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發布,深圳排名全國第三

2020-12-17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

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團隊編制,旨在構建適應我國金融中心特點的競爭力評價體系,持續跟蹤研究國內金融中心建設發展狀況,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和政策依據,為社會各界提供觀察國內地方金融發展的前沿觀察窗口。首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於2009年發布,其後每年發布一次。

金融中心建設「分層效應」正在顯現。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優勢更加凸顯;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鄭州、蘇州、西安躋身區域金融中心十強,競相創新發展。其他區域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大連、長沙、濟南、青島、廈門、福州、寧波、合肥、瀋陽、無錫、南寧、昆明、南昌、哈爾濱、石家莊、烏魯木齊、長春和溫州。

金融中心建設「馬太效應」更加強化。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增加值累計達到4.44萬億元,佔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比重57.7%,較上一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31個金融中心中僅有5個中心的綜合競爭力得分出現小幅減少,其餘26個中心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得分增長,得分增長最快仍是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2019年31個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6.9%左右,較上一年回升1.9個百分點,基本回升至上一年增速下滑之前的增長水平。其中,蘇州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2.8%,高出31個金融中心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排名第1。

31個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總和與全國比較(億元)

報告還指出,金融中心建設「法市效應」更加突出。無輻射不中心,金融中心的輻射功能主要依靠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31個金融中心集聚的法人商業銀行總資產佔全國的79.6%,法人保險公司總資產規模佔全國的87.2%,法人公募基金管理資產佔全國的91.2%,法人證券公司總資產佔全國的95.8%。其中,法人商業銀行和法人證券公司總資產規模全國佔比分別較上年度提高了7.3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在31個金融中心內部,也呈現強者恆強的集聚態勢。2019年,國內新增持牌金融機構絕大部分落戶在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機構實力得分之和超過其它28個區域金融中心的總和。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鄭州金融機構實力進步表現最明顯,連續兩期排名上升保持第1,本期排名國內第17名。

本期金融市場規模TOP10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大連、鄭州、杭州、南京、武漢和蘇州。廣州的金融市場規模排名進步明顯,得益於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和資本市場利用方面的優異表現,本期排名上升4個名次,首次躋身分項排名前四。由於我國金融市場資源高度集中,過去歷期指數金融市場規模分項排名前五強均為上海、深圳、北京、大連和鄭州這五個擁有全國性交易市場的城市。2019年,廣州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展示企業數超過了1.75萬家,數量排名全國第1。

國內各金融中心2019年的資本市場利用水平普遍實現大幅提升,31個金融中心年內共新增154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A股市場股票融資5423億元。

除京滬深外,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杭州和蘇州表現亮眼。2019年,杭州和蘇州的境內上市公司數分別達到了146家和120家,年度均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

金融中心建設「錢才效應」仍在繼續。無集聚不中心,金融中心必然是資本(錢)和人才(才)的集聚地。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佔全國51.5%、52.3%,單位金融從業人員佔全國的48.6%。

從主要評估「錢才效應」的金融產業績效看,深圳本期得分增長34.51,在31個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表現出了高增長性,特別是在金融從業人員方面,近年來深圳金融人才流入效應顯著,近三年金融從業人員平均增速超過了10%。

此外,金融中心建設「長尾效應」需要重視。受全球經貿環境惡化、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等因素影響,金融生態環境不同往期穩健增長態勢,在31個金融中心中有16個城市得分出現了負增長,生活環境、商業環境、國際聯通等長尾慢變量的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本期金融生態環境得分增長前三分別是廈門、杭州和上海,得分下降前三城市則是青島、哈爾濱和長春。北京和上海的金融生態環境最優,兩者在金融人才環境、商業環境和國際化程度方面,繼續穩固全國前三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31個金融中心的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整體有所下降。本期31個金融中心中,17個城市在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方面的得分出現減少,18個城市的地方政府負債率出現上升,27個城市地方政府債務率上升。

京滬深在金融中心指數排行中表現強勢,在單項十強榜單無一缺席。本期指數繼續從金融中心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角度,評選出了8個領域的單項十強城市。

——2020年中國金融中心法人金融機構發展十強: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廣州、南京、成都、福州和重慶。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十強:深圳、重慶、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天津、武漢、南京和蘇州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資本市場利用十強: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廣州、南京、武漢、成都以及寧波。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基金業發展水平十強: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天津、廣州、寧波、蘇州、福州和廈門。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人才集聚能力十強: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慶、廣州、杭州、成都、鄭州和西安。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開放發展水平十強: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天津、成都、杭州、青島和蘇州。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風險管理水平十強:深圳、溫州、蘇州、上海、無錫、北京、廈門、寧波、青島和重慶。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政策綜合支持十強:深圳、成都、廈門、北京、濟南、廣州、杭州、西安、青島和上海。

與此同時,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研究總監張建森博士首次發出成立「中國地方金融論壇」的倡議。根據倡議,「中國地方金融論壇」定位為非營利、非官方交流平臺,秉持開放包容的價值理念和前瞻創新的戰略視野,致力於促進地方金融發展參與者、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經驗分享與思想交流,為地方金融改革創新、開放合作與穩定發展貢獻智慧和行業洞見,推動中國地方金融制度和政策優化,促進金融更加高效服務實體經濟。

按照初步構想,該論壇將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深圳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聯合發起,邀請全國各省市地方金融主管部門、金融研究智庫、金融機構及類金融機構、金融行業協會等相關部門及機構作為會員單位。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滬京深鎖定前三
    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最新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綜合競爭力排名前三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行榜名單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5日訊  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5)在近期的杜拜「全球金融峰會期間」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和天津6個城市在亞太地區的前20榜單上,這些城市在全球的112個城市中排名分別為第5名、第9名、第14名、第24名、第29名和第81名。其中,除了上海排名與去年持平位列第5之外,其餘5個城市的排名均相較去年有所下降。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最新排名公布 南京排名提升12位
    9月25日,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8)發布。繼2019年首次入榜後,南京在本期指數中綜合競爭力排名較上期大幅提升12位,排名全球第89位;在內地入選城市中排名第7位,較上期提升2位。
  • 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滬京深位列前三,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
    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被譽為最權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標指數。
  • 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上海排名首次躋身全球前三 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中國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躋身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第一梯隊,中國城市佔據半壁江山。9月26日,首屆外灘大會迎來收官,在上午舉辦的「浙江大學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論壇」上,浙江大學-螞蟻集團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共同發布《2020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下稱《報告》)。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2020-12-09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副省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多項指標...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12月15日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對141個城市金融競爭力進行了評估。
  • 區域金融中心卡位賽:廣州、深圳聯動力保龍頭,蘇州厚積薄發成年度...
    此外,金融部門的資金要循環進入實體經濟,也離不開地方金融的政策、環境和體制支持。」正因如此,各地對於地方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高度關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會上打趣道,之前幾屆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發布後,有不少地方領導打電話來追問他評比得分落後的原因,足以見得各地政府在金融競爭力上可謂是「錙銖必較」。
  • 社科院等發布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鄭州入選潛在國家重要中心
    【發布】 僅次於北上廣,鄭州位列潛在國家重要中心城市 11月3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2018中國城市百人論壇秋季論壇"。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布:深圳躋身榜單第三,增幅居全國首位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楊渝嘉)12月5日上午,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2020 CCCI)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上發布,會上還發布了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創意指數。最新CCCI指數顯示,各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穩步增長,城市創意指數顯著提升,前六名城市依次為北上深廣港杭,其中深圳的增幅及增長率都居全國首位,而且廣州排名首超香港。
  • 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位列內地第三 全球第九_城市·商業_地產...
    在「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中,深圳排名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列內地城市第三;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排名第一,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為60.2分。具體到各個評價維度,經濟競爭力方面,深圳2019年GDP為2.69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三,金融業增加值為3667.63億元。
  •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指數排名出爐:深圳第一 廣州第二
    ,由前瞻產業研究院承編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以下簡稱生態評價報告)正式發布。結合綜合指數結果和各地經濟體量情況,灣區「9+2城市群」科技金融發展情況可分為6個梯隊,深圳、廣州位居第一梯隊,排名第一和第二,得分均在0.5以上。東莞和佛山位居第二梯隊,得分接近,排名第三、四;中國香港為第三梯隊,得分為0.2123;第四梯隊有三個城市,珠海、中山和惠州;江門和肇慶位居第五梯隊;中國澳門為第六梯隊,得分為0.0085。
  • 綠色城市第15名上海: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人均公園面積倒數第三
    作者:李霞3月26日,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報告發布。最新排名顯示,在108個金融中心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其中上海超越新加坡排名第四,距第二名倫敦和第三名東京分別僅差2分和1分。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完整榜單在這裡,你的城市...
    上,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以下簡稱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共同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根據報告測算,國家綜合中心指數位於全國城市榜首的城市是國家綜合中心,即北京;國家重要綜合中心是上海、廣州、深圳,內部出現斷層,上海居高不下,深圳直逼廣州;潛在國家重要中心為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其中,綜合指數排名上升比較明顯的是成都、西安和杭州,尤其是杭州上升3位居第8名,成都和西安分別前進了2個名次。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濟南多領域爭先進位 詳細榜單看...
    愛濟南記者獲悉,2020年11月8日,在中國社科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鄭州市發改委主辦的「黃河戰略指引下的區域增長極建設暨2020年課題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以下簡稱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報告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 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舉行
    原標題: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舉行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成立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揭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 2020年12月1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智偉 沈勇)昨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在深圳舉行,峰會以
  • 又一項全國高校指數排名發布,南京大學位居全國第5!
    2020年11月9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研究專家工作組在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第二屆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與創新人才培養論壇"上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發展指數(2020版)。根據指數排名,南京大學位居全國高校第5位。
  • 深圳兩大國家級中心落戶,深港澳首次聯手一個大計劃!
    來源: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南方+、深圳夢等據了解,從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傳出好消息,又有兩個國家級中心落戶深圳!12月13日,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 2018年營商環境指數排名:深圳第一 上海第二
    來源:上證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3日發布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顯示,深圳位列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一,上海第二,廣州、北京、重慶緊隨其後。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別是成都、南京、杭州、長沙、武漢。據悉,國家發改委將在12月底公布全國20多個城市營商環境排名。為了解過去一年全國範圍內主要城市的營商環境改善狀況,尋找提升營商環境水平的途徑,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課題組編制了「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上述報告採用軟環境、基礎設施、商務成本、市場環境、社會服務、生態環境6個指標進行測算,具體每個指標下再細分選項。上述報告為35個大中城市進行排名。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成都憑啥位列三甲 優勢資源 成都是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