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20周年訪談]羅娉:用謙卑的心境做好中學教育

2020-12-17 新東方網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公司優能中學推廣管理中心位於新東方南樓二層。在一個安靜的角落有間辦公室。推開門,明亮、素雅的辦公室裡,辦公桌上錯落有致的放置各種文件、辦公用品以及管理類書籍。而在角落裡,一大捧養在清水裡的玫瑰,幾束毛絨玩具讓原本素雅的辦公室增添了幾分溫馨。

  就在這間辦公室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優能中學推廣管理中心主任羅娉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身材嬌小,留著知性的短髮,說話聲輕柔的羅娉,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對人生有著自己的把握。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優能中學推廣管理中心主任羅娉

  初出茅廬 擁有一份「陽光職業」

  羅娉出生於江西上饒,本科與研究生期間就讀於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2003年,就讀於研究生二年級的她希望步入社會前,在職場中積累一些經驗。而此時,新東方剛進入武漢一年多,正處於高速發展之際。英語科班出生的羅娉在武漢學校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在中學部擔任主管助理兼任課教師。「教課更多是一種知識的輸出,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在這種職場中得到鍛鍊」。

  在武漢學校任教期間,羅娉漸漸愛上了教師這份職業,也愛上了新東方。回顧曾經「初出茅廬」的自己,羅娉說,武漢學校所有的管理團隊和教師都非常優秀,自己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同時,能否自己也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並且能夠遊刃有餘的工作,這本身也是一種歷練。

  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羅娉在武漢學校擔任中學部主管助理兼任教師。「我覺得很感激的就是,當時自己作為一名在校學生,就能夠在一個公司裡面獲得一個平臺,並且有人這麼去關注自己、培養自己,我覺得這個挺難得的,不是每個人能這麼幸運的」,羅娉說,「但是,新東方本身的淘汰機制,或者說競爭機制又是非常直接的。所以,沒有辦法去做一些『小動作』來隱藏自己的弱點。這樣的成長環境是非常陽光、公開,充滿競爭的」。

  羅娉說,自己始終是幸運的,10年前的新東方正好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期,雖然那個時候的中學培訓才剛剛起步,但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從武漢到哈爾濱 「創業者」的體驗

  2005年,哈爾濱學校成立。羅娉作為「開拓者」之一,離開了生活8年的武漢,前往哈爾濱,擔任哈爾濱學校中學部主任。在很多人看來,放棄安穩的生活,去往千裡之外東北「冰城」對南方姑娘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羅娉說,這是屬於她的一個機會。

  來到哈爾濱,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艱難而又充滿挑戰。為了找合適的場地作為教學點,羅娉跟著當時哈爾濱學校校長以及另外一名同事在冬天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中徒步「掃街」。同時,作為中學部主任,羅娉既要負責招聘教師組建團隊,又要負責教學,同時還要負責招生。工作中,羅娉還會去別的同類培訓機構學習,學習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方法。

  談到這段從零開始的經歷,羅娉說,這段經歷增加了自己心態上的堅定性,做事情的成熟度,以及看待事情的堅韌感。「去哈爾濱所做的工作,其實跟我原來在武漢學校做的工作是不脫節的,它不是一個完全兩種不同的工作,而是一種遞進的關係,具有延續性。就像打遊戲『過關』,從對個人能力鍛鍊的程度、要求以及難度上來說,又是遞進的。我那個時候又年輕,才20多歲,就覺得這個世界挺大,應該多去看一看」。

  去哈爾濱創校之前,羅娉的父母對她特別支持。羅娉的父親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很少有年輕人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機會,這樣一個廣闊平臺讓人盡情施展,同時還有強大的後方提供「支援」。

  除了工作上的壓力,生活中,羅娉也經歷了不小的考驗。「一個南方人,突然到了北方那麼遠的地方,一定會水土不服的。女孩子年輕愛打扮,但哈爾濱的冬天不僅寒冷,而且特別乾燥。在吃的方面,東北吃的東西相對於南方來說又很不同,到了冬天吃的就更不習慣了。在哈爾濱,第二個感受就是孤獨。在那邊沒有朋友,生活圈子變的很單一」。談及這段經歷,羅娉很感慨,但也充滿了感激。「我現在特別感謝這段經歷,讓我在不同環境中感受到南方人做事情的細膩與精細,北方人做事情的大氣與熱情。兩種不同文化薰陶,幫助我在今後處事中完善自己的性格。」

  追趕時間 快速適應市場變化

  2007年,羅娉應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公司需要,調動至北京擔任短期語言教學管理部中學項目高級經理。從管理分校中學項目轉為管理協調全國中學項目,從「衝在一線」轉向「支援一線」,羅娉花了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工作性質和要求有哪些不同;第二,從個人的能力素質方面,自己需要做出哪些調整和提升,以適應這份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來到集團總公司後,羅娉開始著手組建中學項目團隊。雖然之前有著組建團隊的經驗,但羅娉說,自己還是經歷了新的鍛鍊,讓自己能夠不斷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有著深層次的拓展。「比如,我在一線的時候,肯定會專注於很多具體的事情。然後逐步去完成。在集團總公司,我要在把控集團資源協調、提供教學資源方面等方面做更多思考,不僅要考慮到全國的整體性,還要考慮到整體當中也存在著差異。從一個區域面向全國,視野也更開闊」。

  為了更好的適應管理方式的轉變,羅娉特別注重提高與人溝通的效率,「以前,團隊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都是自己的下屬,每天一起戰鬥,溝通方式和團隊管理會顯得簡單一些。在集團工作,面向全國,從整個的溝通方式、時間節點的把握等方面,需要考慮到的問題要更多一些」。

  談到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未來的發展,羅娉說,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時間」和「市場本身的變化」。「從集團層面來說,我們需要在第一時間研發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並且能夠快速適應分校在『一線戰場』上應對培訓市場需求的劇烈變化。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協調資源,與全國的分校形成一股合力。目前,我們在不斷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去觀察和學習市場的先行者,同時要依託新東方的資源做出自己的特色。」

  2010年開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優能中學教學系統」的開發和落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內容,為教師提供更專業的教學資源,為業務發展提供更優質的工具保障。同時,系統研發的二期工程「新東方中學生在線學習系統」獲得政府認可,即將開放服務於有需求的公立中學。

  2013年1月10日,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攜手微軟MSN(中國)推出專為中國中學生定製的「優能必應詞典」,成為廣大中學生英語學習上的一個有力支持者。這也進一步優化了「優能中學」的品牌以及產品體系。「與更多大品牌合作,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平臺,也讓新東方教師有更多的資源完善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學質量。這也使得優能中學產品體系更加多元化,更加適應當代中學生的學習需求」。

  為滿足學生家長的需求
  為了更好的給中學生提供培訓服務,羅娉經常和同事在一起討論「優能中學」的品牌定位和角色,讓學生參加培訓時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學有所獲。談及現在的中學生,羅娉用了一個詞「敬畏」。她說,現在的中學生面臨的壓力,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如今這個時代對學生自身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信息迅猛更迭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可能這個社會充斥著太多不那麼美好的東西,現在的中學生更加渴望和追求「真善美」。所以他們追求的方式會顯得更加極端、更加自我一些。而這個時代中充斥著排名、評價、競爭,讓現在的中學生沒有多少時間能夠和父母在一起交流、抒發內心的壓力。

  羅娉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經在課堂上,遇到過一個學生,她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女孩,在學校只是一個中等生。但她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到新東方上課。她說,自己在學校裡面是一個默默無聞、沒人關注的普通女生。但是在新東方的課堂裡,她非常積極的與老師互動,得到了老師的關注。慢慢地,她的成績開始提升,人也變的非常自信。在新東方,她充分挖掘了自己的潛質。採訪中,羅娉說:「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來新東方優能中學課堂的孩子,挖掘自己的另外一面」。

  不斷學習 保持謙卑心境

  羅娉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近16個小時。休息之餘,她還會抽出時間來看書、有針對性的學習「充電」。「我很喜歡看書,特別是人物傳記類、管理類的書。有一些書可以讓我的文化底蘊能夠更加豐富。而有些書能夠讓我在商業思考或者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啟發」。工作之餘,羅娉會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些MBA課程。新東方也為高管提供了在長江商學院、美國沃頓商學院學習的機會。在周末的時候,羅娉還經常會去聆聽商學院講座、公開課。

  在沃頓商學院學習之後,羅娉自己在本子上總結了學習的收穫,並總結成三個詞:「measurable(可衡量的)」、「comprehensive(系統的)」、「execute(執行)」。即,任何事情都是可衡量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最重要的是執行。執行就是想做,並將它做好。所以,羅娉會將大的目標分解成更小的可執行任務,並且有步驟地推進,從而完成目標。「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也是我與下屬們不斷分享的工作方法」。

  「謙卑」是羅娉保持的心境。她說,在新東方工作的10年裡,每一個階段共事過的、接觸過的很多人,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無數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像養分一樣讓她不斷修復自身的不足。「謙卑並不意味著不承認自己、不認可自己,而是能夠更加清醒的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成長,然後讓自己在工作上、在生活上能夠走得更遠一些,走得更久一些」。

  周末不出差的時候,羅娉喜歡看書、做飯、散步,用她的話來說,就是「過著『夕陽紅』的生活方式」。在她眼中,最完美的快樂是和家人、朋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像在這間不大的辦公室角落裡,擺放的玫瑰和毛絨玩具散發著幸福的氣息。羅娉說,如果自己的生活經營的亂七八糟,那麼工作也不會處理的井井有條。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在不斷成長,生活中會遇到「Growing together or growing apart」這樣的選擇,但最重要的是學會去珍惜,學會去體諒、不苛求。

  對未來,羅娉希望自己能夠更加的堅定,在做事情的時候,能夠更加有胸懷,對工作更加專業,在新東方獲得自我成長的同時,能夠讓自己的團隊更加快速的成長。

(責任編輯:蘭姝瑤)

相關焦點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鄭馬駿:沿途欣賞別樣的風景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鄭馬駿:沿途欣賞別樣的風景 2013-04-07 12:05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許晴:為相同的夢想而來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許晴:為相同的夢想而來 2013-06-14 10:51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孔維鋼:時光仍在,是我們飛逝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孔維鋼:時光仍在,是我們飛逝 2013-05-30 10:35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教學培訓師(雅思項目)」訪談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新東方20周年「教學培訓師(雅思項目)」訪談 2013-04-23 15:03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甘源:新東方讓我堅守純粹的教育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甘源:新東方讓我堅守純粹的教育 2013-04-01 16:45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李旭:10年,依然在路上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李旭:10年,依然在路上 2013-04-01 16:53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陳毅然:向著夢想狂奔——我的新東方教師路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陳毅然:向著夢想狂奔——我的新東方教師路 2013-04-07 16:13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李蛟:「成語接龍」裡的「酷學酷玩」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李蛟:「成語接龍」裡的「酷學酷玩」 2013-05-30 11:28 來源:新東方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董仲蠡:聞所聞而來,見所見不去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董仲蠡:聞所聞而來,見所見不去 2013-05-07 11:04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梁煥臻:成功在於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新東方20周年訪談]梁煥臻:成功在於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 2013-02-18 11:54 來源:新東方網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於清傑:小樹的夢想與新東方的日子
    我們項目的第一個學生終於進來了,學生長得老帥了;   我給團隊成員做了新的西裝,在學校的各種教室裡各種照相,特別像樣、特別興奮;   俞敏洪老師來哈爾濱了,參觀了我們的教室,還與學生一起合影了呢;   高考成績下來了,我們的學生考得特別好,家長們特別感謝我們呢;   我去北京的集團總部了,那裡比我想像得更加大氣,有機會你也看看;   我成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能中學個性化銷售培訓師了
  • 2017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學員中高考成績再創新高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兼新東方優能中學推廣管理中心主任羅娉,集團助理副總裁兼北京新東方學校常務副校長李亮,北京新東方學校優能一對一部總監朱宇,北京比鄰東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喬蕾,北京新東方學校市場營銷部總監兼國際遊學部總監傅詩淇,北京新東方學校泡泡少兒部總監李牧人、北京東方優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代勁等大咖雲集,親自為高分學員頒獎。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翟少成:「批改」人生,只為完美生活
    「幽默」是新東方課堂的特色之一,也是在高強度學習壓力下,幫助學生更好吸收知識點的「催化劑」。為了讓學生在笑聲中學有所獲,翟少成每天在課堂中加入「幽默」的調料,並做到將「笑點」與知識點相結合,提高自己課程的趣味性。   一年執教經歷過去後,漸漸地,翟少成在授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從不被學生接受,成長為被學員認可、受學員喜愛的優秀老師。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楊子江:追隨夢想而來新東方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教學培訓師(北美項目)楊子江   但是母親不讓。她說,好不容易找人託關係送禮給你找了個國企的工作,儘管收入不高,但是退休以後卻有保障。據說這個證書的含金量是年薪在20萬元左右。   學習的過程中,我就發現另一個問題,要去外企工作需要英語也要好。因此,我就計劃補習英語。去哪個培訓機構呢?找最便宜的。自然不是新東方,而且新東方的課程不打折,最多有20元的老生優惠價格。   所以,我基本上聽遍了北京各大英語培訓機構的各種英語培訓課程,但是沒有聽新東方的課程。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張如國:用同理心做新東方人
    他曾被俞敏洪老師戲稱為「最土的人力資源經理」,他曾打破新東方校長教學部門出身的慣例,他曾在事業的高峰期背起行囊沉入校園,他始終用同理心坦然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他就是現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監張如國。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張力威:做一個焦慮的樂觀主義者
    開學之際,心情鬱悶的張力威賭氣似地把中學時期的所有物品,「打了一個極大的包袱,包括鍋碗瓢盆」,扛到寢室。七個人的寢室有六個人住。大家都很開心,只有張力威成天躺在自己的「大包袱」上懷疑人生。 2005年3月,他榮獲「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教師」,2007年3月,榮獲「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管理者」等獎項。   焦慮的樂觀主義者,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2010年9月,張力威授命籌備貴陽學校。2011年4月9日,貴陽學校正式開業。2012年6月,貴陽學校獲得「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團隊」榮譽。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趙建昆:那些在新東方印象深刻的片段
    從進入新東方開始,仿佛真的理解了新東方「追求卓越,挑戰極限」的精神,從此發揮社會主義乖娃「幹一行,愛一行」的優點,除去過程中一兩段意志不堅,人生不明時的分叉選擇及一年時間的「海外修煉」,他最終在這個機構奉獻了近10年的光陰。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盧根:我的講臺之路
    本科選擇數學專業,是我在高考報志願時毫不猶豫的選擇,因為一直以來數學是我中學時期最自信的學科。而今作為英語老師的我,面對新東方無數學員的第一個問題幾乎總是:「數學和英語是兩個相差甚遠的學科,你既然那麼喜歡數學為什麼英語還學得這麼好,而且現在還改教英語了?」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王修文:快樂的苦行者,務實的追夢人
    為了探索、尋找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結合的道路,進而良性影響中國基礎教育,2002年,資金實力還不很雄厚的新東方斥巨資在江蘇揚州興建了一所12年一貫制的基礎教育學校: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揚州學校辦學10年來,在結合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李鼎:從留學「滑鐵盧」到新東方高層管理者
    從教師到管理者的磨合期   在南京學校擔任國外考試部教師一年後,由於教學質量優異,並深得廣大學員們的喜愛,2004年,李鼎擔任南京學校中學部主管,併兼任基礎部主管。2007年,李鼎又回到國外考試部,擔任VIP項目主管、北美考試項目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