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總統薩利赫:伊朗與美國應通過對話緩和地區緊張局勢

2020-12-16 環球網

伊拉克總統薩利赫8月18日,伊拉克總統薩利赫在巴格達分別會見了美國和伊朗駐伊拉克大使。他強調,必須緩和地區緊張局勢,通過對話解決危機。

根據《聯合早報》19日報導,伊拉克總統辦公室發表聲明說,薩利赫與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討論了地區和國際最新政治形勢。雙方強調必須緩和緊張局勢,採取建設性對話並加強安全合作,以結束地區危機,鞏固國際和平與安全。

聲明說,在薩利赫與伊朗駐伊拉克大使馬斯傑迪的會談中,雙方討論了雙邊關係以及在各領域開展合作的方式。兩人會面還討論了區域和國際層面的最新事態進展,尤其是美國與伊朗間正在發酵的緊張關係。

薩利赫當天在視察伊拉克國防部時還指出,不允許伊拉克成為其他國家的競爭之地。

新華社19日引述伊拉克通訊社的報導稱,伊拉克總理顧問哈寧16日表示,伊拉克在伊朗油輪被扣事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是國際關係中積極可靠的平衡因素。此前伊拉克領導人多次表態,針對美國和伊朗的持續緊張關係,伊拉克可在兩國間發揮調解作用。

相關焦點

  • 奧地利外長呼籲通過對話緩和中東局勢
    新華社維也納1月6日電(記者于濤)奧地利外長沙倫貝格6日呼籲各方通過對話緩和中東地區局勢,並表示維也納隨時可作為對話場所。沙倫貝格當天在奧地利外交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奧地利對中東地區事態的惡化深表關切,各方急需採取行動緩和局勢。
  • 空襲伊拉克敘利亞什葉派武裝目標 美國劍指伊朗
    美國國防部12月29日說,美軍當天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境內一個什葉派武裝目標實施精準打擊,以報復該武裝襲擊伊拉克軍事基地、致死美方人員。這支什葉派武裝據信受到伊朗支持。美國官員警告,美方可能採取「額外行動」震懾伊朗及其幫手。
  • 伊拉克總統被批懦夫:對美國「唯命是從」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美媒稱,伊朗支持的伊拉克組織12月27日猛烈抨擊伊拉克總統沒有任命他們青睞的總理人選,稱他的決定是聽命於美國,並且警告他不要任命任何可能成為「美國代理人」的人選。
  • 美國和伊朗最新消息現在的情況 伊朗與美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美國和伊朗最新消息現在的情況>>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3日凌晨遭美方火箭彈襲擊,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馬尼被炸身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將實施嚴厲報復。  隨後,美國國務院發布緊急安全公告,要求在伊拉克的美國公民立即撤離。
  • 伊朗終止履行伊核協議 英法德慌了,罕見譴責美國
    海外網1月6日電 美國突然發動空襲炸死伊朗少將蘇萊馬尼,致使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伊朗政府誓言會「嚴厲報復」,同時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這讓英國、法國、德國感到恐慌,連夜發表聲明,呼籲伊朗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並罕見譴責美國襲擊活動。
  • 緊張局勢增加,基辛格:美國下任總統首先應與中國進行對話
    就在美國總統換屆之際,中美緊張局勢增加,著名政治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出來為美國下一任總統指了條明路,應先與中國進行對話。基辛格畢竟是美國政府裡難得的中國通,懂得多,看得遠,知道克制,不像川普一樣只會硬來,但也是個老狐狸背後陰謀一大堆。
  • 出動B52H轟炸機震懾伊朗,緊急從阿富汗伊拉克撤退,美國在怕什麼
    美國的B-52H轟炸機飛往中東執行任務以威懾伊朗周四,兩架美國轟炸機從美國起飛,飛越中東大片地區,向美國官員傳達了直接的威懾信息。兩架大型B-52H Stratofortress轟炸機在該地區的飛行,是不到一個月的第二次此類任務,旨在突顯美國對中東的持續承諾,即使唐納·川普總統的政府已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回了數千名士兵。
  • 伊朗官員表示將迫使美國從西亞地區全面撤軍
    新華社德黑蘭12月22日電(記者夏晨)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導,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哈尼22日在德黑蘭表示,伊朗決心制止美國及其「傀儡」實施恐怖主義及破壞地區穩定的行為,將迫使美國最終從西亞地區全面撤軍。
  • 美國伊朗局勢最新進展消息 美國攻打伊朗戰爭最新資訊
    美國攻打伊朗戰爭最新資訊>>  對伊發動刺殺行動沒告知國會 川普:關注我推特  海外網1月6日電近日,美國在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遭襲擊身亡,事件讓中東局勢升溫,美伊關係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 綜述:美伊鬥法加劇 地區局勢趨緊——美國對伊朗恢復制裁500天記
    去年5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方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對伊朗制裁。根據美方設定的90天和180天兩個緩衝期,美國對伊朗首批制裁措施於8月7日生效,第二批制裁措施於11月5日生效。美國逐步恢復和擴大對伊朗制裁以來,幾乎所有伊朗家庭都受到影響,制裁給伊朗政府在穩定國內局勢、維持經濟活力方面造成巨大壓力。
  • 海外網評:美伊緩和的機會被「暗殺」了?
    當地時間11月29日,伊朗議會通過了一項名為「解除制裁戰略措施」的法案。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訊社稱,該法案設想將伊朗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或更多。若該設想落到實處,將是2019年7月伊朗宣布提高濃縮鈾生產豐度、反制美國「極限制裁」施壓以來,突破伊核協議相關條款的最大舉動。一時間,中東局勢似乎一觸即發。
  • 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
    報導援引伊拉克軍方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空襲了巴格達北部塔季地區,當地駐紮有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部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美國擬向中東增兵3000人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Mar-a-Lago)就「美軍在伊拉克空襲,致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身亡」發表簡短聲明稱,「蘇萊馬尼的恐怖統治已經結束了。」
  • 美國總統權力交接之際!伊朗要出手,專家:戰爭決定權在美國手裡
    中東地區的局勢之所以這麼嚴重,就是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介入到其中,還挑起了很多國家的內部矛盾,所以有一些國家內戰頻發,到現在還沒有能夠進行統一。現在不僅僅是美國這一個國家瞄準中東地區的,像俄羅斯、土耳其這些國家同樣想要在其中獲得一些利益,所以美國不再那麼容易去得到石油方面的資源,更不能無法無天地繼續發動戰爭。美軍在中東地區的局面非常尷尬,是去還是留,現在仍然是猶豫不決。美國在中東地區有一個很大的敵人,那就是伊朗。
  • 伊拉克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會見伊朗總統
    伊拉克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西斯塔尼13日在伊拉克什葉派聖城納傑夫會見到訪的伊朗總統魯哈尼,雙方就兩國關係和地區局勢進行了討論。 據納傑夫省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雙方當天在西斯塔尼的住所舉行了約一小時的會談。
  • 伊朗否認高官遇襲?中東局勢再添謎團
    中東局勢再添變數。 據伊拉克阿拉比亞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所乘車輛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遭無人機襲擊,沙赫丹與3名隨行人員均在襲擊中身亡。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對此表示,尚未收到相關內容的報告,該消息似乎是媒體炒作。
  • 克裡姆林宮將美國對伊朗的攻擊,比作入侵伊拉克「洗衣粉」
    作者:王德華克裡姆林宮發言人表示,美國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一個警示,在當前波斯灣緊張局勢下,不要虛張聲勢,也不要相互指責。「 我們沒有忘記帶有白色粉末的小瓶。他指的是伊拉克戰爭前幾個月聯合國安理會上的一個著名場景。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揮舞著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小瓶子,試圖為即將到來的美國對中東國家的入侵辯護,意在說明炭疽熱的危險性。美國當時指責薩達姆囤積炭疽熱。
  • 伊朗少將被殺後川普又有新動作!黃金石油開啟暴走模式
    此前美國國務院的安全警告裡說,「鑑於伊拉克和地區的高度緊張局勢,我們強烈要求在伊拉克的美國公民立即撤離」。公告還說,美國駐伊拉克使館的領事服務暫停,並警告美國公民不要靠近美國駐巴格達的使館。據媒體報導說,美國官員為伊朗可能對美國利益和盟友進行的報復性襲擊做好準備,包括網絡攻擊和恐怖主義。以色列也為伊朗的反擊做了準備。
  • 要緩和不要緊張 要對話不要對抗 要和平不要戰爭
    據新華社12月6日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6日應約同美國總統歐巴馬通電話,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意見。  胡錦濤強調,中方高度關注半島局勢,當前形勢下,當務之急是要冷靜理性應對,堅決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胡錦濤指出,實現半島無核化,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和平穩定,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也是中方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及有關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長期以來,中方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及有關問題、實現半島長治久安的唯一正確途徑。形勢的發展進一步證明了重啟六方會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英媒:英國急撤駐伊朗伊拉克使館人員,兩位大使繼續留任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新華網英文版援引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7日報導稱,有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在美國「斬首」伊朗高級軍官後,英國方面出於安全考慮,已緊急撤回駐伊朗和駐伊拉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減少到最低水平,兩位大使繼續留任。 該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從這兩個國家撤回外交官是一種預防舉措,而不是有具體的威脅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