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籤字」、「蓋章」、「按手印」其中的作用和效力麼?

2020-12-16 無愧於歲月是

你知道「籤字」、「蓋章」、「按手印」其中的作用和效力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借錢、租房、籤合同等需要雙方約定和需要證實的一些行為活動,但是你知道「籤字」、「蓋章」、「按手印」其中的作用和效力麼?

一張完整且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或合同協議需要經過籤字、蓋章、按手印的手續才能完成,這種事情不敢忽視

此前,發生了一件合夥協議糾紛的案件

2016 年10 月6 日下午,被告郭某、徐某及妻與原告及其母親發生吵鬧,李某乙對原告進行毆打。當日晚10 時許,李某乙、郭某、徐某等人到原告家中與原告及母親繼續發生糾紛。李某乙等為收回自己的投資款,對原告採取肢體脅迫、語言恐嚇等方式,施加壓力,直至次日凌晨四時許,原告在四被告寫好的欠條下籤上字按下手印。事後,原告於2016 年10 月10 日、11 日兩次報警備案。

法官表示,在對合夥事務未進行清算的情況下,採取對原告語言威脅、肢體控制的方式,迫使原告在其已書寫好的欠條上簽名按印,其行為構成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欠條不作數。

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這三者的用途和區別:

1、籤名

在現實生活中,名字是公民的符號,是公民意志與人格的形式表現。籤名應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有人除了身份證上的法定姓名外,可能還有多個供他人稱呼的名字。

二是現在社會流行藝術籤名,一個識別不出字眼的籤名在法律上又如何明確行為人身份?故清晰可識別的籤名是法律的必備要素。

三是籤名的時最好不要用鉛筆,不容易保存而且還容易被塗改。儘量不要使用馬克筆、水彩筆等筆尖較軟的筆,這些用筆無法反映書寫人的筆力運用和細微筆畫的書寫習慣,在筆跡鑑定時無法進行認定。

2、蓋章

在民事活動中,蓋私章的也不計其數,與籤名相比,蓋章在法律上的風險是很大的:

一是如果私章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備案登記不具有公信力。

二是私章是與人分離的,不像籤名因個人筆跡有別而「字如其人」,故蓋下的私章是否代表本人的意思難以確定。

三是私章容易偽造,當事人可能因此主張對方所述完全與己無關。

3、按手印

關於按手印,現代社會一般不會單獨使用,除非當事人不會寫字,按手印的好處在明確身份。

這一點可做到「毋庸置疑」,因為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絕對唯一性,但需要藉助高科技才能識別,故其缺陷也不容忽視,且按手印不易體現個人的自由意志,像舊社會的刑訊逼供中,屈打成招的最後一步,就是人的手印「被」按在罪狀上。

最慎重:籤名與按手印結合用

籤名、蓋章、按手印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筆之前應該謹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況,應該保存證據。同時,應看清楚合同協議的內容,切不可因為礙於情面而隨便籤字、蓋章、按手印。

不少人會問了,籤字、按手印、蓋章到底有沒有法律效益呢?

答案是有的。借條按手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的借條都要有籤名和手印,因為世界上存在很多相同名字的人,而手印是唯一的,所以,借條籤名加按手印更加保險一點。

籤名、蓋章、按手印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筆之前應該謹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況,應該保存證據。同時,應看清楚合同協議的內容,切不可因為礙於情面而隨便籤字、蓋章、按手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籤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籤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相關焦點

  • 籤字、蓋章、按手印有啥區別?不懂可能要吃大虧!
    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會通過籤字、蓋章、按手印等方式來確定一份合同的法律效力,但是籤字、蓋章、按手印3種哪種更為靠譜?哪種法律風險最大?恐怕很多人都說不出所以然,今天就來一次性說清。《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 解讀合同風險:搞清楚籤名、籤字、按手印及蓋章等含義區別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合同、協議、標書、承諾書及起訴書等各種文書,在這些文書中經常有「籤字」、「籤名」、「按手印」、「蓋章」及「籤字蓋章」等的專業文字,人們普遍都搞不清楚這些專業文字的含義與區別,幾乎都是稀裡糊塗地籤字蓋了章,有些甚至因此而吃了官司,造成人身財產的不小損失,因此明白這些專業文字的含義及區別很重要
  • 借條上只有籤字沒有按手印沒有蓋章是否有效?此文說的很詳細了
    隨著這幾年民間借貸危機的井噴式爆發,借條是否有效已經成為了熱門的話題,作為追討債務的重要憑證,一旦無效或者有瑕疵,往往對出借人的合法權利來說都是致命的,因借條原因導致的無法起訴或者敗訴現象生活中屢見不鮮,今天律師就給大家說說借條上只有籤字沒有蓋章或者按手印的法律效力。
  • 借條只籤字沒按手印,還有效嗎?
    很多人在借錢時都會寫下借條,既可以證明借過錢,也可以在討債和起訴時使用。借條如此重要,但是如果只在借條上籤下名字沒有按手印,這個借條還有效嗎?現在我在整理時,認真看了看這個借條發現當初寫借條的時候著急,所以只在借條上簽了字,並沒有按手指印。我擔心到時他還不了錢,我拿著這個借條會沒什麼用處,所以想要問問律師:只籤字沒按手印的借條還有效嗎?能不能在起訴要債中當證據使用嗎?律師回覆:有效!借條上指籤字沒按手印,依然有效!2、寫借條時,按手印是必要的嗎?
  • 只按手印不籤字,合同成立嗎?民法典明確了!
    現行法律法規對於按手印效力的表達過於「含蓄」根據現行《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籤訂合同的方式包括籤字、蓋章兩種,而按手印是否能作為籤訂合同的方式,《合同法》沒有規定。不過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規定:「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籤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這一司法解釋肯定了按手印籤訂合同的效力,卻依然沒有把按手印作為正式的籤訂合同的方式。
  • 怎麼籤名、蓋章、按手印?你不得不了解的法律知識都在這裡
    古時候,人們用按手印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合約的認可;在如今,各類法律文件都要求本人籤字來確定效力;如果是企業,還要在各種文件上蓋上公司的公章。籤名、蓋章、按手印的區別和法律效力究竟如何、怎樣使用才能避免糾紛與風險?籤字蓋章非易事,裡面又包含哪些法律知識呢?
  • 借條只籤字沒按手印,還有效嗎?要好好看看喔!
    借條只籤字沒按手印,還有效嗎?要好好看看喔!很多人在借錢時都會寫下借條,既可以證明借過錢,也可以在討債和起訴時使用。借條如此重要,如果只在借條上籤下名字但沒有按手印,這個借條還能其到相應的作用嗎?還有效嗎?
  • 籤名、蓋章、按手印哪種方式更靠譜?
    【網友提問】我要籤署一份合同,讓對方籤名、蓋章或者按手印哪種方式更靠譜?【律師解答】司法實務中,很多人會有類似的疑問,在籤署訂立一份合同時,籤名、蓋章、按手印哪種方式更有保障?第一:籤字。如果合同中明確約定「合同自籤字後生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風險:(1)防止對方不籤署法定姓名。
  • 借條上只有籤字沒有按手印是否有效
    隨著這幾年民間借貸危機的井噴式爆發,借條是否有效已經成為了熱門的話題,作為追討債務的重要憑證,一旦無效或者有瑕疵,往往對出借人的合法權利來說都是致命的,因借條原因導致的無法起訴或者敗訴現象生活中屢見不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借條上只有籤字沒有蓋章或者按手印的法律效力。
  • 借條只籤字沒按手印,還有效嗎?看看就明白!
    我們知道,借條是追討債務的重要憑證。很多人在借錢時都會寫下借條,既可以證明借過錢,也可以在討債和起訴時使用。借條如此重要,如果只在借條上籤下名字但沒有按手印,這個借條還能其到相應的作用嗎?還有效嗎?現在就由找法網小編來告訴你吧。
  • 籤名、蓋章與按手印有什麼區別?不懂要吃大虧
    古時候,人們用按手印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合約的認可;在如今,各類法律文件都要求本人籤字來確定效力;如果是企業,還要在各種文件上蓋上公司的公章。很多人疑惑,籤名、蓋章、按手印有什麼區別、哪個最靠譜最有效?怎樣使用才能避免糾紛與風險?
  • 借條不按手印有效嗎,借條的效力如何認定?
    那麼,借條不按手印有效嗎,借條的效力如何認定?網友諮詢:借條上的字都不是本人寫的,只有按了本人手印這樣有效嗎?北京望和律師事務所關欣律師解答:在民法上,籤字、按手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借條上沒有借款人的手印,但有其籤章的,不會影響合同的效力,只是要把相關的內容寫規範。一般來說籤字就可以,如果籤字再加上按手印的話會更好。
  • 【籤字、蓋章、按手印有啥區別?不懂可能要吃大虧!】 ​​​...
    【籤字、蓋章、按手印有啥區別?不懂可能要吃大虧!】 ​​​​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籤字
  • 籤名蓋章還是按手印哪個更穩妥?
    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家籤名蓋章,尤其是在籤訂各種合同時,要求還不一樣,有的只要求籤名,有的要求籤名加摁手印,有的蓋章也可以。從法律上講,無論是籤名、蓋章還是摁手印,都是證明一個人身份的有效形式,如果當事人之間沒有特別約定,三者的效力是等同的。
  • 籤名、蓋章、按手印,哪個風險大?用錯後果很嚴重!
    蓋章在民事活動中,蓋私章的也不計其數,與籤名相比,蓋章在法律上的風險是很大的。一是如果私章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備案登記不具有公信力;二是私章是與人分離的,不像籤名因個人筆跡有別而「字如其人」,故蓋下的私章是否代表本人的意思難以確定;三是私章容易偽造,當事人可能因此主張對方所述完全與己無關。
  • 最高法院:在合同上只摁手印沒有籤名蓋章的法律效力
    現行有效法律規定,當事人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籤字或蓋章。但是,在庭審實務中,有的農村或進城務工人員訂立合同時習慣摁手印,而不是籤名蓋章,本文僅對此解讀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觀點。最高法院裁判規則中認定,當事人在合同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具有與籤字或蓋章同等法律效力。
  • 都2019年了,只摁手印的合同有沒有效,你還不知道?
    最近有幾位網友後臺諮詢法律問題,大家的問題各不相同,但都不約而同問到同一個問題——我的合同(協議、借條)上只有對方的籤字/指紋,這樣算數麼?他不承認怎麼辦?對此疑問,小編請教了北京市信凱律師事務所的趙林律師趙林律師表示,僅籤字或僅按手印都可以,兩者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籤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 合同上按手印有什麼用?
    文︳劉雲生《民法典》第490條和第493條有個規定,在合同上按指印,和籤字、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這是一個新規定,也是一大立法亮點。按照《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也就是說,書面合同只需當事人籤字或蓋章後即告成立。但針對民間古老的習慣法傳統和迫切的現實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五條規定,訂立合同,應當籤字或蓋章,如果用摁手印的方式替代籤字、蓋章,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籤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 籤名、蓋章、還是按手印,別傻傻分不清
    清朗天空感受法治新生態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對需要籤名蓋章的文件時都會疑惑,籤名、蓋章與按手印有什麼區別?哪個法律風險最大?哪個最靠譜最有效?下面就來給你詳細解釋。儘量不要使用馬克筆、水彩筆等筆尖較軟的筆,這些用筆無法反映書寫人的筆力運用和細微筆畫的書寫習慣,在筆跡鑑定時不好進行認定。蓋 章在民事活動中,蓋私章的也不計其數,與籤名相比,蓋章在法律上的風險是很大的:一是如果私章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備案登記不具有公信力。
  • 借條上必須按手印才有效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因此,借貸合同生效的時間是債務人在借條上籤上自己的名字之際,按手印並不是必須的。之所以強調按手印的原因在於:當債務人與債權人發生糾紛時,如果債務人對自己的籤字予以否認,但對於手印卻是無法否認的,因為字跡可以模仿,手印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