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佛經傳奇,一部佚失又找回的經,就發生在本世紀

2021-02-08 閱藏分享

房山石經


閱藏分享50、現代佛經傳奇,一部佚失又找回的經,就發生在本世紀

上一篇文章由《妙色王因緣經》感慨佛經之難得,傳承之不易,今天介紹一部佚失千年後又找回的佛經。

《大通方廣懺悔莊嚴滅罪成佛經》又稱《大通方廣經》、《方廣滅罪成佛經》,是唯一一部直接以「成佛」為題的經典,也是少數經由漢文澤成藏文的經典,藏譯全稱《聖大解脫方廣懺悔滅罪成佛莊嚴大乘經》,簡稱《聖大解脫經》。

《法苑叢談》曾引《廣弘明集》的記載:此經在梁朝前後,是與《金光明懺法》並列的、非常盛行的懺法之一,有依此經制定的《大通方廣懺》。後來漢譯本佚失,而藏文本在藏地倍受重視。藏人每天不停轉的「轉經輪」,就以內置《聖大解脫經》為殊勝,藏名「唐多括羅」,唐多就是解脫的意思。

編纂《大正藏》時,日本學者從四處(日本松本文三郎氏藏敦煌本、大谷大學藏敦煌本、知恩院藏寫本以及大英博物館藏敦煌本S.1847)搜集到了經文的絕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主要來源於敦煌藏本,經整理校勘後,連綴成文,收錄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房山石經

2000年時,有人在北京法源寺房山石經編委會查找到了《大通方廣經》的拓本(編號8洞0682)。不可思議的是拓本除二十多字因石碑年久風化無法辨認外,其餘恰好將《大正藏》中所缺的三千多字基本補齊,就好像為了這一天這部分經文專門等候在那裡似的。再從藏文補譯八十餘字,即成完整經文。

從事幾十年房山石經整理工作的法映法師講,在房山石經拓本中,這是一部《無頭經》,很特殊,僅有中卷前三面碑文,更奇怪的是中卷的起始並沒有承接上卷的結束,而是銜接在《阿彌陀經》之後,多年來沒注意到這麼一小部分片斷竟恰好是《大正藏》中一部年代久遠經文所缺的部分。這一切應驗了當年高僧大德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漫長的時間營建藏經洞的初衷,那就是當世上經文不存在的時候,藏經洞中還有。古代先賢大德們不可思議的宏深願力和殊勝功德所輻謝出的光芒,超越了時空以及一切的障礙,至今依然澤被著後人。

此經中說「善男子,若八萬劫以為一日,以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以此歲數過百千億劫,得值一佛,復過是數,得值一佛,此經難值,復過於是。」曲折的歷程也說明此經多麼難遇。而從更廣的視野看,一切佛經的傳承其實都不易。

2017年12月6日星期三,根據百度百科詞條整理,未見發現石刻拓本者姓名


相關文章:

菩薩為何捨身求法?因為法比生命更可貴!想想無佛年代吧


長按關注本公號:


免費申請大眾閱藏:

1、完全免費!怎樣申請大眾閱藏經書?

2、大眾閱藏電子版全面開放下載啦!

3、好消息!大眾閱藏出電子書啦!隨時隨地可閱藏啦!


助印大眾閱藏:

大眾閱藏『助印經書帳號』官方公布(最新)



微信助印

1、請務必備註功德芳名(微信後臺只顯示微信名第一個字,忘記備註,功德芳名公示也只能顯示微信名第一個字)。

2、這個微信助印二維碼基於微信平臺開通支付功能提供的,微信平臺要收取0.6%的服務費。

3、收款之後提現到海南大眾閱讀經藏網絡有限公司公司帳戶上,又要收取3.6%的稅費。

4、總扣除4.2%服務費和稅費,到我們手中能夠用於印經款只有總額的95.8%。

5、收款公司是海南大眾閱讀經藏網絡有限公司(大眾閱藏網)。


相關焦點

  • 這裡,有兩卷佛經的傳奇故事
    《趙城金藏》是我國在宋代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經《開寶藏》的覆刻本,共計6980卷,今存4000餘卷,全世界只此一部,被譽為「天壤間的孤本秘籍」,因其刻版於宋金時期、1933年首次被發現於山西趙城廣勝寺而得名。1942年,在八路軍的搶救保護下,《趙城金藏》倖免於難。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播六集紀錄片《炮火下的國寶》,第五集重點講述國寶《趙城金藏》的傳奇故事。
  • 為什麼我們不能只讀一部佛經
    小田一看到我,就惋惜的狀態跟我說:「引導了一位學人讀佛經,她都答應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讀30遍,讀圓滿之後,再去讀《地藏經》讀30遍。然後昨天回家,她又去問了「行內人士」,這個人說:「不要這樣雜修,讀佛經把一部經弄清楚就可以了。」
  • 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部?|楞嚴經|金剛經|華嚴經|阿彌陀佛...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十部經典佛經,看看各位都讀過幾部?  一、《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原來單佛經的經名,就隱含著那麼多信息!
    我們平時未必讀過佛經,但一定聽說過很多佛經的經名。這些佛經的經名全稱,往往讀起來有些拗口,而且還難解其意——如果你有這種感受,不妨花幾分鐘時間,跟神秘君一起來認識一下佛經的經名——你大概想不到,一個短短的「標題」,竟隱含著那麼多信息!
  • 深入經藏:印度佛經是用梵語寫成?
    尼赫魯是現代世俗印度國家的締造者,高種姓婆羅門,被尊稱為「潘迪特」一大婆羅門學者(過去我國佛教界也承認這一名號,音譯為「班底達」之類,認為是學富五車的頂級大師),又受到西方文化的薰陶,對印度歷史宗教的觀點自然應予重視,至少給我們提供看問題的另一個視角。玄奘獲取的「真經」是當時「佛教學者」的一部「論」著,並非「經」、「律」,記錄佛陀早期的真言。
  • 這部佛經出自中國,經名就有32個字,堪稱經典之作
    在諸多佛教經典中,有這樣一部佛經,光經名就有20個字,這部佛經就是著名的《楞嚴經》。楞嚴經歷經千辛萬苦才來到中國,實屬不易,楞嚴經是這部佛經經名的簡稱,而它的全名則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 佛經中的「四大名著」,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
    要想知道佛陀說的事物的真相,就需要研讀佛陀所講的經。佛教中經文雖多,真正被人們廣泛熟悉並受持的佛經並不多。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佛經中的「四大名著」,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第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界流傳最廣、受眾最多的一部佛經。
  • 為什麼能把《心經》當佛經呢?它具備了佛經的這3種類型
    三藏法師沙門表示他在戒定慧上修得非常好,經律論上的聞思也非常廣大,譯者是這樣的一位法師。這本算是早期的譯本,它與藏文版幾乎一樣。平常說,《心經》跟其他經不同,佛經一般分為3種:一個是佛親口開 示的,二者是佛未親口說而是以神通加持力而開示的,三者不是前二者,或許有人以為前二個就已經差不多了,感覺應該沒有第三種。
  • 有一部全意譯的佛經,菩薩翻譯成開士。您了解嗎?
    有一部全意譯的佛經。收錄在大藏經,般若部裡。名為《大明度經》。《大明度經》 三國 吳 支謙 譯《大明度經》跟其它的佛經相比較有一點顯著的特點。就是在其它的佛經中使用音譯的詞,在大明度經中使用的是意譯。大明度經 大般若經大明度 摩訶般若波羅蜜菩薩 開士優婆塞 賢者子優婆夷 賢者女須陀洹 溝港斯陀含 頻來阿那含 不還阿羅漢 應儀緣覺 緣一覺涅槃 泥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真道意彌勒菩薩 慈氏開士
  • 心經是不是佛經?
    學佛後,背誦的第一部經也是它。它是一部在中國最有知名度的佛教經典,歷來被無數善男信女背誦並抄寫。是因為《心經》蘊含了什麼格外深刻的道理嗎?是因為持誦《心經》能獲得什麼超常的好處嗎?都不是,僅僅因為它篇幅短小,只有二百多字,文字又朗朗上口,背誦和抄寫都很容易。人心向簡,這是永恆的規律。
  • 李罕老師誦讀有聲佛經精裝版《地藏經》
    阿彌陀佛,感恩十方大德參與助印,皆有無量的功德與善報,眾善福田倡印李罕老師誦讀有聲佛經精裝版《地藏經》,得到了廣大同修的支持,第一批經書印刷完成,在此特別感恩所有樂施善款助印《地藏經》的功德主,師兄們財布施、法布施,功德無量!必蒙諸佛菩薩法力加被:健康和融恆興旺、平安幸福世代昌!
  • 如何讀誦佛經?讀經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何讀誦佛經?讀經有哪些注意事項?本平臺每天分享公認祖師大德開示,權威實用,歡迎關注,歡迎分享,自利利他!,開頭都有這首「開經偈」,提醒我們珍惜佛法,敬重佛經。自己對哪一部經有信心,就可以誦哪一部經。誦經前淨口、淨手、稍坐片刻靜心,最好還能打掃衛生,焚香禮佛,這些行為並不僅僅是一個形式,一個規矩,其目的就是策發我們的恭敬與鄭重,一分恭敬一分受益,若無恭敬則不得益。最好能關閉手機、安排好時間,儘量不受打擾。
  • 一部佛教「笑話大全」,魯迅最愛的佛經,他曾親自捐錢助印!
    佛藏中經,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種,惟《百喻經》最有條貫。——魯迅佛教經文內容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後人曾多次歸納整理《大藏經》,把佛教經文收集在一起。後人整理出來的佛經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經文內容包羅萬象,可謂是凝結了釋迦牟尼佛與諸位弟子的智慧精華。
  • 了解 ▌ 一舉四得抄佛經及抄經禮儀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大乘佛教特別強調受持、讀誦及書寫經典的功德,如《法華經·法師品》雲︰「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故寫經的目的,多為自己或父母、師長、子女等祈禱消除災難、增長福報、增延壽命、成就心願。書寫之時,態度虔誠。甚至淨室齋戒,以金、銀泥,或以香汁和墨書寫,還有以血書寫經典顯示其至誠。
  • 《正信的佛教》第16講丨佛經真的很難讀懂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順序讀經?
    佛教的正法,應向佛經之中探求,對於佛經的記載,卻可保留各自的審察態度(是指如有審察能力的話)。但從大致上說,流行於現世且有史實可考的佛經,都是值得人們去信受奉行的,因為各經的主要思想都是正確的,偶或有些名相數位見解及傳說等的出入,也是枝節問題,而非根本問題,故對一般的人來說,不得懷疑佛經的可靠性與真實性。
  • 能遇到佛經是無量劫來的福德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
  • 魯迅日記揭秘:那個曾經瘋狂讀佛經的魯迅
    不過,魯迅讀這些書只是讀佛經前的「預習」,真正投入地大量閱讀佛教經典,是從1914年4月開始的。據魯迅日記1914年4月18日:「下午往有正書局買《選佛譜》一部,《三教平心論》、《法句經》、《釋迦如來應化事跡》、《閱藏知津》各一部。」第二天是星期天,他又去有正書局買《華嚴經合論》三十冊、《決疑論》二冊、《維摩詰所說經注》二冊、《寶藏論》一冊,共銀六元四角又九釐。
  • 人生的低谷時期,何不認真地去讀一部佛經?
    選擇看一部佛經,對此時此刻的你來說將會大有益處。閱讀佛經一段時間後,你將會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到你所執著的事情本可以不必那麼執著。當明白了因果規律後,所謂的苦和樂其實都是自己曾經的心化現出的,惡念受苦,善念享樂。以後的起心動念都會謹慎了。
  • 佛經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佛經對於佛教來說十分的重要,不過裡面還是有許多人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小編雖然也信奉佛教,但看佛經還是兩眼一抹黑。那我們就好好學習一下佛經的結構吧!  佛教經典雖然按內容來說有經、律、論之分,按派別有大乘、小乘、密宗之別,但這些典籍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一般分為經題、翻譯者、正文、文體等幾個部分。其中,經題、翻譯者、正文是佛經的組成部分,文體是佛經的體裁,它們是組成佛經的基本元素。
  • 佛教中的佛經,是佛說的嗎?
    我們今天對佛教的了解都是通過佛經的記載,不過據佛經記載,佛陀當年說法時並沒有直接記錄成經,而是通過口口相傳,最後再到經典的集結,這段過程也是非常漫長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內容,與佛陀的言行是否一致,這是每個學佛人都必須要了解的,不然就容易誤入歧途,把每一本佛經都當成了是佛陀說的話,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並非全部都是佛說的,也並非與佛陀當年講法時說的話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