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籤字」、「蓋章」、「按手印」其中的作用和效力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借錢、租房、籤合同等需要雙方約定和需要證實的一些行為活動,但是你知道「籤字」、「蓋章」、「按手印」其中的作用和效力麼?
一張完整且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或合同協議需要經過籤字、蓋章、按手印的手續才能完成,這種事情不敢忽視
此前,發生了一件合夥協議糾紛的案件
2016 年10 月6 日下午,被告郭某、徐某及妻與原告及其母親發生吵鬧,李某乙對原告進行毆打。當日晚10 時許,李某乙、郭某、徐某等人到原告家中與原告及母親繼續發生糾紛。李某乙等為收回自己的投資款,對原告採取肢體脅迫、語言恐嚇等方式,施加壓力,直至次日凌晨四時許,原告在四被告寫好的欠條下籤上字按下手印。事後,原告於2016 年10 月10 日、11 日兩次報警備案。
法官表示,在對合夥事務未進行清算的情況下,採取對原告語言威脅、肢體控制的方式,迫使原告在其已書寫好的欠條上簽名按印,其行為構成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欠條不作數。
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這三者的用途和區別:
1、籤名
在現實生活中,名字是公民的符號,是公民意志與人格的形式表現。籤名應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有人除了身份證上的法定姓名外,可能還有多個供他人稱呼的名字。
二是現在社會流行藝術籤名,一個識別不出字眼的籤名在法律上又如何明確行為人身份?故清晰可識別的籤名是法律的必備要素。
三是籤名的時最好不要用鉛筆,不容易保存而且還容易被塗改。儘量不要使用馬克筆、水彩筆等筆尖較軟的筆,這些用筆無法反映書寫人的筆力運用和細微筆畫的書寫習慣,在筆跡鑑定時無法進行認定。
2、蓋章
在民事活動中,蓋私章的也不計其數,與籤名相比,蓋章在法律上的風險是很大的:
一是如果私章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備案登記不具有公信力。
二是私章是與人分離的,不像籤名因個人筆跡有別而「字如其人」,故蓋下的私章是否代表本人的意思難以確定。
三是私章容易偽造,當事人可能因此主張對方所述完全與己無關。
3、按手印
關於按手印,現代社會一般不會單獨使用,除非當事人不會寫字,按手印的好處在明確身份。
這一點可做到「毋庸置疑」,因為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絕對唯一性,但需要藉助高科技才能識別,故其缺陷也不容忽視,且按手印不易體現個人的自由意志,像舊社會的刑訊逼供中,屈打成招的最後一步,就是人的手印「被」按在罪狀上。
最慎重:籤名與按手印結合用
籤名、蓋章、按手印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筆之前應該謹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況,應該保存證據。同時,應看清楚合同協議的內容,切不可因為礙於情面而隨便籤字、蓋章、按手印。
不少人會問了,籤字、按手印、蓋章到底有沒有法律效益呢?
答案是有的。借條按手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的借條都要有籤名和手印,因為世界上存在很多相同名字的人,而手印是唯一的,所以,借條籤名加按手印更加保險一點。
籤名、蓋章、按手印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筆之前應該謹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況,應該保存證據。同時,應看清楚合同協議的內容,切不可因為礙於情面而隨便籤字、蓋章、按手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籤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籤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