩子犯錯、表現不好,家長就會想到批評孩子。批評的確是最簡單直接的教育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但怎樣批評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卻沒那麼簡單,需要家長思考和學習。現實中,我發現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總是習慣於通過讓孩子感到羞愧、丟臉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吼叫、責罵、否定:事實證明,這種方式通常收效甚微。
  • 孩子為什麼越管越叛逆?那是你不知道這6條批評孩子的藝術和智慧
    時常聽家長說自己孩子怎麼不聽話, 還不接受家長的批評, 其實哪家孩子都會犯錯誤,我們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批評,接受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更好地成長,所以家長批評孩子也是要講究藝術和智慧的。換句話說,為什麼你的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而且越管越叛逆呢?
  • 你越管孩子越不聽話!育兒專家:家長學會4招,孩子乖乖聽話
    然而,父母越管教,孩子就越不聽話!這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那麼,今天小編就給父母點建議,學會這4招,孩子乖乖學好。第一步:話不說2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數父母都是保持平和的態度,儘量不打人,更多的是遷就孩子。但是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就存在多次說同樣的話,有意識地提醒孩子。但是,孩子的自控力往往比較差,特別是父母在忙其他事情的時候,他會觀察父母的態度。如果家長馬上來了,他可能就會乖乖的聽話。
  • 《越批評、越罵,孩子越不改,有辦法了!》
    《越批評、越罵,孩子越不改,有辦法了!》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事,大人如果老是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和責罵是不正常的事。這樣的家長應自我改正,家長若不改正,孩子也就錯過了改正的機會。家長想自我改正,下次批評和責罵前,可以先這樣問孩子:1「發生什麼事情了?」
  • 孩子被批評就大鬧,越批越慢?專家說:問題,出在父母身上!
    眼看上學快遲到了,孩子就是磨磨蹭蹭,越批評越慢。眼看就要到凌晨了,孩子就是不好好寫作業,一批評就鬧情緒。去朋友家,孩子欺負小朋友,剛說兩句就哭鬧……在生活當中,尤其是在關鍵時刻,孩子總是表現得非常不懂事:不肯聽家長的話,還不能夠批評,一批評就大哭大鬧。說:媽媽壞、媽媽討厭、不喜歡媽媽。孩子真的是故意不聽話、愛哭鬧,惹家長生氣嗎?
  • 孩子越批評越犯錯,批評孩子兩大"雷區",看看你踩雷了嗎?
    因此對於我們家長的批評,孩子聽完了產生的是一種厭惡或排斥的心理,甚至下次在同樣的事情上,孩子還是和你對著幹,這可能是因為你踩了批評孩子的雷區。批評兩大雷區,家長千萬不要踩1.在孩子吃飯或睡覺的時候批評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錯誤,我們家長都不可以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神經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是他們的味蕾。
  • 普通家長教育孩子用批評,聰明家長卻喜歡這樣子說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會情不自禁地說出這句話。受到批評指責的孩子,究竟有多少人會以為這真是對我好的?為了摸清受批評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問了剛被罵哭過的侄女。事情是這樣的,侄女平常學習很自覺,但最近總避開她媽媽偷偷看電視節目。這事被媽媽發現,上來直接關掉電視,接著就是一頓批評。
  • 越批評孩子表現越差?心理學「標籤效應」: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這樣的話我們常常都能聽到,還會每天都掛在嘴邊。很多家長習慣性地給孩子"貼標籤",這已經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當孩子不斷被強化負面標籤,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就是"標籤效應"。"標籤效應":越批評孩子,孩子表現得越差孩子天性貪玩好動,總會給家長惹麻煩。遇到孩子不守規矩,家長就大聲訓斥:"你真是個聽不懂規矩的搗蛋鬼!"
  • 批評過多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孩子總是把媽媽的批評當成耳旁風,甚至屢教不改,你越是三番五次對孩子說「你要把你的屋子收拾乾淨」,他就越把你的話當成耳旁風,屋子還是雜亂依舊。往往我們越批評他,他們就越犯同樣的錯誤。媽媽們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就又絮絮叨叨的數落孩子,似乎永遠看不到孩子發生的改變。媽媽們在恨鐵不成鋼的憤怒之下,是否能夠想到,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批評話太多了,導致孩子這樣呢?
  • 越批評孩子,教育越無力?助力孩子學好需技巧,不妨試試新方法
    我們會發現很多家庭的父母越批評自己孩子孩子情況越糟糕,明明想要把孩子引導往正途去去,發現孩子根本不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反而是學會了另外的手段來對付自己,自己越批評他,最後的結果也越糟糕,這讓很多父母覺得特別無力,自己怎麼做才能幫助到孩子,這是他們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如果孩子特調皮,證明孩子是個聰明寶寶
    有帶娃經驗的爸媽都會發現,越難帶的孩子是越聰明的。其實,這個不是個別爸媽的說法,很多教育領域的教授也是這樣的講的。「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父母,越得有個聰明的父母」。言下之意就是,聰明的孩子不好帶,一切重在引導教育。有以下行為的孩子都是智商比較高並且比較難帶的。
  • 被外人當面批評孩子,聰明家長都這樣做,有面子還對娃好
    後來他學乖了,在叔叔面前很聽話,但叔叔總會找到理由,當眾批評他。那個時候的他,覺得所有人都在用鄙夷的眼睛看他。而他求助性地看向家長,家長總會雲淡風輕地說:多大點事。好像很多家長都是這樣,被外人當面批評孩子,為了面子,不是不管,就是罵得更厲害。這其實讓孩子很受傷,很無助,家長也沒面子。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被外人批評孩子,聰明家長都會用以下方法做,有面子還對娃好。
  • 白茶清歡:為什麼家長越是批評,孩子越沒用長進?
    為什麼家長越是批評孩子越沒長進?總覺得孩子問題特別多的家長往往對孩子的態度就是遇事先認定孩子有錯,然後居高臨下去批評,不肯降到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去看看孩子真實的狀態,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困難到底是什麼,孩子出於什麼樣的想法這麼決定這麼做。先認定孩子有錯,就好像不經過其他程序直接宣判對方,孩子沒有解釋機會開口說什麼,都是孩子又給自己找藉口,其實我們的目的根本不是判定對錯,而是幫孩子提高。
  • 越批評孩子情緒越失控?過度批評會阻礙孩子情緒感知和語言表達
    當孩子太過調皮,或是犯錯誤,又或是非要做某件事而我們不能立刻答應的時候,相信絕大多數家長一開始都會好好和他們講道理。但是相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可能因為家長的幾句話就立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馬上改正。
  • 寶寶越批評越難進步?巧用「羅森塔爾效應」,挖掘孩子學習潛力
    至於老師的話,批評孩子會使他們的進步越來越難,可能是有以下幾個原因。二、為什麼孩子越批評越難進步?很多孩子都會這樣,有些家長可能以為孩子小,說說他們會沒有什麼,其實不是的,孩子越小會把自己的面子看的越重要,家長如果批評他們了,他們會很受傷,其實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作祟。
  • 越批評孩子,作業越不會做,家長掉進這個怪圈出不來
    >而且在批評的過程當中,我們大腦是亂糟糟的,我們能記住的是最壞的答案,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使用的往往也是最壞的答案,所以那個時候你批評孩子能讓孩子記住的就是最壞的答案,而不是最好的答案,這個時候越批評孩子,孩子記住的錯的東西反而越多,那麼我們就得不到自己本來想要的結果,反而讓孩子走向了另外的一個方向。
  • 家長越聰明,越懂得培養孩子這「2項能力」,孩子將來情商不會低
    在這些家長看來,這樣的方式可以鞭策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打擊和批評都會讓孩子成長。他們覺得,孩子只要能夠承受得起自己的打擊,將來就不容易被社會擊垮。與其讓孩子將來走入社會時才體會到這種苦,還不如自己早早讓孩子體驗這種苦,讓孩子提前適應。這樣的想法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問題很大。
  • 孩子越批評越叛逆,哪裡出現了問題?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很多家長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總是不聽話,總是犯錯,對孩子進行批評後的,孩子的行為反而更加惡劣,讓很多家長都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現在的孩子普遍都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當家長一味的批評孩子時,孩子就會產生與父母對著幹的行為,家長很是頭疼。孩子說不得?
  • 父母輔導作業,7歲女孩離家出走: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會?
    ,但是父母越著急上火,越吼,她們就越反抗,甚至離家出走。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棍棒出孝子」這種意識早已根深蒂固,但是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這樣的批評不僅不會讓孩子改正錯誤可能你覺得很簡單的題目,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很難,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就會容易很多。學會換位思考之後,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對的就要及時改正。對孩子的錯題要及時指出,耐住自己的性子,不要嘮叨孩子,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