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
春夏之交,雨水比較充足,使得農村的山林能生長出來許多好吃的野菜,比較出名的當屬竹筍。在這段時間,只要去農村野外的竹林隨便晃一圈,一般都能採摘到十來斤竹筍,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這竹筍不僅是美味的野菜,還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所以這段時間經常會看到農民們在農閒時,背著背簍去竹林裡掰竹筍。
其實竹林裡不僅有竹筍這種美味的野菜,還有很多好東西,比如竹蓀及其他生長在竹林裡的野生菌。
(竹子上的竹燕窩)
不過還有一種美味,很多人不一定吃過,因為它是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在以前的時候基本沒人要,但如今卻成了70元一斤稀罕貨。
竹燕窩這個名字估計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聽到,但筆者能肯定的是,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一定見過它。竹燕窩雖然也有「燕窩」2字,但是和市面上所說的那種燕窩完全不一樣,市面上所說的那種燕窩是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而這竹燕窩則更為奇特。
(竹燕窩)
竹燕窩是一種叫做「蚜蟲」的小昆蟲,蟲蛀竹子後所開的一種特殊的「花」。這蚜蟲靠著吸食竹汁為食,在吸食竹汁的時候,會殘留一些竹汁在竹子上,這些殘留的竹汁經過適宜的溫度、水分的結合,再由一種叫做「蟲竹菌」侵入,才生長出來一種特別的真菌。
而這種真菌味道和外形都似燕窩,故而得名「竹燕窩」,在一些地區也將其稱作竹菌,竹花,竹菇,竹蓐等。
(農民採摘的竹燕窩)
竹燕窩的名字雖然高大上,但是在以前的時候並不受待見,基本都沒人要,至少在我們這邊的農村地區是如此。筆者還記得兒時跟著大人去竹林裡掰筍子,見到竹子上好多這玩意兒,摸一下粘粘的,感覺挺噁心的,並且當時大人還說這東西是鳥兒飛過竹林,拉的屎長在上面的,所以一直不待見它,村裡也沒人會吃它。
後來有一次去雲南的時候,跟著當地的農民朋友去竹林的時候,見到他們專門採摘這個,原來這竹燕窩並不是什麼鳥兒拉的屎長出來的,而是蟲蛀後長出來的,並且還是一種十分稀罕的美味食材。
(減掉竹燕窩不能吃的部分)
竹燕窩不僅能作為食材來吃,其味道也不錯,尤其是涼拌,加點檸檬汁,加點蒜,加點辣椒,脆嫩爽口,十分的下飯。而且據現代研究發現,竹燕窩含有胺基酸6種,還含維生素B1、B2、C和PP維生素B12、麥角脂醇、六碳糖醇等多種營養物質,其營養價值堪比燕窩,故而在市面上也將其譽為「植物燕窩」。
竹燕窩的形成十分特殊,到現在依舊無法人中種植,再加上其營養價值豐富,就使得它在市場上的價格比較貴,一般曬乾的竹燕窩至少在70元一斤以上。
(涼拌竹燕窩)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地區都貴,在四川、貴州、雲南一帶的部分農村地區,環境十分的適合竹燕窩的生成,使得竹燕窩的產量相對也比較大,所以價格相對一些產量低的地區來說,則便宜了不少,一般在10元一斤左右。
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是不是沒想到竹子上長的這東西還能吃呢?所以以後見到可別錯過哦,可以採摘一些來嘗嘗。不過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竹燕窩都能吃,採摘時對著光看一下,選顏色晶瑩剔透的為好,若是顏色發黃,且不透明,最好還是不要採摘。
各位朋友,你在竹林裡見過竹燕窩嗎?你吃過竹燕窩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