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科申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到底要不要請升學顧問?儘管呼喊」DIY「的聲音還在,其中不乏一些天然的意見領袖。他們的論點是:不要」神化「顧問的作用。但實際上這樣的論據也等於間接承認了顧問的價值。沒有價值何來神化?所以,我個人還是很比較支持學生找升學顧問的。問題是,面對良莠不齊玉龍混雜的留學中介和升學顧問市場,家長應該如何選擇?
為了有效探討本問題,在此我先區分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中介和顧問。在前幾年我還在從事升學顧問工作時,老有家長問:周老師你是留學中介嗎?每每此時我都有一種微微的不忿。中介這個詞讓我想到了」勞務中介「和」婚姻中介「這樣一群靠撮合兩方信息而牟利的商人們。我不是對這群人有偏見,而是我的工作性質和他們差別實在是很大。事實上,哈佛、耶魯這樣的名字連街上的老太太都耳熟能詳,把學生送進這些學校和拼接學校和學生雙方的信息沒啥關係。
所以,別再提「 留學中介」了,我們需要的是升學顧問。當然,也有特例:如果您孩子的託福連70分也沒達到,此時他的大學申請過程就會高度類似於「勞務中介」的匹配工作。美國有為數不少的百八十名的大學急吼吼地等著這樣的學生去給他們送錢呢。此時,留學中介也是兩邊撈取好處:他們收了家長中介費的同時,還有可能從美國大學那裡獲得一筆不小的返傭。而且這群學生被開除的機率很大,一旦被開除,還可以再賺一筆「緊急開除應對」或「轉學」的費用。所以,我本人不建議這樣的學生也去」「留學「。還是老老實實地把英語學好後再出去才更靠譜。
好了,我想要找升學顧問,但我如何判斷一個升學顧問是否專業?
有人想到了「正規的、政府許可的」這樣的標準。但這樣的詞彙都是用來修飾「留學中介」的,不適用於「升學顧問」。以前有許多不良中介把學生忽悠到一些全都是中國人的諸如「曼哈頓國際商業大學」這樣的野雞大學,中介「正規」還是很有必要的。但留學顧問處理的案例多是以美國前50名大學為目標,根本無需擔心發生這樣的狀況。因此,所謂「正規的,教育部許可的」這樣的標準對於辨別升學顧問的質量沒有任何價值。事實上,打著這樣旗號的留學顧問反而一般都不靠譜。
還有人說,美國的升學顧問行業有一些行業協會許可和認證。經過這些行業協會,例如ACCA(American College Counselling Association)和IECA(Independent Educational Consultants Association),的認證過的顧問會更好。但實際上,這些協會的認證類似於美國的RMV(Registry of Motor Vehicle)的認證,都是非常基本的資格認證,只要交錢入會並按照規定程序申請辦理,很容易通過。正如有合法駕照的人也有可能是很糟糕的駕駛員,經過上述機構許可認證的升學顧問也有可能很平庸。所以,上述方法都不能判斷升學顧問的質量。
在實際中,很多媽媽在給孩子找升學顧問時,會比較多地依靠女人的直覺。態度和藹有求必應的顧問往往能贏得媽媽們的青睞。但我也聽說很多媽媽在申請季結束後追悔莫及的。事實上,那些「橋梁項目」的正規中介們(他們常常穿著合身的職業套裝,在高檔寫字樓裡作「資深留學顧問」狀,雖然他們大部分都畢業於國內三流大學且沒有留學經驗)越是態度和藹。
所以,選擇留學顧問的唯一依據只能是:專業服務能力。
升學顧問是一項高度複雜綜合和創造性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超強的分析能力(尋找學生的亮點,尋找學生經歷中內在的主題)、戰略規劃和設計能力(根據學生的現狀進行合理的規劃以強化其亮點或主題)、溝通和教練能力(升學顧問需要不斷地督促學生執行戰略設計和規劃)、極好的英文閱讀和信息搜集能力(每年大學的申請要求申請趨勢都有變化,留學顧問必須善於發現這些資訊並及時消化掌握)、極好的英語寫作能力等。所以,我建議家長從下述方面來評估考核升學顧問。
一、升學顧問的教育背景,尤其是他們的大學本科教育背景
上述分析顯示,升學顧問工作是一項高智商的工作。因此我們需要找那些高智商、高敏感度的人。經驗顯示,大學本科階段上過優秀大學的那些人有較大可能具有上述素質。這裡我有必要強調「本科」,因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學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在選擇性上還是有極大的差距。除了名校的本科以外,名校的Juris Doctor(法學博士,注意:本學位並非學術性博士學位),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MD(醫學博士)也有很高的選擇性。所以,面對那些號稱自己是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的顧問們,家長們應該了解他們的本科教育背景。
我認為可接受的「優秀」的大學本科可以包括美國前15-20名大學、中國的北大、清華和復旦、英國的牛津和劍橋。
二、英文能力
雖然升學顧問可以藉助團隊合作來彌補其英語能力的短板,但當英語能力不夠時,升學顧問就不能直接評估學生的申請文書是否有效地達成其設計目標,因此也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修改。另外,英語能力不足也會限制升學顧問搜集和處理大量與升學工作相關資訊的能力。事實上,為了寫好一篇文章,升學顧問需要充分使用Google,College Confidential,Youtube等工具。英語能力不好,上述工作寸步難行。
但家長在諮詢時很難判斷出升學顧問的英文能力。我這裡給家長支上一招:首次諮詢時學生可以帶上一份已經寫好的英文文書,其中可以預設少量比較高級的用詞不當,並在現場請教顧問。優秀的留學顧問一般都能準確地找出這些錯誤。如果情況是相反,則你可以將之排除了。
三、溝通能力和客戶領導力
這裡的溝通能力並非指一般意義上的溝通能力,而是面對學生時的影響力:學生是否心甘情願地接受升學顧問的指導?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建議家長在首次諮詢時,最好也能帶上孩子一起去見升學顧問。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不可以在有牴觸情緒下去見升學顧問。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所以儘可能帶著平和、理性和尊重的態度去和升學顧問進行真誠的、深度的交流。如果學生和家長缺乏尊重,表現地過度懷疑,那麼升學顧問也自然會受到影響,從而扭曲了正常的溝通。
四、升學顧問的工作方式
升學顧問工作本質上屬於一項具有高度創造性的藝術創造,質和量難以兼得。了解一下升學顧問的收費並儘可能了解(或估算)他/她每年處理的學生數量。一個經驗豐富的升學顧問每年處理的案例超過20人以上,你就需要注意了。不要輕信他/她的陳述,用你的算術進行估算:這個公司的成本大致如何?每個學生的收費多少?這個公司有多少個顧問?這樣家長們就可以大致了解每個顧問的業務量。
另外,了解他們的工作流程。例如:升學顧問是否直接參與文書的修改?還是有專門的文書團隊負責這項工作?如果是後者,我建議家長要小心了。因為文書團隊如果和學生不進行直接溝通,而是按照升學顧問的要求進行流水線操作,那麼文書的質量很難保證。
最後,要確保學生在申請過程中的主動權。一切申請都是在學生手中提交。升學顧問永遠都只是「謀士」的角色。如果某升學顧問包辦所有的過程而學生連知情權都沒有,這樣的升學過程肯定要出問題。
五、升學顧問的業績記錄
我把這項指標放在第五位,是因為相對前面的指標,他的重要性較低。因為業績記錄永遠很難準確獲得。即使某升學顧問有諸多名校案例,但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更需要關注他的成功率。
並且過度關注業績記錄會導致那些業績好的顧問被迫多接活,從而影響其服務質量。聰明的升學顧問就會通過提價來抑制需求。這樣也無形抬高了整個市場的價格。
在了解升學顧問的業績記錄時,也可以適當藉助Google,必應,百度等搜尋引擎進行必要的網上調查。但同時又要注意:網上的信息真偽難辨,有惡意摸黑,也有當託吹捧,一定要批判借鑑。
依據上述的分析,最佳的策略其實是去尋找那些Hidden Gems(隱形珠寶)。一般來說,滿足1、2、3和4的那些升學顧問,即使是初入行的,您也大致可以大膽啟用。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反之,即使某升學顧問盛名難擋,也要謹慎對待。
另外,我們大概也會得出一個比較明顯的推論:那些大型的、有正規牌照的「留學中介」裡,大概找不到真正靠譜的升學顧問。他們代理的橋梁項目,只需要一個普通大學生就可以處理。而這些公司的老闆為了搞定政府關係拿到牌照而付出的代價,只能拼命從員工的工資裡剋扣,從學生身上撈取。這樣的工作環境、這樣的企業文化很難吸引到那些真正的高手們。他們都習慣自己單幹,以實現其自身價值。所以不妨多從獨立顧問和中小型公司裡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