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小提琴來說,教材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入門難了容易造成孩子困難情緒,降低孩子學琴興趣。那目前市面上用的大部分小提琴教材,你用的是哪個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提琴教材的那些事。那麼多的教材,老師、學生們到底怎麼選擇?
1、少兒小提琴集體課程
少兒小提琴集體課程這本教材是由邵光祿老師編寫,對於我個人而言,對這本教材比較情有獨鍾。主要因為這本教材編寫的內容由淺至深,循序漸進。書中很多的曲目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兒歌(比如:大風車 、康定情歌、小毛驢、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對於初學小提琴的兒童來說,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琴興趣與積極性。
此外,這本教材將握弓、持琴、把位手型等小提琴基礎知識融入到各種各曲子中,從中不僅能學到小提琴專業知識,還能進一步鞏固樂曲練習。
2、初學小提琴100天
這本書是由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張世祥老師編寫的。這本教材也是非常專業、系統的。教材中包含了所有小提琴演奏的技巧與知識,對於一些成人學琴來說,這本教材無疑是非常好的一本。相比較而已,我個人很少會用到這本教材的東西。
3、鈴木小提琴教材
鈴木鎮一是一位有三十餘年兒童音樂教育經驗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他創辦了鈴木小提琴學校,編寫了一套小提琴教材,運用「模擬語言學習」的教學法普及兒童音樂教育,很快便在日本各地掀起了兒童學習小提琴熱,出現了無數鈴木小提琴學校。他還組織千人少年兒童小提琴表演,並拍成電影向世界各地推廣,在亞洲、北美有很大影響,一些城市也相繼辦起了類似的小提琴學校。20世紀70年代鈴木教學體系傳人我國,也推動了我國的兒童普及音樂教育。
雖然說這本教材目前國內使用的人也不少,但就我個人而言,不建議兒童使用,裡面很多的小提琴技巧問題比較繁瑣,銜接的並不是非常好。
4、霍曼
目前,國內的教材中《霍曼》仍是廣泛使用的教材,作為一套老教材,有些地方顯得過時,但具有紮實的樂感練習,它還需要其他技術型教材如沃而法特、開塞的配合。《霍曼》教程作為啟蒙教程的優點有:
教材內容上看,以樂曲教學為主。每首樂曲都採用雙聲部形式拉奏,從簡單的音階到大型的樂曲,都有兩個聲部,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美妙的旋律、豐富的和聲都會引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同時也是協作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培養和音樂體驗在一對一的小課中是無法實現的。
教程先按小提琴四根弦分別教學,再按各個調號從無降號開始,一升至三升、一降至三降逐一系統學習,使學生能系統掌握各個調的升降號情況,理解升降號的作用和意義。對於教師來說,比較便於將基本樂理的知識穿插在其中進行說明。
5、學琴之路
這本教材也屬於比較普及的,我在教小朋友拉琴的時候有用過這本。因為上面有一些簡筆畫,能夠提起孩子的興趣,譜子寫的也比較清晰,看上去比較簡單,排版不像《100天》那樣密密麻麻,而且選用的曲子中國樂曲居多,很多都是孩子、家長聽過或者會唱的,更容易提起孩子的興趣。但是這版譜子在一把位後面安排了三把位的練習,有時候需要打亂順序來學,這個需要老師來把握,如果是沒有老師的指導下練習,按照順序來,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總體來說也屬於比較科學的一本教材。
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小提琴教材主要就這幾個,如果讓我選擇一個的話我會使用少兒小提琴集體課程這本教材作為主教材,然後輔以鈴木、霍曼中的一些練習曲來教授孩子。當然,每個老師選擇教材都有自己的理念,無論哪個教材,只要跟著老師踏踏實實學,一定都會有所收穫。怕就怕那些心血來潮,今天說我想要學小提琴,明天就把教材買好,練了2天就放棄的人。
@小提琴老師們,以上僅為我個人一點拙見,大家如果有其他不同想法,我們可以在留言處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