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20周年訪談]趙建昆:那些在新東方印象深刻的片段

2020-12-16 新東方網

  自從2003年加入新東方以來,趙建昆在北京學校國內考試部教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相關課程。從進入新東方開始,仿佛真的理解了新東方「追求卓越,挑戰極限」的精神,從此發揮社會主義乖娃「幹一行,愛一行」的優點,除去過程中一兩段意志不堅,人生不明時的分叉選擇及一年時間的「海外修煉」,他最終在這個機構奉獻了近10年的光陰。

  10年過程中,既有各種曲折前進咬牙堅持「屌絲逆襲」的正面例子,也有挫敗沮喪懵懂迷茫不知所措的尷尬時刻,但更多的是一個人在新東方這個大環境裡成長中,時常被人或事觸動心弦的那一個又一個剎那。節選其中四五個,是經歷的紀念,也是成長的分享。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教學培訓師(國內項目)趙建昆

  2003年 冬

  那是我第一次授課。下課後,我第一時間飛奔回宿舍,上網查郵件,看看我在新東方第一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班的學員對我是怎麼反饋的。

  和我期待的「如潮水般」的郵件「紛至沓來」的情形截然不同,只有一封未讀郵件。還好,不是系統郵件,是一個學生寫來的。打開,沒有稱呼客套問候祝福,只有一句:「你講的很一般,我覺得沒什麼用。」

  據說,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於對失敗經歷的理性分析。我當時就是這樣安慰自己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沙雲龍也曾說過,新東方的新教師,在授課兩三年後,都會在睡夢中夢到自己被披頭散髮的學生卡住脖子,說,當年你都講了些什麼……

  這可能就是成長的代價,每個人都需要一些時間。

  2005年 夏

  又結束了一個暑假班,我正在收拾東西,一個女同學走過來送我一盒喉糖,說謝謝您的辛苦授課。

  後來收到過各種各樣來自學員的實際或虛擬的禮物,但是都沒有這個禮物的印象深刻。因為這是第一份來自學生的饋贈,我把它當成是一種極高的讚譽。

  欣賞別人,要讓他知道,這很重要。

  2007年 秋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培訓。

  同行的老師中,有一位來自長沙的老師,舉止高調,性格張揚,反應誇張,是一行人當中絕對的另類。在校方的接待儀式上,他一時興起,竟然直接一曲豔舞,讓同事們目瞪口呆。我問同事,這麼誇張的人,也被選來參加海外培訓,集團不知道嗎?

  同事笑笑說,老俞認識他,也見過,還說,可以跳得更放得開一些。

  後來隨著深入接觸,才發現這個會跳舞的老師原來頗具才華,高調張揚的背後,也是一連串堅持努力付出直至讓所有人嘆服的故事。而現在,也是新東方的一位「人氣」老師了。

  得感謝新東方這個環境,有點民國北大當年的那個意思,無論何種出身,何種作風,一律兼容並包,惟才是舉。

  2008年 春

  5月20日,汶川地震後第8日。雖不在災區,但是和每個國人一樣,那幾日所經歷的各種視聽,無一疼徹心扉。

  在一個接近500人的英語四級班,上課之前,我突然說,請全班起立,我們為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一分鐘。

  全班整齊地、安靜的、起立、低頭、沉默、表示哀思。

  我只知道,上課時,我曾經發出過無數類似於聽題、看題、讀題、做題的指令,應該沒有任何一次,會像這一次一樣,如此毫無條件被全體學員接受並做到。

  那一刻,在我們師生之間,一定有一種感動人心的力量,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剎那永恆。

  2011年 冬

  英國,愛丁堡。

  剛剛開始留學生涯,對身邊的人和事都頗具好奇之心。班裡有幾個臺灣女生,說話辦事輕聲細語慢斯條理,很想認識一下,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一天課前,我正在瀏覽新東方的官網,一個臺灣女生從我身後經過,可能也看見了。問了一句:「誒,Woody,你也知道新東方,它是不是在大陸那邊很有名?」

  我說:「怎麼說呢,反正我在那裡工作,覺得那兒還不錯。」

  「啊?!真的?」她驚訝的又說,「你是那裡的老師啊?我來之前考雅思還是從新東方的網站找到很多備考資料的……」

  就這樣,在一幫「臺妹」對新東方的「崇拜」中打開了局面。

  後來的很多場合中,說出新東方老師的這個職銜,好像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認同。只是,背靠大樹不意味著自己就是大樹。我們都是這棵大樹上的葉子。為大樹接受陽光雨露,也從大樹身上汲取源源不斷的養分。

 (責任編輯:蘭姝瑤)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