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豆腐

2021-02-17 遠山獨語

想豆腐

文/鄭義

小時候,有豆腐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梆、梆梆……」每每從鄉間街巷的深處傳來不緊不慢敲梆子的聲音,就知道是換豆腐的來了——早些年,沒有錢去買豆腐,鄉下人都是拿黃豆去換豆腐,一斤黃豆換兩斤豆腐,是多年的定製。那年頭,缺糧少油。黃豆稀缺,豆腐,也就難得上飯桌。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順理成章,也就成了豆腐的故鄉。據傳,公元前164年,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在安徽省淮南的八公山上煉丹的時候,偶然將石膏混入豆汁,就此誕生了豆腐。以此推算,這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我的家鄉沂蒙山區,製作豆腐的過程叫「出豆腐」。黃豆經過挑選、浸泡、磨糊,裝入懸起的大布袋,一通揉搓,瀝出豆腐渣,再上鍋燒開,成了豆汁。然後是點漿,這是最關鍵的技術,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老漿或滷水。頃刻,豆漿就凝固成豆花兒,俗名叫豆腐腦。接下來,將豆腐腦從缸裡舀出,倒進鋪了紗布的專用木匣裡,覆上紗布,蓋上木板,再壓上石頭,慢慢地把漿水擠出來,個把時辰後,新鮮的熱豆腐就告成了,這多半是個體力活兒。

用老漿或滷水點出的豆腐腦,成散塊狀,聞之,散發著奇異的原香味兒。有的用石膏點漿,成型的豆腐腦凝固成一個整體,像老酸奶,柔嫩細膩,口感好而氣味略差。

臨近農曆新年,出豆腐是置辦年貨的重頭戲。母親端著一簸箕黃豆,和嬸子大娘幾家合用一套家什,像個豆腐生產互助組,忙碌一番,各自端著幾塊白瑩瑩的豆腐回家。出豆腐產生的豆腐渣,是上好的豬飼料,生活困難的時候,這東西捨不得餵豬,都拿來果腹了。燒完豆漿的大鐵鍋,往往留下一些糊鍋巴,也是很好吃的,只有自家人才能享有。

 

豆腐能流傳兩千多年而久盛不衰,自然是有緣由的。它最大特點是貧富通吃,老少皆宜。任你是皇帝老子、土豪財主,還是平民百姓,以豆腐製作的菜品不下百種,總有適合自己口味的。要說差別呢,功夫全在烹飪上。

早些年,鄉鄰各村裡總會有幾家豆腐坊,挑著豆腐擔子走街串巷,人們買了新鮮的熱豆腐,直接佐餐入口,最是原汁原味。有的蘸著醬油、辣醬或蒜泥等調料吃,有的拌以小蔥,清白分明,極是爽口。

豆腐的另一個特點是任意搭配,風味各異。豆腐既可單獨烹調,也可與多種菜蔬魚肉搭配,總不失其本色老味,還能兼容其它品類之風味,相得益彰,各具特色。記得老家有一道菜叫「豆腐香」,做法是把豆腐切成小方塊,當中掏空,塞入肉餡,油炸後,煨以湯汁,綴以芫荽,入口香軟,耐人尋味。

豆腐與肉混合,剁碎,加入蔥姜調料,團成丸子,裹上澱粉油炸,這是豆腐丸子。有的直接把豆腐切小塊,入鍋過油,稱為「過油豆腐」或「豆腐泡」,以備燉菜時配用。有的切片入鍋蒸透,出鍋後搓鹽晾乾,或以滷水浸泡,即為自製豆腐乾,可存放多日。

小時候跟著大人去趕集,遠遠地望見煎豆腐的小吃攤,呈三角形放在鏊子上煎成金黃色的一塊塊豆腐,發出「吱吱啦啦」的響聲,色香誘人,饞的我直吞口水,邁不動腿。

從前,最喜歡的一道菜是白菜豆腐燉粉皮,要有幾片帶皮豬肉,文火慢慢燉來,大冬天裡,屋外飄著雪花,一家人圍爐而坐,煤油燈照的不甚分明,鐵鍋上熱氣騰騰,鍋內「咕嘟咕嘟」冒著水泡,朦朧間,手起筷落,隨手夾來,吹幾口氣,入口,鼓腮大嚼而咽,那快感,怎一個「爽」字了得。

豆腐最怕高溫。所以,每年盛夏,豆腐坊往往要歇幾天,人們就有一段日子見不著賣豆腐的。冬天,北方很自然地可以吃凍豆腐。新鮮的豆腐經天然冷凍後,呈蜂窩狀,稍融,細刀切塊,佐以魚肉乾筍之類,小火燉出來格外有滋味。

俗話說:「千燉豆腐萬燉魚」。豆腐和鯽魚、黃魚、鮁魚或蝦子等一起烹燒,口味自然是好。有一道菜,將一方鮮豆腐置於鍋內,旺火煮透,再投入鮮活的泥鰍,泥鰍突遇高溫,慌不擇路,借著鑽泥沙的老經驗,一頭扎入豆腐內,豈不知豆腐內的溫度也高,動彈不得,活活燙死。待端上餐桌,刀刀切開,泥鰍清晰可見,儼然「豆腐化石」一般,玲瓏可愛。這吃法不多見,總覺得有點殘酷。

豆腐可以煎、炸、炒、燉、燴、發酵、涼拌乃至直接入口,吃法之多,其他食材真也無出其右了!


豆腐問世後,我們的先人並沒有打住,而是不斷創新,許多豆製品也漸次而生,由豆腐而衍生的品種,總有十幾種。

豆腐皮是一大分支。

製成的豆腐腦,舀入置備的木匣裡,覆以紗布,層層疊疊,可以達到十幾層,瀝乾漿水,這就是豆腐皮。一張張捲起,再以鹽水浸泡,晾乾,就是成品了。

豆腐皮還可以切成細絲,過油,輔以各種調料,製成豆腐絲,香辣甜鹹各俱風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上大學的時候,周末常常買上一包豆腐絲,手抓即食,大快朵頤。那時候,才知道豆腐竟還能做成這個樣子,有這般滋味!心中暗想,畢竟是皇城,人家的製作也忒精細。

豆腐切成小方塊,配以諸多佐料、經發酵後醃製成腐乳。北方多出產紅豔豔的豆腐乳,如北京的「王致和」腐乳。後來見到南方桂林、廣州等地製作香辣味的白腐乳,品嘗過後,口味頗佳。

自然發酵的豆腐,也別具風味。著名的有皖南的毛豆腐,川府之國的黴豆腐等。老家裡上一輩的人也有各家自製的腐乳,雖不出名,也是人們佐餐的一道小菜。

長江沿岸江浙至川渝一帶地方多製作豆腐乾,麻辣甜風味不一,真空包裝,便於攜帶,確是旅遊佐餐的佳品。

以「」而揚名的臭豆腐,也算是化腐朽為神奇。據說,湖南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最為著名,還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說起來,都是豆腐「 惹 」的禍。

豆腐家族中,比較高檔的要算腐竹。豆漿加熱煮沸後,表面經冷卻會形成一層薄膜,將這層薄膜悉心挑出,順勢保持下垂枝條狀,再經自然風乾,其形酷似一節一節的竹枝,故而名曰「腐竹」。

腐竹是「出豆腐」的副產品,產量極低,營養豐富,燒、炒、涼拌、湯食皆可,葷素搭配俱佳,可是豆腐家族的珍品呢。江浙臨海那地方,有以竹杆挑制的「豆皮」,與之類似。

無論是上得大席的貴胄菜,還是充滿民間氣息的鄉土菜,作為平民出身的豆腐及其衍生的各色菜餚,都帶著濃濃的地方味兒,開啟了一扇扇中華美食之窗。

歷史上,名人與豆腐頗多佳話。史載,宋神宗元豐二年十二月,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相當於從省部級幹部降到了副處級,但他寵辱不驚,苦中尋樂,一到黃州,就寫詩讚稱「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居此地四年,他於詩詞創作之餘,還親自修屋耕作,研創美食,有詩為證:「脯青苔,灸青蒲,爛蒸鵝鴨乃瓠壺,煮豆作乳脂為酥。」(《蜜酒歌答二猶子與王即和》)乳脂就是豆腐的別名,「東坡豆腐」由此而來。

元朝鄭允端也有豆腐詩一首:「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玉食勿與傳。」直把個豆腐寫的出神入化。清代大詩人袁枚,也是個美食家。據說,有一次,他去海州遊玩,嘗到了一款「芙蓉豆腐」:色若白雪,細似凝脂,清香悠遠,不可方物。飯後,袁枚纏著店主:「可否將食譜授我?」店主說:「祖傳秘方,不外傳。」袁枚央求:「我買行嗎?」店主說:「祖傳秘方,不外賣。」袁枚急了,立馬三鞠躬:「求你了。」店主笑了:「先生不曾為功名折腰,今卻為我豆腐折腰,我不贈你都不好意思了!」這故事有些戲說的成分。

朱自清筆下,豆腐洋溢著暖暖的父愛:「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裡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朱自清《冬天》)

現代作家汪曾祺先生也是一位美食家,他有一篇《豆腐》傳世,將各地尤其是揚州周邊的豆腐吃法來了個大總結,包括燙乾絲、大煮乾絲、文思豆腐、拉豆腐、油炸臭豆腐……讀來不覺心動神思。

民間有「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說。至今,國人喬遷之喜,有「溫鍋」的習俗,常常帶上一塊豆腐,以示祝福。

南方的豆腐,多細嫩如脂,風土物候使然,也算入鄉隨俗。不是王婆賣瓜,竊以為,論品質,還是俺沂蒙老家的「漿豆腐」好些,就像山裡人的品行,實誠、厚重、醇香——那才是自己最熟悉的家鄉味道。

人之將老,口味難改。隨著年齡漸長,牙口愈差,我對豆腐的情愫越來越濃了。偶爾去鄉下趕個集,惦念的其實就是那一塊原汁原味的老豆腐。

初冬的暮色染著寒意,在窗外的禿枝上搖曳。臨窗而坐,靜聽「嗚-嗚」的音聲,那一定是風在吹。又一個冬天來了,這是令人遐想的季節!朦朧間,那紅紅的火爐、滾熱的豆漿、散發著濃濃豆香味兒的豆腐腦,還有那一方方潔白的豆腐,飽含著家鄉的溫馨,一起湧進我的腦海。嗨!人老了,就這點出息——想豆腐!

(原載《山東師大報》2017.12.27)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紅白豆腐想泡大的不只是黃豆
    紅白豆腐想泡大的不只是黃豆 什邡紅白豆腐生產引入了機械化。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紅白豆腐不再是單一的水豆腐、豆腐乳、五香豆腐乾品種,產品種類及口味已達數十種,遠銷全國各地。但小作坊式的製作,也讓紅白豆腐面臨關門的危機。過去:小作坊裡靠石磨土鍋和紗布  很多人認為,紅白鎮製作豆腐的歷史起源於民國時期。
  • 想吃豆腐不用買,教你在家自製豆腐,幾乎零失敗,自己做吃著放心
    昨天在外面買了一塊豆腐,早上炒著吃,結果一直拉肚子,去診所醫生說,估計是豆腐不乾淨導致的,當時氣的我啊,幾塊錢一塊豆腐竟然讓我難受半天,但我平時還挺喜歡吃的,回家之後,媳婦說:「我自己做豆腐吧,剛從我媽那學到一招,今天展示一下,以後啥時候想吃豆腐了,給我說,我給你做,保證乾淨衛生還好吃
  • 炒家常豆腐時,牢記兩個妙招,豆腐鹹辣甜香,吃一口還想再吃
    豆製品中營養很豐富,而豆製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就是豆腐了,豆腐雖然看起來普通,但其實做法卻很豐富,蒸煎煮燉都能做出很美味的豆腐食品。豆腐的做法雖然多種多樣,但其實最美味最下飯的還是家常豆腐,也是最普通的豆腐做法。有的人不喜歡吃豆腐其實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做對,而不是豆腐不好吃。
  • 喜歡豆腐,想做不添加石膏、滷水等化學添加劑的豆腐,必看
    豆腐就是千百年來的美食之一!這是發展的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美食,不僅僅局限在異地,已開始走出深閨,走向千門萬戶。比如說:九掌柜花生豆腐坊。花生豆腐不僅顏值高,而且營養豐富,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可以和任意一種食材搭配,打造成千上萬種不同風格的美食。
  • 原本想做鐵板豆腐卻做成這樣的肉沫豆腐,好吃停不下口
    說到豆腐真的是做法很多,有時我們在美食街上可以經常看到鐵板豆腐。做出來的豆腐又鮮又嫩,外焦裡嫩。當然我也想在家嘗試一下,不過做出來的卻是另一張豆腐了。但是味道真的是太美味了,不比鐵板豆腐味道差,有過之而不及!
  • 日本豆腐和內酯豆腐與傳統豆腐哪個好?
    自古以來,國人一直為豆腐的發明而自豪。誰不知道,南豆腐用石膏,北豆腐用滷水,做豆腐還相當要經驗呢。上等的豆腐,清淡微苦,豆香濃鬱,軟而不散,營養豐富。誰要說豆腐不是中國的技術,豆腐不是中國的最好,老百姓肯定跟他急。
  • 想吃豆腐不會做,教你10道家常豆腐做法,簡單味美,比吃肉還下飯
    本期導讀:想吃豆腐不會做,教你10道家常豆腐做法,簡單味美,比吃肉還下飯豆腐是我們家裡一年四季都經常吃的豆製品,物美價廉,營養又養生。豆腐,又稱水豆腐,溫潤香醇,鮮嫩可口,它既是最常見的豆製品,也是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豆腐內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 要想皮蛋豆腐好吃,涼菜師傅說:配料和步驟是關鍵
    每天為你分享家常美食,帶你逛吃逛吃~今天帶大家一起來做皮蛋豆腐。一道簡單的皮蛋豆腐,一人做出一個味,那怎樣做是才最好吃呢?涼菜師傅做皮蛋豆腐的小訣竅,阿正分享給大家。先準備盒裝豆腐一盒兒。皮蛋兩個,薑末兒蒜末兒,香菜適量。配料要準備好,老陳醋,生抽鹽,雞精,香油以及耗油。很多人做皮蛋豆腐會把皮蛋豆腐切好備用再去做配料,但其實配料提前做好醃製一下,味道會更好。
  • 女生想吃男生豆腐怎麼辦?
    女友不在的時候,男生就一個人窩在廚房偷偷研究他的豆腐。 有一天,男生把他研究好幾天的麻婆豆腐端到餐桌上時,他女朋友眼睛都直了。那盤豆腐,女生吃得一點都不剩,一個勁兒誇讚他手藝好。 往後男生便經常做麻婆豆腐給女生吃。
  • 豆腐怎麼做好吃?教你豆腐4種吃法,讓你吃了還想吃
    用它點出的豆腐更加細嫩,味道和營養價值也更高,而且對身體絕對沒有壞處,大家在超市見到的內脂豆腐就是用它點成的。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三道菜,只需要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讓豆腐更入味,上桌就搶著吃,讓你秒變大廚!雙黃豆腐主料嫩豆腐1塊 鹹蛋黃2個 南瓜泥適量做法步驟1南瓜切塊放鍋裡蒸熟。
  • 肉末米豆腐:要想米豆腐做得好吃,關鍵在米,選擇對了Q彈有韌性
    說到「米豆腐」,現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豆腐不是豆子磨出來的嗎?怎麼還有「米」豆腐一說呢?其實呢,說到「米豆腐」可能有的人會有一絲疑惑,但是他的另外一個名稱「涼粉」你一定不會陌生。>做 法 :1.製作本道菜的核心食材——米豆腐。
  • 豆腐應該沒想過,自己能成為歐美人喜愛的brunch!
    煎豆腐,燉豆腐,蒸豆腐我們都看多了,但你可能沒想過,豆腐這個來自東方的食材拿到外國人手裡,就變成一道看上去完全沒有豆腐影子的菜了。嗯,我說的就是近幾年在歐美很流行的tofu scramble, 之所以有scramble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樣子極像西式炒蛋scrambled eggs。
  • 想吃豆腐不用買,這種做法很簡單,1斤豆子做3斤豆腐,2頓吃不完
    想吃豆腐不用買,這種做法很簡單,1斤豆子做3斤豆腐,2頓吃不完文/湘湘的廚房周末在家,又做豆腐了。從乾巴巴的黃豆,到香嫩的豆腐,這種神奇的變化,是一個特別有趣的過程。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他也樂於參與進來,從認識黃豆,到品味豆漿,最後還能吃上自己也參與製作的豆腐,他也特別開心,這不也是一種過周末的方式麼?說到豆腐的發明,還要多虧了煉丹技術的發展。豆腐就是我國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
  • 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最好?為了健康,3種豆腐不能買
    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最好?為了健康,3種豆腐不能買。大家好,我是蕾寶的煙味生活,希望大家在9月注重飲食,防止秋燥,開啟秋季養生模式,謝謝!豆腐,我們飲食生活中最常見的豆製品,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做法多樣,而且營養豐富,有著「植物肉」之稱。
  • 要想豆腐煮不碎,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跟著我學,全家都愛吃豆腐
    豆腐價格便宜,營養還豐富,是最「親民」的食材之一。但是大家在家裡用豆腐做菜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豆腐買錯了種類,又或者是豆腐不小心就煮碎了……別擔心,我們給你準備了豆腐全攻略,學會了下次就不會出錯啦!
  • 做豆腐的設備哪個好?龍山水豆腐鮮豆工坊智能豆腐一體機值得選擇
    有這方面創業想法的朋友就要問小編做豆腐的設備哪個好?現在龍山水豆腐鮮豆工坊經營模式多,拓寬了想做豆腐創業人員的渠道。 智能豆腐機可輕鬆製作豆腐,為飯店、賓館、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配送,可批發銷售。菜市場、超市現做現賣:有了豆腐一體機,可直接在菜市場、超市現場加工,現場銷售。
  • 年味 | 「二十五,做豆腐」 為什麼是「豆腐」?
    關於「二十五,做豆腐」還有這幾個傳說,不妨也了解一下。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可見,豆腐已有兩千多年的製作歷史了,而劉安則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始祖。其實臘月廿五這天不僅要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
  • 南豆腐、北豆腐、內酯豆腐,各類豆腐的家常做法送給你!
    糖醋脆皮豆腐(北豆腐)北豆腐1盒番茄醬2勺、醋1勺半生抽半勺、鹽2克白糖1勺半、小蔥少許食用油1勺、澱粉適量將澆汁澆在豆腐上即可6.喜歡酸甜口的可以多澆一些,撒上香蔥和芝麻點綴即可皮蛋拌豆腐(南豆腐)南豆腐1塊、松花蛋2個食鹽適量、姜適量蒜適量、生抽適量
  • 私房幹燒豆腐,幹燒豆腐的做法,家常幹燒豆腐簡單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豆腐豬肉香菜現在說說豆腐,實際我小的時候特別不喜歡吃豆腐,那會我爸愛吃,我就想不明白,我不愛吃,爸爸怎麼那麼愛吃呢??這幾年漂流在外,自己下廚,漸漸的喜歡上了豆腐,因為豆腐百搭,和什麼菜搭配不會搶了其他菜或者肉的味道,慢慢的父母年紀大了,家裡吃豆腐的機會越來越多,因為他們牙齒開始變的不好了,不能吃硬東西了,豆腐就是最好的選擇,補充了蛋白質,口感又好,但是怎麼讓父母吃的好,在豆腐的做法上就需要花心思了~~這道菜獻給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食材準備: 北豆腐、蔥花、牛肉醬、老乾媽(不喜歡辣的可以不放
  • 高安黴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