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為孩子愛說謊煩惱?李阿姨提起她的孫女晴晴就頭痛,在李阿姨的心裡,晴晴已經從愛說謊變成「謊話精」了。家裡的碗碟打碎了,晴晴說是小花貓扒下來的;老師讓交課外書籍費20元,晴晴說成50元;晴晴搶了鄰家弟弟的玩具,把弟弟惹哭,卻告訴家長是弟弟摔跤所以哭了。晴晴十句話裡只有一兩句是真的,這真是令李阿姨困擾不已,不知道該拿小孫女怎麼辦。
相信很多父母都被這個問題困惑,不知從何時起,自家的孩子變成了「謊話精」,說十句話只能信兩句,對父母撒謊,對長輩撒謊,甚至對老師撒謊。父母很想幫助孩子改掉撒謊這個毛病,因為這已經觸及做人誠實守信的底線了。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呢,其實父母仔細想想,自己曾經是不是在孩子犯錯時反應過激。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碟,你對著孩子惱羞成怒,說一點小事都做不好,笨手笨腳的。後來孩子就慢慢學會了撒謊,儘管有時候撒的謊很笨拙,比如,在你衝著孩子發火打碎碗碟時,孩子說不是他打破的,是家裡的小貓亂跑亂撞,把碗碟碰到地上碎了。
瞧多麼拙劣的謊話,孩子拼命地想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只是想躲避你的過激反應。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愛撒謊,父母不妨自我反思一下。孩子學會撒謊,學會推卸責任,皆是因為想不被批評。
教育專家提醒:十個孩子七個愛撒謊,這種教育方法比打罵管用。首先,父母要學會冷靜處事,無論遇到多大的事,父母都不要驚慌,畢竟事情已經出了嘛,再怎麼驚慌失措也無濟於事。不如灑脫一點,凡事不要慌,先拿手機拍下來發個朋友圈。
其次呢,根據事情的輕重和孩子的態度來區別處理。第一種是孩子主動承認錯誤,認錯態度非常好。孩子主動告知媽媽自己做了某件錯事,比如自己不小心踩到地上的水,把碗碟打碎了,對不起媽媽,下次一定會小心留意地上有沒有水。此時,媽媽該怎麼做呢,孩子都那麼誠心認錯了,即使是再貴的碗碟,媽媽也該大度地對著孩子說,「沒關係的,有沒有摔到哪裡呀?有沒有扎傷手?我們下次小心點,走路要先觀察一下地上有沒有水」。正如華盛頓的父親說的那樣,「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意聽到你撒謊」。
第二種情況是孩子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抵死不認錯。針對這樣的孩子,父母絕對不能姑息養奸、聽之任之,如果父母不幹涉,孩子長大後就變成了「謊話精」、不負責任、狡辯的那一類人,慘遭社會的鄙夷。此時,父母要冷靜下來,與孩子進行一番交涉,當然父母不能當面拆穿孩子的把戲,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任何人都有犯錯的可能,無論是偉大的人、聰明的人還是愚笨的人,大家都會犯錯,這很正常。對於犯錯,我們必須坦承過錯,向別人道歉,求得別人的原諒,這是做人基本的道德底線。如果自己反而把過錯推卸,那只會引起別人的方案和討厭。
最後,父母與孩子勤於溝通才是避免孩子撒謊的根本途徑。親子之間多多交流,既可以加深感情,便於教導,又能在孩子思想出現問題時及時發現苗頭,杜絕孩子撒謊的火苗。
撒謊是人的本性,孩子也不例外,但有些善意的謊言可以撒,推卸責任或以功利為目的的謊言絕對不可取。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用冷靜得體的話語引導,避免孩子變成「謊話精」和推卸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