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滬京深鎖定前三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31個金融中心中,17個城市在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方面的得分出現減少,18個城市的地方政府負債率出現上升,27個城市地方政府債務率上升。

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最新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綜合競爭力排名前三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

最新的31個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綜合競爭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鄭州、西安、蘇州、大連、長沙、濟南、青島、廈門、福州、寧波、合肥、瀋陽、無錫、南寧、昆明、南昌、哈爾濱、石家莊、烏魯木齊、長春和溫州。

對比去年的排名,31個金融中心中上升最快的是長沙,較上期提升3名至第15位。排名中下滑最大的是瀋陽,比去年下降3名至第22位。

從前十強來看,最新的排名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連續12年蟬聯前四名,杭州上升一位至第五,成都下降一名至第六。但得分增長最快的仍是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其分別是廣州得分的3.7倍、3.1倍和1.9倍。

金融中心「馬太效應」更加強化。統計顯示,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在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佔比在近十年來總體穩健上升,2019年31個金融中心增加值達到44446億元,佔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比重57.7%,較上一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同時,2019年31個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6.9%左右,較上一年回升1.9個百分點,基本回升至上一年增速下滑之前的增長水平。其中,蘇州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2.8%,高出31個金融中心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排名第1。

金融中心建設「法市效應」更加突出。31個金融中心集聚的法人商業銀行總資產佔全國的79.6%,法人保險公司總資產規模佔全國的87.2%,法人公募基金管理資產佔全國的91.2%,法人證券公司總資產佔全國的95.8%。

國內各金融中心2019年的資本市場利用水平普遍實現大幅提升,31個金融中心年內共新增154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A股市場股票融資5423億元。除京滬深外,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杭州和蘇州表現亮眼。2019年,杭州和蘇州的境內上市公司數分別達到了146家和120家,年度均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

金融中心建設「錢才效應」仍在繼續。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佔全國51.5%、52.3%,單位金融從業人員佔全國的48.6%。

從主要評估「錢才效應」的金融產業績效看,深圳本期得分增長34.51,在31個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表現出了高增長性,特別是在金融從業人員方面,近年來深圳金融人才流入效應顯著,近三年金融從業人員平均增速超過了10%。

金融中心建設「長尾效應」需要重視。受全球經貿環境惡化、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等因素影響,金融生態環境不同往期穩健增長態勢,在31個金融中心中有16個城市得分出現了負增長,生活環境、商業環境、國際聯通等長尾慢變量的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31個金融中心的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整體有所下降。本期31個金融中心中,17個城市在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方面的得分出現減少,18個城市的地方政府負債率出現上升,27個城市地方政府債務率上升。

黃瓊

相關焦點

  • 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滬京深位列前三,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
    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被譽為最權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標指數。
  • 第12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發布,深圳排名全國第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行榜名單
    這一最新的指數報告研究了全球112個金融中心,並對各大金融中心進行評分和排名,報告顯示,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多倫多、蘇黎世、北京、法蘭克福。亞太地區的前20個城市,僅有大阪的得分略有下降,其餘19個城市的得分全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和天津6個城市在亞太地區的前20榜單上,這些城市在全球的112個城市中排名分別為第5名、第9名、第14名、第24名、第29名和第81名。
  • 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上海排名首次躋身全球前三 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中國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躋身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第一梯隊,中國城市佔據半壁江山。9月26日,首屆外灘大會迎來收官,在上午舉辦的「浙江大學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論壇」上,浙江大學-螞蟻集團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共同發布《2020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下稱《報告》)。
  • 計世傳媒2020數字創變者大會 暨中國城市金融創新力指數發布會在京...
    12月18日,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指導,計世傳媒集團(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主辦,《計算機世界》《新金融世界》《電腦愛好者》《IT經理世界》、計世研究院、新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計世高科、計世金融、計世教育協辦的「2020數字創變者大會」在京成功舉辦。
  • 坦尚尼亞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位列非洲前三
    坦尚尼亞主流媒體《每日新聞》9月3日報導,2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坦尚尼亞排名從上年的97位升至88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位列前三。報導稱,因發展水平超過預期,坦尚尼亞於今年7月被世行宣布邁入中低收入國家行列。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在深發布,北上深廣港杭名列前六
    2020年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5日在深圳召開,會上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2020 CCCI)顯示,各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穩步增長,城市創意指數顯著提升,前六名城市依次為北上深廣港杭,其中深圳的增幅及增長率都居全國首位,而廣州排名首超香港。
  • 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京滬深三足鼎立 第二梯隊城市...
    由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和新財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近日揭曉。京滬深三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國際話語權日益提升,杭州、廣州、南京、成都等區域金融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明顯,為區域產業及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 景順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指數A淨值下跌2.29% 請保持關注
    景順長城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19-09-06,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指數(人民幣)*95.00% + 銀行活期存款*5.00%」。 本基金成立以來收益-0.73%,今年以來收益-3.85%,近一月收益-2.59%,近一年收益,近三年收益。
  • 2020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報告:北上杭排名前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12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在北京舉辦。會議發布的《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構築城市品牌韌性》(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前十強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廣州、重慶、香港、武漢、南京。報告顯示,上述排名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沒有變化,杭州上升1名成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為第4名。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最新排名公布 南京排名提升12位
    9月25日,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8)發布。繼2019年首次入榜後,南京在本期指數中綜合競爭力排名較上期大幅提升12位,排名全球第89位;在內地入選城市中排名第7位,較上期提升2位。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布,北上深廣港杭名列前六
    2020年12月5日上午,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2020 CCCI)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上發布,會上還發布了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創意指數。最新CCCI指數顯示,各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穩步增長,城市創意指數顯著提升,前六名城市依次為北上深廣港杭,其中深圳的增幅及增長率都居全國首位,而且廣州排名首超香港。CCCI指數創立於2012年,是國內首個跨城市對比的文化產業競爭力指數,已連續9年在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下進行研究與發布。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副省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多項指標...
    「經過多年的發展,深圳在中國內地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基本確定,僅次於北京、上海。2020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16.2%,稅收佔比約四分之一,是深圳的支柱型產業之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近日公開表示。
  • 杭州闖進前四「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
    12月15日,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前三,杭州闖進第四。而此次杭州的崛起,也令第一方陣座次重排——「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廣深」,成為新四大金融中心。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布,深圳首進前三
    12月5日,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2020 CCCI)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創意指數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上發布。城市創意指數前六名城市依次為北上深廣港杭,其中深圳的增幅及增長率都居全國首位。
  •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指數排名出爐:深圳第一 廣州第二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指數排名出爐:深圳第一 廣州第二  米星 • 2020-01-03 19:16:04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濟南多項排名大幅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對25個樣本城市的指標數據進行了測度,由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大專項功能的專項指數合成得到的綜合指數即國家綜合中心指數,反映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值得欣喜的是,濟南在國家貿易中心城市、國家醫療中心城市、國家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中,位次提升不少,有可喜的進步。
  • 附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評估報告(2009-2020)
    一、摘要2009年國務院通過《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下稱「19號文」),明確了上海至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
  • 北上廣深之後,誰會是中國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從狹義上代表著中國的一線城市,在更深層次上則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下形成的重要四環,承擔著對內對外聯繫的角色,是經濟發展的四大引擎。北上廣深四字排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時間發展的優先次級,凝聚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廣州貿易中心,深圳開放中心。
  • 2020人工智慧新一線城市揭榜,北深杭滬渝位列前五 | 美通社
    12月15日,IDC與浪潮聯合發布了《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報告連續三年對中國AI算力城市排行進行評估,京、深、杭、滬、渝位列AI算力城市排行TOP5。  報告中發布的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城市排行榜,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深圳、杭州、上海、重慶,排名6-10的城市為廣州、合肥、蘇州、西安、南京。與2019年相比,深圳超過杭州位居第二,重慶進入第一梯隊,西安超過南京位居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