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一輪複習《一遍過》:考點13 滲透作用的原理及應用

2021-03-01 高中生物思維導圖創新課堂人教版

考點13  滲透作用的原理及應用

高考頻度:★★★☆☆     難易程度:★★★☆☆

 

1.滲透作用原理

(1)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兩側溶液具有濃度差。

(2)滲透作用的實質:單位時間內由清水進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數多於由蔗糖溶液進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數,導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動植物細胞的滲透吸水和失水

(1)

 

(2)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②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失水的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

3.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1)實驗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②細胞液具有一定的濃度,能滲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得多。

(2)實驗步驟

 

考向一  滲透作用的發生

 

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滲透作用實驗裝置,實驗開始時長頸漏鬥內外液面平齊,記為零液面。實驗開始後,長頸漏鬥內部液面的變化趨勢為

 

【參考答案】B

【試題解析】仔細觀察圖示,長頸漏鬥內為蔗糖溶液,實驗開始後長頸漏鬥內部液面將上升,由於實驗初始階段半透膜內外溶液濃度差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較大。隨著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滲入的作用力逐漸增大,當與濃度差促進水分滲入的作用力達到平衡時,液面不再上升。此時,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滲入與滲出達到平衡。

易錯警示

走出滲透作用發生的「4」個誤區

(1)水分子的移動方向是雙向移動,但最終結果是由低濃度溶液流向高濃度溶液的水分子數多。

(2)實驗中觀察指標為漏鬥內液面變化,但不能用燒杯液面變化作描述指標,因為現象不明顯。

(3)滲透系統的溶液濃度指物質的量濃度而非質量濃度,實質是指滲透壓。

(4)如果溶質分子不能透過半透膜,在達到滲透平衡時,一般兩側溶液的濃度並不相等,因為液面高的一側形成的靜水壓,會阻止溶劑由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擴散。

 

2.下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漏鬥內溶液(S1)和漏鬥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過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則不能。當滲透達到平衡時,液面差為m。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滲透平衡時,溶液S1的濃度等於溶液S2的濃度

B.若向漏鬥中加入蔗糖分子,則平衡時m變小

C.達到滲透平衡時,仍有水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出

D.若吸出漏鬥中高出燒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時m將增大

【答案】C

【解析】滲透平衡時,溶液S1的濃度大於溶液S2的濃度,A項錯誤;向漏鬥中加入蔗糖分子,半透膜兩側濃度差變大,平衡時m變大,B項錯誤;達到滲透平衡時,水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出的速率相等,C項正確;吸出漏鬥中高出燒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時m將減小,D項錯誤。

 

考向二  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實驗結果分析

 

3.如圖曲線表示完全相同的兩個植物細胞分別放置在A、B溶液中,細胞失水量的變化情況。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可選取綠色植物成熟的葉肉細胞來進行

B.若B溶液的濃度稍減小,則曲線中b點左移

C.兩條曲線的差異是由於A、B溶液濃度不同導致的

D.6 min時取出兩個細胞用顯微鏡觀察,均可看到質壁分離現象

【參考答案】C

【試題解析】該實驗可選取綠色植物成熟的葉肉細胞來進行,有大液泡,故A正確;若B溶液的濃度稍減小,細胞失水變慢變少,a點下降,質壁分離越慢,復原就越快,所以b點應左移,故B正確;兩條曲線的差異可能是由於兩種溶液溶質的差異導致的,A溶液溶質不能被細胞吸收,細胞一直處於失水狀態,B溶液溶質可能為小分子溶質如KNO3,可被細胞吸收造成質壁分離復原,故C錯誤;6 min時兩個細胞都處於失水狀態,均可看到質壁分離現象,故D正確。

規律總結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特點

    (1)運輸方向: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順相對含量梯度的跨膜運輸過程。

(2)運輸特點:細胞吸水時,水分子也有從細胞出來的,細胞失水時,水分子也有進入細胞的,即無論細胞吸水還是失水,水分子通過原生質層的擴散都是雙向進行的。

 

4.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洋蔥根尖成熟區細胞分別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對原生質體體積進行觀察後繪製出如下曲線(A為甲曲線最低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乙溶液中的溶質可能不能被根尖細胞吸收

B.0~1 h內,乙溶液中的細胞失水量比甲多

C.A點時,甲溶液的滲透壓大於細胞液的滲透壓

D.2~3 h內,處於甲溶液中的細胞,細胞液的滲透壓大於細胞質基質的滲透壓

【答案】C

【解析】溶液濃度越高,滲透壓越大。洋蔥根尖成熟區細胞有中央液泡,當其處於高於細胞液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時,細胞會因失水而導致原生質體體積減小;當其處於低於細胞液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時,細胞會因吸水而導致原生質體體積增大。乙溶液中的原生質體體積一直在減小,說明細胞一直處於失水狀態,進而推知:乙溶液中的溶質可能不能被根尖細胞吸收,A正確;0~1 h內,乙溶液中的原生質體體積減小的速度比甲溶液中的快,表明乙溶液中的細胞失水量比甲多,B正確;A點之前原生質體體積逐漸減小,表明細胞在不斷失水,甲溶液的濃度大於細胞液的濃度,A點之後原生質體體積逐漸增大,表明細胞在不斷吸水,甲溶液的濃度小於細胞液的濃度,因此A點時,水分子進出細胞處於動態平衡,甲溶液的滲透壓等於細胞液的滲透壓,C錯誤;2~3 h內,處於甲溶液中的細胞,其原生質體體積逐漸增大,說明細胞在不斷吸水,因此其細胞液的滲透壓大於細胞質基質的滲透壓,D正確。

 

考向三  探究膜的透性

 

5.某滲透裝置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蒸餾水,已知圖中豬膀胱膜允許單糖透過。在倒置的長頸漏鬥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後再加入蔗糖酶。從理論上分析,該實驗過程中最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是

 

A.漏鬥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後即下降

B.漏鬥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後繼續上升,然後開始下降

C.加酶前後,在燒杯中都可以檢測出蔗糖

D.加酶後,可以在燒杯中檢測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參考答案】B

【試題解析】開始時,因燒杯中水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漏鬥內的速度大於漏鬥內水分子進入燒杯中的速度,漏鬥中液面上升,加酶後漏鬥內液面繼續上升,A錯誤;加酶後漏鬥內液面繼續上升,但一段時間後因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形成單糖,而單糖能通過豬膀胱膜進入燒杯中,故會引起水分子進入燒杯中,漏鬥內的液面下降,B正確;加酶前後,燒杯中都不能檢測出蔗糖,因為蔗糖是二糖,不能通過半透膜,C錯誤;蔗糖能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可通過半透膜的葡萄糖和果糖,但蔗糖酶不能通過半透膜進入燒杯中,D錯誤。

解題必備

驗證滲透作用發生條件的方法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兩側溶液具有濃度差

 

6.如圖為常見的兩套滲透裝置圖(圖中S1為30%蔗糖溶液、S2為蒸餾水、S3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過半透膜),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裝置A漏鬥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漸下降

B.裝置A滲透過程中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C.裝置A達到滲透平衡後,S1溶液濃度仍大於S2溶液濃度

D.裝置B的現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後下降,最終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答案】B

【解析】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滲透作用是指水分通過半透膜,從溶質濃度低的溶液向溶質濃度高的溶液轉移的現象。圖A中S1為30%蔗糖溶液、S2為蒸餾水,所以漏鬥內液面上升。圖B中S2為蒸餾水、S3為30%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所以右側液面先上升,後下降。裝置A中,S130%蔗糖溶液>S2蒸餾水,所以漏鬥中溶液液面上升,但隨著液面差的增大,液面上升速率逐漸下降,A正確;裝置A滲透過程中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方向是雙向的,但S2→S1的明顯多於S1→S2的,B錯誤;裝置A達到滲透平衡後,由於漏鬥中溶液存在勢能,所以S1溶液濃度仍大於S2溶液濃度,C正確;由於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所以裝置B的現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後下降,最終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D正確。

 

考向四  質壁分離實驗的選材、原理與操作

 

7.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察(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次觀察時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較大的無色細胞質基質區域

B.第二次觀察時可以發現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生在細胞的角隅處

C.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餘液體,以免汙染鏡頭

D.為了節約實驗時間,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顯微觀察步驟

【參考答案】B

【試題解析】第一次觀察時由於未滴加蔗糖溶液,細胞還沒有發生質壁分離,較易觀察到的是紫色的大液泡,由於此時液泡佔整個細胞體積的比例較大,因此觀察到的無色的細胞質基質區域應較小,A錯誤。第二次觀察時已經通過引流法使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浸潤在蔗糖溶液中,可以發現首先從細胞的角隅處開始發生質壁分離,B正確。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液或清水,使溶液浸潤整個標本,C錯誤。第一次顯微觀察是為了獲得實驗前的現象,以便於和實驗中的現象變化進行前後對照,因此不能省略,D錯誤。

解題必備

關於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注意點

(1)本實驗存在兩組對照實驗

 

(2)引發質壁分離的兩種原因

 

(3)本實驗是教材中涉及「顯微觀察」實驗中唯一的一個「只在低倍鏡下」觀察(不曾換「高倍鏡」)的實驗。

 8.某同學利用無色透明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進行了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圖甲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在清水中的狀態。將清水換成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後,得到圖乙所示細胞狀態。再將外界溶液換成清水後,得到圖丙所示細胞狀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過程中,細胞發生了質壁分離,質壁分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該實驗過程中,判斷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現象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紅色區域。

(2)在宏觀上,乙→丙的實驗過程中,水分子運動方向的總趨勢是從溶液濃度______處流向溶液濃度______處。

(3)正常情況下,乙圖中細胞的細胞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變色,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圖示甲、乙、丙三種狀態的細胞,吸水能力最強的是_____。

【答案】(1)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    

(2)低    高    

(3)不能    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外界溶液中的伊紅不能通過原生質層進入細胞液    

(4)乙    

【解析】由題意可知,圖甲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在清水中的狀態,將清水換成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後,由於伊紅不能進入細胞,所以被染色的部分是細胞膜外側,隨著質壁分離程度的增加,伊紅進入細胞壁和細胞膜之間空隙的體積增加。然後再將外界溶液換成清水,由於發生了質壁分離後的復原,細胞膜逐漸貼緊細胞壁,所以圖丙所示細胞狀態中紅色區域消失。(1)質壁分離是指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發生分離。由於伊紅不能透過細胞膜,當發生質壁分離時,在細胞壁和原生質層之間的空隙中會出現紅色,所以可根據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出現紅色區域來判斷發生了質壁分離。(2)質壁分離後細胞液的濃度增大,當將質壁分離後的細胞置於清水中時,細胞會發生吸水現象,出現質壁分離後的復原,所以在乙→丙的實驗過程中,從宏觀上看,水分子運動方向的總趨勢是從溶液濃度低處流向溶液濃度高處。(3)由於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外界溶液中的伊紅不能通過原生質層進入細胞液,所以正常情況下,乙圖中細胞的細胞液不能變色。(4)圖示甲、乙、丙三種狀態的細胞,乙中細胞液的濃度最大,吸水能力最強,即吸水能力最強的是乙。

 

考向五  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應用

 

9.取生理狀態相同的某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主脈後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分別放入甲、乙、丙三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後,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有關推測錯誤的是

A.實驗前,甲的濃度>乙的濃度>丙的濃度

B.實驗後,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

C.實驗中,水分進出細胞不需要載體和能量

D.實驗中,甲中葉片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參考答案】B

【試題解析】根據試題分析,生理狀態相同的葉片的細胞液濃度是相同的,放入甲、乙、丙三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甲的濃度變小,細胞失水,則甲濃度>細胞液濃度,乙的濃度不變,則乙濃度=細胞液濃度,丙的濃度變大,說明細胞吸水,則丙濃度<細胞液濃度,則實驗前甲的濃度>乙的濃度>丙的濃度,A項正確;實驗後,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增大,但不能確定三者濃度之間的關係是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B項錯誤;水分進出細胞屬於自由擴散,進出細胞不需要載體和能量,C項正確;甲的濃度變小,所以甲中葉片細胞在失水,細胞液濃度增大,因此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D項正確。

解題必備

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的拓展應用

(1)判斷成熟植物細胞是活細胞還是死細胞

 

(2)測定細胞液濃度範圍

 

(3)比較不同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4)鑑別不同種類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

 

10.將發生了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放入清水中,其液泡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點時,水分子既可進細胞也可出細胞

B.與b點相比,a點時細胞液的滲透壓更大

C.c點時原生質層兩側溶液無濃度差

D.ac時間段液泡體積增大,但細胞體積基本不變

【答案】C

【解析】依題意可知,在a點時,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內的水分子由清水進入液泡中的比由液泡進入清水中的多,即a點時,水分子既可進細胞也可出細胞,A正確;題圖顯示:將發生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放入清水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液泡的體積逐漸變大直至保持相對穩定,所以與b點相比,a點時細胞的吸水量較少,細胞液的滲透壓更大,B正確;與b點相比,c點時液泡的體積不再增加,說明水分進出細胞達到動態平衡,但因細胞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質,其濃度大於清水,所以c點時原生質層兩側溶液存在濃度差,C錯誤;由於細胞壁的伸縮性有限,所以ac時間段液泡體積增大,但細胞體積基本不變,D正確。

 

1.將蠶豆植株放在溼潤的空氣中光照一段時間後,取蠶豆葉下表皮製作臨時裝片。先在清水中觀察到氣孔開放,然後用0.3 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繼續觀察,結果氣孔關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在清水中,保衛細胞發生滲透失水而導致氣孔開放

B.蔗糖分子擴散進入保衛細胞後,細胞滲透吸水導致氣孔關閉

C.只有將保衛細胞置於0.3 g/mL蔗糖溶液中時,才存在滲透作用

D.當從清水轉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時,保衛細胞細胞液濃度將增加

2.如圖為用玻璃紙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漏鬥內溶液(S1)和漏鬥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漏鬥內外起始液面一致,滲透平衡時的液面差為△h。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開始時S1濃度大於S2

B.滲透平衡時S1濃度大於S2

C.滲透平衡時無物質通過半透膜

D.如果將S2濃度適當降低,則滲透平衡時△h更大

3.取大小與生長狀況相同的馬鈴薯幼根與物種a的幼根分別放入甲~戊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數小時後,取出稱重,質量變化量如圖所示。已知在該實驗中,植物根細胞吸水能力與根細胞細胞液的濃度有關。以下關於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五種蔗糖溶液濃度從小到大的順序為甲、丙、戊、乙、丁

B.正常情況下,馬鈴薯幼根細胞細胞液濃度大於物種a幼根細胞細胞液

C.物種a在與馬鈴薯根細胞液等滲的完全培養液中能正常生長

D.當馬鈴薯根細胞在乙蔗糖溶液中質量不再發生變化時,水分子的跨膜運輸也就停止了

4.下圖為三種不同狀態的植物細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三個圖為同一細胞在不同濃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終狀態,則a 處的溶液濃度最大

B.同一細胞在經歷a→b→c 的變化過程中,細胞液的濃度越來越高,吸水能力越來越強

C.若三個圖為不同細胞在同一外界溶液下的最終狀態,則c 細胞液的初始濃度最大

D.圖中所示的實驗材料具有較強的分裂能力

5.某同學用形態和生理狀況相似的某植物葉片下表皮細胞為材料,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過程中相關細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實驗組別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濃度(g/mL)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實驗前細胞長度/實驗後細胞長度

0.70

0.80

0.90

1.06

1.10

1.15

A.6組實驗中,表皮細胞都能發生滲透作用,出現吸水或失水現象B.隨著蔗糖溶液濃度的提高,表皮細胞長度先增長再保持不變最後變短C.實驗後,c組液泡中的溶質濃度大於b組

D.細胞在實驗前後長度不變的蔗糖濃度介於0.35~0.40 g/mL之間

6.下圖中甲、乙為兩個滲透裝置。甲圖是發生滲透作用時的初始狀態,乙圖是較長時間之後,通過漏鬥內外的水分子達到動態平衡時的狀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圖③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過

B.圖甲中溶液②的濃度大於溶液①的濃度

C.圖乙中溶液①的濃度與溶液②的濃度相等

D.圖甲中溶液①和②濃度差越大,則圖乙中的水柱越高

7.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做「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時,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實驗,實驗步驟和現象如下表:


實驗組

5 min的現象

再過5 min

滴加清水5 min

物質量濃度為0.3/(mol·L-1) 蔗糖溶液

x

無變化

質壁分離復原

物質量濃度為0.5/(mol·L-1) 蔗糖溶液

質壁分離

y

無變化

物質量濃度為1/(mol·L-1) KNO3溶液

質壁分離

質壁分離復原

z

物質量濃度為1/(mol·L-1) 醋酸溶液

細胞大小

無變化

細胞大小

無變化

細胞大小

無變化

對上表的推斷或解釋不正確的是

A.x為質壁分離,因為細胞壁伸縮性小於原生質層

B.y為質壁分離,可能導致細胞失水過多而死

C.z為細胞稍增大,細胞液顏色逐漸變淺

D.④組細胞大小無變化是因為細胞吸水量等於失水量

8.根據「探究洋蔥表皮細胞外界溶液濃度與質壁分離關係」的實驗經歷與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中能觀察到紫色變深

B.若將圖所示狀態的細胞放入清水中,可觀察到復原現象

C.若將圖中所示細胞分別置於10%、20%和 30%蔗糖溶液中,可觀察到該細胞A值基本不變

D.圖中B/A值愈大,說明細胞質壁分離程度越高

9.Ⅰ.如圖1所示,在U形管中部c處裝有半透膜(半透膜允許水分子通過,但不允許糖通過),在a側加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水溶液,b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蔗糖水溶液,並使a、b兩側液面高度一致。經一段時間後達到動態平衡。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a側液面高度變化為____________,達到動態平衡時,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此時a側溶液濃度________(填「大於」「等於」或「小於」)b側溶液濃度。

(2)當a、b兩側液面高度不變時,在b側加入一定量蔗糖酶,則a側液面高度變化為____________,達到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時,a側溶液濃度________(填「大於」「等於」或「小於」)b側溶液濃度。在此過程中a側溶液吸水力____________。

Ⅱ.某同學在缺少實驗儀器的情況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生雞蛋大頭的蛋殼去掉,保留殼膜完好,將小頭打破,讓蛋清和蛋黃流出,如圖2所示。然後,在蛋內灌上清水,把它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並且用鉛筆在雞蛋殼上標上最初的吃水線,半小時後,他發現雞蛋上浮,原吃水線高出水面。

(3)雞蛋殼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蛋殼裡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殼將會______________。

(5)本實驗中相當於滲透裝置中的半透膜的是____________,若將正常線粒體放在清水中,會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外膜後破裂」「內膜後破裂」「內外膜同時破裂」或「內外膜隨機破裂」)。

10.下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後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MA、Ma表示;圖2表示一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放入蔗糖溶液後發生質壁分離過程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如果A、a均為蔗糖溶液,且開始時Ma>MA,則達到平衡後,Ma________MA(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2)圖1中的半透膜相當於植物細胞的________,其由圖2中________(填數字)組成。

(3)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為探究兩種膜的特性,某興趣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實驗材料:紫色洋蔥。

實驗器具:如圖1所示的滲透裝置(不含溶液)、光學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吸水紙、擦鏡紙、滴管、記號筆等。

實驗試劑:蒸餾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與其等滲的KNO3溶液。

部分實驗步驟和結果如下:

①選兩套滲透裝置,標上代號X和Y。在兩個燒杯裡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分別在裝置X和Y的漏鬥內加入適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調節漏鬥內外液面高度一致。滲透平衡時出現液面差的裝置有__________(填代號)。

②選兩片潔淨的載玻片,標號,在載玻片中央分別滴加蒸餾水,製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並分別觀察裝片中細胞的初始狀態。

③觀察臨時裝片中浸潤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生的變化,兩者都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

④上述實驗中最能體現兩種膜功能差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9浙江4月選考·9)哺乳動物細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態。將兔紅細胞置於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一段時間後製作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並比較其形態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高於0.9%NaCl溶液中,紅細胞因滲透作用失水皺縮並發生質壁分離

B.在0.9%NaCl溶液中,紅細胞形態未變是由於此時沒有水分子進出細胞

C.在低於0.9%NaCl溶液中,紅細胞因滲透作用吸水膨脹甚至有的破裂

D.滲透作用是指水分子從溶液濃度較高處向溶液濃度較低處進行的擴散

12.(2017·新課標II卷)將某種植物的成熟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物質A溶液中,發現其原生質體(即植物細胞中細胞壁以內的部分)的體積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4 h內物質A沒有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

B.0~1 h內細胞體積與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量相等

C.2~3 h內物質A溶液的滲透壓小於細胞液的滲透壓

D.0~1 h內液泡中液體的滲透壓大於細胞質基質的滲透壓

相關焦點

  • 一輪複習、深度理解:滲透作用的原理
    滲透作用,是高考中的高頻考點,多年來在高考試題中經常與考生相遇。很多小朋友在對於滲透作用的原理不能正確或深入理解,從而導致偏差。本人在講到此知識時會引入「水勢」的概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兩道高考題:2020年高考全國II卷5.取某植物的成熟葉片,用打孔器獲取葉圓片,分別放入濃度(單位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兩個實驗組(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 倍)。
  • 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全方面考點測試題
    目錄: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9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8人體的呼吸.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7人體內物質的運輸.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6人體的營養.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5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4綠色植物的生活.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3:細胞構成生物體.doc2020屆初中生物中考一輪複習考點測試題
  • 2021屆高考一輪複習資源及歷年高考真題解析匯總
    2020年的高考正在錄取階段,那麼2021屆的考生又該如何應對高考呢?首先要分析歷年的考題,考點,其次針對考試大綱進行系統地複習。例如2020年的全國卷高考語文,分為卷1卷2兩部分內容,題型設置與2019年相比變化不大,取消了雙選題的設定,實用類文本閱讀減少兩分,古詩鑑賞少兩分,小說閱讀與默寫增一分。不少考生問論述文本的閱讀與古詩鑑賞題糾結改如何複習,答題呢?
  • 2021屆高考必備:新高三如何安排一輪複習
    目前,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新高三的同學則已經進入一輪複習了。一般來說,高三第一輪複習時間會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初,複習時間最長,複習工作量最大,又是二輪複習與三輪複習的基礎及先行者,所以一輪複習顯得尤為重要。
  • 2020高考新增考點這些考點,請考生注意複習!
    2020高考是比較難的一年,上課時間變短不說還增加了不少考點,增加最明顯的就是病毒考點,有可能會把2003年的非典也撿起來重新考試。 三、2020高考數學特別重視 數學靠自學是比較難的學科,要通過老師講解,和同學們交流才能解出一些題,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有一部分高三學生估計一輪總複習沒有複習完就要參加考試了,往年高考學生都要通過一輪總複習,二輪總複習,三輪小題複習,還有需要通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試才能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
  • 2017高考一輪複習高效策略指導(生物篇)
    高三生物第一輪複習的主要任務是:按章節捋清知識點,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的題例、將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擴展,通過複習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以利於知識的遷移,這是學科能力綜合能力培養和提高的前提。一輪複習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二輪複習的質量和高考成敗。
  • 2020高考新增的這些考點,2021高考生務必注意
    四、給高一高二學生的備考建議:① For 高二學生:雖然高二的同學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新課的學習,但是見證過2020屆的各種臨時調整,想必2021屆也會暗流湧動。所以建議各位準高三學子要有政策隨時改變的心理預期,做好迎接挑戰的心理建設,同時做好萬全的複習計劃,以不變應萬變。建議在接下來的一輪複習中,同學們要注重回歸教材,夯實基礎知識,加強每一個模塊的理解與掌握。
  • 高考數學|| 2021屆高三數學一輪複習講義
    今天分享一份關於2021屆高三數學一輪複習講義 資料,文末附免費獲取資料方式。
  • 2020高考一輪化學複習攻略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2020一輪複習規劃  縱觀近幾年高考理綜考試的化學試題,可發現其難度並不大,體現了源於課本,覆蓋全面的特點。
  •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2015-11-12 15:38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考政治:高三一輪複習55頁超詳細知識點總結,人手必備
    以上的題型都是高考政治考察的重點內容,注重個人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和對社會熱點的了解,應對以上題型我們需要整理整個高中的重點知識點,在一輪複習中把這些知識點都梳理一遍,在腦中形成記憶,從而有政治思維。
  • 新東方2016高考一輪複習指導:化學一輪複習方法
    隨著9月的到來學校開學,高三學子將開始一輪複習(部分學校暑假已經開始複習),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到高效複習尤其關鍵,綜觀近三年北京理綜化學試題,總的講試題難度不大,試題考察中「起點高、落點低、重基礎、考能力」的特點很鮮明。
  • 高考化學,化學常識題常考點大全,一輪複習備考指南
    高考化學近兩年考題出題趨勢越來越貼近生活,越來越注重同學們的綜合能力,以及對化學和生活之間的應用和觀察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不光要學習知識,還要多多注重生活,為了幫助同學們能多多掌握一些常識題的高考常考點 。現行高考說明中要求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並且對有些現象能加以解釋。
  • 新高三生:2020高考一輪複習這麼準備,等於一隻腳邁過一本線
    一輪複習可以說至關重要,能否把握好一輪複習影響到你的接下來二、三輪複習情況。所以2020屆考生一輪複習一定要把握好,那麼各科應該如何進行一輪複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一輪複習寶典吧!,因此它們都是高考必考的內容,因此一定要把諸如概率與統計、導數及其應用、推理與證明、算法初步與框圖的基本要求有目的的進行複習與訓練。
  • 高考歷史「一輪複習」考點、難點大集錦!請查收
    很多文科生喜歡學習高中歷史,因為可以被發生的歷史事件吸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但是在進入高三歷史一輪複習階段,各位同學對於這個學科就會感覺到非常的頭痛。因為高中歷史的知識點非常的多、那麼各位高三同學該如何學習高三歷史的一輪考點呢?今天學姐就給大家準備了高考歷史一輪複習考點、難點大集錦!
  • 一輪複習最能拉開差距,各科一輪複習策略收好
    一輪複習在整個高考複習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一高二欠下功課太多的同學,通過一輪複習,也有機會將功課補上來!隨著秋季開學,高三正式進入了一輪複習階段,許多同學很疑惑:該怎麼展開複習呢?語 文1、加強基礎積累高考會考察一定比例的課內知識,同學們在一輪複習時要將重點的古詩詞、文言文等整理出來,每天早上固定背誦相應的篇目,掌握字的寫法、實詞虛詞的含義等,背誦課文時相關文學常識也要牢記,將基礎鞏固好。
  • 【人大附中】2018屆高三年級自主複習學科建議與指導
    (5)通過複習與練習,進一步鞏固數學思想方法與解題策略的應用。 *結合「小綠本」和《2017屆高考數學知識點一本全》,全面梳理知識盲點。 *全面過一遍15/16/17三年的高考題和一二模題,整理思想方法與解題策略。 *查缺補漏自己的短板專題(老師提供專項練習)。。。。。。
  • 致2021屆考生:高考一輪複習這樣準備,等於一隻腳邁過一本線
    向學霸進軍整理出2021高考一輪複習方法,希望給2021高考生和家長帶來幫助。致2021屆高三生:高三第一輪複習會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初,複習時間最長,複習工作量最大,又是第二輪複習與第三輪複習的基礎及先行者,所以一輪複習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學霸菌就為大家分享各科一輪複習高效策略。
  • 備戰2016高考:化學一輪複習方法
    二、務必夯實基礎知識,建立知識框架,搭建知識聯繫  近三年北京市高考化學平均分在70分左右,試題側重在一定的框架下對基礎知識的考察及對知識聯繫的綜合運用,在一輪複習時,務必夯實基礎知識,建立知識框架,搭建知識聯繫
  • 距離2021高考還有292天!你做好準備了嗎?2020高考作文溫故一遍
    哈嘍,親愛的各位同學、家長~距離2021年高考還有292天,各位準考生做好準備了嗎?今天學姐要跟大家來溫故一遍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著實不簡單,大家遇到這樣的作文會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呢?一起來看一看~大家最近應該進行到一輪複習中旬吧!語文成績如何提高,一半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