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小提琴, 好的開始最重要

2021-02-22 小提琴吧

小提琴演奏能力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第一個老師

每當一些已經開始學了琴可是想換老師的時候,最常碰到的問題是: 學生的基礎不好。常常要花至少三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時間重新調整基礎;而學生們每換一次老師,姿勢就要重新改一次,這對師生兩邊而言都是非常挫折的一件事。最糟的是花了很多時間調整,還不一定就可以把毛病根治。問題就是出在一開始學琴的時候。

如果剛開始學琴的時候基礎沒打好,姿勢沒有正確嚴格地要求,養成了一些不好的演奏習慣,那麼這些壞毛病就會根深蒂固融入學生的演奏方式(僵硬的姿勢和緊繃的動作是最常見的「疾病」)。這些長時間累積的習慣性動作,就像慢性病一樣難以根治。

有許多學生就是因此無法更上層樓,許多有天份的人也因此無法成為優秀的演奏家。所以,不管我們學琴的動機為何,都不應該輕視小提琴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錯誤觀念一:一般人總覺得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要試試看,看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有沒有天份,所以老師不用找太好的,先隨便找個音樂老師學學看,如果確定要好好學,到時候再找好一點的老師就好了。

錯誤觀念二:為什麼別人學了三個禮拜就可以開始學一些簡單的曲子,而我們家的孩子只學了兩個月還在搞姿勢?

錯誤觀念三:上課的時候老師負責就好了,在家時孩子自己練就可以,我很忙,沒時間陪他上課,也沒時間陪他練琴。

其實打基礎這件事實在是生活、學習、工作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使我們學琴只是一個愛好,並非專業,也應該要重視基礎。打好基礎之後,即使是演奏簡單的小曲子,也可以發出悅耳動聽的音色;沒有好的基礎,就只能製造出噪音,一點也達不到「怡情養性」、「培養氣質」的效果了。好的基礎,可以讓喜愛音樂的人在提琴的演奏上滿足自己心靈的需求,也可以讓有天分、有志從事音樂演奏的人有機會大放異彩。

不論學琴的動機是為了培養愛好還是培養演奏家,在打基礎的時期要求標準是沒有「專業」與「業餘」之分的。學生及家長的全心投入、專業有經驗而且認真的老師這兩件事是塑造一個好的開始的絕對要素。

在學琴的一開始,家長就應該抱著「既然要學就好好學,不要讓孩子學成半調子」的心態,並且引導孩子、灌輸孩子相同的觀念。在開始學琴的前半年,就應該常常全家一起去聽音樂會,在家也要常常放音樂,先讓音樂成為全家生活的一部分。這樣小孩子才會把學琴當作是一件和實際生活有相關聯的事情。在開始上課之後,家長應該陪同孩子一起上課,如此不但能了解師生上課的實際情形,對孩子的學習狀況完全掌握,同時也可以在孩子平常練習時從旁協助,以增進練琴的效率;忙碌的家長不如把「陪孩子練小提琴」當作是難得親子共同從事的家庭活動。為孩子打造一個有利於音樂學習的環境,對學琴及促進親子關係都有好處。

有很多教琴的老師都沒有強調「家長陪同上課及監督孩子練琴 」這件事的重要性。提琴家族(大、中、小提琴及低音大提琴)的演奏動作很複雜,兩手要同時進行獨立且完全不對稱的動作,必須依靠極為細膩的肌肉協調度,這個特點是所有其他樂器所沒有的,也因此抬高了學提琴的難度。

要能夠掌握這些繁複的動作,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唯一的辦法是靠無數次的反覆練習,就像練投籃一樣。任何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都必須有標準的姿勢、放鬆靈活的關節與肌肉、以及精準無誤的運行軌跡,在練習的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小環節沒有確實做好,就很可能養成一輩子都改不了的壞習慣。一般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常常沒有辦法同時兼顧這麼多「注意事項」,如果練習時旁邊能有個人幫忙注意、時時提醒他遺漏的部分,這樣就可以大幅減少「越練越錯」的機會。最理想可以執行「陪練」任務的人莫過於家長了,但是切記陪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提高練琴效率,而非「監督」小朋友在家是否有拉琴。

小提琴教學這一行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教初學者教得好的老師實在是少之又少,再加上一般人對這一方面的認知有限,以致於這麼多年過後小提琴基礎好的學生仍然不多。我實在無法告訴大家要如何去找好的「初學者專家」,但是我可以告訴各位,有以下條件的老師初學者應該極力避免:

一、沒有經驗和基礎不好的老師: 很多音樂學院或者音樂系的學生都有在教小提琴,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有能力應付初學者,尤其是小孩子,因為音樂系並沒有訓練小提琴老師的課程。音樂系的學生重心仍在學校課業,除非他們很早就開始教琴,而且已經有能力開學生演奏會,這表示他已經累積了相當的教學經驗。

還有許多音樂老師,並非音樂系主修小提琴的學歷,雖然我並不否認其中也許多認真教學的老師,但是如果連音樂系的學生都不見得有很好的基礎,那非音樂系學歷的老師就更不用說了。

二、天才型的演奏家: 教學必須仰賴對於學習過程的深入了解。天份極高的演奏家以其獨特的學習方式達成其他人難以比擬的成就,但是沒有經歷過嘔心瀝血、絞盡腦汁解決問題的階段,自己的學習經驗完全無法應用在教學上,他們常常無法了解學生「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動作都不會」。如果他們沒有在教學法上進修,當然也不指望他們能當一個稱職的「初學者專家」。

三、很忙的老師: 初學小提琴的學生需要老師非常仔細地指導,老師上課時一定要很仔細、很有耐心,有時候甚至應該撥出時間幫學生多上幾堂課或幫忙陪練。如果一個老師有太多其他的學生或太多外務,一定會銷耗掉很多精力,上課的質量也大打折扣。

我最反對為了省錢而隨隨便便找不合適的老師學琴。不要夢想學小提琴可以像學口琴、玩管樂隊一樣,輕輕鬆鬆兩三個禮拜就可以弄出一首歌來。要省錢就不要學小提琴,要學琴就正正經經地拜個好老師、嚴格的老師,規規矩矩、扎紮實實、按部就班地學。花了時間和金錢卻學不到真正的功夫,那不如把這些成本拿去玩其他的東西吧。

往期回顧:

為什麼孩子學了三個月小提琴,還是拉不出個正常音?

其實,學樂器不是拼天賦,而是拼「時間管理」!

金星一句話讓女兒練琴,學琴的目的和方法她想的很通透!

帕爾曼,身為一個大師,你能不能正經一點...

相關焦點

  • 學小提琴好的開始最重要
    問題多半是出在一開始學琴的時候。 錯誤觀念一:一般人總覺得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要試試看,看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有沒有天份,所以老師不用找太好的,先隨便找個音樂老師上上看,如果確定要好好學,到時候再找好一點的老師就好了。 錯誤觀念二:為什麼別人學了三個禮拜就可以開始學一些簡單的曲子,而我們家這一隻學了兩個月還在搞姿勢?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小提琴?找什麼樣的老師好?好動的孩子適合拉小...
    9歲男孩每周日到上海學琴1小時當天有位小男孩,樂感不錯,颱風端正,上臺演奏了一曲《沉思》,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他的左手還不夠準,揉音也許才剛剛學,但是我聽到了他很想用琴來說話的心情,他很真誠地為大家演奏,這就是我們學琴中最寶貴的。」胡靜老師評價。「男孩是怎麼學琴的,孩子家長能來說說嗎?」好幾位網友回家後上快學網發帖打聽。
  • 學小提琴選哪個教材好?
    對於學小提琴來說,教材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入門難了容易造成孩子困難情緒,降低孩子學琴興趣。那目前市面上用的大部分小提琴教材,你用的是哪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提琴教材的那些事。那麼多的教材,老師、學生們到底怎麼選擇?
  • 少兒學小提琴選擇什麼教材好?
    《初學小提琴100天》是一本比較科學、系統的教材,它從A弦、D弦開始起步,比較符合人的生理特點,而且很早就轉人音階、琶音、雙音、弓法、練習曲與樂曲六個方面的同步綜合練習,從人門階段就為往深層次發展作好了充分準備
  • 學小提琴有什麼好處?
    1、學小提琴能提高智商學小提琴必須接觸古典音樂。
  • 珍妮聊小提琴:學小提琴的3大忌,你應該知道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小提琴,現在家裡都有條件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提升孩子的能力,所以會有很多人學習小提琴,既然學習了小提琴,那麼肯定都希望好好學,有一個好的成績,但是在學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問題,要想學好小提琴,有些事情是需要改變的。1、只去上課,而不練琴。
  • 學小提琴的最佳年齡和條件
    早些比晚些好。但究竟何時開始為最佳,仍有各種見解。國外一些教育家主張越早越好,提出「零歲教育」和「胎教」的說法,也就是說,在孩子剛出生的零歲,甚至在母親懷孕期就開始聽音樂,然後在孩子兩三歲就開始拉小提琴琴。環境的薰陶使孩子像學家鄉的語言一樣容易地學會音樂。主張潛意識培養是發展的依據。這是很有道理的。
  • 學小提琴,音準想要好,這3個基本功必須打好!
    眾所周知,小提琴是最具歌唱性的樂器,距今已有幾百多年歷史,其輝煌的音樂藝術成就已如今成為器樂中的佼佼者。在我國,小提琴的演奏藝術深受人們喜愛。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學習小提琴的人數越來越多,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
  • 學小提琴音階練習有訣竅!
    【學小提琴音階練習有訣竅!】拉小提琴,最枯燥最無聊的除了空弦,恐怕就數音階了。
  • 幾歲可以開始學習小提琴?
    這一點是沒有人能肯定說出一個數字的,如三歲或四歲,有人認為越早越好,像海飛茲,馬友友等都是3.4歲開始學琴的,但不要忘記他們都是環境背景,從小授父親啟蒙學習的天才,當然我們的小孩也可能是天才,只是如果沒有好的老師,可能天才被教成廢材,不過我這麼說好是像廢話,因為大家都知道。好,那麼就進入主題吧。
  • 學小提琴,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與誤區?
    我們總是會在生活中 聽到對於學小提琴這樣那樣的吐槽和誤解 小提琴對著耳朵拉,會影響小孩的聽力! 小提琴學久了孩子容易變成歪脖子! 小提琴需要童子功,大了再開始學就難了!
  • 學小提琴,畢業出來就業前景如何?好就業嗎?
    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孩子學一門樂器,這其中數鋼琴小提琴最多了。由於琴姐我本身是學小提琴專業的,一直接觸的也都是小提琴專業畢業後的事情,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專業學小提琴,畢業後,就業前景到底如何?
  • 【教師筆記2】去哪兒學小提琴? ——價錢or路程or老師
    小提琴的學習從最基礎的持琴握弓的姿勢,到對演奏技巧的訓練,力度、音色的控制,這個過程中的學習要點都是沒有辦法像數學一樣去量化,進而具體描述出來的;在孩子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啟蒙入門階段,更多的不是對書本文字、理論的學習,而是對老師動作的模仿,和在老師指導下,對力度運用的一點點調整。這是學習小提琴這門課程的特性,也因為這種特性,使得小提琴學習中老師的作用尤為重要。
  • 學小提琴讓脖子變歪?這些誤區長春娃千萬要躲開!
    咱長春家長秉承著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心態,不甘落後,紛紛把自家孩子送去學小提琴。有了想法後,各種各樣的問題自然就跟著來了。小提琴幾歲開始學合適?學小提琴能不能造成「歪脖拉」?另外,還能夠提升娃的審美,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的聽辨能力。同時也能鍛鍊娃的毅力,畢竟現在的孩子三天熱度都沒有,只有三分鐘的熱度。既然學小提琴有這麼多好處,那麼學習小提琴的最佳年齡是啥時候呢?
  • 快30歲了,我開始學習小提琴
    我一開始只抱著體驗新事物的想法,並不是有心要學它。我在老闆的指導下,試著拉響第一個音時,老闆似乎比我還激動,因為我沒有讓我手上這把琴發出任何殺雞聲。老闆誇獎我的手部很柔軟,適合學小提琴。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忽悠我,但通過與小提琴的短暫接觸,我想,我已經喜歡上了這個樂器。後來我才知道,手部的適度放鬆對於小提琴演奏確實很重要。02一開始得從右手握弓學起。
  • 想成為小提琴家,到底幾歲開始學琴好?
    >珍妮·楊森——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鄭京和——4歲開始學鋼琴,6歲改學小提琴安妮·索菲·穆特——5 歲開始學琴朱莉婭·費舍爾——四歲開始學琴希拉蕊·哈恩——四歲生日的前一個月開始學習演奏小提琴>蔡珂宜——4歲開始學琴李映衡——5歲開始學琴周穎——四歲開始隨父親學習小提琴朱凱源——兩歲就開始接觸學習小提琴朱蕾雅——三歲半開始學習小提琴高素炫——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
  • 小提琴一把位為什麼那麼重要?
    我們開始學琴,都是先學第一把位,即離弦枕最近的這個位置。然而,我們只有四個手指按弦,在第一把位上,按了 fa(1指)、 sol(2指)、 la(3指)、 si(4指) ,再高一些的音就夠不著了,這樣就需要左手向高音位置移動,才能夠著更高的音,這就是換把(位)。
  • 學小提琴,為什麼老是總讓你練音階?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譜遍對單純的小提琴音階練習沒有興趣,即使老師布置音階練習,也是為了還課,更多的則是為了應付考級。當然也有些教師本身不夠重視音階訓練,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小提琴音階的重要性,這在考級中得到驗證,音階掌握好的學生聊聊無幾。
  • 才藝班開始刁難家長了,想學小提琴,家長先上20堂課
    對於家長們的疑惑,小提琴老師白教授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他說因為小提琴課真的非常難,並不是所有學習小提琴的孩子都是真心熱愛,很多關在教室裡學習小提琴的孩子到最後都會無疾而終。至於為什麼要求家長在孩子學習之前先學習20節課,白教授說,這樣做是希望家長們一起參與到學習當中,只有家長首先學習和了解了,才能明白學習小提琴的難處在哪裡,如果家長完全不懂學習小提琴是怎麼回事,就會盲目的要求和強迫孩子去學習,但是往往孩子在強迫之下學習是不會收到太好的成績的。
  • 學小提琴需要注意什麼?你的孩子真的適合學小提琴嗎?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讓孩子學小提琴,不僅是因為小提琴在樂器品類中不容置疑的地位,更是因為小提琴能給孩子帶來的改變是一生的。你會發現,每一個學小提琴的孩子,行為氣質上都很有魅力,很優雅,而因為常年學習小提琴,他們也練就出堅韌,毅力,有耐心,不服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