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畢業季:有人返校途中折返回家,有人等到拖拉機巡展的畢業禮

2020-12-18 上遊新聞

紅星新聞消息,假如畢業可以重來,你希望怎樣度過?

在武漢讀書的莎莎,希望組織一次「全班騎行」,地點就選在學校周邊的森林公園,那是大家平日熱衷休閒的地方;還有時下流行的「別墅轟趴」,她很早就物色好了,就等著早於其他學院「提前」搶單。

同樣在武漢、就讀農業大學的卜祥利,最大的心願就是和自己的「老夥計」——一輛約翰迪爾拖拉機——環繞最熟悉的校園,再一起「合體」駕駛一回。

在北京讀書的王祚,最希望能體驗一把畢業「刷夜」——和三五個兄弟在學校南操場的草坪裡坐一宿,喝點小酒聊聊天。如果還能在校園裡相聚,他說自己絕對會放下電腦手機,珍惜大家面對面的時光,好好告別。

2020的畢業季,註定不同尋常。無法到場的畢業典禮、湊不齊的畢業合影成了大家難以言說的遺憾。也正因如此,今年畢業季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散場」。如果這趟青春旅行一定要按時收尾,他們的心願便是能在高潮中落幕。

「失而復得」的畢業典禮:

華中農業大學的拖拉機巡展舉行了

「畢業就這麼悄無聲息的結束了。」5月底,卜祥利做完網上答辯。儘管心有不甘,但他不得不接受:沒有歡呼,沒有擁抱,今年的畢業季即將在平淡中度過。

他所在的華中農業大學,坐落於武漢市的獅子山腳。對畢業典禮,卜祥利沒敢抱有幻想。疫情期間,他甚至想過最壞的情形——全國的高校都能開學,除了武漢。

但就在5月底,學校的一則突然通知讓他又驚又喜。通知告知全體畢業生,可以在6月18日到24日間返校,期間還將舉辦畢業典禮。

對卜祥利來說,這是一種「失而復得」的感受。他想起去年盛夏,自己和幾個非畢業的研究生們參加了「送畢活動」。那時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舉辦第一屆「拖拉機巡遊」,打造了轟動全網的「硬核畢業季」。

同學們合影留戀

駕駛技術很好的卜祥利當時被選中操作一輛約翰迪爾拖拉機。這臺拖拉機伴隨了他的研究生時代,他視它為「老夥計」。平日的田間實驗,卜祥利都是駕駛著「老夥計」,還經常給學弟學妹們傳授駕駛經驗。

去年「送畢」時,卜祥利就想像過,等到自己的畢業典禮,「老夥計」會伴在身側走完學生生涯的最後一段。但今年疫情發生後,這樣的場面他再也沒敢想過。

幾乎是毫無徵兆的「如願以償」,6月中旬,當卜祥利接到學院電話,通知他繼續以駕駛員身份參加今年的「拖拉機巡展」時,卜祥利激動的說不出話。而這場臨時策劃,準備的時間只有5天。

卜祥利坐在駕駛室裡

6月20日,16輛拖拉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整裝待發,完美完成了新一屆的畢業巡展。不同於去年校園裡的熙熙攘攘,今年校園迎接車隊的只有本屆畢業生。

但卜祥利還是能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巡展這天武漢正值暴雨,不少學生沒穿雨披,卻堅定選擇跟車走完全程。

從駕駛基地出發,繞過學校內的獅子山大道,再經過學院,巡展車隊緩慢行駛了40分鐘。每經過一個標誌性地點,卜祥利都會想起在學校生活的點滴。

今年華中農業大學拖拉機巡展現場

「每一個車輪印都是我的專屬記憶。」卜祥利認為這種體會無法用語言表達。巡遊過後,卜祥利站在老夥計身邊駐足很久,他看著16輛車眼圈泛了紅,「就好像,自己學生身份的回憶都留在這裡、自己的青春都刻印在車輪印上了。」

一場「非畢業」的畢業典禮:

網上觀看典禮直播

在線刷屏「畢業快樂」

比起其他畢業生,莎莎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去年,她以志願者的身份送別學長學姐,目睹一場長達5個小時、聲勢浩大的畢業典禮;但莎莎也覺得遺憾,今年她無法再在現場感受那種激動與澎湃,「屬於畢業生的畢業典禮」那種心境,她可能再也無法體會到。

去年畢業季,能容納6千餘人的華中科技大學光谷體育館人聲鼎沸,歡呼、掌聲交織在一起,莎莎被那種現場感震撼了,在畢業生合唱的環節,大家不約而同跟著節拍揮舞雙手,她看到不少人在偷偷抹淚。

她清楚記得當時的點滴,校長為每一位博士畢業生撥穗,從上午11點持續到下午2點。為了滿足家長觀摩的心願,學校在場外擺設一塊大屏幕,全程直播。

當撥穗環節接近尾聲時,有位博士生家長踉蹌跑來,那一刻恰好放的是她兒子的撥穗、拿畢業證環節。莎莎記得那位母親激動地哭出來,拉著身邊志願學生的手,不斷重複「那是我兒子」,神色間滿是自豪。

很難有人不被那種氛圍感染。「誰不想擁有這樣一場畢業典禮呢,」經歷過後,莎莎也幻想過自己的畢業典禮,想像被校長撥穗、享受全員合唱的時刻,「肯定會哭的」。

今年3月,武漢疫情第一次「零增長」後,莎莎和同學們重燃了返校的信心,聊天話題也從「能不能返校」變成「什麼時候返校」。

華科大的畢業典禮最終定在6月21日。但按要求,大部分學生只能網上觀看典禮直播,並不能到場參與。這成了莎莎最大的遺憾。

為了給母校的直播增加人氣,莎莎同時登錄了多個平臺觀看、互動留言。在嗶哩嗶哩上,當滿屏的「畢業快樂」划過,她找回了那種激動的感覺。

典禮上也有屬於應屆畢業生的「特殊時刻」。作為在此次抗擊疫情中投入最多床位和醫護人員的高校,校長發言和短片都回顧了那段難忘時光。莎莎明顯察覺到,原本網上的留言喧鬧沒有了,大家都在靜聽這一段。

莎莎流淚了,這個特殊時刻具有特殊意義,讓它別於往屆典禮。當校長說出「往後的每一屆、疫情過後的每一天,我和母校老師們都歡迎你們返校,等待你們回家!」時,莎莎又一次情難自控。

「有留在武漢的小夥伴開玩笑說,明年替我們來參加,」但莎莎仍覺得,這是自己很難放下的一件憾事,「之後大家就要四散各地了,不知道來年還能否有機會再聚。」

莎莎形容不出那種感覺,就像知道結局在前方,越靠近,越不想放手。

更有意義的畢業季:

物理學院畢業生製作電子相冊

動畫學院畢業生搞出「雲畢業」遊戲

今年畢業季的缺憾,卻意外成就了其他形式的「奇思妙想」。

臨近畢業,莎莎反而羨慕起文科學院的畢業生:該院的畢業生們專門製作了畢業視頻合集,搞得很有特色。

莎莎來自物理學院,她自嘲理工科的人沒有太多情感表露,在畢業這件事上,大家相對低調,也沒有搞太多花樣。

但莎莎不甘心畢業就這樣草草結束。「就算沒有畢業典禮,我也希望大家能有些紀念,而不是領完畢業證就走。」

她想到了「自製相冊」,將所有同學P到一張照片裡,再做個3年校園生活合集。為了這件事,莎莎網上找了PS教程,零基礎學習。

雲畢業合影

物理學院今年畢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加起來有85人,徵集完所有人的照片後,莎莎開始一個個摳圖、放圖、美化、做背景,一個月的時間,莎莎做完了一份包含三十幾張的相冊合集電子檔。

除了每人的照片外,莎莎還貼心加上了每人的聯繫方式、畢業去向和畢業感言,「相當於後面是通訊錄,前面就是大家在校園的回憶。」

畢業紀念冊

做視頻的計劃,莎莎也沒打消。她在同學群裡徵集唱歌不錯的人,打算用視頻軟體錄製一個「專屬於」物理學院畢業班的歌曲,最終匯成一條有紀念性的視頻。眼下,歌曲還沒選好,莎莎已經開始準備繼續「零基礎」學新軟體了。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影響,每年這個時段,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都會在線下舉辦畢業設計展,將畢業生這4年來最得意的成果做集中展示。而在今年,這場畢設展不得不轉移到線上舉辦。

如何才能把線上畢設展做的別出心裁,成了畢業班師生共同關心的話題。大四的王祚想起同學夏成剛曾經在大一時的一個嘗試: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中搭建一個1:1比例的中傳校園。此後忙於學業,遊戲中的校園並沒有完成。今年畢業季,恰好有了「重啟這個項目、與線上畢設展結合」的機會。

傳媒大學完整地圖

5月下旬,MCUC(中傳×我的世界)項目正式啟動,包括王祚夏成剛在內的10個學院同學組建了「MCUC施工隊」,每天在線10餘個小時「線上蓋房」。耗時一個月,遊戲中的校園才算完工。

搭建遊戲場景的團隊成員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項目令他們「一戰成名」。那幾天,「以為是霍格沃茲的畢業典禮」「中傳畢業生遊戲走紅毯」霸佔各大熱搜、上了央視,還有多家知名遊戲公司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6月27日,中國傳媒大學也將此環節正式納入全校的畢業典禮,為今年這個特殊時期打造特別的「畢業之旅」,同時承諾,該遊戲將保留在學校的伺服器中,供校友隨時探索,隨時「回家」。

夏成剛感慨「命運般的巧合」——如果不是疫情帶來了這次機會,這個項目可能會一直擱置下去,最終成為自己在大學期間的一個遺憾。

而現在,這件差點成為憾事的項目陰差陽錯,充實了畢業生心底的那塊空缺,彌補了校友們的畢業遺憾。

暫未完成的告別:

北京畢業生返校途中折返回家

「一轉身,已是離別。」這個像電視劇一樣的情節,出現在今年眾多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季中。

從離校至今200餘天,在北京讀研三的小辰(化名),已經徹底放下了返京回校的打算。起初北京新發地的疫情爆發,儘管也有擔心,但一天沒有接到學校最新的通知,小辰和同學們就堅信,再次返校仍有希望。

「北京6月6日通知的可以開學,學校就著手畢業生返校的事了。」小辰清楚記得,學校最終定下6月18~21日返校。離校近200天,小辰和同學們抓緊約好了散夥飯。然而興奮沒兩天,新發地爆發疫情,返校又變成了未知數。

那是充滿戲劇性的幾天。由於學校沒有通知暫停返校,宿舍裡其他同學擔心北京疫情會更嚴重,放棄了返校,小辰班裡30餘人,決定堅持返校的不超6人。

但小辰希望可以回到學校,為了這一趟行程儘量安全,小辰決定從老家濟南自駕回京,路線特別避開了高風險的豐臺區。出發前,他還特別給家裡所在區域的防控中心詢問過,確認回來後不會被隔離才放心。

6月16日晚上8點,學院的書記在給返校畢業生交代返校事宜,再三叮囑注意防護,小辰在直播裡認真聽了1個小時。他再次檢查了自己的行李,包括進京證和核酸檢查的陰性結果。

但當晚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結束後,北京應急響應級別再次調至2級,並通知所有大中小學即刻停止返校。

小辰群裡的消息不停閃動,老師頻繁@所有人「半路下車,往家返!」這句話重複了三遍。已經踏上火車的同學,不得不中途下車,再次歸家。

在這次緊急通知之前,小辰有同學不想輕易放棄返校,在「疫情」和「返京」中猶豫不決,問他「你說我到底要不要回去趟?」通知之後,所有人都只能折返,包括小辰自己也不用再擔心路途中的狀況,「回不去」這事已成定局。

此前一直執意返京,他希望能給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畫上一個哪怕不算完美的句號。如今,他越發羨慕那些還能分批次返校的其他高校畢業生。

目前小辰的學校還未具體通知有關雲畢業的具體安排,但在昨天,學校開啟面向全體畢業生的徵集活動,題材不限,希望畢業生把對校園的回憶匯集起來。這讓小辰又充滿期待。

卜祥利有時也會慶幸,自己還能如願跟「老夥計」搭檔最後一次,自己的畢業夢已沒有遺憾。返校第一天,他第一時間跑到學校食堂,吃了2塊5一碗的熱乾麵。他說,半年了,在北方始終找不到相似的味道,就饞學校食堂這一口。

他堅持要做最後一個離開宿舍的人,大四那年亦是如此。他認為這樣離別的感覺會更深刻。今年,華中農業大學的老師們自發組織了一場送離畢業生的活動,學生離校時,老師們開私家車將其送至車站。在這個分別的場面,很多人都難掩淚水。「這是為了更多彌補大家的畢業遺憾吧,風裡雨裡,送君最後一公裡。」

端午節過後,莎莎也準備啟程返回學校,她和小夥伴約好了,大家要從「走出家門」那一刻起開始拍攝視頻,路途中、到武漢、進校門,回宿舍……每一個節點,她都打算用視頻記錄下來。數不盡的校內打卡點,食堂裡的特色飯菜,全都被莎莎安排在返校的短短三天裡。

「我能想像,我們幾個再次見面,一定會高興的跳起來,」但莎莎同樣想像到了在宿舍門前的最後一次合影,最後一次關門,最後一次告別……她已然哽咽,「那時會控制不住眼淚吧。」

原標題:疫情下的畢業季:有人返校途中折返回家,有人等到拖拉機巡展的畢業禮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一位高校輔導員的特別畢業季
    ,她不禁感慨,「這個畢業季太特別了。」趙啟超說,今年的畢業季太特別了,同學們畢業連面也沒見著,返校的日子也是離校的日子,希望用鮮花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對母校的感激。據了解,為了加強疫情防控,武漢文理學院安排畢業生分四批返校辦理畢業離校手續,返校學生錯時錯鋒、限時離校。
  • 諾亞舟畢業季 | 諾亞舟元迪繡川幼兒園大班畢業禮
    諾亞舟畢業季 | 諾亞舟元迪繡川幼兒園大班畢業禮我們畢業啦Happy Graduation一路向陽,未來可期嘀嗒~嘀嗒~」,時間的指針已悄然來到了八月,這意味著諾亞舟元迪繡川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迎來了成長路上的第一次分別。畢業,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詞彙,成長、感恩、留戀、祝福匯聚在了一起。
  • 「蜜友•畢業季」—致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
    度過了四季,走向了畢業季。在這個夏天、在這個畢業季,我們經歷著人生中的「第一次畢業」、「第一次別離」。 第三項活動——美味的午餐為了和寶貝們度過完美的畢業禮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安靜了下來,直到寶寶們睡著。在帳篷裡休息,太舒服了。
  • 諾亞舟畢業季 | 諾亞舟中大金域藍灣幼兒園大班畢業禮
    諾亞舟畢業季 | 諾亞舟中大金域藍灣幼兒園大班畢業禮畢業我們不說再見季憶留夏時光有你揮手告別揚帆起航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寶貝們要分頭走演出篇今天寶貝們畢業啦~!他們為老師和爸爸媽媽們準備了精彩的表演,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世紀開元:「雲」上應對疫情下的畢業季市場
    對校園文化創意產業而言則是前所未有的衝擊,暫停營業、時令性產品擱置、活動物料廢棄……我們提前半年精心準備的畢業季策劃,基本因疫情被全盤否定。畢業季暢銷產品多為影像類產品,按照以往計算,其營收佔比可達全年類目的20%上下,就整個行業而言也大致如此。
  • 特殊的畢業季,你在北大留下了哪些遺憾?
    是深夜和同學一起吃過的燒烤,是堆滿舊物的宿舍一堆帶不回家的東西,是最後一個踏出寢室的同學交給宿管阿姨的宿舍鑰匙,是夏日裡溼透了的學士服在燕園裡和校門前留下的合影……然而,對於不少畢業生來說,這些值得記憶的「常規操作」都難以實現了,在疫情的影響下,本來可以在學校度過最後半年學習生活的同學們有的只能草草回學校幾天
  • 高校畢業生開收割機、拖拉機畢業巡展,網友: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近日,武漢華中農業大學一場畫風清奇的畢業巡展引發廣泛關注,相關話題一度衝上熱搜。6月20日上午,華中農大「異曲同工」現代農業裝備巡展在大雨中如期舉行,師生以一場特殊的專業實踐課共同歡慶畢業。所展示的16臺套農業裝備分別代表畢業的15個本科自然班和1屆研究生。16臺套農業裝備自帶強勁動力寓意畢業生動力強勁,行穩致遠。
  • 疫情下的別樣畢業典禮 西安交大首次在戶外舉行
    當畢業季遇上新冠肺炎疫情  隔屏雲相聚,刻專屬印章,送藍田玉印……  這些在陝高校以「特別的禮贈特別的你」  又是一年畢業季,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高校都舉行了特別的畢業典禮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首次在戶外舉行畢業典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則用科技力量讓未返校學生異地同屏,不少高校為畢業學子送上專屬禮物。
  • 特殊畢業季!溫肯312名畢業生返校,但只有7天
    有人帶了一行李箱的零食有人搶在室友前打掃寢室  從5月31日開始,溫州肯恩大學2020屆畢業生便開始陸續返校,在5月31日~6月6日這7天時間裡,他們又開始辦理離校手續。雖然返校7天就要畢業離校,但卻擋不住學生們對畢業季的憧憬。
  • 今年最高的畢業典禮,只為一個人
    #今年最高的畢業典禮#近日,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林芝色季拉山口,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在這裡舉行。雪域高原初夏獵獵冷風吹拂下,在色季拉山埡口石碑旁,朱敏親手將李霞學士帽上的帽穗由右邊撥向了左邊,「李霞,畢業快樂,祝你前程似錦」。兩人緊緊相擁,作為第三批支教隊的老隊員,他們均已是第二次進藏。「謝謝老師,給了我一個這麼特殊的畢業禮」。師生二人並立在色季拉山口合影留念,遠處雲遮霧罩下的南迦巴瓦峰是這場畢業禮的背景牆。
  • 特殊畢業季 三亞學院雲畢業照定格青春記憶
    三亞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雲畢業照 鳳凰花花開兩季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裡,三亞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的畢業生們用一張「雲畢業照」的特別方式記錄下了大學畢業的重要時刻,也為大學生活畫上了一個完美句點。 「答辯結束後,就想為全班同學準備這個驚喜。如果不能拍攝一張屬於旅行社1601班的全家福,作為班長的我也會很遺憾。
  • 大型開學現場:開拖拉機、曬被子…
    走進校園有人說忘記了校園卡的密碼有人擔心寢室的衣物會發黴還有學霸本霸出現說要開始學習華中大寂靜的桂子山也熱鬧起來大大小小的衣服被子晾在陽光下「開拖拉機」一直是工學人的夢想這個課程科學的稱謂是「現代農業機械裝備訓練」在華中農業大學因為疫情
  • 疫情影響下,畢業生的就業之路
    一時之間,武漢封城,疫情蔓延,打破了人們的日常,開學更是遙遙無期。很快,在各大知名專家以及無數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國內的情況出現好轉。而長時間「家裡蹲大學」的體驗打亂許多大學生的正常作息時間,我相信很多人都是,一覺睡到中午12:00,整天不洗臉梳頭,抱著零食狂吃,刷著手機停不下來...。
  • 不一樣的畢業季,一樣的畢業情
    又是一年畢業季,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畢業季向後推遲了一個月,無論是畢業形式、典禮規模都有所不同。雖然無法邀請到爸爸媽媽親臨孩子們的畢業禮,沒有超大的舞臺,但蕪湖市錦苑實驗幼兒園與錦幼沈巷分園通過滿滿的儀式感,為大班孩子們送去屬於他們自己的畢業禮。
  • 大型開學現場:開拖拉機、曬被子……
    2020年8月29日闊別校園近8個月後武漢近萬名本科生陸續返校走進校園有人說忘記了校園卡的密碼有人擔心寢室的衣物會發黴還有學霸本霸出現說要開始學習「開拖拉機」一直是工學人的夢想這個課程科學的稱謂是「現代農業機械裝備訓練」在華中農業大學因為疫情原本3月份的訓練延遲5個月後在工科基地重新「上演」
  • 你的畢業季,好哭指數幾顆星?
    從十二月送他去車站後我們一直沒有見面,我一直在等疫情過去可以返校,那個時候好好說一聲再見和珍重。昨天終於返校了,在樓下超市買水碰見他,我們互相沒說話。我看見他走遠了後回頭張望我的方向,怎麼說呢,五味雜陳。我們本來就是匆忙散場,誰知道會匆忙得連一句完整的「再見」都說不出口。
  • 大學生返校,曬被子「一位難求」!
    「歡迎同學們回家!」闊別8個月,湖北武漢部分高校學子陸續從全國各地返校,校園裡隨處可見歡迎學子歸來的橫幅。返校的學子們集體曬被子、忙著重返實驗室等,讓寂靜的學校又熱鬧了起來。「大學之城」武漢,重返往日生機。
  • 大學生返校,曬被子「一位難求」
    來源:人民網「歡迎同學們回家!」闊別8個月,湖北武漢部分高校學子陸續從全國各地返校,校園裡隨處可見歡迎學子歸來的橫幅。返校的學子們集體曬被子、忙著重返實驗室等,讓寂靜的學校又熱鬧了起來。「大學之城」武漢,重返往日生機。
  • 人生新一站 滿滿儀式感(解碼·大學生畢業就業)
    劉 濤攝沒有天南海北的畢業旅行,沒有依依不捨的合影留念,有開拖拉機巡遊母校,有小規模學位授予儀式……今年畢業季,湖北武漢各高校盡力創造條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營造出滿滿的儀式感,讓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充滿溫暖,不留遺憾。青春滿懷希望,未來夢想可期。
  • 畢業季 新起點
    得知高考延期一個月,同學們有人欣喜有人擔憂。「最怕有的學生會產生懈怠心理。」周會剛一再強調:「一個月很短,該怎麼學還怎麼學,千萬不能就此鬆懈!」不少學生猜測,考題會和抗擊疫情有關。周會剛笑著指點:「『以不變應萬變』是備考的核心策略,關鍵是把基礎知識和方法學紮實!」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