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花式攬客,來看看證券公司前20強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大佛聊網際網路金融

近期股市的火熱也讓券商的生意做的越發積極,到處都是開戶廣告,炒股繞不開證券公司,要入場就需要去證券公司開戶才能購買股票,不過對浮動收益類的產品,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人來說,還是千萬謹慎為上。"券商"就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說白了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

券商對應的三大業務:

第一是經紀業務,也就是為客戶開戶炒股;

第二是投行業務,就是起到中介作用幫企業融資上市;

第三是自營業務,就是證券公司拿自有資金投資炒股。

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證券公司的業務也越來越多了,也會承銷債券和代銷基金,資管產品,期貨IB等等理財產品。

本次我們主要來看看證券公司前20強的情況,如下圖:

柱狀圖如下:

1、中信證券

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業務覆蓋股票、基金、期貨、直投等領域,均排名行業前列。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431.4億,淨利潤122.29億,總資產7917.22億。

2、海通證券

國內成立最早、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型券商之一,業務範圍涵蓋經紀、投行、併購、資產管理、融資融券、基金、期貨和PE投資等全方位金融服務。旗下有6家子公司、10家分公司、188家證券營業部。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344.29億,淨利潤95.23億,總資產6367.94億。

3、國泰君安證券

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連續多年名列行業前三。旗下有7家子公司,設有5家分公司,各地區營業部113家,346家證券營業部。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99.49億,淨利潤86.37億,總資產5593.14億。

4、華泰證券

科技驅動型綜合證券集團,國內第一家在上海、香港和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金融機構。旗下有7家控股子公司。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48.63億,淨利潤90.02億,總資產5621.81億。

5、廣發證券

國內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旗下有9家子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家跨越證券、基金、期貨領域的金融集團。一直穩居全國十大券商行列。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28.1億,淨利潤75.39億,總資產3943.91億。

6、東方證券

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業務涵蓋了證券承銷、自營買賣、交易代理、投資諮詢、財務顧問、企業併購、基金和資產管理等眾多領域。旗下有5家控股子公司,設有168家分支機構。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90.52億,淨利潤24.35億,總資產2629.71億。

7、招商證券

國內證券交易所第一批會員、第一批經核准的綜合類券商、第一批主承銷商、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第一批成員以及第一批具有自營、網上交易和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券商。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87.08億,淨利潤72.82億,總資產3817.72億。

8、中國銀河證券

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設有219個營業網點,是國內分支機構最多的單體證券公司。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70.41億,淨利潤52.28億,總資產3156.66億。

9、申萬宏源證券

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併組建而成。兩家公司強強聯手的產物。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67.68億,淨利潤55.94億,總資產3535.06億。

10、中國國際金融

國內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2017年,中金與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戰略重組完成,中金財富證券成為中金的全資子公司。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57.55億,淨利潤42.39億,總資產3449.71億。

11、興業證券

創新類證券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涵蓋證券、基金、期貨、資產管理、私募股權投資管理、直接股權投資、另類投資、風險管理和境外投融資業務等領域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證券金融集團。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42.5億,淨利潤17.63億,總資產1705.75億。

12、國信證券

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旗下有4家全資子公司,在全國119個城市和地區共設有53家分公司、164家營業部。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40.93億,淨利潤49.1億,總資產2246.44億。

13、中信建投證券

全國性大型綜合證券公司,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設有327家營業網點,旗下有5家子公司。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36.93億,淨利潤55.02億,總資產2856.7億。

14、平安證券

中國平安旗下的證券公司。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16.49億,淨利潤24.02億,總資產1389.91億。

15、光大證券

創新類證券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光大集團的核心金融服務平臺之一,旗下有分公司14家和證券營業部266家。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00.57億,淨利潤5.68億,總資產2040.9億。

16、中泰證券

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擁有全業務牌照,旗下有42家證券分公司和280多家證券營業部。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97.09億,淨利潤22.49億,總資產1466.13億。

17、安信證券

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控股股東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國投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9.9969%。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91.87億,淨利潤24.68億,總資產1608.67億。

18、東北證券

東北地區唯一的一家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旗下擁有48家證券營業部、19家證券服務部。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79.69億,淨利潤10.07億,總資產682.18億。

19、長江證券

全國性、全牌照、全業務鏈證券公司,是國內第6家上市券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實力強大的綜合金融服務商。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70.33億,淨利潤16.66億,總資產1093.43億。

20、方正證券

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旗下擁有區域分公司25家,證券營業部338家和期貨分支機構37家。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65.95億,淨利潤10.08億,總資產1365.95億。

前二十強證券公司營收為3467.5億,平均每家公司營收收入為173.37億。

券商公司有A、B、C、D、E等5大類的11個級別。7月份的消息顯示,監管已向各轄區內的券商下發了自評通知,受環境影響,今年對A類券商的佔比會提升,考核內容也增加了券商參與新三板業務、服務民企紓困、中長期資金入市、支持抗擊疫情平穩開市等等項目。

相關焦點

  • 股市火熱券商花式攬客 「擦邊球」營銷抬頭
    證券時報記者 閆晶瀅 在近期A股市場回暖之際,證券公司花式引流狼煙再起。此前的APP宕機、卡頓等事件,反而成了不少券商營銷噱頭,喊出「我們扛得住」「不卡頓不排隊」等口號。另一方面,線上開戶數據的持續攀升,給了更多券商尋求渠道引流的動力,也讓一些「擦邊球」的營銷手段有所抬頭。
  • 券商玩轉線上攬客 市場推廣方式仍需警惕
    在近期A股市場回暖之際,證券公司花式引流狼煙再起。此前的APP宕機、卡頓等事件,反而成了不少券商營銷噱頭,喊出「我們扛得住」「不卡頓不排隊」等口號。  另一方面,線上開戶數據的持續攀升,給了更多券商尋求渠道引流的動力,也讓一些「擦邊球」的營銷手段有所抬頭。「萬一免五」等超低佣金更令行業警覺,這是否又將引起新一輪佣金戰?
  • 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
    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 摘要 【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就公募基金而言,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
  • 線上攬客忙 券商打響「創業板開戶戰」
    不少此前未開通創業板權限的投資者摩拳擦掌,而隨著創業板開通權限的變化,即可以線上開通後,目前券商已經打響「創業板開戶戰」。從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券商尤其重視線上渠道攬客。  投資者湧向創業板  在創業板改革啟動消息發布後,券商在第一時間響應。
  • A股一人多戶終結一人三戶時代開啟 券商扎堆攬客
    A股一人多戶終結一人三戶時代開啟  券商扎堆推全新營銷方案攬客  自2015年4月13日A股全面放開開戶一年零六個月後,一人多戶時代壽終正寢,一人三戶時代開啟。10月14日晚間,中國結算宣布,自10月15日起,投資者開戶上限從20戶下調至3戶。一石激起千層浪,新政落地還不到一周,各大券商紛紛推出新的營銷方案攬客。
  • 前十大券商排名生變:銀河證券出局 中金公司坐火箭
    中證協披露的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今年上半年有106家券商實現盈利,其餘25家虧損,虧損券商佔比約兩成。  據《券商中國》報導,上半年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這十家券商的營業收入合計553.72億元,佔全行業營收比重達43.75%。
  •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等20強榜單來了
    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打破剛兌、規範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產管理行業監管延續「防風險,回歸投資本質」,主動管理能力提到穩步提升,特別是券商資管,截止2019年四季度,除去無可比數據的券商,前20名券商中有19家月均規模無一例外均較三季度有所下滑。
  • 中信證券獲批發行公司債 券商「加槓桿」跡象凸顯
    2020年,券商通過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次級債、短期融資券及可轉債的形式,已累計募資16766.81億元,同比增長93.45%。《證券日報》記者據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中信證券共發行證券公司債合計706億元,發行證券公司次級債合計20億元。目前,發行證券公司債(包括證券公司次級債)仍是券商最主要的融資途徑之一。2020年,券商發行279隻證券公司債,發行總額達7173.98億元,發行78隻證券公司次級債,發行總額為1533.83億元。
  • 中信證券穩坐券商「鐵王座」
    不過,中信證券的「龍頭」地位已經受到後來者的挑戰,從淨利潤同比增速的角度來看,華泰證券的「快速」成長已經改變了行業5強的座次,並逐步逼近第一的寶座。從收入構成來看,華泰證券的股票質押式回購利息收入大增,全年實現利息收入20.86億元,同比增長50.07%。
  • 券商排名: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
    2017年券商排名顯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仍然要屬於中信證券。除了中信證券,中國哪些證券公司排名比較靠前?看看下面列出的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證券公司排名一覽表。券商排名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1、中信證券:上市公司,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核准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
  • 一季度券商資管20強來了,12家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過半...
    就券商資管而言,主動管理資產規模的前二十名門檻有所提高。2019年末,533億元主動管理規模就能躋身前20名,但是至今年一季度末,646億元是上榜前20的門檻。2019年末,長江資管、德邦證券月均主動管理資產均不足600億,今年一季度,這兩家公司並未上榜,華西證券、浙商資管以746.57億元、646.45億元的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躋身行業前20。
  • 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基金專戶業務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位列前三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基金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前20名中,有11家規模超過1000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減少一家。同時,一季度前20強榜單規模合計達到2.91萬億,較去年底的「20強」減少了1149.2億元,幅度在3.8%水平。
  • 中國十大證券公司有哪些 券商綜合實力排名出爐
    證券公司是指依照我國相關的規定設立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准而成立的專門經營證券業務。那麼,中國十大證券公司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最新的券商綜合實力排名,希望能夠給予小夥伴們一些幫助。
  • 新增開戶數銳減券商以「免費」攬客
    近兩周以來,為應對近期入市人氣不足,不少證券公司推出了免開戶費,降低交易佣金等促銷措施來吸引客戶。  招商證券上海某一營業部客戶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免費開戶的活動本周開始,公司說只持續一周。」同時表示,在本周開戶的客戶的交易佣金可以優惠為千分之一點六,而之前的佣金多為千分之三。鄰近的廣發證券、中信證券營業部則尚未開始促銷,開戶依然要交90元至100元費用。
  • 國內券商重組加速 中金公司167億「迎娶」中投證券
    11月4日,中金公司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大股東中央匯金籤訂協議,建議以16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中投證券100%的股權。中金公司和中投證券均為中央匯金旗下券商,匯金持股中金公司28.5%的股權,持有中投證券100%的股權。司H股股份於2016年11月上午9時起於港交所短暫停止買賣,這意味著國內券商業整合開始加速。
  • 13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排名出爐 淨利前十券商看過來
    其次是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兩融利息收入分別為20.92億元和20.91億元。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最大的三家券商為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這三家券商的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分別為700.05億元,584.14億元和530.10億元。同時,這三家券商也是股票質押業務利息收入最高的,利息收入分別為21.52億元,19.64億元和18.32億元。
  • A股火熱券商很忙 券業佣金戰風潮再起:萬一免五、贈VIP快速通道
    來源:券商中國A股「乘風破浪」,券商有些忙!「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A股市場上行行情持續之際,此前的APP宕機、卡頓等事件,反而成了不少券商的營銷噱頭,喊出「我們扛得住」、「不卡頓不排隊」等口號,各類營銷方式花式上線。
  • A股火熱,券商很忙!券業佣金戰風潮再起:萬一免五、贈VIP快速通道...
    A股「乘風破浪」,券商有些忙!「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A股市場上行行情持續之際,此前的APP宕機、卡頓等事件,反而成了不少券商的營銷噱頭,喊出「我們扛得住」、「不卡頓不排隊」等口號,各類營銷方式花式上線。
  • 「狼來了」國內券商該怎麼辦?
    三天兩家外資券商獲批設立,海外勁敵紛紛拍馬殺到,會給本土券商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本土券商該如何轉型,應對競爭?行業格局究竟會如何變化?日前在全景·卓識聯合平安大講堂舉辦的一場活動上,我們與廣發證券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陳福進行了一次深度交流。該來的,終究會來。
  • 券商狂收57億佣金,暴增53%!中信證券蟬聯冠軍寶座
    今年上半年分倉佣金收入前20名的券商累計實現佣金總收入為42.58億元,在所有券商佣金總量中佔比高達75.36%。此外,中信證券蟬聯上半年分倉收入冠軍寶座,長江證券也保持了優勢地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頭部券商掌握多數資源的「二八分化」格局依舊穩定。據天相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分倉佣金收入前20名的券商累計實現佣金總收入為42.58億元,在所有券商佣金總量中佔比高達75.36%。不僅如此,前20名券商中,上半年分倉佣金超過2億元的券商多達1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