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常說這4個字,孩子懂事又聽話

2020-09-20 小雪媽媽育兒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專門和我們對著幹。叮囑了好多遍,感冒沒好不能去外邊淋雨玩,孩子死活不願意,被揪了回來卻又撒潑打滾哭鬧不停。為什麼孩子容易和家長「槓」起來?越說卻越不聽呢?

為什麼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

從父母角度來講,孩子小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對,所以需要我們來進行約束,將一些我們看來不對的事情,禁止孩子去做!但是讓我們不明白的是,明明結果是為了孩子好,孩子為什麼卻不領情呢?

其實,這主要是出發點不一樣。從我們的角度看,禁止一些事情是為了孩子好,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是我們剝奪了他的選擇權利,我們對孩子說「不」,你不能做這個不能碰那個,孩子觸發了「禁果效應」,越被禁止就越好奇,越好奇就越想做。

這樣一來,其實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正常的一個成長過程,這說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慢慢在探索自我權力主導,而這在所難免和家長的權威產生了衝突。

因此,想要解決孩子不聽勸的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為什麼我們經常禁止孩子,有了答案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為什麼我們經常禁止孩子某些事情?

第一,身為父母的權威「不可以」

不可以踩水玩、不可以弄髒衣服、不允許你出去……

很多時候我們禁止孩子,只是我們做父母的下意識想要樹立權威,習慣性掌握控制孩子的行為。我們並不是怕孩子弄髒衣服,而是不想花費時間清洗衣服,所以用自己的權威直接去命令禁止孩子,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為了自己的焦慮「不可以」

不要到處跑、不要淋雨。因為我們做父母的對待孩子,大多數呈現出小心翼翼的態度,擔心孩子生病、擔心孩子摔倒,所以想要一勞永逸禁止孩子。很多時候一句「不可以」「不能做」,能給我們減少不少的工作量和麻煩。

但是同樣的,我們的禁止也會限制孩子某些地方發展,例如性格、愛好,我們斬斷了他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孩子就會感覺不舒服,自然會反抗的比較激烈。

第三,為了所謂的規矩「不可以」

不可以不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不可以不禮貌、不可以不主動稱呼別人……

有時候我們會強加給孩子很多要求,結果卻是為了給別人看,期待自己的管教,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同,但是卻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意願。

家長怎麼說,孩子才會更聽話懂事?

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態度轉變」,換句話說是從「不可以」變成「我們可以」。以以退為進的技巧,既有選擇的給了孩子主動權,但又很好地規避掉潛在的危險,還能夠得到孩子的信賴,讓他覺得你沒有在禁止說教他。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次孩子喜歡一直跑來跑去,弄的一身汗,我就和他說跑累了沒電了,你可以休息充會電。說完孩子真的乖乖的自己坐在凳子上,嘴裡還數著數,數到了30就說自己充滿電了,然後又去跑,再跑累了就又說充電。

語言是一門很深的技巧,我們擔心孩子累著,如果直接強行禁止他「不可以亂跑」,孩子不一定聽話,心裡也會不舒服,相反我們告訴他可以跑,只不過跑累了可以休息會,給自己充充電,孩子感受到認可,也聽從了我們的建議,效果一舉兩得。

總之,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嘗試用「我們可以」的思路來進行,正確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阻礙,讓孩子更樂意更心甘情願的聽從我們的指令。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導讀: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懂事,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試試這幾個方法!
    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上進,但有時候孩子們「熊」起來油鹽不進,你怎麼說他都不聽,終於成功的激起了你的怒火,「咆哮」了起來。方法一:提出要求不說無意義的話,別讓你的嘮叨佔據孩子的注意力,簡潔乾脆的提出要求,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
  • 為什麼越嚴厲的管教,孩子越不聽?家長做到這4點才能事半功倍!
    張姐吐槽自家孩子特別不聽話,常常拿父母的話當耳旁風。張姐本來想和孩子好好地講道理,但是看到孩子完全不要聽的樣子就難免要發火,最後講道理也變成了指責訓斥或者是胖揍一頓。這讓張姐很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天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張姐收拾完家務發現孩子的作業進展緩慢,於是張姐便催促了孩子幾遍「不許寫作業的時候吃水果!」「不許不專心!」
  • 孩子聽話懂事?很多父母錯了!要鼓勵孩子勇敢說「不」!
    一個好朋友曾經跟我吐槽:「所有人都要我懂事聽話,從小父母就教我獨立勇敢,最後我活成了一位所向無敵的女金剛。但是現在他們反而說我太強勢了,你說我怎麼辦?」 「聽話、懂事」估計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兩個字。
  • 聽話才是好孩子?這真是個誤會
    聽話、懂事,可能是中國家長最常對孩子強調的兩點,做到這兩點的懂事的前提,往往就是聽話。把教養者的話當成原則來信奉,就是很多父母所希冀的。然而,這兩個標準都異常主觀:聽誰的話?懂什麼事?很多時候,不給家長增加額外的花費,不讓家長背負更多的壓力,就被認為是聽話和懂事。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的話「不!好!聽!」
    有個叫李琳的孩子,小學期間成績特別好,到了中學卻跟老師發生了矛盾憤然退學,退學在家的李琳天天對著父母,父母想幫助她找一家私立中學,她不肯也不願交流。時間久了與其父母也產生了矛盾,父母很是傷心,痛斥李琳不懂事。
  • 「你為什麼不聽話?」家長越這樣吼,孩子越不聽,答案在這裡
    :「你為什麼不聽話?」。當孩子不聽話,惹家長生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這句話。這樣的問話,往往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不是孩子被嚇到沉默不語,就是孩子告訴你不聽話的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當別人問你:「你今天為什麼沒上班呢?」那麼,你可能回答「今天我休息。」或者「今天我請假了。」
  • 越打越皮,越吼越不聽,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最好是這樣做
    ,孩子只會做不好事情孩子小的時候,是聽不太懂大人講道理,有時候說得越多,反而會讓孩子在某件事上產生負面情緒。(2)增加孩子做事的惰性為何孩子做事老是磨磨蹭蹭?早上起個床,叫好幾遍也不起來;吃個飯,叫好多遍也不來吃。
  • 孩子總是不聽勸?家長莫把承諾當玩笑,奉行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天上午鄰居老高的孩子在小區樓下玩鬧嬉戲,到了飯點時間不論老高怎麼叫喚,孩子都還是不聽勸,還在跟其他小朋友玩遊戲。老高也是為圖一時痛快承諾孩子:跟我回家吃飯,下午帶你去玩。誰料孩子轉頭喊道:每次都是這樣說,聽你的從來沒有出去玩過,整天都是待在家裡。弄得老高尷尬不已。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不懂這3點:聰明父母一定會「聽」孩子的話
    很多父母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十字路口的重大選擇,他們都要求孩子要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他們認為,孩子永遠都不懂事,而自己比孩子見多識廣、考慮周全。因此在父母的眼裡,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讓人更省心、有前途,會被大家認可。
  • 換了100種說法孩子就不聽?試試「誘導式規勸」,讓孩子乖乖聽話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和孩子溝通的煩惱,明明是很簡單的道理,可就是不管你怎麼說孩子就是聽不進去。不管是將事情分析得頭頭是道,還是用身邊的例子舉例說明,孩子就是不願意聽,有候甚至對家長產生厭煩的情緒。孩子真的學不會聽話嗎?還是平時的說教確實存在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誘導式規勸,讓孩子乖乖聽話。
  • 孩子太懂事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要讓他學會「不懂事」,父母注意了
    文/小易育兒達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麼的懂事,也會聽到有人指責有的父母帶出來的娃真是個熊孩子,讓人討厭讓人煩。毋庸置疑,大家一般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覺得父母能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所以大家看到懂事的孩子,除了誇讚孩子,更佩服能帶出這樣優秀孩子的家長。但也有人會感到疑惑,孩子太懂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越說越流利
    通過媽媽不間斷的努力,亭亭慢慢的也說話了,雖然不像那些外向的孩子一樣說話很多,但起碼是個說話正常的寶寶了。 寶寶說話晚怎麼辦?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越說越流利寶寶為何金口難開 父母對寶寶不愛說話的問題要鄭重對待,具體分析,不要莽撞的下結論。大多數寶寶在1歲多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學會說話了。但是有些寶寶的語言表達的能力會比實際的年齡低,如口齒不清、發音不準確等,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會說話,只是很少說話而已。
  • 希望孩子聽話懂事,卻聽不到孩子的話、不懂他們的心
    不知道您有沒有過我這樣的想法?每當我想起如何對孩子的時候,就會自責不已。因為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脾氣上來的時候就會對孩子發火。當自己意識到負面情緒,就拼命想壓制,越是壓制反彈越厲害,脾氣越是大,事後更後悔。
  •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你錯在這兒了!
    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我讓她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她講了這樣一件事。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這時候孩子甚至會忘記自己做錯的事情,反而感覺是家長的不對,至少他們不應該這麼吼自己,於是孩子就會被各種不滿和牴觸情緒包圍,此時他們會和家長對著幹也就不奇怪。而家長越吼,孩子越叛逆,多半就是這幾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說家長想要讓孩子糾正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單單靠「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 孩子說多少遍都不聽?試試這四步,讓孩子乖乖聽話
    都說不要做「暴躁媽媽」,但是沒人能體會「暴躁媽媽」的無助「我不是說過嘛,不能動手打同學,你怎麼就是不聽。」「我說了你多少次了,不要再把妹妹逗哭了。」「把你玩具收起來,我已經說無數次了。」我們對孩子好言相勸,孩子還是在一個錯誤上犯了又犯。
  • 培養孩子「聽話」、「懂事」,不如培養孩子「自律」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 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認真寫作業?在家能夠聽家長的話,少玩手機、電腦遊戲,多做一些積極有益的事情,比如練琴、閱讀、運動等? 孩子似乎變得越來越失控了,越來越「不聽話」、「沒規矩」了。 於是,我們更加為孩子的教育感到焦慮。
  • 不聽孩子說話的父母,養不出聽話的孩子
    回國後,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說她不聽話。面對兒子的不配合,林永健說:「你要不就別演,別在這搗亂,好不好,聽見沒有。」「為什麼不聽我,我是你老爸。」一句「你看看別的孩子怎麼樣,你為什麼不這樣」、「我是你老爸,為什麼不聽我」,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