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藥三方」一詞源於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其中「三藥」是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花清感顆粒和血必淨注射液。
近期,這三種藥物成為國內首批獲批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的藥物。相關公告一經發出,就引起公眾關注。
這並非三種藥物首次受到關注。早在2月初,它們均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此後的多版方案和對新冠肺炎病人的臨床診療中,都有它們的身影。
「三藥」中的連花清瘟是為治療「非典」(SARS)研製,而金花清感顆粒是為了應對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而研發。
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三藥」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因此,它們變得緊俏,銷量大幅增長,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現象。
有中醫專家4月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三種藥都能治療新冠肺炎,但所對應的症狀有差別,要儘量對症用藥。沒有症狀、未感染新冠肺炎的市民,不要服用這些藥物,更不能通過服用這三種「治療」的藥來「預防」新冠肺炎。三種藥物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推力,但中醫藥要想真正得到國際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種中成藥增加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
「『三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良好證據,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的新適應症中。」在4月14日下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如此說道。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相關批件中分別載明:
批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說明書【功能主治】項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用法用量】項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療程7-10天。」
批准血必淨注射液說明書【功能主治】項增加「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或/和多臟器功能衰竭。」【用法與用量】項增加「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00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稀釋,一天2次。」
批准金花清感顆粒說明書中【功能主治】項除原有批准內容外,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用法用量】項除原批准內容外,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一次1~2袋,一日3次。療程5~7天。」
記者查詢說明書發現,三種中成藥的功能介紹中,均包含「清熱解毒」,適用發熱症狀。其中,連花清瘟膠囊還主治「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血必淨注射液還主治喘促、心悸,感染誘發的全身炎症等;金花清感顆粒的功能還包括「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等。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顯示,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片劑為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以嶺藥業)和其全資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的獨家專利產品;血必淨注射液為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日藥業)生產;金花清感顆粒則是北京御生堂國藥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公司聚協昌(北京)藥業獨家產品。
獲批的消息公布後,截至4月17日,作為上市公司的以嶺藥業和紅日藥業,已出現連續三天漲停。
連花清瘟「因SARS而生」
連花清瘟是為治療SARS研製的。
以嶺藥業一位部門負責人4月15日介紹,2003年SARS疫情暴發,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嶺藥業創始人吳以嶺啟動對症新藥研發工作。
該負責人介紹,連花清瘟膠囊和顆粒匯聚漢代張仲景「麻杏石甘湯」、明代吳又可治疫病善用的「大黃」、清代吳鞠通的「銀翹散」三朝藥方,結合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的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增強免疫的有效中藥研製而成。相關實驗證實連花清瘟對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隨後不久,連花清瘟膠囊進入抗SARS新藥快速審批綠色通道。
在SARS疫情結束後,連花清瘟轉戰「抗流感戰場」。
該負責人表示,在中醫看來,流感與「非典」都屬於「外感熱病」的範疇,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瘟疫」。中國中醫科學院實驗證實,連花清瘟對流感病毒H3N2、副流感病毒I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2004年5月,連花清瘟膠囊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審查,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成為我國抗流感藥物中的新成員。
梳理發現,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作為推薦用藥曾先後20餘次被列入國家級診療方案,其中就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至第七版)。
和連花清瘟類似,金花清感顆粒也「因病而生」。
據財新網報導,2009年4月,源於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蔓延。6月,北京市政府啟動中醫藥治療該流感的科技攻關。當年12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宣布「專門針對甲型H1N1流感治療的有效方法『金花清感方』」,隨後,該藥方演變成今天的「金花清感顆粒」。
專家:中醫藥要被國際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常務副院長、中醫藥數據中心主任劉保延4月17日告訴澎湃新聞,疫情期間,他和武漢一線研究人員聯動,以武昌區新冠肺炎患者為樣本,依靠網際網路掌握新冠肺炎病人服藥情況。數據顯示,患者所服用的藥物分類中,中成藥居首位,佔到35.99%。
劉保延介紹,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的三種藥性苦寒,「清熱解毒」。其中,金花清感顆粒治療發熱病人時,相比其他藥物,能讓病人退燒速度更快,主要適用於早期、輕症患者;連花清瘟還能治療咳嗽,緩解肺部炎症等;血必淨注射液還能保護病人器官少受損傷,可用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適應症,中藥更是如此,同一種藥,不同的人吃都可能出現不同反應。」劉保延表示,雖然三種藥都能治療新冠肺炎,也要儘量對症用藥。
在此前採訪中也了解到有市民未感染新冠肺炎,但卻認為連花清瘟等藥物能預防感染,遂買來自己服用。
對此,劉保延特別提醒,沒有症狀、未感染新冠肺炎的市民,不要服用這些藥物,更不能通過服用三種「治療」的藥來「預防」新冠肺炎。
「如果沒有生病吃這些藥,會對腸胃、身體的陽氣有損傷。」他建議,如果市民擔心感染,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特徵對症服用強身健體、增強自身抵抗力的藥,如,脾胃不好的,要對症用調養脾胃的藥物。另外,按時睡覺、規律飲食、堅持鍛鍊,這些都能增強人體抵抗力,「不用非吃藥不可」。
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這三種藥物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也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推力。但在劉保延看來,中醫藥要真正被國際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坦言,一些國家對藥品的審批嚴格,要想走進其他國家藥品的貨架,首先要獲得批准。同時,國外藥物多是單成分藥,而中藥是多成分藥物,外國人普遍會擔心中藥的副作用。此外,一些國家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有較大偏差,這也導致中醫藥走向世界受阻。
圖文 / 澎湃新聞 新聞坊
原標題:《連花清瘟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但「沒病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