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聽話?」家長越這樣吼,孩子越不聽,答案在這裡

2020-10-06 相伴讀書



文/木籃


01

不知道你有沒有和孩子說過這樣的話:「你為什麼不聽話?」。當孩子不聽話,惹家長生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這句話。這樣的問話,往往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不是孩子被嚇到沉默不語,就是孩子告訴你不聽話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當別人問你:「你今天為什麼沒上班呢?」那麼,你可能回答「今天我休息。」或者「今天我請假了。」無論哪一個答案,都是在回答自己不上班的理由,所以,當你跟孩子吼的時候,孩子肯定在腦子裡搜索「不聽話的理由」。


電視劇《小歡喜》裡有這樣一個劇情,英子的媽媽追著英子大喊:「你為什麼非要上那個南大啊?」英子給媽媽的回答是:「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同樣的道理,當你跟孩子吼「你為什麼不聽話?」時,孩子回答你的只能是不聽話的理由。當然,孩子也可能被嚇到,完全不知道該什麼,這樣的情形,又會激起家長更加憤怒的情緒。其實,孩子不知所措,是因為眼前的情形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02

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講的是小企鵝被媽媽吼叫時的感受。早上的時候,企鵝媽媽又對小企鵝發脾氣了,小企鵝嚇得全身都散開飛跑了,腦袋飛到了宇宙裡,肚子落入了大海裡,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尾巴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小企鵝只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


小企鵝形象地描述了,媽媽大吼大叫時自己的內心感受。小企鵝承受不了媽媽的脾氣時,就想要逃啊逃,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如果孩子不能承受家長的大發脾氣,就會形成逆反心理。



03


孩子不能吼不能打不能罵,但是,孩子確實做錯了,怎麼辦?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直接指出他們過去的錯誤,這於事無補。讓他們採納新的方法,才是我們要做的。切記不可教條地和他們說話,即便是提建議,也不應該用命令的語氣,而是儘量用「可能」、「也許」或「你可以嘗試一下」等建議性的口吻。即便是我們知道他們錯的地方和原因,我們也不能貿然指出,讓他們有種被人強迫去做的感覺。


如果想讓孩子愉快地接受建議,就要尊重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讓孩子採納家長的意見,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控制孩子。


04


理性的時候常常後悔跟孩子發火,脾氣來臨的時候,卻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樣才能不被情緒牽著走,好好和孩子說話?


奧雷柳斯說過,如果你對周圍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並非事物本身如此。借著感受的調整,可在任何時候都振奮起來。


一個人的情緒源於他的想法和認知,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告訴自己「暫停一下」。問一問自己,客觀事實是什麼。


印度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當一個人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觀事實的時候,就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情緒的發生是人的自動化反應,而觀察客觀事實,可以把人的思維引向有意識的思考方向。



05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指出,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罵的方式;儘量設身處地地去想——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比起批評責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讓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家長和孩子好好說話,可以按照這幾個步驟來達到高效溝通的目的。


以一個實際案例來分析一下,有一位媽媽給孩子輔導作業,孩子有些題目不會,媽媽看到這些都是老師講過的題型,一下子脾氣就上來了。「這個題都不會,這不是老師課上剛講過的嗎?只是名稱變化了一下,你上課都幹什麼了,到底有沒有聽講?」


1、看見自己的情緒

媽媽為什麼生氣?因為她覺得孩子這道題不會做,是孩子上課沒有認真聽講。真相可能是,孩子認真聽了,但是,理解得不是很透徹,並不一定是孩子沒有認真聽。


2、客觀觀察事實

什麼是客觀觀察事實,就是不帶任何評論,描述眼前發生的具體的事情。在這個案例中,客觀事實是:孩子有道題不會做。


3、看見孩子的感受

媽媽有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情緒,情緒被看見,才會進入理性的溝通狀態,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看清孩子的感受:題目不會做,心裡著急。


4、溝通的目標是什麼?

在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共同目標,孩子和媽媽的共同目標,就是解答孩子的學習困惑。目標就像一個燈塔,對於溝通具有指引的作用。


5、具體怎麼說


講述事實+表達感受+詢問對方的感受


媽媽:剛才看到這個題目你都不會,我一下子很生氣,這個題目就是老師上課講的提醒稍微變換了一下,我心裡以為是你上課沒有認真聽講導致的。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孩子:媽媽,我上課認真聽了,我以為我聽懂了,沒想到做題的時候又不會了,所以,我心裡也很著急。


媽媽:那我知道了,我再重新給你講一遍,你再加深一下理解。


人們不會因為你表達的內容感到氣憤,他們表現出牴觸情緒是因為在對話中失去了安全感。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對話內容本身,而在於對話的方式和氣氛。

——《關鍵對話》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這時候孩子甚至會忘記自己做錯的事情,反而感覺是家長的不對,至少他們不應該這麼吼自己,於是孩子就會被各種不滿和牴觸情緒包圍,此時他們會和家長對著幹也就不奇怪。而家長越吼,孩子越叛逆,多半就是這幾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說家長想要讓孩子糾正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單單靠「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 家長們要搞清楚你越是對孩子大吼孩子越不聽話
    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我們做家長的也是心急如焚,家長們很是著急,說也說了。當我們第一次大聲斥責孩子的時候,孩子確實很害怕,會表現得很老實、很聽話。可是大聲訓斥的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習慣這些大強度的「刺激」,看似在聽你吼,其實注意力早已經游離到別處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麼。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背後原因太扎心!當家長的一定要看
    吼孩子這事兒,就和人擠痘痘一樣,都是「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玩笑歸玩笑,但父母喜歡用吼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卻是實在是不應該,很多父母吼孩子,是想通過吼叫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氣了,從而乖乖聽話。可最終卻發現,我們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懂事,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試試這幾個方法!
    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上進,但有時候孩子們「熊」起來油鹽不進,你怎麼說他都不聽,終於成功的激起了你的怒火,「咆哮」了起來。方法一:提出要求不說無意義的話,別讓你的嘮叨佔據孩子的注意力,簡潔乾脆的提出要求,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軟硬不吃」,不妨試試這5招,一治一個準
    文/ 阿慧媽媽談育兒父母們經常抱怨,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不聽話,還軟硬不吃,有一位寶媽說,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動畫片後,就「自動屏蔽一切」,說什麼也不聽,吃飯了也不吃,最後氣的打了頓,但是下次還是這樣,每次打孩子,心裡也心疼,但是講道理也不好使,下面這5招,家長們不妨試試,一治一個準。
  • 你越吼孩子越「沒出息」,還總是不聽你的話!如何打破這「怪圈」
    文/山爸爸育兒記多數媽媽都是「虎媽」,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平時也控制不住脾氣,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都是想讓孩子能有「出息」,但是越大吼越「沒出息」,孩子還總是不聽你的話,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
  •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這樣的方式才最簡單有效
    明明知道這麼做無用,但我們就是習慣這麼做……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上進、學好,關心孩子的出發點是不容置疑的,可有時候也確實是頭疼:孩子就是油鹽不進,好說歹說就是不聽。 於是,我們一氣之下就會吼孩子、罵孩子,可是時間一長,孩子真的變成了個「皮賊」,越罵越不聽話,甚至還學會了頂嘴。這或許是無數家長最煩心的事兒了。
  • 越打越皮,越吼越不聽,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最好是這樣做
    ,孩子只會做不好事情孩子小的時候,是聽不太懂大人講道理,有時候說得越多,反而會讓孩子在某件事上產生負面情緒。即使你說得不對,孩子也還是會想為什麼星星月亮不能長這樣,我覺得它應該就是長這樣。2.想讓孩子聽話懂事,家長可以用這4個方法。
  • 你越吼孩子越笨!喜歡高嗓門說話的家長,別怨孩子聽不進去話
    ……可能很多家長已經習慣了這樣高聲教育的方式,不覺得這有問題,但一直這樣下去,會把孩子吼笨的,反應遲鈍,怎麼說他都聽不進心裡,那可能是你的高嗓門已經影響了孩子智力。父母越吼,孩子越緊張,越沒辦法思考,越出錯,父母就更生氣,用更高的分貝來吼,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常說這4個字,孩子懂事又聽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專門和我們對著幹。叮囑了好多遍,感冒沒好不能去外邊淋雨玩,孩子死活不願意,被揪了回來卻又撒潑打滾哭鬧不停。為什麼孩子容易和家長「槓」起來?越說卻越不聽呢?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學會這幾招,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很多時候,管教孩子就是幾句話的事兒。話說得恰當,不但能輕鬆幫孩子改掉壞習慣,還不必撕破臉皮;如果說得不恰當,就會越說越多,越多越沒用,最後家長生一肚子氣,孩子還是油鹽不進。你讓他不要看電視了,趕緊洗手吃飯,可他就是賴著不動;你讓他不要挑食,可他還是這不愛吃那不愛吃。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徵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 不吼不叫,怎讓孩子乖乖聽話
    孩子越吼越糟糕,但家長往往又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因為本能認為吼叫能對孩子行為問題立馬進行效應。 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 小A是我的閨蜜,一個新手全職媽媽,她對孩子是極致呵護的,不得不說她是個稱職的媽媽。小A的三歲兒子在她的調教下也算是乖巧聽話,但小男孩有些膽怯懦弱,遇到一些小問題會哭鬧不止,哄也不行,吼也不行。
  •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牢記3點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王姐是個大齡產婦,到了35歲的高齡才生下第一個孩子,對於這個孩子王姐是非常疼愛的。孩子小的時候非常可愛,整天圍著王姐轉。不過在逐漸長大後,孩子也開始出現了叛逆行為。王姐已經是43歲了,恰逢更年期的到來,對於孩子的行為,王姐終於忍無可無,每次只要孩子發脾氣,王姐就會直接和孩子對著吼。更年期碰上青春期,兩個人的爭吵就因此開始了,而且每次都是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其實父母越吼孩子,孩子越不會聽,想要讓孩子聽話,先要了解孩子的叛逆期。
  • 你越大聲吼,孩子越差勁!家長學會這麼做,比你吼100句都有用
    前一段時間,不少的家長向我訴苦「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難帶了,你跟他講道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多說幾遍,他又不耐煩,每次都需要我大聲吼他才會聽話,每天教育的孩子的方法基本全靠吼,真的擔心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啊!」
  • 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
    導讀: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聰明的父母都會選擇這樣做
    昨天晚上和表姐一起通電話,說起孩子的教育她跟我說自己頭都大了。外甥2歲的時候,她就出去打工了,孩子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現在孩子該上小學了,她就讓孩子跟在自己身邊。可是孩子調皮搗蛋,不寫作業,做事磨磨唧唧,一點都不好管,自己本身就是個急脾氣,孩子不聽話,她就忍不住要動手打孩子。
  • 為什麼越嚴厲的管教,孩子越不聽?家長做到這4點才能事半功倍!
    張姐吐槽自家孩子特別不聽話,常常拿父母的話當耳旁風。張姐本來想和孩子好好地講道理,但是看到孩子完全不要聽的樣子就難免要發火,最後講道理也變成了指責訓斥或者是胖揍一頓。這讓張姐很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天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張姐收拾完家務發現孩子的作業進展緩慢,於是張姐便催促了孩子幾遍「不許寫作業的時候吃水果!」「不許不專心!」
  • 你越吼,孩子越笨!別讓你的脾氣,毀了孩子一生
    作者:爸媽錦囊,大米媽當孩子不聽話,或者出錯時,你會怎麼做?我想很多父母通常都是通過大聲吼罵孩子,來使他聽話。可這樣做,你的情緒是發洩了,卻讓孩子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而且吼罵孩子,不僅會造成他性格上的缺陷,還會讓他越來越笨。
  • 孫儷吼孩子一時爽上熱搜,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那時候的我其實真的希望媽媽能抱抱我,溫柔的跟我說:讓妹妹多玩一會,等她回家了你就可以獨享了。如果這樣說我一定會大方的讓給她,可每一次等來的都不是這樣的理解。「哎,你怎麼又在牆上畫呀!說了多少次了?」 閨蜜小美剛衝完寶寶在廁所擠出來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著畫筆在牆上作妖。她一把奪過畫筆,忍不住朝孩子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