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真失則」是書法的規矩,很多人都知道,卻無法解釋

2020-12-17 二小書法

文︳王呈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適用於所有行業,大到國家治理,小到企業發展。而對於書法來說,規矩、法度亦同等重要——沒有規矩的書法,絕對不是好書法。帶著「規矩」一詞,開始今天的文章:張懷瓘《書法用筆十法》之六「邪真失則」。

邪真失則:邪即非正;真即正;失則即失去法則。難道正和非正便失去法則?好像不對,看來單從字面上解釋很難理解。

我們來看張懷瓘對這個詞的注釋:「謂落筆結字分寸點畫之法須依位次。」Oh my God!看完注釋更亂了,這哪裡是注釋,就是讓人更加懵圈的文字。別急,這段注釋是原文尚未斷句,當然看起來有點蒙圈了。

我們先為注釋斷句:謂落筆、結字、分寸、點畫之法,須依位、次。這樣一來,似乎有點明白了,是說「邪真失則」乃結字點畫分寸之法。

但是,若按照慣性思維,前面幾個詞的排序是不準的,應該落筆先,點畫後,分寸在後,結字最後才正確——只有落筆才會產生點畫,而點畫的分寸決定結字的差異。為何沒有按照慣性思維排序?其實,這就是古漢語和白話的區別。

不過,換一種方法為注釋斷句,可能會有另外一種解釋:謂落筆結字、分寸點畫之法,須依位、次——是點畫分寸法則,這個法則決定落筆結字的不同。

然而,將兩種斷句進行比對,無論是多標點,還是少標點說的都是點畫分寸和結字落筆。因此可以說,兩種都是正確的。

前半句注釋我們理解了,那麼,最後的「須依位、次」是啥意思呢?其實,這就是張懷瓘為「結字分寸點畫之法」給出的標準,或者說是方法。位即位置;次即順序。就是說,分出一字之中筆畫、部首的主次。

通過上述的論證,我們從中可以得出「邪真失則」的大意:落筆結字,安排要有分寸,必須分出字中的次第,不能失去法度。至於「邪真」二字,我想,張懷瓘說的便是主次。

那麼,「邪真失則」在書法中是否真的存在嗎?的確存在。我們來看下圖「書法」二字(楷書為智永所寫,行書為米芾所寫):

「書」字中有8個橫畫,有8種長短不同,唯獨第二橫最長——這便是筆畫的長短之分,亦可謂主次之分;「法」字是由「氵、去」組成,「氵」佔的位置較小,「去」佔的位置較大——這便是偏旁部首的大小之別,亦可謂主次之別。

米芾行書「書法」二字,就書寫速度來說,要快於智永的楷書。但是,筆畫長短之分,偏旁部首的主次之別依舊清晰可見。

會不會是只有楷書、行書是這樣,其它字體並不這樣?非也,其它字體也一樣。無論是篆書還是隸書皆如此,即便是簡化到極致的草書也有長短主次之別,我們來看下圖:

「書」字雖簡化到只有橫縱各一筆,依舊可見主次之分:橫向為主,縱向為次;「法」字左側「氵」簡化成「有點方為水」,但與右側「去」的大小比例依舊明顯:左為次,右為主。

其實,對於漢字中長短、大小,不要說是書法家,凡上過小學的人都知道,一字之中筆畫有長短之分,偏旁部首有主次之別。知道,為何很多人還表示不解呢?原因便是,我們把「邪真失則」一詞想的太玄,根本沒聯想到長短、主次而已。

之所以開頭引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因為長短之分、主次之別便是落筆結字的規矩。而這種規矩,所有學書人都必須遵循,一旦違背,寫出來的東西絕對不是書法。最後,我們也可以明白一個道理:書法筆畫拒絕長短雷同,偏旁部首拒絕大小一樣。

好了,「邪真失則」就解讀到這,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以此激勵我不斷進步。下一講:《用筆十法》之七——射空玲瓏。

本文由二小書法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泥鰍和南瓜之類上不得酒席,書法大道源遠,從心所欲不法縛
    而有些人卻棄書法大道五千年於不顧,而浸於其中自誇其能、沾沾自喜者,是捨本逐末,是好奇尚異,是十分可笑的。要知道中國書法史,是有傳承的,是有記載的,歷代法書就是明證。實用與藝術融於一爐而登峰造極的是楷行草,這才是中國書法史的主線,這才是中國書法的主流,這才是中國書法的規矩,所謂書法有史、書法有法也。
  • 為什麼周圍學褚遂良書法的人比較少?他的書法怎麼樣?
    你說發現學褚遂良書法的人比較少,這是正常現象,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經典碑帖眾多,書法愛好者依個人喜好選擇學哪家。因為楷書四大家更為人所熟知,所以學他們的字就成為書法愛好者的普遍選擇。其實褚遂良的字很不錯,靈動飄逸,風格很獨特,他的書法很多人喜歡,褚遂良以楷書聞名,他的其它書體水平一般。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是醜書嗎?我們都知道鄭板橋是一位畫家,一位非常有個性的畫家,一生只畫「蘭、竹、石」3種畫,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尤其擅長畫竹子,畫竹子已經成為鄭板橋的代表,他通過長達四十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畫竹理論,正符合我們現在所說的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理論。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本是最淺顯的道理,如今卻被很多人給忘了
    孟子的意思是說,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魯班那樣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引申的意思就是告訴世人,做任何事都應該遵守一定的規矩、規則,否則便無法成功,如此也就有了今天這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俗語。
  • 為什麼很多人都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不斷追求目標的過程。制定目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最難的是達成目標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目標,但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的人卻少之又少!
  • 中國最「詭異」3個地方,被稱為禁地,很多現象科學根本無法解釋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間所經歷的奇聞異事,放到今天很多是無法用科學解釋,同時也有些神秘的地方,因為詭異和邪門,使人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很少人涉足,被稱為旅遊禁區,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
  • 農村有個規矩,紅事少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很多人不解原因
    文/濤聲依舊農村有個規矩,紅事少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很多人不解原因?我們都知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人們生活也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我雖然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但是農村的一些人文習俗卻一直沒有變化,我們都知道農村有著很多的習俗,這些習俗都是一直以來人們都默認遵守的,他們覺得這是規矩,雖然沒有明確的寫在本子上,但是人們內心都是清楚,而老一輩的人們也經常教育小輩們這些規矩。
  • 顏體書法的深遠影響,讓每個人都喜愛上書法!
    顏體對後世書法發展的影響極為深遠。柳公權是在顏真卿之後出現的唐代又大書法家,他就是學顏而又有所創造的。宋代四大書法家中,蘇軾黃庭堅蔡襄都受過顏書的深刻影響;米芾雖然出於藝術偏見而對顏體有過不恰當的評論,卻非常欣賞顏氏的《爭座位帖》,曾反覆認真地臨摹。
  • 很多人知道自學書法不好,為什麼還是選擇自學,無非這幾點
    網際網路現在「四通八達」,給我們學書法的人極大的便利,可以讓我們零距離向高手學習;就此,同樣因為網絡,在書法方面,很多人選擇了自學。其實,我們接觸之下,很清楚自學的絕大部分人,是知道自學書法在很大程度上不好的,但他們依舊選擇了自學。
  • 郎中傅山的書法作品,飄逸而又不失厚重,讓現代醫生體汗顏
    而在古代,這些都是郎中手寫上去的,由此也能看出,他們不凡的書法技藝,尤其是作為一代名醫,傅山開出的藥方,曾經被大家廣為收藏,流傳至今已經好幾百年了,不免讓現在的醫生感到非常汗顏。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人的觀念裡面,無論是成為治國理政的名相,或者是成為就是救死扶傷的名醫,都曾經是讀書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 迪麗熱巴書法欣賞:見字如見人,筆法漂亮又飄逸,和楊冪的相似
    大家一定見過楊冪的硬筆書法吧,前面筆者也有寫過關於楊冪的書法,而且感覺她寫的字非常漂亮,真是見字如見人。當然徒弟迪麗熱巴也是一樣,不僅僅長得漂亮,而且寫出來的書法水平也相當高,看過迪麗熱巴書法字的網友們都形容她的作品漂亮有法度,尤其是筆法飄逸又有靈氣,一看就知道是花時間練過的。
  • 中國「最詭異」的3個地方,很多現象科學無法解釋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一直以來我們都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之心,對一些神奇的事情,都想要一探究竟。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就有幾個地方的現象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因為詭異和邪門,使人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很少人涉足,被稱為旅遊禁區,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3個旅遊禁地。
  • 美女書法博士寫出了小學生了字,是書法藝術還是自我標榜
    蔡夢霞的書法是什麼風格呢?可能通過文中插圖,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大多數人都覺得,她的作品是寫回到了古代,叫「返樸歸真」,可網友對此並不買帳,主要原因如下:把書法史學到哪去了?不管是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後都要選取一個研究方向來作為學歷期間的主攻目標,人們不知道蔡夢霞研究的是哪個方向,但從她的書法作品中和名家的評論中至少可以看到,她的方向定在了魏晉南北朝,尤其是這幾個時期的民間作品上,正如著名評論家朱以撒所說:「她的涉及面比較廣,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民間書法。」
  • 人有五品,書法也有五品,你是屬於幾品?
    今天我們這裡談到的「品」,不僅僅是針對於人的,對於書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我們看到這個「品」字,很快會聯繫到人,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動作、道德、品學、學問等往往被稱為人的「五品」,而從這「五品」裡也能看清甚至了解到一個人,但是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書法的「品」呢?
  • 書法的核心-道體與人心
    我們以上講了書法從道體元素裡面,從陰陽乾坤元素裡面怎麼樣一點點的進入了文字的表達。現在我們把書法的概念進行了一個確立,那麼我們來解析一下書法的概念到底是什麼。書法的法,我們現在通過文字也都知道,他可能是代表一定的法度規矩,規條規則。那書代表的是書寫,如果連起來去理解的話,可能很簡單很直白,書法就是書寫的方法和規矩。
  • 美女畫家的書法,平靜雅致,字如其人
    美女畫家的書法,平靜雅致,字如其人 清劉熙載《藝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字如其人」並不是一句空話,是無數前人總結出來的,一個人的字跡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這個人的才情、學識和志向,我們說一個人讀過的書沒有白讀,就像吃過的飯沒有白吃一樣,雖然不記得吃過什麼,但都長成了骨血和肉,這是形式的外在體現,書法則是一個人讀書和閱歷的內涵體現,一個人讀過的書和經過的事,都會通過他的字表現出來。
  • 馬英九的書法皆在規矩內遊刃有餘,沒有半點逾越,多儒雅氣少霸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馬英九的書法溫文儒雅,字如其人,美中不足的是缺少點霸氣。每一年快到春節之際,我們在網絡上都能夠看到這樣一位牛人曬毛筆書寫的春聯,或者與老百姓一起寫春聯的情景,他就是馬英九,中華書法文化博大精深,感染著每一位炎黃子孫,馬英九也不例外,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他與民同樂的場景,是一位很接地氣的人,同時,他也頻頻曬書法作品,他筆下書法端莊大氣、溫文儒雅,讓人有一種字如其人的感覺,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他的書法,不輸任何一位書法家
  • 書法無法繞過的「向背」——詳解!
    元代陳繹曾是這樣解釋的:  「向()。首搶左上右,右上左,尾搶左上左,右上右,偏蹲偏駐,側搶側過。」  「背)(。與相反。」  「向」,如同兩人面向;「背」,相反背向。正如南朝書家王僧虔言:「纖微向背,毫髮死生」,不懂的人看不出。黃庭堅這樣說:「字中有筆,如禪家有眼,直須具此眼者,乃能知之。」書法藝術的線條沒有絕對的直,如何用「曲」,是書法藝術線條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其實「曲」並不一定便是圓,由於勢向的變化,「曲」同樣可以給人造就方的感覺。比如,筆畫勢向的相向,相背,就可以產生一圓一方的不同變化。
  • 毛筆書法入門先練哪種字體好?
    毛筆書法入門先練哪種字體好?這一直是困擾書法新手們的問題,雖然說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中教公服編輯還是建議大家先從楷書開始,通過楷書打牢基礎學習其它字體會更加規範和容易。毛筆書法入門先練什麼1、先正書在行草毛筆字入門,要先從端正的正書開始,也就是篆隸楷。這幾種書體的特徵是字形端正,點畫分明,運筆結體規矩嚴謹,不可過於隨意。
  • 初學書法的人,是在白紙上還是在練字格上練習好
    我們都知道,書法是中國流傳近千年的文化,學習書法,不僅能讓人寫出一手好字,還能改變他的心境,由原來的焦躁不安和緊張逐漸轉為沉著冷靜,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是有很大好處的。但是,要想學會書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做起來比較繁瑣,包括:練字時的姿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坐姿、站姿、拿筆姿勢),用筆力度的掌握(下筆、收筆的力度)、練習的順序(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楷書後行書和草書,先大字後小字,先單一字體到博學字體),練字的基礎(是格子本上練習,還是白紙上練習)等等。其中,練字是在格子本上練習好,還是在白紙上練習好,很多人都無法完全了解,是困擾大家已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